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775节

  在他还未彻底掌握天下前,他还不能得罪世家豪强,因此他沉声道:

  “湖南毕竟是吾等起家之地,除非世家豪强趁机作乱,不然吾不可轻易加刀兵于其身。”

  “吾可留兵五千与你,另外调曹师雄率五千岭东兵马北上,倘若有世家豪强作乱,全凭你处置。”

  “是!”尚让要的就是黄巢许他便宜行事,只要有了这个权力,对付起湖南的那些世家豪强就轻松多了。

  尚让可是清楚得很,湖南这些世家豪强手里有多少钱粮。

  只要黄巢走了,他们必然作乱,而自己也可以凭借刀兵获得这些钱粮,从而为前线征战的黄巢提供助力了。

  凭借这份功劳,日后黄巢登基称帝时,自己必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那几人。

  想到这里,尚让只觉得自己也该谋划了,而站在他身旁的黄巢,此刻却早已将心思飞到中原去了。

  “黄王起兵!本为百姓,天补均平,共享太平!!”

  “杀!!”

  十日时间一晃而过,随着冬月二十五日到来,黄巢打着“天补均平”的旗号渡江北上。

  汉阳坚守不足三日而失陷,黄军按照黄巢的计划,分兵两路,一路向河淮攻去,一路向洛阳南部的汝州攻去。

  消息传至南阳,刘瞻立马派出快马通禀洛阳,并抽调武关方向的万余精锐回防南阳。

  江陵府的萧邺根本不敢出兵,只能隔着汉水观望局势。

  黄巢亲率黄存、朱温、赵璋、葛从周四人麾下的天平忠孝军及两万湖南军攻向汝州,沿途攻陷鄂州、郢州、安州、随州。

  黄巢以天平忠孝军及湖南军为主干,沿途焚毁各州县屋舍,抢掠官仓,开仓放粮给百姓,裹挟百姓北上。

  至腊月初五时,黄巢已经拉起三万甲兵,十万流寇的队伍将南阳包围。

  与此同时,林业也率领朱存、赵璋、张归霸、李罕之等人攻去黄州、蕲州、舒州、申州、光州等地。

  消息传至洛阳时,原本还在与伶人厮混的李漼骤然清醒。

  恍惚间,他回过神来,但见自己被伶人包围,袒胸露乳。

  眼见如此场景,再看手中奏表,他胸中突然生出怒气:“滚!都给朕滚!!”

  他掀翻了桌案,吓得伶人们连滚带爬的离开了贞观殿,而田允则是连忙行礼:“陛下,几位相公已经在殿外了。”

  “宣!宣他们进来……”

  李漼有些中气不足,两鬓白发愈发浓重。

  “奴婢领命。”田允见状退出殿去,随后带着路岩、于琮等人走入殿内。

  “臣等参见陛下……”

  “速速平身!”李漼趁此时间已经重新穿好了衣裳。

  见到众人走入殿内,他立马开口质问道:“朕听闻黄贼渡江北上,已经打到南阳了?”

  “回陛下,臣等也是几日前才得知消息。”

  路岩与于琮先后躬身作揖,李漼立马看向齐元简他们,却见齐元简他们也是躬身回应道:“陛下,臣等也是几日前才知晓……”

  “为何不告诉朕?!”

  李漼质问他们,却见几人张了张嘴,满脸难色。

  李漼见他们如此表情,这才反应过来,目光看向了被自己掀翻的那些奏表。

  他又羞又恼,忍不住开口询问道:“黄贼有多少兵马?朝廷能否出兵将其击退?”

  见李漼略过刚才的事情,于琮连忙作揖道:“眼下山南东道止官兵二万,且万余驻扎武关、商州一带,南阳城内仅万余官兵,而黄贼聚兵十万,号三十万众北上。”

  “此外,光州急报,黄贼分兵攻略江淮,兵马亦不少于十万……”

  “混账!混账!!”李漼闻言忍不住怒骂:

  “康承训向朕索要中原兵马,如今五万兵马尽数调给了他,他却放黄贼北上,霍乱中原,其罪当诛!”

  “陛下!”路岩眼见李漼要问罪,他不得不站出来为康承训说道:

  “想来康使君也不曾想到,黄贼居然招抚了水寇,为其提供了渡江舟船。”

  “如今忠武、宣武、义成及徐泗、淮南等地,止兵不足三万,且分散各处。”

  “黄贼若是进犯,诸镇自保尚且不足,难以出兵讨贼。”

  “然黄贼举众攻来,后方必然空虚。”

  “臣以为,陛下可令渤海郡王高千里出兵,收复湖南、岭东等地。”

  “此外,可令康使君率军渡江北上,沿运河布防,绝对要保住运河,此乃朝廷生机,不可有失!”

  路岩提起了高骈和康承训,只因这两人都私下给他送过金银珠宝,况且也只有两人有足够的兵马去围堵黄巢。

  李漼眼见路岩说的很有条理,当即颔首道:“传旨,令高千里出兵收复湖南、岭东等处失地。”

  “令讨击使康承训出兵,务必要保住运河,将功补过!”

