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716节
“依二位所见,至尊是否需要北巡太原?”
“不可!”二人异口同声回应,相互对视间,王式先开口道:
“朝廷威信已然经过三川丢失后严重扫地,湖南等处诸镇更是阳奉阴违,擅自削减起运钱粮的数额。”
“倘若至尊前往北都,那不要说湖南,便是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的钱粮,都有可能因此受挫。”
“哪怕要北巡,也应该在讨平黄贼之后再前往。”
郑畋颔首,对王式的说法十分认同,并继续说道:“哪怕长安不可为,也能以关中粮价骤增为由,前往东都就食,而不可前往北都。”
“前往东都,还能依旧控制漕运,让河淮江南等处不敢作乱。”
“只要有江南的钱粮,朝廷不是没有击败叛军的机会。”
“但若是前往北都,那就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
郑畋与王式的话音落下,杨公庆便颔首道:“某明白了,请二位放心,某知道该如何与至尊说此事了。”
郑畋与王式闻言松了口气,而杨公庆也适时起身作揖:“某先退下了。”
“杨公慢走。”二人起身送离杨公庆,杨公庆的身影也不多时便消失在了夜幕下。
待他走后,郑畋与王式对视一眼,纷纷长叹起来。
与此同时,杨公庆也写下了奏表,并派出快马前往了长安。
在快马前往长安的同时,汉军仍旧在攻打平高县,而长安的李漼得到消息时,已经是六月初一了。
咸宁宫里,李漼看着杨公庆送来的奏表,心中略微安定几分,随即对身旁的田允说道:
“朕决意派你先一步前往东都,征召民夫工匠,修葺东都宫室。”
“臣领旨。”田允作揖应下,但又抬头补充道:
“大家,如今距离雨季不过半个多月,雨季期间无法动工,是否等雨季结束再去?”
“雨季?”李漼脸色不自然:“朕能等雨季,可叛军能等吗?”
“这……”田允沉吟片刻,接着道:“叛军以马军为主,雨季若是强行征战,马蹄子都会被泡烂。”
“叛军能将马军运用如此,不可能不清楚此理。”
“臣以为,叛军最快也要在八月前后才动兵,而非如今。”
田允这话说的倒是没有问题,毕竟去年雨季时,刘继隆也没有大规模用兵,而是与朝廷对峙了一个多月,待雨季过去后才发动的进攻。
不过那次进攻,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不到半个月就横扫了秦州八万大军。
如今刘继隆兵马更多,朝廷却只有九万兵马,李漼可不想把性命赌在刘继隆会不会攻入关中上。
“朕不管汝如何作想,总之西境未能取胜前,朕随时会带百官前往东都就食。”
“若是宫室无法满足于朕,汝便自己请罪吧!”
“臣领旨。”田允闻言,连忙低头应下,随后转身走出了咸宁宫。
在他离开咸宁宫后不久,一阵香气却从门口传来。
李漼抬头看去,本想发怒,却见来人是李梅灵,顿时收起脾气,露出和善笑脸:“是囡囡来了?”
“阿耶……”李梅灵已经没有了曾经的灵动,此刻的她,脸上写满了担忧。
她走入偏殿之中,对李漼行礼后才道:“听闻叛军已经攻打到原州了,那距离长安岂不是只有六七百里路程了?”
“七百余里,七百余里。”李漼眼见李梅灵如此,心疼的安抚着她。
“虽说是七百里,但其中梁峁山峡不断,又有城池关隘阻碍,还有朝廷九万大军拱卫,长安不会有事的。”
“阿耶……”李梅灵轻轻摇摇头,忍不住看向李漼道:“难道就无法议和吗?”
“这几日长安的粮价骤涨至每斗五百钱,每日都有百姓饿死街道上,与战前景象天上地下。”
“儿臣听闻牺牲的将士得不到抚恤,就连欠饷也无法发下,许多百姓私下纷纷支持刘牧之,而世家豪强却仍旧买低卖高,使得关中粮价不断增长,儿臣觉得……”
李漼闻言瞳孔紧缩,忍不住打断道:“谁与你说的这些?!”
“都是儿臣亲眼所见。”李梅灵恭敬回答,李漼闻言顿时没了脾气,露出几分颓然。
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不该打陇右,只是陇右不断做大,自己不打,那就是将其留给儿孙,祸害子孙。
换做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准许刘继隆这样的势力存在于周边,他只不过做了他认为该做的事情罢了。
只是将士不奋勇杀敌,官员不敢舍身报国,这才让朝廷连战连败。
想到这里,李漼自己心底也生出几分脾气,忍不住拂袖道:
“这些百姓,根本不知道朕日夜操劳,只为讨平陇右,还太平与关中。”
“若是能讨平刘继隆,陇右及江南的粮食便可源源不断运入关中,使得关中粮价平稳,而天下藩镇也将因此而恭顺朝廷,我大唐还能延续数十年国祚。”
“若非他们不理解朕,朝廷也不至于连战连败……”
李漼只字不提自己的问题,李梅灵试图开口,却被李漼打断道:
“好了,朕也乏了,囡囡你不用操心,好好在宫中玩乐便是,天下的担子有朕挑着,出不了事情。”
不等李梅灵开口,李漼便拂袖道:“退下吧。”
李梅灵面色犹豫,但看着李漼背对自己,她只能叹气道:“儿臣告退……”
香风消失,李漼知道李梅灵走了,而他也收起了此刻强装出来的情绪。
“嘭——”
他抬腿踹翻了自己的桌案,案上的文册奏表等物散落一地,偏殿外的宦官纷纷将头埋进胸里。
李漼没有关注他们,而是死死盯着偏殿内的那份舆图,目不转睛的看向原州方位,咬牙切齿:
“刘继隆!!”
