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521节

  “若是陛下能够追复李相公生前官爵,想来百官必然歌颂陛下。”

  路岩看人下菜,只要皇帝偏好什么,他便毫不犹豫的选择附和。

  他的这番举动,也令李漼不自觉颔首,看向他的目光更加柔和。

  “此事便由路侍郎你去办吧,若是毕相公久病不愈,这户部和度支还得由路侍郎来撑着。”

  “是……”

  路岩作揖应下,心里十分激动。

  只要他把事情办好,那拜相基本就是板上定钉的事情了。

  “如今的淮南道是谁在担任节度使?”

  李漼话题一转,路岩也连忙说道:“宣武、忠武、义成、淮南等四镇节度使,皆为令狐使相。”

  经路岩提醒,李漼这才想起,自己授以令狐綯四镇节度使,只为让他罢相出走。

  这么说起来,若是能驱使令狐綯出兵讨平乱兵,那便不再需要其它藩镇出兵了。

  思绪间,李漼便主动说道:“传旨,以令狐綯使相为河南东面讨击使,元宵前夜,务必讨平天平乱兵!”

  “臣领旨……”路岩不假思索应下,而李漼也摆摆手:

  “若无要事,那便退下吧。”

  “臣告退,上千万岁寿……”

  路岩毕恭毕敬的行礼退出咸宁宫,圣旨也由天使快马送往了淮南。

  不过在圣旨送往淮南的时候,王仙芝却得到了好消息。

  腊月初四,被王仙芝派往巢湖的尚让派人传信于营地,巢湖三十二股水贼接受招抚,募贼兵五千人。

  王仙芝得到消息,当即率领兵马北上,双方于巢湖东侧的巢县郊南会师。

  “窸窸窣窣……”

  甲片作响间,王仙芝率领九百天平老卒缓步走上矮丘。

  随着甲片停止作响,王仙芝走到矮丘顶部,而出现在他眼前的,则是身穿袄子,手拿鱼叉或短刀的数千水贼。

  尽管是被四周百姓及官府视为凶悍的水贼,但他们大多瘦弱,穿着的袄子也多有破洞。

  若非有尚让介绍,王仙芝都怀疑这是一群逃难的流民。

  “都将,这些便是接受招抚的水贼,除了那些拖家带口的选择留在巢湖,独身的男丁都在这里了!”

  尚让为王仙芝解释着,王仙芝则是平静点头,随后思索起来。

  尽管这群水贼不如自己手下的九百戍卒,但他们毕竟人多势众。

  只要给足饭食,不怕他们不卖力作战。

  这般想着,王仙芝心思渐渐活跃起来。

  如今的他不过仗着天平军的名头便能募兵五千,这足以说明淮南局面崩坏,逃命遍地。

  这种局面下,他稍微摇旗擂鼓便摇身一变,成为了拥众近六千的存在,比天平军中的那些兵马使还要威风。

  若是他能招抚沿途流民,那恐怕威势不比昔年的王守文要小。

  这般想着,王仙芝眼神闪烁,而尚让也趁机作揖道:

  “都将,巢湖的弟兄们说,这淮南道和河南道乱的很。”

  “北边的徐泗宿濠地界,还有银刀、门雕、挟马等逃兵。”

  “若是我们能北上徐泗地区,将那数千银刀、门雕的逃兵招抚,届时便连朝廷都需要招安我们!”

  尚让的话让王仙芝更为心动,而此时尚让见他犹豫,当即便拔高声音,对王仙芝躬身作揖:“请节帅决断!!”

  “请节帅决断……请节帅决断……”

  当尚让话音落下,矮丘之下的数千水贼立马变附和起来。

  那种山呼海啸的声音闯入王仙芝体内,使得他浑身激灵,脸上呈现不自然的红色。

  尚君长见状,当即与天平军戍卒们对视,随后纷纷作揖:“节帅,决断吧!”

  “是啊节帅!”

  “节帅,弟兄们都听您的!”

  无数天平军戍卒纷纷朝王仙芝作揖,王仙芝被这一声声‘节帅’给喊得飘飘然。

  前一刻他还是个小小都将,如今却被部众簇拥成了节帅。

  若是能招募更多兵马,或许他还真的能成为天平军的节度使。

  这般想着,王仙芝心思火热,当即便举起左臂,而四周戍兵与水贼见状纷纷住嘴。

  四周突然变得安静下来,而王仙芝也随即看向尚君长和尚让。

  “某今日受众弟兄推举,自任濮州刺史,天平军节度副使!”

