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833节

  六月繁花似锦,趁月初来个端午月票抽奖活动,活动内容如下:

  抽奖活动时间:6月1日—6月7日

  参与方式:投月票即可参与。

  奖品:50份奖品。

  活动截止时间:6月8号0点(8号中午章节更新后公布中奖名单)

  补充:投票过后的月票编号查看方法:我——月票——月票纪念册——我的投票。

  ————

  祝大家事随心意,身无闲忙;浮生有乐,四季安康!

第462章 叛军乏食

  “簌簌……”

  初冬十月,关东的战事愈演愈烈,李漼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杨公庆在汉军护送下返回了洛阳,并很快获得右神策军不少家族的支持。

  在李漼的授意下,杨公庆很为成为新的四贵。

  齐元简等人为了保持对杨公庆的压制,因此将此前屡战屡败的杨玄冀给扶持成了新的四贵。

  若非杨复恭、杨复光资历不足,齐元简心里其实更愿意扶持他们,但如今局势逼迫得紧,他只能选择资历老道,但手段不足的杨玄冀。

  北司的动荡,放在曾经,必然是头等大事,但如今的天下太过动荡,众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河淮两道。

  十月中旬,秦宗权起兵自称忠武军节度使,派兵攻打陈州、许州。

  本就空虚的两州,面对秦宗权的突袭,根本没有抵抗就被拿下。

  朝廷急令康承训、高骈分兵进击秦宗权,生怕刘继隆抓住这个机会东进。

  彼时由于许州、陈州、汝州等处遭遇黄巢兵灾,尚未恢复,故此百姓多乏粮食。

  秦宗权拿下许州和陈州后,并未获得太多粮食,军中主要还是依靠朝廷调拨的五万石粮食,于是秦宗权一边出兵攻打汝州,威胁洛阳,一边向洛阳请表为忠武军节度使。

  与此同时,康承训攻下合肥,分兵收复庐州。

  “加把劲……”

  “砸!”

  在关东热闹时,关西五道却十分热闹,尤其是关中。

  十月下旬的关中已经平添不少冷意,但在这农闲时刻,许多百姓都跑到了关中各处的工地上务工。

  尽管每日仅十枚工钱,但这样的收入已经不低,甚至有人专门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自己举家前来务工。

  关中的工地,多为龙首渠、郑国渠等处水利修葺的工程。

  大唐停罢关中水利维护上百年,如今想要恢复,却也不是几个月就能实现的事情。

  哪怕距离刘继隆收复关中已经过去两年,但关中多项水利工程,如今也不过勉强修复了个六七成。

  长安城西,此刻的刘继隆正站在某处别墅中的阁楼上,远眺城西。

  在他身后,阁内分别站着张延晖、罗隐及高进达、崔恕等人。

  长安城西多别墅,这些别墅多是王公贵族令人修建的,目的就是为了眺望城西原野。

  尽管《唐律》中规定了官员们宅邸及阁楼、凉台等等营造规格,但唐代后期,许多规矩都成了笑话。

  正如刘继隆脚下的这处阁楼,朝廷规定私人不得营造超过五丈的建筑,但这座阁楼却足足高六丈。

  十八米的建筑,听上去没有什么,但当真正站在这个高度的时候,其中感受只有自己知晓。

  阁楼向西里许,便是主要供给城西耕地和城西百姓饮水的永安渠。

  由于城西风景独好,永安渠两侧多为王公贵族所圈买的土地与别墅、宅邸。

  这其中许多别墅宅邸都被刘继隆赏赐给了有功之臣,少量被他留在了手中,等待日后赏赐大臣所用。

  “这永安渠今日确定能竣工吗?”

  刘继隆背对众人询问,因治理京畿有功而被他拔擢为工部尚书的窦斌主动站了出来,恭敬作揖道:“回殿下,永安渠今日便可完工。”

  “朝廷初修永安渠时,渠宽三丈四尺,深丈许;而今宽四丈,深一丈五尺。”

  “以工部督造的水转翻车和大水车,足够将永安渠的水取到耕地土壑间,以此灌溉沿边十余万亩耕地。”

  “除此之外,诸如龙首渠、郑国渠、三白渠等河渠均修葺七八,所增灌溉田亩,不少三百万亩……”

  窦斌对关中太熟悉了,昔年在长安担任进奏使时,他可没少与长安那些王公贵族交好。

  他自然是知道这些河渠为什么淤堵,耕地为什么抛荒,说白了就是王公贵族拦水作霸。

  不给好处,普通百姓连水都得不到一滴,最后逼得百姓给钱的给钱,卖地的卖地。

  在关中人口足够的情况下,只要没有这些“水霸”,修葺河渠并不困难,复垦荒地也不困难。

  “三百万亩……”

  刘继隆感叹着两年复垦的土地数量,他知道这是关中二百多万百姓和衙门共同努力两年的结果,所以由衷的感到了不容易。

  长安缺粮的原因有许多,但为非作歹的王公贵族是其中关键问题。

  想到这里,刘继隆不免说道:“若是河渠尽数修浚,关中耕地能增多多少?”

