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694节

  “陛下,高骈虽然节制三川,但时日尚短。”

  “且南边的南蛮又屯兵十万于大渡河,高骈以一敌二,自然惜败叛军。”

  “倘若能够促成唐蛮和谈,使得高千里得以脱困,避免其腹背受敌,那定然能击败叛军。”

  路岩这话倒也没有问题,所以李漼也不免动摇起来。

  高骈确实是腹背受敌,而且军碟中他也说过,他曾经调李福进攻绵州,吸引刘继隆注意,结果李福并未动兵,可见高骈对三川掌握不深。

  这般局面下,似乎惜败叛军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徐相,汝以为如何?”

  李漼询问起了徐商,徐商见他询问,当即作揖道:

  “陛下,朝廷确实找不出除高千里外,还能与叛军杀伤相当的将领。”

  “倘若各方将领都能如高千里这般与叛军杀伤相当,叛军早已被讨平,何至于如此。”

  徐商这话让无数人颔首认可,毕竟朝廷在西境折损兵马近十五万,若是每次都能够杀伤相当,陇右早就被朝廷耗死了。

  如今细细算来,排除谎报军情的李承勋外,各方兵马对陇右的杀伤不过四万余。

  这还是加上了高骈口中的杀伤相当,如果高骈也谎报军情,那以秦州之役的战损来看,朝廷对陇右的杀伤,恐怕连三万都凑不齐。

  想到这里,李漼沉声道:“高千里腹背受敌,犀浦惜败,情有可原。”

  “传旨,加授其渤海郡王,剑南、山南、黔中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检校太尉,着其严防死守,伺机收复失地。”

  “陛下圣明……”

  路岩闻言先行站出来作揖唱声,其余官员也纷纷唱声作揖。

  眼见如此,李漼又道:“路相,请黠戛斯出兵之事,商讨如何?”

  昨日派往黠戛斯的官员返回了礼部,李漼还未过问。

  路岩见皇帝询问,当即说道:“英武诚明可汗愿助兵十万南下,赠马三万匹,请尚宗男。”

  相比较祐世隆不知天高地厚,想要迎娶同昌公主的条件,黠戛斯的条件倒是足够有诚意。

  不过黠戛斯想要尚宗男,这让李漼有些举棋不定。

  不是每个人都如李承寀那般忠心耿耿,若是以宗室男子尚黠戛斯公主,引出一个野心之辈,那就不好了。

  只是思前想后,相比较嫁出自家囡囡,让宗室男子尚黠戛斯公主倒也无不可,大不了派人监视便是。

  想到这里,李漼颔首道:“此事便由路相操办。”

  “此外,南蛮那边,若是酋龙愿意更换条件,朕亦可准许唐蛮结好。”

  “臣领旨……”路岩不紧不慢的作揖应下,但心里对祐世隆那边却没有底气。

  祐世隆的态度十分坚决,非同昌公主不娶,而皇帝又绝不可能以同昌公主和亲,局面就此僵持,谁也不肯退让。

  如今高骈兵败,祐世隆恐怕又要趁火打劫了,不知道这次高骈还能否将其击退。

  这般想着,路岩退回了位置上,而李漼也继续说道:

  “庞勋已经被讨平,朕欲调康承训率师南下,与刘使相会师讨平黄贼,绝不可使其流窜江南。”

  “陛下英明……”

  群臣高声唱礼,李漼听后看向徐商:“徐相以为如何?”

  “陛下,臣以为此策甚好,朝廷理应尽早讨平黄贼,随后调遣兵马与叛军交战,收复失地。”

  李漼深以为然,不免颔首扫视群臣:“既然如此,那便今早派出快马,来年开春后,朕希望看到关中和黠戛斯、三川的兵马共击叛军。”

  话音落下,他走下金台,而群臣也纷纷躬身行礼,直至他身影消失在目光中,这才起身按照次序走出了宣政殿。

  路岩三人并排向外走去,但三人却忧心忡忡。

  “成都府丢失,高千里手中可用之钱粮恐怕不多。”

  “加之中原用兵,耗费亦不浅,朝廷积欠的军饷已经累计七百余万贯。”

  “倘若不能速速平贼,那……”

  掌管户部和度支的于琮忧心忡忡开口,徐商听后眉头紧锁,路岩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沉默片刻,徐商长叹一口气道:

  “希望中原平贼顺利,黠戛斯能遵守约定出兵吧……”

第417章 仙芝喋血

  “轰!!”

  “城墙已破,先登者擢升三级!!”

