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523节

  “直娘贼的,这是把阿耶往火坑里推啊!”

  他眼神闪烁,最后召来了几个相熟的兵卒。

  这几个兵卒都是他当初在山下时的属下,因此面对他们,王仲甫便开门见山道:

  “许佶、赵可立、姚周、张行这几个家伙疯了,竟然想要下山投靠乱兵作乱。”

  “我们都是相熟的人,找你们来到这里,便是不希望你们被他们蒙骗。”

  “眼下我屋内还有劫掠而来的一百多两黄金和三百多贯钱。”

  “若是你们愿意跟我,我现在就带着你们背负黄金和些许钱财下山。”

  “凭借这些钱财,我必然能够说动孟球为我们说情。”

  王仲甫诱惑着几人,或者说根本不用诱惑。

  虽说山上日子也逍遥,但如何比得上当初在武宁军中时潇洒。

  想到这里,七名军校、队长连忙点头,而王仲甫也吩咐道:

  “既然如此,今夜我们便下山往彭城赶去,顺带把许佶他们准备投靠王仙芝他们的事情告诉孟球,必然能谋个大功!”

  听到‘大功’,几人脸上都闪烁莫名神色。

  为了避免事情被人察觉,王仲甫连忙示意众人离去,定下了今夜子时在他屋子集合的事情。

  时间渐渐流逝,待到深夜子时,王仲甫屋前便聚集了七个军校和队长。

  王仲甫自己背上一百多两黄金,让其余七人各自背负三十贯,余下带不走的便藏了起来。

  八人开始搀扶着下山,直到天明时才被人所发现。

  许佶几人连忙召集所有武官,这才发现与王仲甫相熟的那几名列校和队长通通消失不见。

  “直娘贼的,这群人捐了钱下山了!”

  “他们肯定会去告发我们谋逆,就算不告发,我们如今没了钱财,肯定说服不了孟球为我们说情。”

  “要我说,我们直接召集昔日的弟兄,南下投靠王仙芝,反了便是!”

  赵可立、姚周、张行各持己见,身为都虞侯的许佶则是看向了角落的某位健壮军官。

  “庞二郎,你且说说是何想法!”

  随着许佶话音落下,众人纷纷侧目看向了那被称为庞二郎的汉子。

  汉子感受到众人目光,当即沉声说道:

  “不管王仲甫他们是否下山告密,我们都得召集昔日的弟兄才行,不然等他们被王仙芝招抚了,那我们还能有谁可用?”

  “好!”许佶颔首表示认同,接着说道:

  “我自认为没有都头的才能,这都头便让给你们如何?”

  许佶话音落下,可其余人都不傻。

  得了都头的位置,日后不管做什么都是主谋,都是死罪。

  想到这里,众人纷纷沉默,而许佶只能将目光看向那庞二郎。

  感受到许佶的目光,庞二郎只能硬着头皮走出来,对众人作揖道:

  “诸位弟兄放心,某庞勋别的不提,定然不会像这王仲甫般抛下诸位!”

  “好!庞都头上座!”

  许佶眼见将都头这个烫手山芋抛出去,连忙便拥簇庞勋坐上了主位。

  坐在主位的庞勋感受着众人目光,心里不免有些发虚。

  若非可以,他是不愿意做这个都头的。

  只是看许佶的目光,即便他不做,许佶也会想办法让他坐上这个位置,倒不如自己主动些来得好。

  思绪此处,庞勋也深吸一口气道:

  “许都虞侯、赵列校、姚列校、张列校各派弟兄去四周山岭将昔日武宁军的弟兄招抚。”

  “不管是否摇旗,武宁军的弟兄总归越多越好!”

  “末将领命!”众人纷纷应下,随后便遵照庞勋建议,各自派人向四周山岭搜寻武宁军旧部。

  与此同时,逃亡下山的王仲甫等人也向着彭城赶去,准备用庞勋等人试图作乱的情报与手中钱财换个良身……

第331章 两兵合谋

  “你说他们要下山投奔天平军的那群乱兵?!”

  夜半,当王仲甫八人逃亡来到彭城后,他们当即便把龙脊山许佶等人试图下山投靠王仙芝的事情告诉了孟球。

  身为徐州刺史、徐泗团练使的孟球在得知这些散落各处的银刀军,竟然试图联合投靠王仙芝后,他心底也是忍不住忐忑了起来。

  “是的使君!”王仲甫站在其余七人前面,主动作揖道:

  “我本想劝说他们下山投降使君,结果他们得知天平军的那群乱兵声势浩大,当即便要逼迫我为头目,带他们前去投靠那群乱兵。”

  “我心中恐惧,只能谎称翌日率领他们下山,趁夜带着我这七名弟兄下山来,将此时告诉使君。”

  面对眼前的孟球、赵黔二人,王仲甫不敢隐瞒,只是稍微将自己美化,同时将事情经过全盘说出。

  孟球惊恐不定,毕竟银刀军名声在外,而他自认为没有王式那般帅才,自然没有把握收拾银刀军。

  想到这里,孟球看向赵黔,赵黔则是面对王仲甫等人抬了抬下巴:

  “你们先去寅宾馆休息,凭此功劳,换个良身倒也不困难。”

  “是是是……谢赵都将,谢孟使君……”

  王仲甫等人眼看得到赦免,当即便松了口气,跟着长山都的牙兵退出了正堂。

  待他们走后,孟球这才急切看向赵黔:“会明,这银刀军的残兵若是与乱兵汇合,徐州危矣!”

