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563节

  二十年前,他因为与王守澄有交集而被朝廷冷落晋州,只能庇护晋州百姓不受鞑靼入寇。

  二十年后的今日,他却成了长安百姓庆贺的英雄。

  二十年的时间,他从三十四岁走到了五十四岁,终于得到了朝廷与百姓的认可。

  想到这里,王式不免觉得,此生也算起落有序,没有任何遗憾了。

  在百姓的簇拥下,他前往了大明宫,登上了紫宸殿。

  “传圣意,擢授淮南节度使、诸镇招讨使王式为司徒、兵部侍郎、山南西道节度使。”

  “东川利州,本属山南西道,昔年划归剑南东川所辖,而今划归山南西道。”

  “文州、扶州、龙州、绵州,昔年为东川所辖,而今划归东川,以东川节度使高骈制之。”

  王式才登上庙堂,便引来了朝廷的册封,以及昔年针对陇右情况改变的部分州县划归也随之回到了会昌年间的地位。

  昔年文扶龙绵四州划归西川,是为了防备逃民北上,同时方便收回陇南七州。

  利州之所以划给东川,也是因为山南西道总是管不住逃民逃亡陇右,继而划归东川。

  如今各州各自划回本属,也是因为时局所致。

  首先是西川的防务压力太大,所以只能把文扶龙绵四州划回给东川,让东川的高骈想办法守住这四个州,击退入侵的多康吐蕃。

  利州划回山南西道,也是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卢钧在半个月前病逝,朝廷准备让王式前去整顿山南西道兵马政务。

  王式能如此快速的讨平河淮贼寇,他的政治能力并不差。

  从朝廷的这一系列布置中,他隐隐感觉到了朝廷似乎在准备应对另一场战事。

  整个西陲,值得朝廷那么对待的,似乎只有盘踞陇右的刘继隆。

  想到这里,王式不免皱眉,他似乎知道了朝廷为何突然加税了。

  不加税,哪来的钱粮讨平陇右……

  “臣王式,谢恩……”

  思绪落下,王式稽首谢恩,随后在平身的声音下缓缓起身,重新回到了队伍之中。

  不多时,紫宸殿上以百官为主的常朝便结束了,但这只是百官常朝的结束,而非朝廷。

  “王司徒,陛下请您移步咸宁宫。”

  “臣领谕……”

  散朝过后,王式看着宦官走到自己身前耳语,心道果然。

  不多时,他与路岩、高璩、徐商三人前往了咸宁宫。

  在这里坐着的,除了早早来到的皇帝,还有被赐座的王茂玄、亓元实、齐元简、杨玄阶等北司四贵。

  北司与南衙皆不待见王式,毕竟他昔年和王守澄交往,这在北司南衙都算忌讳。

  王式坐在右首第四位,随后便专心等待皇帝开口。

  李漼没让他等太久,随着他们四人坐下,李漼当即说道:

  “山南西道节度使卢钧病逝,然其在任数年无功暂且不提,放任流民逃亡陇右,使得山南西道兵马不修兵甲,操训不齐更是大罪。”

  “念其践历中外,事功益茂,便不再追究其过错,册赠太傅,谥号元。”

  简单的开场,陇右便以不算太好的形象出现在了皇帝的这番言论中。

  皇帝是什么想法,群臣心知肚明,纷纷沉默下来。

  眼见众人沉默,李漼微微颔首,目光看向王式:“不知王使君以为,需时多久才能整顿山南西道兵马?”

  “陛下,臣需要知道,朝廷需要多少兵马……”

  王式开门见山,毕竟如今的大唐深受军费之害,王式需要知道朝廷需要多少兵马,然后才知道是需要裁汰,还是需要裁汰后新募。

  “王使君以为,若要防御陇右出兵侵占兴、凤二州,需要多少兵马?”

  徐商主动开口询问王式,王式闻言略微思索,随后才道:“臣未见过陇右兵马,然所见者皆称其兵强马壮。”

  “臣以为,若要守住兴凤二州,非两万兵马不可。”

  王式没有因为自己连战连捷而自大,而是保守的选择了两万这个数目。

  徐商闻言颔首,再度询问道:“我朝兵马军饷,以禁军三十六贯为最高,次之二十四贯,再次二十贯。”

  “王使君以为,山南西道兵马,应该以多少军饷为之?”

  “二十贯即可。”王式不假思索的开口,而这也是他所了解到山南西道的物价而定下的军饷。

  殿内众人闻言,纷纷松了一口气。

  坐在金台上的李漼更是满意道:“既然如此,裁汰山南西道老弱,募足二万兵马之事,便交给王使君了。”

  “臣领旨。”王式作揖应下。

  眼见他如此沉稳,王茂玄眯了眯眼睛,不免询问道:

  “不知王使君以为,朝廷若是要讨平陇右,需要多少兵马?”

