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576节
“更何况他没了父亲,你嫁过去也不用伺候公公,可惜……若是其母亲也不在世,那便更好了。”
李漼看向田允:“这韦什么的男子,可还有母亲在世?”
“尚在人世,听闻刚过五旬。”田允不紧不慢回答,李漼闻言有些遗憾。
遗憾过后,他目光看向李梅灵:“要不要召他前来看看?”
“不见!”李梅灵皱眉起身,恭敬行礼道:“儿臣身体不适,便不与陛下共用膳食了。”
话音落下,她冷着脸往外走去,李漼连忙追上去:“囡囡生气了?”
“囡囡?囡囡别走啊……”
任凭李漼怎么哄,李梅灵都没有停下脚步,直接走出了咸宁宫,往自己的寝宫走去。
李漼止步咸宁宫的殿门前,忍不住道:“女子心思难猜……”
跟上来的田允见状作揖道:“陛下,是否还召韦保衡前来?”
“不见!”想到李梅灵因为这件事与自己生气,李漼也甩着脸色转身回到了咸宁宫去。
田允见状错愕,随后连忙吩咐其它宦官,将乐师与伶人召入咸宁宫中。
不多时,乐师与伶人被召入咸宁宫中,宫内再度响起了乐曲。
与此同时,返回府中的路岩也更换了常服,命人取来了那五百两黄金,召来了东川驻长安进奏院的参军俞公楚。
俞公楚在高骈麾下,地位仅次于王重任、张璘、梁缵、蔺茹真将等人,比鲁褥月还要高些。
正因如此,这些年高骈坐镇地方的时候,在京进奏院的事情都交给了俞公楚来操办。
对于高骈所谋划剑南道的这件事,俞公楚并不怎么看好,而高骈也知道此事不一定能成,但总归要努力过后才知道结果。
正因如此,俞公楚走入路岩府上中堂,并见到摆在堂内的那个熟悉箱子后,他便知道此事恐怕失败了。
果然,路岩当着他的面,将今日庙堂上的事情告诉了他。
得知李福担任东川节度使,高骈平调西川节度使,但朝廷将戎州划给高骈后,俞公楚心底稍稍有了些安慰。
“起码得了西川节度使,还拿回了戎州……”
俞公楚在心底想着,可坐在主位的路岩却道:“此事未能成功,有道是无功不受禄,这些东西,还请俞参军带回去吧。”
“路相这是哪里的话?”俞公楚反应过来后,立马露出不悦的表情:
“礼物既然已经送出,哪还有收回的道理?莫不是嫌弃我家使君送礼太轻?”
“自然不是,只是……”路岩表面叹气,心底却十分满意俞公楚的表现。
送到他手里的东西,他怎么可能轻易还回去?
若是俞公楚真的把东西要回去,他少说也要给高骈使些绊子,让他知道得罪自己的下场。
不过俞公楚如此作为,他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路相,此事不必再提,更何况今日之事不成,也不全在路相。”
“某若将礼物要回,莫说使君是否训斥某,便是某心里也过意不去。”
“日后若是有事相求,某更无颜面前来求取路相帮忙。”
“总而言之,此物既然送出,便请路相不要再议,只管收下便是。”
“若是路相执意退回,那某日后再也不会迈入府中一步!”
俞公楚斩钉截铁说着,把路岩所有后路都断了。
路岩闻言心里舒服且高兴,但面上还是踌躇道:“唉……如此……如此老夫便收下吧。”
“本该如此!”俞公楚作揖行礼,接着说道:
“此事不成,某需要传信使君,便不在府中叨扰了。”
“这、最少喝杯茶再走吧。”路岩不免客套着挽留几句。
俞公楚也知道他的想法,二人相互推辞,随后才由路岩派人将俞公楚送出了府邸。
俞公楚离开路府后,当即便回到了东川进奏院,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写成手书,派人送往了东川陵州……
第363章 灌口大火
“噼里啪啦……”
“你们这些娇弱的唐人…走快点!”