  “最少能再增一百五十万亩。”窦斌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继隆听后颔首。

  他目光看向永安渠,看着上万百姓劳作的景象,略微安定了几分心神。

  “待这些河渠修浚,关中百姓便不少二百一十万口,耕地不少一千三百万亩。”

  “这些田地要尽数均分百姓,以此保障耕者有其田,市民有其业。”

  刘继隆话音落下,众人纷纷称是,而他也继续对窦斌询问道:“其余诸道河渠情况如何?”

  “回殿下……”窦斌既然知道刘继隆今日叫他跟随,私下自然做足了准备。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窦斌早有腹稿,不紧不慢回答道:“陇右道河渠俱完整,无需增设修葺。”

  “剑南、山南西道淤堵河渠不过二三,眼下均已修葺,增田七十余万亩。”

  “眼下除京畿道外,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关内道。”

  “如今关内道河渠修葺已至八成,臣预计明年岁末便可修浚,届时可增田二百万亩,达六百万亩之多。”

  窦斌说罢,刘继隆便接上话茬:“若是如此,当记工部大功。”

  “臣愧不敢当,不过是受殿下指点罢了……”

  窦斌倒是没有居功自傲,毕竟工部一开始都是高进达兼任,他也是年初才得到拔擢的。

  对此,刘继隆没有继续夸赞他,而是对群臣说道:

  “昔年吾提兵收复关内、京畿时,两道人口不足三百万,耕地不足一千三百万,百姓乏食,皆需陇右转运才得以安。”

  “明岁关内、京畿两道河渠竣修,吾民三百万,而耕地近二千万亩,民生便可粗安,然吏治为大,不可轻放……”

  好不容易恢复生产,刘继隆自然知道接下来要保障的就是百姓能够稳定生产。

  想让百姓稳定生产,保障吏治清明是必须的。

  只要没有官吏折腾百姓,不搞什么苛捐杂税,关内及京畿百姓便能在两三年后丰衣足食,这便是最大的功德。

  如今关西五道人口八百余万,耕地六千余万亩,钱粮不缺,倒也是时候谋求东进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目光看向罗隐:“洛阳情况如何?”

  “回殿下……”罗隐拱手,面色平静道:

  “据护送杨公庆返回洛阳的弟兄来报,杨公庆入宫面圣后,确实说过至尊身体不佳,如今已命太子监国。”

  “南衙支持当今太子,而北司齐元简、杨玄阶却并不认可这位太子。”

  “至尊拔擢杨公庆,而齐元简等人推举杨玄冀,加之陕虢李昌言及河中李昌符皆与杨玄阶交好,杨公庆为此忧虑不已。”

  闻言,高进达等人尽皆眼神闪烁,毕竟大唐鲜少有天子让太子监国的事情发生。

  如果李漼让太子监国,只能说明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无法处理政务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北司的齐元简等人又不太看好太子,那杨公庆为了获得李漼支持,只能选择扶持太子。

  只是洛阳与长安之间隔着陕虢、河中,所以杨公庆担心若是洛阳突发事情,自己无法应对,也等不及刘继隆伸出援手。

  面对杨公庆如此担忧,刘继隆自然要动手来安抚杨公庆。

  “秦宗权在河南闹得挺凶,朝廷虽然未曾诏令我军出兵,但架不住有人投降。”

  刘继隆看向群臣,目光放在张延晖身上,张延晖则是转身从起居郎桌案旁取来一份奏表,传递给了众人。

  在众人翻阅时,刘继隆开门见山道:“秦宗权麾下都将鹿晏弘、韩建均有意举唐州投降我军。”

  “传令斛斯光,出兵受降唐州,再奏表朝廷,擢授鹿晏弘、韩建从四品下明威将军。”

  刘继隆话音落下,这奏表也差不多在楼内十余名官员手中走了一圈。

  明威将军不过是无权散官,对于刘继隆来说,无非就是每年多出几百贯俸禄罢了。

  至于鹿晏弘与韩建是否会因此而翻脸,刘继隆根本不在意。

  只要斛斯光手里有二人的降表,这件事不论怎么说,都是自己占理。

  更何况就李漼的情况来看,他恐怕也无心来管唐州的事情了。

  “殿下,我军出兵唐州,岂不是断绝了高骈出兵进攻秦宗权之路?”

  担任礼部尚书的郑畋心向大唐,虽然有心阻止刘继隆占据唐州,却不敢明目张胆的阻止。

  他借高骈会进攻唐州为由,试图让刘继隆重新决断。

  “此事不必在意,高千里若要进攻秦宗权,即便没有唐州道,也能走大别山绕道光州北上,无非耽搁几日罢了。”

  刘继隆看向高进达,不等众人反应便道:“调王建、马懿、高淮三人提领京畿三万兵马进驻邓州。”

  “敕令,陈靖崇率军二万进驻均州,耿明率军二万进驻夔州。”

  “敕令,曹茂遣派王重荣率军一万南下同州驻扎,再调陇右二万马步兵东进,驻扎长安四周。”

  “各镇皆调遣大军一载粮秣前往驻地,凡民夫不足者,以月钱六百征募民夫。”

首节 上一节 833/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