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846节
李侹召诸道讨伐李佾,将李佾视作篡佞之辈,但只字不提要讨伐刘继隆的事情。
檄文发布后,河中李昌符、陕虢李昌言响应,河阳虽有都将响应,但河阳节度使刘潼并未响应,故而只有几名都将领兵驰往孟津勤王。
一时间,光响应李侹的藩镇兵马便多达五万,而距离孟津更为遥远的各镇还未收到消息。
撤往登封的李佾,刚刚安置下来,便得知了齐元简等人的作为,不免有些慌乱。
“如今三贼拥立三郎,又有陕虢、河中等处兵马助阵,朕应该如何?”
登封县衙内,十余名正三品及以上的官员站在衙门中,而李佾身着燕居服,表情忧虑,语气着急。
面对他的这席话,刘瞻等人纷纷看向路岩,毕竟拉拢高骈、康承训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对此,路岩皱眉向李佾作揖:“陛下,臣向高千里、康敬辞二人派出使者,然高千里不知为何,昨日突然拔营开始南下,使得使者扑了个空。”
“除此之外,康敬辞在攻下告成县后,立即南撤二十里,如今距离朝廷四十里之遥,并在四十里外扎营驻跸。”
“据臣所得消息,三贼派出的使者,比朝廷派出的使者更早一天到达。”
“二人如今表现,似乎是两不相帮……”
路岩的话刚刚说完,不等其他人开口,这时衙门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看去,但见一名正四品官员走入其中,风尘仆仆的模样,让人不免忧心起来。
“臣礼部主事边咸,参见陛下。”
“边咸,汝眼下回来,莫不是寻到了高骈?”
边咸是路岩一手提拔的官员,也是被派出前去追寻高骈的官员。
眼见他回来,路岩自然要询问。
边咸眼见路岩询问,当即便回禀道:“回禀陛下,臣在龙兴县追到了渤海郡王的兵马,渤海郡王麾下四万兵马在龙兴扎营,听闻陛下移驾登封,当即拔营开始北上。”
“眼下渤海郡王已经派遣湖南节度使王重任率两千精骑北上,距离此地不过三十里,渤海郡王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好!”李佾闻言,忍不住站了起来,这几日的焦虑也骤然消失。
与此同时,殿上的杨公庆和张瑛忍不住皱眉,但很快又舒展了眉头。
除了他们外,其它大臣也纷纷皱眉,都在猜想高骈为什么要拔营南下。
“陛下,臣想询问边主事,渤海郡王是否说过为何要南下?”
忽的,身为员外郎的皮日休主动开口质问边咸,边咸见状回答道:“三贼派出使者,假传圣旨给渤海郡王,要求其率兵南撤返回淮南。”
“渤海郡王不知,只见圣旨,故此才率军南下。”
边咸的这套说辞,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官员们还是有些疑问,只是苦于时局困难,当下也不好得罪高骈,所以才纷纷忍下。
“陛下,臣以为不妥!”
杨公庆突然站了出来,这让衙门之中的官员纷纷警惕起来。
尽管杨公庆有拥立之功,但他毕竟是北司宦官。
若非北司的这群宦官,局面也不可能败坏成这个样子。
“臣以为,高渤海虽然对先帝忠心耿耿,但毕竟先听从了三贼调遣,不可不防。”
“陛下可令高渤海所部兵马驻跸少室山,少室山距离登封不过十数里,此部又为精骑,若是发生事情,也能立即赶到。”
“待高渤海抵达,再召高渤海入登封也不迟。”
杨公庆倒是没有提出什么阻碍的事情,要求高骈将兵马驻跸少室山,这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
“陛下,臣附议……”
“陛下,杨枢密使所言有理。”
眼见杨公庆提出的建议可取,群臣纷纷表示附议。
李佾见状,当即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便依照枢密使所言吧。”
见李佾答应,杨公庆没有着急,只是恭敬回礼,接着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如今高渤海前来,贼军声援之势不下五万兵马,高渤海能否将其击退?”
李佾询问三相,刘瞻见李佾能主动询问,不免宽慰回答:“陛下放心,高渤海麾下有兵马四万,足以击退三贼身后五万兵马。”
“如此甚好。”李佾松了口气,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接着说什么。
场面骤然安静下来,大臣们都眼观鼻、鼻观心。
毕竟现在的朝廷没钱没粮,就东畿和神策军加张瑛麾下这不到三千人。
得到高骈拥立后,朝廷起码能得到淮南和湖南等处的钱粮,若是能夺回洛阳,则可争取江南钱粮。
至于眼下,没钱没粮,他们想做什么都不可行。
因此安静不久后,路岩等人只能主动作揖告退。
在他们走后,杨公庆也找上了张瑛:“汉王还没有消息传回吗?”
