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51节

  与此同时,祁连城外也是火光冲天。

  数百处大大小小的篝火堆被点燃,尚婢婢的兵马几乎将峡口中的所有枯木拾尽。

  这也就是这个时代气候湿润温暖,这才能在祁连山脚下找到枯树枯枝。

  放在一千多年后,便是往山下走十余里,恐怕也遇不到一棵枯树、一根枯枝。

  “出来那么多天,终于吃上了一顿热乎饭!”

  “都吃饱些,明日才好教训尚恐热(论恐热)那个麻风病犬!”

  “哈哈哈……吃!多吃点!!”

  祁连城内,山丹军的将士们可以清楚的听到城外吐蕃人的喧闹声。

  此刻城外是尚婢婢的兵马,而城内则是山丹的兵马。

  只是相比较城外的喧嚣,城内却是除了马匹唏律声外死一般的寂静。

  许多将士三五成群坐在一处,手里虽然端着粟米粥,可却没有什么胃口。

  “娘贼的,我们还得供这些番狗饭食吃!”

  “哼!家中人若是知道,恐怕都得骂我们为痴汉子(痴傻之人)。”

  “你们没看到他们刚才拿米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欠他们!”

  “犬娘头,莫不是还将我们视作奴婢!”

  三五成群间,将士们骂骂咧咧,心里充满了对吐蕃人的仇恨。

  刘继隆坐在自己的帐内,却也能听到帐外将士的谩骂声。

  他能理解将士们的心情,毕竟他也是从被吐蕃贵族奴役之人努力到如今的。

  吐蕃人昔日对他们这群河西百姓的欺辱,直至如今还在他心底难忘。

  这样的心情,不是张淮溶、索勋这群豪强子弟能理解的。

  想到这里,刘继隆叹了一口气,起身向帐外走去。

  见他掀帐,原本还骂骂咧咧的将士们先后闭上了嘴。

  刘继隆看向他们,上前安抚道:“吐蕃人欺辱我们,这份仇不能忘,可城外的那群吐蕃人也会与我们并肩作战。”

  “若是遭遇战事,死伤十个他们我不心疼,但死伤几个弟兄,我便会难受。”

  “昔日的仇暂时放下,先对付了论恐热再说。”

  “论恐热是什么人,想来也不必我与你们说了吧……”

  面对他的一席话,众人心情好受了不少,同时也想起了论恐热昔日带给河西汉人的悲惨。

  论恐热为人残暴,动辄将人斩断手足,焚毁屋舍。

  瓜沙百姓因为距离河、渭过于遥远而受害较轻,但甘、肃二州中,尤其是甘州受祸害最重。

  如今刘继隆提起这件事,一些张掖参军的将士都不免升起一丝恐惧,但恐惧过后,更多的是愤怒。

  河西各族百姓,无不痛恨论恐热之残暴,只是苦于无能为力罢了。

  如今他们即将与论恐热交战,每个人心底都提着一口气,想要将汉人的武功展示在论恐热部将身上。

  “打起仗来,别冲动,听从令旗与军令从事。”

  刘继隆看着眼前这群热血上头的兵卒,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赵迁他们。

  他所想起的不是赵迁,而是这一路走来,许许多多与赵迁一样,初上战场便性命消散的袍泽弟兄们。

  “别将您放心,上了阵我们肯定会听从您的军令!”

  “对,别将您就放心吧!”

  “嘿嘿……”

  火光下,将士们的笑容格外真诚,他们都对刘继隆这位亲近他们的别将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平民出身的他们,都将他这位刘别将视为标杆,视为日后的自己。

  面对他们的目光,刘继隆心情沉重。

  “义不掌财、慈不掌兵”的道理他懂,可当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摆在面前,又有几人不经历结果,就能从容牺牲他们的性命呢。

  刘继隆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做到,兴许经历的战事多了,他也就能做到了。

  至少从瓜州参军开始算起,他能回忆起来的面孔越来越少了,而随着他的官位越来越高,那些他不熟悉的将士对于他来说也变成了一串冰冷的数字。

  “多吃些吧,吃饱了好上阵杀敌。”

  交代一番,刘继隆便朝着张淮溶的牙帐走去了。

  在他离开的时候,他还能听到那群将士们的讨论声。

  只是随着他越走越远,那讨论的内容也渐渐地听不清了,只知道四周确实有着讨论声。

  步行十余步,他便来到了张淮溶的牙帐前。

  掀开牙帐后,便见到了正在吃饭的张淮溶。

  “你来了?”

