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721节

  很快,制胜关内早早搭建好的三十台投石机开始配重,而这配重式投石机,无疑是郑畋从高骈那处得来的。

  虽说比不上汉军的投石机,但也比唐军之前使用的投石机要好上许多了。

  三千多民夫走入制胜关内,开始在唐军的指挥下拉动投石机。

  “放!”

  伴随着唐军都将一声令下,三十颗二三十斤沉重的投石机越过城楼,划过抛物线后,狠狠砸向了矮丘下的汉军。

  “躲避投石!!”

  “哔哔!!”

  “嘭嘭——”

  刺耳的木哨声和提醒声响起,但人的反应却快不过突然出现的投石。

  三十颗投石“嘭嘭”的砸入土地,其中一辆运载投石机的木料被砸碎,飞溅的木屑划伤了四周的民夫,甚至将一名民夫腹部捅出了鲜血。

  “后撤!后撤!!”

  负责指挥的汉军都尉开始下令,阵上的王建也被落在他不远处的投石吓出了冷汗。

  “直娘贼的,快撤!!”

  王建抖动马缰,当即护送着民夫撤回到了泾水北岸。

  南岸的情况,刘继隆在矮丘上已经看了个清楚,脸色不免难看起来。

  制胜关居高临下,又提前收集了投石机和投石,并且能如此精准的打中汉军,这说明他们此前已经训练过好几次,至少知道多少斤重的石头和配重,能打出多远的距离。

  郑畋占尽了地势,以投石机和绞车弩的射程来说,哪怕汉军有黑火药,但这三百多步的缓上坡却需要用人命来堆砌。

  刘继隆自然不可能用人命来堆砌这条路,所以留给他的,除了绕道外,似乎没有其它后路。

  想到这里,刘继隆沉着调转马头:“回营!”

  “是!”酒居延等人应下,随后策马与刘继隆走下矮丘。

  看着一片狼藉的泾水南岸,郑畋忍不住抚须:“制胜关为秦风咽喉,可不是这么容易攻打的。”

  杨公庆闻言也面露笑容,唯有王式,还是那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见他如此,郑畋不免询问:“小年兄,我军刚刚挫了叛军士气,汝莫不是想到了什么,故此才如此不高兴?”

  “某是在担心。”王式眉头紧锁道:“制胜关越难攻打,刘继隆便越发会下定决心来绕过制胜关。”

  “倘若他真的绕过制胜关,从后方包围我军,将我军围在陇州和泾州之地,那我军又该如何?”

  “以叛军的马军实力,我军届时想要突围都难如登天。”

  想到这里,王式主动说道:“某以为,可从后方安戎关和陇州各县及凤翔镇调集兵马,加强华亭、百里城、灵台、新平等县驻防。”

  “尤其是百里城以北的十八个县,必须坚壁清野,尽数撤回百里城以南。”

  王式的话,虽然有几分杞人忧天的嫌疑,但郑畋还是听从他的建议,派出了足够的快马去传递情报,催促杨玄冀尽快迁徙人口南下。

  只是他们动作很快,刘继隆却也不慢。

  刚刚回撤抵达牙帐后,刘继隆便站在关内沙盘前打量了全局,接着蹲下用手丈量了距离,随后拍了拍手上灰尘道:

  “我军距离秦州腹地有二百三十里,每深入二百里,民夫转运粮草的损耗便增加一成。”

  “安定县通往华亭县的官道和栈道被官军破坏,我军无法直接从安定县切入华亭县。”

  “制胜关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哪怕我军有火药,却也无法轻易攻克此关。”

  “眼下要么攻克制胜关,要么绕道走陇山绕道进攻安戎关,或者直接进攻邠州。”

  刘继隆话音落下,他也站起身来,询问牙帐内十余名将领:“你们觉得,我军眼下应该如何?”

  安破胡闻言,当即作揖道:“如果不会破坏您的大计,某以为可直接走邠州攻取长安,使天子出逃东都或北都。”

  酒居延眼见安破胡这么说,他也颔首说道:“速战速决的办法,无疑是进攻邠州,直取长安。”

  “哪怕朝廷已经在邠州布置足够的兵马,但邠州除了梨园寨易守难攻外,其余州县都不难攻取。”

  刘继隆闻言颔首,接着才说出自己的谋划:“某这几日一直在犹豫是否进攻长安。”

  “攻入长安虽然容易,但届时朝廷若是逃遁北都,江淮中原之地必然群雄四起。”

  “若是没有了朝廷威慑,各镇必然扩充兵马,致使民不聊生。”

  “我本意是击溃郑畋所部兵马,随后立即南下击败高骈,同时令高进达将后方粮草转运到前线。”

  “届时张武挥师东进,而我则是前往兴元府,号令朔方、陇右等处兵马进攻关中,攻入长安。”

  “那个时候,即便朝廷北逃北都,但我军也能直接占据东都,夺取武牢关。”

  “只要山南东道和武牢关在手,稍微休整几个月,我军就能东出武牢关,横扫河淮两道。”

  “山南东道在手,南边的湖南和东边的江南东西两道轻易可取,河北与河东将留到最后收拾。”

  刘继隆说罢,目光看向众人,想听听他们的建议。

  对此,安破胡沉吟两个呼吸后主动说道:“汉王,群雄四起就群雄四起好了,我们又不是没有打过诸镇官兵,大不了您再带我们打一次!”

