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745节
高进达说罢,刘继隆也颔首表示认可,随即吩咐道:“这件事交给你操办。”
“西域那边,差不多也有近四十万人口了,我汉家口数占据六成,加上淮深正值鼎盛年华,往后三十年都不用担心。”
历史上张淮深只活到了五十九岁,但那是因为被索勋和他侄子、儿子背刺而死。
如果无灾无病,张淮深估计能像张议潮、张议潭那样活到七十几。
“殿下,某以为,您与河西还有许多事情尚未处理……”
高进达眼见刘继隆高兴,当即便小心翼翼的准备提出建议。
刘继隆见他小心翼翼,不免生起好奇心:“何事?”
“您是否考虑过,如何处理河西与安西北庭的问题?”
高进达提出这个问题,刘继隆闻言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不免头疼起来。
他扶持张淮深,最开始为的是保障自己后方安全,同时能在危难时得到助力。
如今张淮深将河西归义军的势力扩张变大,并且也改旗易帜,表达了他愿意归属刘继隆麾下。
只是张淮深毕竟性子骄傲,他同意河西归义军隶属汉军,但在奏表中,却仍旧与刘继隆平等交谈。
以刘继隆和张淮深的关系,这样自然没有什么,但二人终究会尘归尘,土归土。
他们可以这么做,但子孙却不能这样。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高进达:“你怎么想的?”
高进达闻言,当即说道:“某听闻张节帅有子延晖、延绶、延恩,又有女妙音、夏华。”
“长子张延晖文武双美,年十四。”
“某以为,殿下可手书送往安西,请张节帅调少量精骑与张郎君前来,并与您缔结姻亲。”
“缔结姻亲?”刘继隆眉头微皱,倒不是他不愿意,只是他虽有四子三女,可长女刘雉不过四岁,比张延晖小了十岁。
更何况他也不太愿意将刘雉太早嫁作他人妇,最少也得十六七才行。
这般说来,张延晖起码得再等十二三年。
让张延晖等这么久,他不免觉得有些对不住张淮深。
只是思索片刻,他又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让张延晖纳妾就是。
时代背景在此,他不可能什么都照搬而来,适当融入时代是必须的,正如他自己也有七个侍妾。
想到这里,刘继隆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便由某手书,再派快马送往安西吧。”
刘继隆担心由旁人操刀,不免会写出歧义,所以他还是自己亲笔比较放心。
高进达闻言松了口气,同时补充道:“若是可以,不如以大郎君和张氏妙音缔结姻亲?”
“大郎君今年已然十岁,而张氏妙音年七岁,倒也般配。”
“可!”听到高进达这么说,刘继隆这次倒没有太多犹豫。
虽说刘必烈这厮贪玩,但秉性还是不错的,且学习名列前茅,长相随刘继隆与封徽,更是不差,配张妙音也足够了。
答应过后,刘继隆奋笔疾书,很快便将手书写好,令高进达派快马送往安西而去。
待此事安排结束,刘继隆继续与高进达讨论起眼下的时局。
“半个月前,听闻黄巢流窜到了袁州后停下,浙西叛军也被康承训讨平。”
“眼下看来,康承训应该会率军前往袁州围剿黄巢所部,黄巢若是能击败康承训,兴许能团结湖南诸盗,占据湖南全境而南下岭南、东去江西、北进江陵。”
“即便战败不敌,黄巢也能退入湖南,利用诸盗寇来围攻康承训,亦或者转进他处,潜心发展。”
刘继隆说着关东的局面,高进达也凝重颔首道:“不过黄巢妻妾子女尽在我军手中,他闹得越凶,我军则愈发得利。”
“康承训若是战败,那湖南、岭南及福建等处起运的钱粮恐怕更少,朝廷恐难更加难以为继。”
此时二人还不知道,由于汉军高歌猛进,灭亡京西北诸镇,重创神策军,致使唐廷在庙堂上的权力重新分配,唐廷的财政也由积欠转为结余。
不过即便知道,刘继隆恐怕也就笑两声,他可不认为李漼有了钱,就能夺回关中失地。
南衙北司的那群虫豸,在战场上可没少坑害友军。
别的不提,若是杨玄冀当初坚持坚守,刘继隆也无法获得陇东梁峁的那么多人口,从而获得数万民夫。
哪怕他坚持几天,也能极大拖延汉军南下的脚步,结果他选择把干儿子和邠宁军丢下逃跑,后续还丢下了新平。
因为他,王式与郑畋惨败陇东,结果他回去后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得到了李漼的犒赏。
除此之外,本该加固的灵台县,竟然被大火烧得开裂。
灵台县可是南衙派人监修的,一把大火就把城墙烧开裂了。
刘继隆得知此事时,脑中都顿时空白了好几秒。
有这群人在,王式和郑畋便是有三十万大军,也不够他们坑害的。