  “使君不必惊慌!”赵黔语气沉稳,莫名给人一种安全感。

  “银刀、门雕等军残部,此前已经被王金吾及使君招抚近千人,龙脊山四周最多不过游荡三千余人。”

  “即便他们投靠天平乱兵,末将也有把握守住彭城,使君无需担心。”

  “当务之急,还是需要看朝廷如何催促各镇援兵入徐泗讨平贼兵!”

  随着赵黔的话音落下,孟球也渐渐放松下来,而赵黔则是在心中暗骂。

  不过他并不是觉得孟球无能,只是怨恨王仙芝他们兵变的不是时候。

  当初王式被调离之前,便已经交代了赵黔该如何解决龙脊山的那群银刀逃卒。

  王式交给赵黔的办法是温水煮青蛙,将事情渐渐放下。

  若是有银刀逃卒下山投降,只需将他们招安为民,便能花费三五年时间将这四千多逃卒的问题解决。

  原本赵黔和孟球配合不错,龙脊山四周的银刀逃卒,已有近千人下山接受招抚。

  剩余的三千多逃卒,顶多五六年苦功,便能将他们的问题解决七八成。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逃卒,则是等到银刀军逃卒被招抚差不多后,由长山都牙兵搜山检海,将他们从龙脊山中搜出斩首,以儆效尤。

  计划是个不错的计划,但王仙芝兵变北上,还在徐泗地区亮出旗号,这就破坏了王式与赵黔原本的计划。

  想到这里,赵黔暗骂不止,同时也只能寄希望于徐泗地区以外的藩镇援兵来讨平贼寇。

  以长山都的实力,守住彭城是没有问题的,但其它地方就很难说了……

  在赵黔暗骂的同时,龙脊山的庞勋则是以都头身份,派人前往了宿州与王仙芝接触。

  庞勋派遣押衙张琯前往宿州,而张琯的速度也很快。

  腊月十五日,身材健壮的张琯便带着两名银刀牙兵渡过通济渠,来到了蕲县北部的天平乱军摇旗处。

  摆在他们眼前的,是被积雪覆盖的荒地,以及横亘在蕲县与通济渠官道之间的巨大营盘。

  营盘南北长三里,东西近二里,就近许多树林被砍伐殆。

  成片的树墩摆在众人眼前,而天平乱军的马匹并不多,直到张琯他们距离营盘不到五里,才堪堪被天平乱军的塘兵发现。

  “防守空虚,但却布置了塘兵。”

  “看来这王仙芝还是有些能耐,只是手下精锐不多,不然也不会只敢放出五里塘兵。”

  只是简单试探,张琯便通过天平军乱军的塘兵,得知了王仙芝和乱兵的水平。

  “前面的站住!!”

  身骑挽马的塘骑喝止住了张琯等人,而他身后还跟着十名身穿布衣,手持鱼叉的步塘。

  虽然是步塘,但以他们的装束,说是流民也毫不为过。

  “不要误会,我等是银刀军都将庞勋庞都将麾下的牙兵。”

  “此次前来,乃是奉了我家都将的军令,前来与高节帅议事!”

  张琯虽然瞧不上这群游勇散兵,但秉着来都来了的态度,他还是决定去看看这自称为天平军节度副使的王仙芝。

  塘兵们在得知来人竟然是传说中的银刀军后,顿时骚乱起来。

  片刻后,他们才稍稍平静下来。

  那塘骑策马上前与张琯对视两眼,随后才开口示意他们跟上。

  张琯没有犹豫,带着两名弟兄便跟着塘骑南下,不多时便来到了王仙芝等乱兵的营盘。

  营盘内的环境,不可谓不糟糕。

  银刀军虽然跋扈不假,但跋扈的底气是实力。

  从王智兴创建银刀等军开始,银刀等军向来不敢忽视操训。

  五日一练,十日一操的规矩实属常态,偶尔还会外出训练行军和扎营。

  银刀军对于修建营盘的标准很高,正常情况下需要派遣斥候探查四周,选择有水源的地方扎营。

  营盘周边如果只是小溪、小型湖泊,那么营盘通常会就地构建。

  如果是大江或者是较大型的河流,那么营盘一定要距离江河一定的距离,并且首选坡度高的地方,而这也是防止敌人夜渡江河来做文章。

  假如选择了离水源较远的地方扎营,那军营的工匠们便会搭建取水系统。

首节 上一节 523/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