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87节
随着他一声令下,八百精骑一分为二,四百人留驻原地并开始与牧户们解释来历,其余四百人则是分作四队,向四方探查而去。
与此同时,先前被救牧奴也反应了过来。
“大唐……大唐来了吗!”
“我们便是河西的义旅,你们受苦了,但今后不会再有苦日子了!”
“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大唐……”
出征前,刘继隆便与军中不少队正培训过话语话术。
虽然是开春牛马瘦弱之时,但正是这样的天气东征,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军中队正们的解释下,五十余名牧奴原本麻木的目光渐渐明亮起来,最后高声喊着大唐万岁的言论。
刘继隆没有懈怠,而是让人收集燃料,准备杀一批羊来犒军。
他们疾驰三日,这三日全靠吃些粟米饼子和肉干,嘴里隐隐发苦。
眼下既然有足够的牧群,那自然是要大吃一顿才能对得起这三日的辛苦。
斛斯光带人开始处理牧群中的老羊,而刘继隆则是望着远处正在被掩埋的庞大等人尸体唏嘘。
“果毅,您以前反抗过吗?”
安排好一切后,斛斯光走到刘继隆身旁坐下,好奇发出询问:“如果是果毅您,应该能反抗成功吧?”
“不会……”
刘继隆摇了摇头,随即看向斛斯光:“我记得你是工匠的孩子,倒也难怪你不知道牧奴的难处。”
他看着庞大等人的尸体解释道:“番贼是很警惕我们的,出城放牧后,不仅会让牧户限制我们的吃食,还会派兵卒在远处随时支援各支牧队。”
“他们给我们的弓箭都是软弓,自己拿着硬弓。”
“倘若有牧奴反抗,兵卒会用硬弓在远处将他们射死,而我们的软弓射不远,箭矢射完了便是等死了。”
“况且就当时瓜州的情况,即便杀了兵卒,我们又能去哪?”
“西边、南边、东边都是番贼,北边是回鹘人,他们最喜欢抓捕我们这些逃奴做牧奴。”
“我见过许多反抗的牧奴,但没有一个能活下来。”
他话音落下,斛斯光深呼一口气:“我比果毅你们好些,匠奴只需要打造兵器、甲胄就行,番贼对我们还算尊重。”
“嗯……”刘继隆没有再回应他,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处。
在他的视线中,被解放的牧奴们已经和山丹将士们一起收拾起了牧群中的老羊。
他们明明十分高兴自己被解放了,可脸上却又哭又笑,捶胸顿足都停不下来。
对此,山丹的将士们都深有感触,毕竟他们又何尝不是从牧奴这条路走来的。
“果毅,我们东归大唐后,是不是就不再打仗了?”
斛斯光发出询问,刘继隆没有回头,而是反问道:“你不想打仗了?”
“不是不想,就是觉得这么一直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而且我总觉得有些……有些……”
斛斯光挠挠自己的头发,刘继隆轻笑:“朝不保夕?”
“对!就是这个!”斛斯光眼前一亮,随后呢喃着这个词。
面对他充满好奇的目光,刘继隆无法给出答案。
并非是他不知道,而是因为他太清楚了,所以才不能说。
即便他告诉斛斯光,真实的大唐是个什么样,斛斯光也不会相信。
河西的百姓从孩童时便听着“盛唐”的童话长大,除了他们自己主动撕开童话,不然没有人能说服他们。
如果河西百姓都能认识到现实的大唐并非他们所想的大唐,那事情反倒好办了。
但凡归义军有河朔、两淮的三分跋扈,张议潮也不至于奋战十余年还得不到河西节度使的头衔,张淮深也不至于得不到归义军节度使旌节了。
这对叔侄的一退再退,并没有得到大唐的信任,反倒让大唐对其升起了轻视。
在山丹的时候,有些夜里刘继隆都在想,如果张议潮他们能学着两淮、河朔的藩镇,动不动给大唐朝廷一点小小震撼的话,归义军的下场会不会更好些。
一想到张淮深落幕后的归义军结局,刘继隆就觉得大唐有时候真是应该被震撼震撼。
“嗡嗡嗡……”
在刘继隆这么想的时候,南边草原上开始出现尘烟,三辰旗飘扬着向北靠近。
“看来是有收获了……”
刘继隆笑着站起来,斛斯光跟随他看去,只见三辰旗的后方跟着一大群牲畜,收获颇丰。
“别想那么多,你先累功升到校尉再想这些吧!”
