归义非唐 第481节
牛头峡之战,单以死伤来说,大礼无疑是此役的输家。
阵没六千余人,负伤上万,而且阵没的大多都是铁甲兵和重铠兵,这都是大礼的精锐。
尽管甲胄保留了不少,可重新培养一批铁甲兵和重铠兵,所要消耗的钱粮,足以让祐世隆肉痛。
望着桌案上的烛火,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牛头峡的惨败,不仅让他损失了大批精锐,更让他的威望受到了严重打击。
群蛮的离心离德,更是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陛下,群蛮首领们已经在外等候多时了。”
一名将领小心翼翼地掀开帐帘,对主位的祐世隆行礼禀报。
“请他们进来!”祐世隆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此刻的他必须冷静,必须安抚这些群蛮首领,否则一旦他们撤军,大礼的局势将更加不利。
不多时,裸形、扑子、金齿、白衣等蛮的首领们便走入了牙帐内,可他们看向祐世隆的目光,却再也没有此前的那么尊敬。
祐世隆忍不住眯了眯眼睛,心里对高骈愈发痛恨起来。
“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商讨接下来的战事。”
祐世隆强压心中的不快,语气尽量平和。
他将群蛮首领逼宫说成他召集众人议事,可以说给足了群蛮态度。
闻言,裸形蛮的首领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不满:“陛下,我们的人在牛头峡里死伤不少,族人心里慌得不行,许多人都想回家。”
“要是继续这样打下去,我们怕是没有办法为陛下效力了。”
眼见裸形蛮的首领先开口,扑子蛮的首领也附和道:“陛下,我们的人也是会流血的人,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战事打了三年,我们的人也在外面待了三年,他们都想家了……”
眼见两人逼宫,祐世隆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怒火中烧,但他知道此刻不能发作。
他强压下心中的愤怒,缓缓说道:“诸位首领,朕明白你们的苦衷。”
“此次牛头峡一战,确实是朕的失误。”
“高骈此人狡猾多端,这才让朕棋差一着,日后必然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诸位首领,朕可以向你们保证,接下来的战事绝不会再像牛头峡一战那样惨烈。”
“朕会好好思考,日后攻伐大唐,绝对会尽量减少伤亡。”
“此外,朕还会从国库中拨出钱粮,补偿各位的损失。”
群蛮首领们闻言,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显然对祐世隆的承诺并不完全信任。
只是眼下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暂时压下心中的不满,勉强点头同意。
祐世隆见状,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但眼中的阴狠之色却愈发浓烈。
他知道,这些群蛮首领不过是暂时被他稳住,若是接下来的战事再有任何闪失,他们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撤军。
想到这里,祐世隆大方赏赐了这些首领,接着又组织了宴会。
酒过三巡后,这些首领才渐渐稳定下来。
待他们离去,赵器槐这才看向祐世隆,行礼问道:“陛下,我们还要继续进攻戎州吗?”
“不必……”祐世隆黑着脸否认,接着下令道:
“派人前往杨酋庆所部,若是他们还未拿下驯州,告诉他们立即撤往聘州、靖川、分协三城驻守。”
“明日我军拔营撤往朱提城,你率一万重铠兵驻扎此处,防备高骈突袭。”
“臣领旨!”赵器槐连忙应下,接着又担心道:
“陛下,高骈毕竟是东川节度使,而东川有民上百万,若是高骈继续募兵,那我们日后恐怕不是对手。”
“高骈……”祐世隆在心中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今日之仇,朕来日必报!”
第307章 帝心受挫
“大捷!戎州大捷!!”
三月中旬,报捷的轻骑从明德门进入长安城,沿着朱雀大捷叫嚷报捷。
沿途百姓纷纷驻足,有的踮起脚尖张望,有的低声议论,猜测着战事的细节。
朱雀大街作为长安中轴线上的干道,也是与天上的子午线相对应的天街。
天街全长近十里,宽近百步,是当今世界上最宽、最大的长街。
十里长街聚集了海内外各国商贾,以及长安城内的达官显贵。
正因如此,当报捷的轻骑掠过之后,至少有数万人知道了戎州大捷的事情。
长安坊市多被坊墙隔绝,街道上没有贩卖东西的地方,只有人流和偶尔能瞧见的乌头门。
代表三品大员的乌头门纷纷打开,府邸的仆人在收集刚才经过的报捷内容。
当他们确定消息后,当即便将消息传给了府上的主人。
这些官员听到消息后,纷纷派人前往宫城打探详情。
一些世家子弟在酒楼中举杯庆贺,高声谈论着戎州的战略意义,仿佛这场胜利是他们亲自指挥的。
相比较官员们的盘算,世家子弟的意气风发……
长安坊巷深处,普通百姓的生活依旧如常。
几个孩童在巷中玩耍,模仿着轻骑的模样,挥舞手臂喊着:“大捷!大捷!”