  阴沉天色下,伴随着平地雷暴的声音作响,数千身披扎甲的精锐步卒举着陇右军的旌旗,浩浩荡荡的杀入了这座被炸开一道口子的县城。

  不多时,城墙上的旌旗尽数被更换为“陇右都护府”旌旗,而类似这样的场面,并不仅仅出现在这一处。

  利州、梓州、遂州、果州、阆州、合州等等远离长江的州县不断被攻占,就连位于长江北部的渝州巴县,泸州泸川等县也同样被夺下。

  除了山南西道东部的通州和地势险要的巴州、壁州外,就只有长江以南的涪州、泸州等州县还掌握在高骈手中。

  李福兵败撤回长江以南,被高骈以诸道行营统制的身份夺去兵权。

  好在李福也不想继续面对叛军,故此果断交出兵权后,沿江东去,准备北上长安请罪。

  至于高骈,他虽然向朝廷请辞,却有足够把握认定朝廷不会更换自己。

  他在蜀州重新募兵六千,又令张璘节制东川的泸州和渝州等长江南部诸县,募兵七千,补足两万东川兵。

  东边山南西道的王重任再度募兵二万,以四万新卒驻守山南西道剩余的六个州。

  剑南道和山南西道共二府四十三州,如今掌握在高骈手中的,仅有十二个州,刘继隆掌握二府二十九州,大礼的祐世隆掌握嶲州和半个戎州、半个黎州。

  正因如此,当刘继隆在三川连战连捷的时候,大礼的祐世隆率先坐不住了。

  腊月十四日,祐世隆亲自领兵七万突袭大渡河以北的西川军。

  鲁褥月、杨复光以绞车弩、投石机来进攻强行渡河的南蛮军,又率大军列阵大渡河北岸,蛮军几次突击不得入,唯有退走。

  与此同时,刘继隆占据剑南道和山南西道的二府二十九州后,手中兵力也过于分散不足,当即令耿明、张武率军中三千四百余名剑南、山南西道出身的老卒募兵。

  以老卒为伙长,新卒为兵卒,如此募兵三万四千余名。

  一时间,整个三川都沉寂在了练兵的气氛下,但偶尔也有世家豪强作乱,却又很快被张武、耿明率兵镇压。

  这些作乱世家豪强的财货一车车往陇右运去,虽说手段血腥狠辣,但刘继隆却并没有将这些作乱的世家豪强全部诛灭,而是选择株连并流放河西。

  除此之外,那些没有作乱的世家豪强,刘继隆也没有对他们怎么样,这点和王、黄二人还是有区别的。

  在这样的局面下,三川局势渐渐转向稳定,而山南东道的王仙芝,也似乎迎来了穷途末路。

  “呼、呼、呼……”

  黄昏,在粗重的喘息声中,打着“天平”旗号的王仙芝及尚君长等人从郢州南下逃亡到了鄂州境内。

  此刻的他们只剩不到千余甲兵,而鄂州境内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直娘贼的,现在只有去汉阳夺取舟船,渡江南下了。”

  王仙芝骂骂咧咧,他身后的尚君长和尚让、毕师铎等人则是各有想法。

  不少人觉得南下也是条出路,毕竟南边的流民也不少,只要他们能渡江南下,依旧能重现昔日裹挟百姓,攻掠州县的荣光。

  但还有人觉得,南下不过又是一场轮回,故此心生退意。

  “节帅,我们不如沿江而下,顺势去投靠黄巢吧。”

  “是啊节帅,如今北边的庞勋被讨平,只剩东边的黄巢势大。”

  “如果能投靠黄巢,定然要比南下更好……”

  尚让及毕师铎等人开口,王仙芝听后却瞪眼道:“狗屁话,耶耶怎么说也是军将出身,怎么能投靠黄巢那草寇。”

  哪怕已经穷途末路,王仙芝却依旧以自己昔日的军将身份自豪。

  甚至在他心里,此刻无比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接受招安。

  只是他也不想想,在王守文作乱前,他的身份似乎还不如黄巢这个他瞧不上的草寇。

  “走,继续往汉阳走!”

  王仙芝冷哼驱赶着众人南下,而他们的队伍几乎不作掩饰,沿途兵卒但凡方便,尽数在道路两旁方便,一路屎尿。

  如此踪迹,对于后方紧紧咬住他们的宣武军、沙陀军而言,简直就是最好的靶子。

  宣武军与沙陀骑兵不断追击,而王仙芝他们也赶在了腊月十八日的午后抵达了汉阳城外。

  他们如法炮制,再度裹挟了沿途村庄的百姓,数量近万。

  当上万流民和王仙芝为首的一千甲兵包围汉阳后,汉阳城内的官军却临危不惧。

  只因为此时城内坐镇的官员是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萧邺。

  “贼军有多少人马?”

  “见阵上最多一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流民。”

  汉阳县衙内,萧邺端坐高位,面前则是两名身穿华贵甲胄的兵马使。

  “使相,我军有三千兵马,不如直接出城与贼厮杀?”

  左兵马使作揖询问,而萧邺则是摇头道:“不必。”

  “刘使相所率兵马,距离此地不过三十里,最迟明日清晨就能抵达。”

  “我军若是主动出击,贼军眼见我军数量,必然会畏惧而逃。”

  “唯有我军摆出坚守姿态,贼军才会继续围攻汉阳。”

  萧邺话音落下,果然见到一名都将急匆匆走入县衙。

  “使相,贼军攻城了。”

  “让他们攻,我军只需要坚守不出即可!”

  萧邺沉稳吩咐,随后便见县衙内三名将领纷纷作揖,各自退出了县衙。

  “杀!!”

首节 上一节 694/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