“殿下自有安排,不必担心。”张瑛安抚起了杨公庆,甚至不忘提醒道:
“枢密使勿要忘记,殿下尚有二十八万兵马,只要殿下出兵,不论是高千里还是三贼,亦或者是康承训,不过土鸡瓦犬罢了。”
“某自是不会忘记汉王神威。”杨公庆连忙回应。
张瑛见他如此,借机说道:“汝在军中还有多少钱粮?”
“这……”杨公庆有些犹豫,但还是说道:“不少钱帛二十万贯。”
闻言,张瑛不假思索道:“高骈若来,某不是对手。”
“仅凭某麾下二百多弟兄,若是发生要事,恐难护卫你。”
“趁此机会,你我调拨进奏院及汝家中家财,在这登封募兵两千,自今日开始操训。”
“甲胄不足,可令随驾匠人打造,又或者从神策军中调拨甲胄。”
“仅凭你麾下那两千人,真正遇到什么事情,恐难大用。”
张瑛这话让杨公庆有些难堪,但他也知道张瑛说的是事实。
尽管神策军的这群人看上去高大威猛,但实际上都是绣花枕头。
这点从张瑛带三百汉军就敢冲击五百神策军,不到半盏茶便把五百神策军打崩就能看出来。
“好,某调拨五万贯!”
杨公庆十分不忍,但还是拨出了五万贯钱。
张瑛见状满意,主动说道:“枢密使放心,殿下必然已经安排了后手,只是我们如今不在洛阳,长安的信鸽无法辨别方向来到登封,所以才没有消息。”
“但愿如此吧……”杨公庆也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随后便与张瑛说起了募兵的细节。
只是在他们交流的同时,撤军到告成县南部的康承训,此刻正在陷入两难。
“砰!!”
告成县东南二十余里外,横亘箕山、熊山之间平原上的营地惹人注目,营地沿颍水而建,规模不小,营内除了有两万多诸镇官兵,还有随军的三万民夫。
五万余人的营地,几乎要把此处平原占满,随时能切断登封南下的要道。
当打砸声传来,营地中的气氛,简直可以说紧张到了极点。
康承训牙帐四周,早已被李克用的鸦儿军包围,而鸦儿军外还有着河东、河阳、河中、宣武、淮南、感化等军兵马。
各镇列校、队长都紧张的看向牙帐,同时防备的左右其他藩镇兵马。
“直娘贼,这有圣旨还有玉玺的印迹,哪有作假的可能?!”
“先帝原先就是齐枢密使等人拥立而成,如今如何会作假?!”
牙帐内咆哮声不断,河中、河阳等镇的两名牙将正在发着脾气,而李克用则是与曾元裕站在康承训左右,手搭在刀柄上,随时准备发作。
其余诸镇的牙将,此刻尽皆沉默,显然都不想掺和到洛阳的内斗中去。
康承训坐在主位,面前摆放着两份圣旨,令他只觉得十分头疼。
两份圣旨,单从表面看来,几乎看不出有任何区别,但其中内容却天差地别。
这两份圣旨,分别是李佾、李侹所代表的两个朝廷派使者送来的。
前者让自己驻跸告成,随时准备勤王,后者令康承训速速北上讨平李佾作乱。
康承训当时犹豫再三,最后选择了带兵南撤二十里,以免有心向一方者,威胁登封。
如今虽说后撤了,但军中的争闹还是不断。
河阳、河中两镇的两名牙将都要求带兵北上讨平李佾,若非康承训让曾元裕麾下兵马拦住了他们,恐怕他们早就出营,杀向登封了。
饶是如此,康承训也清楚,自己必须有个决断,毕竟墙头草始终是不受待见的。
尽管他已经六十一岁,但人始终不会轻易放下权力,更别提他这种位高权重之人了。
如今的他,早已错过了将李佾讨平的最佳时机。
刘继隆在唐州驻有兵马,如果他要调兵北上,最多六七日就能抵达登封。
高骈应该也能想到这点,所以高骈恐怕不会选择齐元简他们。
只要能确定高骈支持李佾,那自己就能压服军中交好杨玄阶、杨复光的那些都将,北进拥立李佾了。
“哔哔——”
“谁吹的哨?!”
忽的,哨声响起,康承训连忙起身,带着几分紧张质问。
不过当他看去,只见所有都将都站了起来,此刻等将握刀防备左右。
显然,这哨声不是有人提前安排好的,那就只剩一种可能了……
这时,马蹄声在帐外响起,紧接着便有声音在外叫嚷。
“南边有骑兵踪迹!!”
“骑兵?”帐内众人面面相觑,都把目光投到了李克用身上。
李克用皱眉:“某之骑兵,皆在营内。”
见李克用这么说,个别都将也小心说道:“莫不是黄贼虚晃一枪,往这边杀来?”
“不可能,黄贼即便杀来,也应该走郑州,如何会走许州?”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