他们的笑声与远处天街上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而残破院中上了年纪的老丈却蹲在墙角,耳朵听着远处的欢呼声,低声叹道:
“胜了又如何?税还是得交,日子还是得熬。”
院内织布的女子也停下手中的纺车,对老丈说道:“说是大捷,可赋税却一分没少。”
“过了几日,那群酷吏又要来催缴了。”
“家中能否交上税,还得看我这匹布能卖多少钱……”
“嘭!!”
谈话间,院子那破败的木门被人一脚踹开。
不等这对父女反应,便见几名酷吏闯入其中,高声喝道:
“王三郎,你家去年的秋税还欠三百钱,什么时候才交?!”
原本还在与女子迈远衙门的老丈闻言连忙起身,上前赔笑道:“王直白,这不是还有五日吗?”
“我家大娘子马上就把布织完了,到时候就能还上欠税。”
“这点钱是劳烦几位多跑一趟的赔罪,劳烦几位莫要见怪…莫要见怪……”
老丈在赔礼,女子则是不管织机,起身走入了屋中。
眼见老丈说的有理,而且织机上的绢布也快织好了,这几名酷吏对视一眼,其中一人一把抢过老丈手中十余枚钱,掂量后说道:
“那就说好了,五日后我们来收税,到时候你可不要拿不出欠税来。”
“另外今年的夏税定在六月征收,你家那五百钱的夏税记得准备好!”
“是是是……劳烦诸位跑一趟了。”老丈明明被羞辱,却还是不得不赔罪。
看他老实,几名直白转身走出院子,只留那老丈心疼的捡起地上断裂木栓。
“王直白,活不好找,今日实在交不起了,求您宽限几日吧!”
“宽限?朝廷的税赋岂是你说宽限就能宽限的?!”
耳边传来了邻居和酷吏们的争吵声,老丈听后只能低声叹息。
半个时辰后,随着这群酷吏骚扰了这条巷中所有百姓而离去,那女子这才走出来道:
“这群酷吏,每月来三五趟,每趟从你手中拿走十几钱。”
“若是没有他们催缴贪墨,我们早就还清欠税了!”
“唉……”老丈无奈,低头叹了口气,却不再敢言语了。
在他们沉默的同时,长安大明宫朝堂上却赞声不断。
“好好好!”
“高千里竟然打出如此大捷,该赏!该赏!”
金台上,身为皇帝的李漼得知戎州大捷后,高兴的想要做出赏赐。
只是面对他的激动,掌管度支的裴休却忧心忡忡,忍不住进言道:
“陛下,戎州大捷固然可喜,但百姓负担沉重,若不减轻赋税,恐生民变。”
“陛下、臣附议。”蒋伸、与毕諴纷纷作揖附和。
眼见三位宰相都开口了,殿上群臣纷纷唱声附和。
面对群臣如此态度,李漼却眉头微皱:“天下太平,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若是如今削减赋税,不知朝廷度支积欠应该如何解决?”
裴休闻言作揖道:“百姓困苦,苛税必然需要削减。”
“然地方庶族把控吏治,常为衙门收税时中饱私囊。”
“臣以为,不如削减昔日九厘丁租税,改加盐铁茶酒等税。”
裴休提议,但殿上不少官员却微微皱眉。
在场的都不是庸才,自然清楚这些加上去的杂税,始终会落到百姓头上。
唯一不同的在于,丁、租等税减免后,百姓便会对朝廷感激。
若是地方庶族抬高盐茶铁价,百姓便会去仇恨这些庶族,而非仇视朝廷。
不过这么做,却也很容易让庶族对朝廷产生不满。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