“都督、殿下……”
在二人想着黄巢的事情时,堂外响起唱礼声。
二人询问看去,但见门口站着七品浅绿色官袍的官员正带着几名白直站在门口,手中捧着许多文册。
“进来吧。”
刘继隆见到三人,虽然相隔二十余步,却仍旧能看清这七品官员长相。
在以貌取人的时代,此人身长不过五尺二三(1.6米),鼻孔粗大,皮肤坑洼,身材消瘦,下巴如凿子般尖锐。
对于常与兵卒打交道的刘继隆看来,此人相貌都略微丑陋,更不用说这个时代的许多官员了。
不过刘继隆没有那么颜控,对于此人到来,他仍旧保持平常心。
倒是高进达似乎知道此人丑陋,连忙为刘继隆解释道:“殿下,此人姓名罗隐,表字昭谏。”
“虽是浙东罗氏,但出身单寒之家,半月前通过都护府科考,为甲榜第七名。”
“科考后,以其文章,授从七品金部司员外郎之职。”
“罗隐?”刘继隆闻言,目光看向罗隐,罗隐见状也连忙躬身作揖:“下官罗隐,参见殿下殿下……”
他心情忐忑,也自知貌丑,但又见刚才刘继隆波澜不惊,心里不免泛起期许。
“有空取他文章与某看看。”刘继隆轻笑,他没想到自己还能遇到晚唐除李商隐外,其他比较出名的诗人。
“还不谢过殿下?”高进达提醒罗隐,罗隐闻言连忙作揖:“谢殿下指点。”
“嗯,这些是什么?”刘继隆没有太过上心,注意力都在罗隐送来的文册上。
罗隐见状,继续作揖道:“此外户曹所计秋收钱粮及仓库积存钱粮数量,另有剑南道、山南西道等处送抵的图籍。”
“不必如此谦卑,把文册放下,好生去处理政务吧。”
刘继隆宽慰罗隐几句,这让罗隐心里滋味难以言明。
他自认为自己有才学、有见识,结果屡次不第。
在刘继隆打入长安前,他才刚刚科举不第,遭受嘲讽。
由于没有权势,百官逃离长安他都不知道,等他反应过来时,汉军已经占领了长安。
原本他对叛军十分恐惧,不曾经汉军进入长安后,与百姓秋毫无犯,且开仓收买市面粮食,调粮食赈济关中饥民。
这些遭遇,加上唐廷封绝关中,士子官员不得出,他只能在长安继续等待时机。
前些日子,汉军宣布要对留下的官员及全关中士子进行科考,随意报名。
凡有才学之人,尽皆授予官职。
他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结果直接考中了甲榜第七名,还被授予了从七品的官职。
哪怕已经在户曹当了半个月的差,但此刻的他仍旧觉得不真实。
“谢、谢殿下殿下,下官告退……”
反应过来的罗隐恭敬行礼,随后带领白直退出了堂内。
刘继隆见状,低头翻阅了关于金部司的文册,看到了罗隐所写的奏表。
半晌后,刘继隆颔首说道:“他虽长的普通,却礼数恭敬,奏表文章也有自己的见解,不错……”
“呵呵……”高进达闻言轻笑,对刘继隆说道:“部中虽然无人在他面前讨论,但不少人也称呼其‘罗凤雏’。”
“您称赞其相貌普通,于他而言,也是夸赞了。”
高进达虽然看重罗隐,但也没有爱屋及乌的夸赞罗隐相貌。
陇右官员,大多五尺五六寸(1.7米),而其他的北方官员则是大多出身大庶族和世家,身高不低。
罗隐在众多北方官员中,身材相貌都属下下,也难怪他屡试不第了。
哪怕科举中了进士,稍微打听他后,主考官都不一定会选录他。
不过刘继隆不看重这些,他只觉得罗隐文章写的不错,很有自己的见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因此面对高进达的这番话,刘继隆并未搭腔,而是继续翻看文册,从中了解汉军如今面对的情况。
他先翻看了三川的文册,但见剑南道有户五十八万七千余户,二百八十七万七千余口,土地一千七百五十七万余亩。
山南西道有户十六万三千余户,八十二万三千余口,土地六百四十七万余亩。
两道合计七十五万余户,三百七十余万口,二千四百余五万亩。
近万官吏辛苦一年,总算得出了这堆数据。
刘继隆看后颔首,对高进达示意道:“你来看看,这比某当初与崔恕估计的还要多。”
“昔年开元时,剑南与山南西道五百余万人口,而今我军手中便有三百七十万口,高骈手中估计不少于一百三十万口。”
“剑南、山南之地果然富庶,各道人口、土地尽皆减少,反倒是这两道人口能与开元年间相差不大。”
“便是如此,也是我陇右从两道吸纳百万人口后的结果。”
“若是没有陇右吸纳百万人口,两道人口恐怕已经接近六百万口了。”
刘继隆十分高兴,高进达闻言则是笑道:“两道遭灾不少,若是没有您,两道不可能还有这么多人口。”
高进达没有半点献媚的意思,毕竟在他看来,如果没有陇右招收流民,这些流民多半都是饿死的下场。
刘继隆对此不可置否,抬手拿起户曹的文册翻阅起来。
诸道秋收已经结束一个多月,各州县赋税结果也都出来了。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