第424章 原州之役
“放!”
“嘭嘭嘭——”
六月初五,平高城外。
当投石机仍旧作响,平高城却已经被投石机强攻了七日时间。
七日时间,平高城的城墙被汉军的投石机打得残破,马道上的女墙仅存十之三四,西城的墙面被投石打得凹凸不平。
饶是如此,义武军倒也算是硬骨头,硬是在张璠的带领下,白日偷懒,夜间出城将投石运回城内,再以投石修葺城墙,硬是将西城局面维持着。
不过义武军能维持的局面,也不过如此了。
随着刘继隆仔细观察,他大概猜到了城内绞车弩数量不多,王重荣担心过早利用绞车弩,反而被自己利用火药摧毁,故此想把绞车弩留到最后使用。
猜到王重荣的想法后,刘继隆当即下令投石机继续向前,直接将阵地推进到了一百步的位置,而投石重量也更换为了七十斤重的投石。
在七十斤重的投石撞击下,平高县那墩厚的城墙,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裂缝和碎石。
每轮投石结束,哪怕只有十之二三能击中城墙,可每次击中都能让城墙表面抖落不少碎砖。
在这样的进攻强度下,平高城也撑不了太久的时间了。
“不用再看了,短则五日,长则十日,平高城的城墙必然被攻破。”
营盘门口,刘继隆对左右的斛斯光、酒居延、安破胡等人交代着。
与此同时,他也抬头看了看天色。
酒居延眼见刘继隆抬头看向天色,疑惑片刻便知道了他在想什么,也不免说道:
“今年雨季似乎来的晚了些,不过近八年来,河陇连岁少雨,恐怕关中也是如此。”
“除了去年雨季提前,比往年多下了半个月外,其它几年都是这样,估计要到七月才能降雨,倒是方便我们攻下原州落脚。”
酒居延只是就这几年的气候阐述情况,不过刘继隆听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去年雨季提前,时节变化时,他就觉察到了不对劲,但不知道是否与今年雨季推迟有关。
只可惜刘继隆不懂天文,除了晚唐与归义军和河陇有关的几场旱情他能记住外,其余诸道的情况,他并未研究过。
这般想着,刘继隆主动说道:“先回营吃饭,按照这天时,我们有的是时间进攻。”
“是!”众人应下,随后便跟随刘继隆走回了营盘内。
他们虽然走了,可投石机阵地上的民夫仍旧还在攻城。
无数的投石一轮接着一轮落下,撞击在城墙表面,撞碎女墙。
临近西城墙的一排排屋舍已经被投石摧毁得不成样子,而仓库中的木柴也肉眼可见的下降了一个高度。
“狗胡杂,这些日子尽用投石机,却不敢上前与之战。”
“攻城本就如此,若是能弄塌城墙,走豁口来攻,谁又愿意走云车和吕公车?”
县衙内,诸将各抒己见,但都对城外汉军的打法感到了憋屈。
平高本来就没有太多人口,加上此前郑畋调走了城内三万多民夫撤回制胜关,他们即便想要打造投石机反击,却也得找到足够的人力和辎重才行。
这些日子倒是收集了不少汉军的投石,但这些投石在关键时刻都可用于修补城墙用。
王重荣令人在城墙根随时准备黏土,又令城内兵卒将投石摆放在马道上。
这一切为的就是汉军用方术弄垮城墙后,迅速派兵将豁口补上。
他可不是张璠与刘广这无知者无畏的家伙,倘若真被弄出豁口,届时数万汉军一拥而上,他恐怕连突围都做不到。
想到这里,他便对众人安抚道:“叛军投石机虽说犀利,但近几日为了搜寻投石,他们已经开始往西边梁峁挖掘投石,可见四周投石都被他们搜罗差不多了。”
“城墙这几日多有损坏,届时若有损坏,河阳军和河中军必然处理修补城墙,豁口便交给义武军和昭义军了。”
“若是能坚守下来,向朝廷送出的奏表中,某绝不会独占这份荣光的。”
王重荣简单安抚了众人,又主动对王重益说道:“城内还有不少牲畜,五郎你派人去屠宰十头猪,猛下香料,虽说肉不多,也要让各部军将吃个肉味,让弟兄们喝个肉汤才是。”
“是!”王重益颔首应下,随后便派人前去屠宰肉猪,将三十头猪制作为肉食,为城内两万唐军加餐。
十头猪虽说不少,可西北所养的八眉黑猪,即便出栏也不过百来斤重,最重不过一百七八十斤罢了。
拆骨取出内脏,能留下的纯肉食,也不过百二三十斤肉。
三十头猪折算下来,顶多能满足军官和少量牙兵打个牙祭罢了。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