  张淮溶见刘继隆到来,缓缓放下手中的粟米粥,而刘继隆见状也开门见山。

  “将士们对于和吐蕃人合作有议论,我建议将各队队正召来,让他们好好安抚一下弟兄们,以免临阵配合不利。”

  “嗯……”张淮溶点了点头:“这件事交给你,按照你说的办吧。”

  他的表现让刘继隆有些失望,心想若不是自己提醒,恐怕他根本就不会在意这种事情。

  单从这点来说,他比张淮深差得太多了,也难怪历史上他甚至留不下名字。

  心底摇了摇头,刘继隆便作揖退出了牙帐。

  “末将告退……”

第64章 祁连山下

  “都把刀枪磨好,待会杀敌才能爽快!”

  “长弓暂时不要上弦,等军令再上弦!”

  九月初六、日上三竿,祁连城内外充斥着一股铁锈味。

  虽然即将接近正午,可祁连城附近数百里阴云密布,犹如厚重的帷幕,将天际染成一片灰暗。

  战争的阴影,如同这漫天的阴云,即将席卷而来,摧毁一切安宁。

  在祁连山的雄伟身影下,祁连城可谓渺小,但站在城楼前的刘继隆却身姿挺拔,整个人凝视着远方的祁连山脉。

  尽管他面色平淡,可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坚定与忧虑。

  “别将!”

  李骥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刘继隆侧身看去,只见李骥拿着一个布袋朝他快走来。

  “别将,这是我私下蒸的,您吃两口。”

  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抬手将那小布袋递过来。

  那布袋十分干净,刘继隆接过后将其打开,却见里面放着好些个肉饼。

  “你从哪弄来的面粉?”

  刘继隆有些诧异,李骥却摸了摸有些干疼的鼻子:“之前随军筑城时留下的,就剩这里了。”

  “我给老酒送去了几个,还剩八个都在这。”

  “今日估计要打仗了,想着让您吃好些。”

  李骥不太好意思的说着,刘继隆闻言有些感动。

  他没多说什么,伸出手拿出两个肉饼,并示意李骥也吃。

  “一起吃吧,我可不习惯一个人吃独食。”

  “诶好!”

  李骥也不客气,从布袋里拿出两个肉饼便塞到了嘴里。

  那肉饼有巴掌大小,肉饼不算多,但却胜在软和。

  刘继隆尝了一口,拿着肉饼一边吃一边走到女墙边,扫视城外那数以百计的帐篷。

  李骥跟了上来,与他并排欣赏着祁连山与帐篷组成的景色。

  在营地里,鄯州的吐蕃士兵们忙碌着,他们坐在帐外,用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石块打磨手中刀枪。

  打磨兵器的铮鸣之声给这片大地带来了肃杀之气,而凌冽的西北寒风更是吹得营地旌旗猎猎作响,带来孤寂与萧瑟。

  “别将,您说是张刺史先到,还是论恐热的兵马先到?”

  李骥吃着肉饼突然发问,刘继隆闻言看向他:“害怕了?”

  “说不怕那是假的……”李骥脸上略带苦涩,抬头看向被云雾遮蔽的祁连山。

  明明什么也看不到,可他却似乎像是看到了祁连山的山峰一般。

  “我昨夜做梦,梦到了您带我们在酒泉操练的时候。”

  李骥的话,让刘继隆脑海中浮现起了那一张张面孔。

  兴许是相处时间太短,经历的太多,那一张纸面孔竟然有些模糊了。

  “我梦到了赵迁、焦大、毛忠、王烈他们,梦到我们一起吃肉,一起跑步,一起纵马……”

  “别将,您说我在战前梦到这个,是不是……”

  “别多想!”刘继隆打断了他。

  闻言,李骥也尴尬的笑了笑:“我也觉得是我想多了。”

  他话音落下,两人之间便陷入了死寂,只剩下了身旁旌旗猎猎作响的声音。

  很快,布袋中的肉饼被两人吃完了,刘继隆便带着李骥走下城去。

  祁连城不算大,加上城中废墟占了不少地方,导致城内一千六百余名军民所住帐篷几乎挤满了空地。

首节 上一节 51/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