  “没错!”

  “汉王,我们直接进攻长安吧!”

  “汉王……”

  汉军的将领纷纷叫唤,而酒居延眼见刘继隆还在犹豫,大概猜到了他在想什么,不免询问道:“您是担心我军太过深入,根基不稳?”

  “确实有这个担忧。”刘继隆倒也不遮掩,颔首说道:

  “河淮两道虽然被群盗搅动,但并未伤及根本,遭了难的终究只是百姓。”

  “若是可以,我还是想稳扎稳打,一步步收复诸道。”

  刘继隆话音落下,站在队伍末尾的王重荣眼神闪烁,随后主动站出来说道:

  “汉王,您若是担心朝廷被赶出关中后群雄作乱,那就更应该进攻长安了。”

  刘继隆微微皱眉,王重荣却主动说道:“汉王您不清楚诸镇脾性。”

  “北都虽然是朝廷起家之地,可近年来河东镇牙兵跋扈,几次作乱,且若是直接撤往北都,则宛若割据北方,丧失江南。”

  “正因如此,朝廷若是真的要迁都,定然是首选东都,而非北都。”

  “只要您攻入关中后,不着急进攻长安,那百官必然会鼓动天子东巡。”

  王重荣给刘继隆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河东镇并不安稳,皇帝自然不会将自己陷入危局中。

  更何况直接迁都北都,更容易让江南误以为朝廷失势,而东都则不会。

  “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五百里路程,你如何断定朝廷就会一定前往东都?”

  刘继隆质问王重荣,王重荣闻言道:“只因洛阳四周诸镇都被您所败,洛阳四周无兵马可威胁洛阳,且洛阳还有雁翎关和峡石城阻碍您东进,朝廷也更容易调集河南两道钱粮拱卫洛阳。”

  “若是前往北都,不提河东镇牙兵跋扈,单说河东北边有沙陀,东边有河朔三镇,南边的河中镇也不算太平,局势过于危险,百官绝不可能将天子置于如此危局。”

  有些话王重荣没有继续说,实际上东都也没有那么好,最好的应该是成都府和兴元府。

  然而这两个地方已经被汉军占据,那朝廷只能从矮个子里挑高个了。

  北都太原、东都洛阳、南都江陵……

  北都距离河朔三镇太近,自身又不太平。

  若是朝廷逃亡北都,还得想办法收拾河东牙兵,而南都的降临距离黄巢太近,只有东都属于无可奈何之选。

  王重荣话音落下,刘继隆沉思片刻,而后才道:

  “酒居延你带四千河西步卒和六千凉州马步兵驻扎此处,余下兵马明日拔营,随我进攻宁州!”

  “汉王英明!!”

  眼见刘继隆决定攻入长安,他们纷纷高唱英明,然而刘继隆却否认道:

  “我要攻入关中,但却并不攻取长安。”

  他走到沙盘前蹲下,用手指着沙盘道:“走邠宁攻入关中,而后攻取凤翔,将朝廷余下七万多官兵尽数围歼,随后等朝廷东逃洛阳,再派遣偏师夺取长安。”

  刘继隆刻意强调,为的就是提醒众人,他的用意究竟如何,避免有人会错意。

  他很清楚,此时牙帐中有不少人,甚至可以说全部人都希望他直接进攻长安,生擒皇帝后,奉天子以令不臣,乃至直接逼皇帝禅让自己。

  不过在击败高骈,完整夺取三川前,刘继隆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

  朱温和李存勖的例子在前,他绝对不会贪恋金台而提前暴露自己的野心,甚至他还会向朝廷示好。

  想到这里,刘继隆起身道:“传令三军,明日卯时拔营!”

  “是!!”众将纷纷应下,随后恭敬离开了牙帐。

  与此同时,制胜关内的郑畋三人也凑到了一处,围在沙盘前。

  王式面对二人,干脆指着沙盘说道:“若是明日叛军拔营,我军必须也跟着拔营。”

  “制胜关留五千人驻守即可,余下三万五千兵马,必须赶在五日内驰援百里城、灵台县和梨园寨!”

  “好!”二人没有任何异议,对王式所说的十分信服。

  正因如此,当翌日清晨制胜关的守军发现汉军开始拔营后,制胜关内的官军也开始了拔营。

  双方各自开始绕道进攻,绕道防守。

  消息传到庆州时,已经是两日以后。

  “叛军来进攻宁州了?!”

  长武城内,虽入黑夜,衙门却灯火通明。

  杨玄冀听着自家养子杨复恭口中读出的军情,脸色骤变,举止惊慌。

  杨复恭见状安抚道:“阿耶,我军在长武有一万五千兵马,长武依山傍水,易守难攻,便是叛军来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眼下庆州和宁州诸多百姓还未南撤,我军可不能在眼下节骨眼上后撤,不然必定会被至尊论罪。”

  邠宁镇强行迁徙百姓南下不过才开始三日,三日时间根本撤离不了太多百姓。

  如果想要达到王式所说坚壁清野的程度,他们起码还要坚持半个月。

  然而对此,杨玄冀却着急道:“刘继隆举众来攻,必然是打着攻入关中的心思。”

  “他们麾下尽皆马军,每日行军五六十里都不是问题。”

首节 上一节 721/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