  “臣领旨……”听到皇帝接受自己的建议,路岩心里松了口气。

  如此不仅保住了康承训,也让高骈有了介入湖南的机会。

  路岩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大唐虽然看着还掌握半壁江山,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忠武军、宣武军等镇兵马都在前线,恐怕忠武军和宣武军早就不听宣调了。

  除此之外,昭义、义武、义昌等人若非太过依赖朝廷钱粮,此刻估计根本不会理会朝廷。

  如今刘继隆刚刚占据三川,若是等他积蓄力量东出,届时大唐定然会落个四分五裂的境地。

  趁此机会,自己倒是可以好好交好高骈或康承训,说不定日后还能保住地位。

  想到这里,路岩思绪飞转,而北司那边也各有想法。

  在这其中,唯有于琮不想其他,只是想要尽快安定如今局面。

  所以在路岩开口过后,于琮也接着继续作揖说道:“陛下,以臣之见,当下除了要调动高千里、康敬辞两部外,还需要增强洛阳八关及汝州兵马。”

  “臣以为,可调神策军、东畿军南下驻扎伊阙、轩辕、大谷三关,抽调陕虢之地的两万忠武军、宣武军驻扎汝州,以此拱卫洛阳。”

  “臣附议!”听到于琮的话,亓元实等人纷纷附议。

  他们虽然各有心思,但这些心思的前提是保住洛阳城。

  如果洛阳被黄巢所破,那他们在洛阳置办的这些家财可就都没了。

  “准!”李漼不假思索应下,紧接着看向几人催促道:“速速派出圣旨,令高千里、康承训及忠武、宣武等镇防范黄贼!”

  “臣等领旨……”

  众人应下,随后急色走出贞观殿,各自返回衙门而去。

  不多时,无数快马冲出洛阳,向四面八方赶去。

  与此同时,张议潮也得知了刘瞻被围南阳,黄巢率军北上的消息。

  尽管早年就对大唐失去了信任,可真正面临大唐危难,张议潮却还是觉得自己不能不管。

  他连夜写了封奏表,命人送往了贞观殿。

  奏表送抵贞观殿时,田允特意接过并递到李漼面前。

  “陛下,这是敦煌县公的奏表……”

  “敦煌县公?张议潮?”

  正在烦躁的李漼听到张议潮竟然上奏,饶是此刻他对张氏十分警惕,却还是打开了奏表。

  “臣议潮,今闻黄贼犯境,特进表于陛下……”

  张议潮这份奏表写得情真意切,他先是为李漼分析了当下的局面,又向李漼分析了如今河东、河北藩镇浮动的心思。

  张议潮认为,朝廷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尤其是在北方大旱、河淮连续遭遇蝗灾的局面下,整个北方富庶的地方为藩镇占据,余下尽皆残破。

  黄贼进军的消息若是被西边的刘牧之所知,那刘牧之必然会急忙出兵攻去东畿,避免东畿落入黄贼之手。

  黄贼如今摆出鲸吞河淮的局面,朝廷如果还想存续,最好是率军撤往淮南,依托淮南及长江、汉水等处天险,收复湖南、岭东等失地,重整旗鼓。

  黄贼虽然几次逞凶,但毕竟是流寇出身,遇到叛军,必然受挫。

  以刘牧之手段,黄贼唯有溃败,而刘牧之为了夺取河淮,必然会陷入长期的休养中,而河东河北的藩镇也会在此期间不断发展。

  届时刘继隆想要收拾河东河北,也需要两三年时间,而朝廷则是可以利用这两三年时间,重新操练兵马,训练水师。

  只要守住秭归和夷陵,再依托淮河和汉水、长江,朝廷还能将局面维持下去……

  “混账!混账!”

  李漼看着张议潮的这份奏表,心里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股火气。

  “刘继隆逞凶也就罢了,区区黄贼能搅乱如此之多的局势?”

  “张议潮这老儿,果真危言耸听!!”

  李漼气得胸膛不断起伏,而张议潮的进表能把他气成这样,其实也是因为他自己都相信了张议潮所说的这些事情会成为现实。

  不过他不认命,更不想跑到江南苟延残喘。

  他很清楚,哪怕他能占据淮南、江南西道与江南东道和岭南道、黔中道,境内所辖人口也不过一千二三百万口。

  届时刘继隆占据巴蜀和整个北方,少说也有两千万口百姓,他拿什么和刘继隆隔江而治?

  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

  这个道理他也懂,但朝廷几次战败汉军之手,他与刘继隆虽年纪相当,可刘继隆身强力壮,而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

  真退往江南,他还有几年好活?

  他若是死了,届时刘继隆练兵几年,数十万大军都将南下,大唐又能撑多久?

  “陛下……”

  田允看着气得满脸涨红的李漼,小心翼翼开口。

  李漼见到田允那小心翼翼的模样,目光看向被自己丢到地上的张议潮奏表。

  “此奏表、尽不堪言,速速焚毁!”

  他催促着田允,不想让其他人看到奏表的内容。

  田允闻言应下,将张议潮的奏表拾取后,果断将其焚毁丢入香炉之中,直到看着奏表烧成灰烬,他才看向李漼躬身回礼。

  李漼眼见香炉内火光熄灭,他这才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

首节 上一节 775/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