时入八月,多康吐蕃的兵马如狂风般席卷成都腹地,临近灌口的彭州、蜀州等州县城池尚能在杨复光、索勋、李昌言等人的驻守下安然无恙,但城外的乡野村寨,却只能在吐蕃的铁蹄下化为灰烬。
不少唐军站在城头眺望远处,但见城外村寨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向上升腾。
百姓居住的村舍被焚毁,哭喊声与吐蕃兵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述说着城外百姓的悲惨……
大批百姓被吐蕃兵用粗糙的麻绳捆绑双手,百人为一队,由三名吐蕃兵卒押送,缓缓向灌口行进。
这些百姓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怀抱婴儿的妇人,也有满脸惊恐的孩童。
他们的眼中满是绝望,脚步踉跄,却不得不在吐蕃兵卒的谩骂中向着灌口前进。
这样的场景不止出现在一处,而是充斥了蜀、汉二州诸县通往灌口的任意道路上。
类似这样的押送队伍络绎不绝,数百成千,仿佛一条条蜿蜒的长蛇,缓缓蠕动在早秋的乡野。
负责押送百姓的吐蕃兵卒,大多是刚刚从奴隶身份被赦免为民籍的低级兵众。
他们的任务虽然繁重,却是军中最低贱的活计。
军中严令,必须保证这些唐人活着送到指定的地方,如此他们这些兵众才能获得犒赏。
若是目的地是茂州这种较近的地方,还算幸运。
若是维州、文州、龙州这些偏远之地,押送一趟便需耗费大半个月。
等他们再返回时,蜀州和彭州早已被吐蕃的战兵劫掠一空,连一片完整的瓦砾都难以找到。
相比较他们这些兵众,只负责抢掠的战兵则是享受着更为丰厚的回报。
他们抢到的财物,三成归自己,三成归将领,四成充入多康的府库。
除此之外,买卖人口得来的钱粮,他们也有两成的份额。
正因因此,整个多康吐蕃大军的兵众、战兵、将领,对这些被掳掠的百姓尤为重视。
在他们眼中,这些百姓不分男女老弱,都是可预见的钱粮。
即便有少数兵众想要虐待、施暴这些百姓,也会被沿途巡哨的战兵严厉呵斥。
毕竟,这些百姓的价值,远高于一时的发泄。
从吐蕃大军攻下灌口算起,如今已然过去了大半个月,而临近灌口的蜀州与彭州的乡野村寨,几乎被吐蕃大军掳掠一空。
无数百姓被押送至灌口,随后又被分批送往茂州、维州等地。
灌口镇外,吐蕃大军的营寨连绵十余里,旌旗招展,篝火无数。
营内喧嚣不断,战兵们嬉戏玩闹,享受着劫掠带来的短暂欢愉,而那些刚刚被赦免为民籍的兵众,则眼巴巴地看着,心中既有羡慕,也有不甘。
没卢丹增带着几名亲卫走向中军牙帐,沿途目睹了这一切。
他看到几名将领命人掳掠女子供自己泄欲,眉头微微皱起,但转念一想,几个女子也值不了多少粮食,没有必要为此较真。这般想着,他的心情稍稍平复,继续向前走去。
“阿爸!”
走进中军牙帐,没卢丹增见到了正站在地图前凝神思索的尚摩鄢。
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在尚摩鄢的面庞上,但见他神色凝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似乎在谋划着下一步的进攻路线。
没卢丹增上前一步,恭敬说道:“阿爸,附近百里的百姓都被掳掠一空了,唐军躲在城里不出来,还有许多百姓也跟着藏到了城里。”
“我刚才去看了文册,大半个月过去,也才掳掠了十二余万口人,虽说也值六十万石粮食了,但不知道将他们押抵茂州后,还能活下多少。”
闻言、尚摩鄢抬起头,目光如炬,沉声道:“这些口马是我们多康的财富,绝不能有失。”
话音落下,他又询问道:“那些押往翼州的口马,陇右军是如何说的?”
没卢丹增回应道:“都登籍造册了,不过他们没有迁徙走太多人口,而且刘节帅传来军令,让我们不用着急将百姓送往翼州,留在茂州即可。”
“留在茂州?哼!”尚摩鄢冷哼道:“这些人每日要吃掉上千石粮食,我可没有那么多粮食供养他们。”
他走出桌案,步伐停在了牙帐门口,目光眺望夜幕下那灯火通明的营盘中。
待没卢丹增走到他身后,他这才开口道:“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降雪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蜀州和彭州足有六七十万口人,即便大多逃入城内,但乡野之外也不可能只有这么点人。”
“百里的范围还是太小了,我们现在重新集结了兵马,眼下有近十万兵马在手,完全可以尝试攻打那些城池。”
“传我军令,明日起大军分作八支,分别攻打蜀州、彭州治下八个县。”
“末将领命!”没卢丹增不假思索的作揖应下,随后便将尚摩鄢的军令传给了各军都护。
翌日,由两万披甲战兵和八万兵众所组成抢掠大军开始围攻蜀、彭二州治下八个县。
吐蕃塘骑的兵锋,甚至走入了成都府境内。
若非成都府境内刚刚被大礼劫掠过一次,他们恐怕还会寻着炊烟将成都府抢掠一空。
不过成都府毕竟富庶,而大礼能掠走的人口村寨毕竟是少数,坐拥八十余万人口的成都府,很有可能成为多康吐蕃拿下蜀州、彭州后的又一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驻扎陵州观望的高骈,率先得到了长安发来的圣旨。
“门下,以渤海县伯、检校兵部侍郎、特进光禄大夫、东川节度使高骈为益州刺史、成都尹、西川节度使……”
“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臣高骈接旨,叩拜上千万岁寿!”
八月初五,当高骈接到圣旨的时候,已经通过俞公楚了解事情经过的他,并没有任何失望之色。
东川与西川相比,不论是人口还是地位都远不如。
调任西川便已经使得他的计划成功近半了,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西川守得固若金汤,随后再转头将东川节制下来。
想到这里,他双手接下圣旨的同时,吩咐左右送天使前往寅宾馆休息。
待到他们离去,高骈才召来了蔺茹真将。
一刻钟后,蔺茹真将风尘仆仆赶入县衙堂内,不假思索的作揖道:“节帅!”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