  “果然……”王式心中暗道,随后沉思片刻:

  “某不知陇右兵马钱粮几何,不敢妄下定论,但若以流言中陇右部众百万,带甲数万来看,此役恐难轻胜。”

  讨平陇右并不简单,这点朝野上下都十分清楚,不然李忱和李漼这两位皇帝也不会忍了陇右那么多年。

  这点王茂玄和路岩、徐商他们也知道,但他们想要的是王式给个确切的说法,这样他们才能安下心来对陇右用兵。

  且不提多康吐蕃是否仍属陇右,单说陇右日后要是再玩养寇自重的戏码,那到最后遭罪的恐怕还是西川。

  西川是朝廷避难之所,自然不能常年遭受贼寇袭扰。

  “战事艰难,我等自然知晓,但仍需要王使君出谋划策。”

  “王使君以为,朝廷讨平陇右,需动兵几万,耗费钱粮几何,耗时几月?”

  王茂玄毕竟要致仕了,北司诸宦不敢说的话,他自然敢说。

  王式倒也清楚,王茂玄问的问题,无非就是北司及南衙乃至皇帝想问的问题。

  他没想到,自己才解决了河淮盗寇的问题,朝廷又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

  眉头不断紧皱,思绪间,王式只能大概道:

  “臣以为,恐怕需要调动京西北八镇及禁军,以及山南西道、剑南西川、东川等处兵马,所需不下十五万。”

  “以臣平贼河淮之耗费推算,每岁度支除军饷外,境外犒赏不下二百万贯。”

  “若是战事顺利,二三载可平陇右,若是不顺,则需要四五载。”

  “不过以臣之见,陇右虽不有不臣之意,然今并未表露不臣之举,贸然讨伐,恐诸镇骇动。”

  “此外,诸道百姓已然困苦,还请朝廷削减赋税……”

  王式并不支持朝廷讨伐陇右,因为他对陇右不熟悉,并不能肯定朝廷能够讨平陇右。

  不过他的这番话在北司南衙及皇帝听来,虽然远超他们的预期,但若是能够讨平刘继隆,朝廷也就不必再受陇右威胁了。

  想到这里,李漼脸上明显出现了意动之色,而时刻关注皇帝脸色的路岩也立马开口道:

  “加赋税于百姓,至尊亦有不忍也,然陇右刘继隆屡次驱使番贼入寇,若不加以惩治,如何能彰显朝廷威严?”

  “陛下,臣以为……赋税暂不可削减,理应讨平陇右,还京畿、关内、剑南诸道百姓安乐后,方能削减赋税。”

  路岩的话,让本就意动的李漼更为意动,但他心里还有所顾虑,那就是禁军。

  他的目光看向王式,忍不住询问道:“依卿之见,需要出动多少禁军,方能讨平刘继隆?”

  王式在心底叹了口气,他已经看出来了,朝廷是决心要收拾陇右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仔细盘算,片刻后给出答案道:“臣以为,京西北八镇理应出兵六万,东川理应出兵两万,西川需出兵两万,而山南西道只需出兵二万固守兴凤二州。”

  “至于禁军……”王式的目光忍不住看向北司的王茂玄等人,末了才道:“不少于三万。”

  “可!”王茂玄等人还未开口,李漼便点头道:

  “神策军出兵二万,余下由神武、龙武、羽林等六军出兵。”

  “若禁军不足,且从河南、河东诸镇调遣戍兵而来,卿以为如何?”

  李漼询问王式,王式眼见皇帝是铁了心要讨平陇右,当即只能点头。

  “自然可以,不过讨平陇右非心念一动便可,需提前准备,筹措粮草军饷与调遣兵马,操训大军,非一年半载不可。”

  “倘若消息走漏,讨平时日恐怕还需往后推延,臣请陛下三思……”

  王式还在试图挽回,可李漼已经气血上头。

  “传朕旨意,户部、度支及兵部调度,皆以王卿为首。”

  “待兵马调度,粮草筹措齐全,朕必复陇右,以还先帝遗愿!”

第355章 六州失陷

  “爹,今天庙堂上的事情我听说了!”

  张氏司徒府内,当班值回来的张淮鼎一身甲胄并抱着铁胄走入府中中堂时,张议潮正在与张议潭等人商议今日常朝的事情。

  堂内坐着张议潮、张议潭、张淮铨、张淮澄四人,代表了张氏两家的家议。

  眼见张淮鼎走进来,七十八岁的张议潭轻笑两声:“二郎回来了?”

  “伯父,我班值回来了。”

  张淮鼎明面上依旧保持着对张议潭的尊敬,张议潮瞧见他那模样,略微皱了皱眉头:“坐下吧。”

  “嗯!”张淮鼎应下,随后坐在左首第二位。

  见他坐下,张议潮继续与张议潭说起了朝堂的变化,同时张淮铨也将张淮鼎没来之前所说的那些事情告诉了张淮鼎。

  说来说去,实际上都是在说朝廷对山南西道、剑南道州属规划的事情。

  张议潭虽然年纪大了,却也没有彻底的糊涂,所以经过张议潮解释后,他很快就知道了,朝廷恐怕是在针对陇右。

  他已经记不清刘继隆的面容了,依稀记得,刘继隆生得俊朗非常,有神人之表。

  “牧之还是做得太过火了,便是老夫都能想到,他在图谋剑南北部六州。”

  “朝廷更换诸州归属,恐怕也带着敲打他的含义。”

首节 上一节 563/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