  “尚君长、尚让二人有功,今授尚君长左兵马使,尚让右兵马使,余者皆为都将。”

  “此外,派人向朝廷请表官职,好让朝廷知道我等心意!”

  尽管已经自称天平军节度副使,可王仙芝还是更偏向于朝廷招安,拿个官职享受富贵。

  “节帅高义!!”

  尚君长、尚让及天平军戍卒、水贼头目们纷纷作揖,而王仙芝也意气风发:

  “传某军令,大军明日北上濠州,沿途招抚流民,某要与众兄弟共富贵!!”

第330章 银刀复燃

  “区区叛兵,也敢自称天平节度副使?”

  腊月初八,淮南扬子县衙内,被外放为四镇节度使的令狐綯正拿着一张信纸,脸上写满了轻蔑。

  他身为四镇节度使,虽然只是名义管辖,但还是有权节制各镇的。

  若非庐州刺史汇报,他还不知道宣歙镇的节度使崔瑄,竟然把王仙芝这群乱兵放到了淮南境内。

  更不凑巧的是,这个杀才还有几分能耐,竟然招抚了巢湖数十股水贼,在巢县自称天平军节度副使。

  “使相,我们要不要主动出击将他们讨平?”

  正堂左首位置上,一名三旬左右的健壮将领作揖询问。

  他是淮南道左兵马使李湘,也是令狐綯坐镇淮南所倚重的大将。

  面对李湘的询问,令狐綯将王仙芝的请表丢在桌上,平静道:“朝廷还未有旨意降临,没有必要自讨无趣。”

  “对了,这群贼兵往哪去了?”

  “往濠州去了。”李湘回应道。

  “嗯……”听到不是来扬州,令狐綯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既然诸镇都在放任这伙乱兵,那自己也没有理由去为诸镇擦屁股。

  不过乱兵既然来到淮南,他还是得表示表示。

  “派人奏表朝廷,就说乱兵至淮南招抚盗寇近万,如今已然北上濠州,不日便将走出淮南所辖之地。”

  “请奏至尊,是否需要淮南出兵讨平此贼寇。”

  令狐綯说完,李湘当即作揖应下,随后退出了正堂。

  淮南的奏表往长安送去,而长安的圣旨也在往淮南送来。

  原本还将王仙芝这支乱兵当做笑话来看的人,却在得知他招抚巢湖水贼后关注起来。

  天下大势,仿佛在这一刻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牵动着各方势力的神经。

  王仙芝率领本部六千之众,浩浩荡荡地向濠州进发。

  一路上,他们若缺乏钱粮,便纵兵抢劫村寨,但却始终未曾进犯任何州县城池。

  王仙芝心中也清楚,抢劫村寨与进攻城池是两码事。

  前者尚可解释为乱世中的无奈之举,后者则无异于公然造反。

  此刻他心里还想接受朝廷的招安,自然不能做得太过火。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淮南道的流民数量远超王仙芝的预料。

  他仅仅亮出“天平军节度副使”的旗号,甚至没有喊出任何煽动性的口号,便有无数流民纷纷加入他的队伍。

  这些流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却闪烁着对生存的渴望。

  尽管他们的加入让队伍对粮草的需求增多,但也使得整支队伍迅速膨胀,声势愈发浩大。

  腊月十二日,王仙芝的队伍进入濠州境内,驻兵于定远县外。

  得知此事的濠州百姓惶恐不安,纷纷逃入钟离、定远、招义三县,三县官吏惶恐,只能招抚民壮守城,同时向徐州求援。

  好在王仙芝却并未攻城,只是依旧纵兵劫掠村寨,筹集粮草后北上钟离。

  彼时他麾下部众已然突破万人,声势之浩大,令各镇都加强了戒备。

  与此同时,原本还想着看戏的令狐綯却在同一天接到了朝廷的圣旨。

  “门下,今天平乱兵肆虐乡野,以淮南节度使令狐綯为河南东面讨击使,敕……”

  “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臣令狐綯领旨!”

  扬州衙门内,令狐綯恭敬地从天使接旨过后,当即便命令两旁官员安排天使前往寅宾馆休息,随后召来了其心腹李湘。

  “使相!”

  李湘走入正堂,令狐綯示意其坐下,随后才开口说道:

  “孟明,朝廷已下旨,命老夫派兵围剿王仙芝等乱兵。”

  李湘闻言,立即抬手作揖:“使相,是否需要某立即出兵?”

  令狐綯先是颔首,接着又微微摇头。

首节 上一节 521/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