刘继隆伸出手拍醒了他,转身便向后方走去。
在那里,一只只被处理好的烤羊已经被烤得滋滋冒油,馋哭了一群人……
第84章 满载而归
“唏律律……”
“都别睡了!起来干活!”
“啪啪——”
凉州草原上,黎明的薄雾尚未散去,草原上某个部落的牧户们就开始挥舞鞭子,将关在木牢内的牧奴先后抽醒。
在鞭子抽打的同时,麻木的牧奴们拿起工具走出木牢,将部落中的牧群放出栅栏,放归草原。
部落内的小贵族们还在呼呼大睡,牧户们则是在马背上趾高气扬交代任务。
双眼呆滞的牧奴们开始干活,而这一切都被远处的一支队伍尽收眼底。
“猪犬的番贼……”
张昶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同时回头看向自己身后的百名精骑。
他们的铠甲在朝阳的映照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手中的长枪与横刀,随着他们紧绷的呼吸,轻轻颤动。
面对眼前的吐蕃部落,他们的眼中燃烧着河西汉人数十年屈辱的记忆,以及他们各自被吐蕃人践踏了二十余年的尊严。
“依果毅军令,除牧奴外的所有男人和老弱尽数杀死,女人掳走!”
话音落下,张昶拔出插在一旁的长枪,举枪刺向了前方的吐蕃部落。
“杀!”
随着一声令下,百名精骑在张昶的率领下,杀向了前方数百步外的吐蕃部落。
扎甲碰撞发出的金属响声划破旷野,马背上的山丹精骑如猛虎下山,冲入了毫无防备的吐蕃部落。
“是西边的唐军!”
“救命!!”
“大唐!大唐救命!!”
“军爷救命!!”
马蹄踏碎的不仅是草原的宁静,还有部落中吐蕃贵族那人上人的幻想。
部落中的牧户惊慌失措,有的匆忙拿起武器试图抵抗,有的则拖家带口逃入营地深处。
然而,山丹精骑的怒火难以阻挡,他们的兵器挥舞得风呼啸,每一次挥砍,都是对过往屈辱的宣泄。
吐蕃人的抵抗,在精骑的铁蹄下显得苍白无力,他们的哀嚎声与山丹战士的吼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残酷的战争图景。
原本双目呆滞的牧奴们突然爆发了起来,他们拿着一切能被称为武器的存在,跟随在山丹精骑的身后,冲入营盘之内。
在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被奴役的汉奴,而是化身为骁勇善战的汉人,以无情的杀戮和破坏,将多年的愤怒和不甘,一一倾泻在这个吐蕃部落之中。
面对山丹精骑冲锋而乱作一团的吐蕃人被牧奴们围住,他惊恐的挥手,试图挥散眼前聚集起来的牧奴们。
“放过我,我可以放你们自由……”
他的话还没说完,牧奴们便将手上的“武器”招呼在了他的身上。
没有武器的牧奴就用拳头、用牙来杀敌,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发泄出他们内心的屈辱。
在张昶的带领下,军民合作将这个部落摧毁,带走了牧群与被俘虏的女人,留下了一地尸体。
诸如这样的事情并不仅限于一处,而是在凉州草原上不断重复。
“杀!!”
“咻”
“额啊——”
当三辰旗再次耀武凉州草原,身披扎甲的山丹精骑开始席卷四方,番和城以北草原上的诸多部落及牧队根本来不及反应。
回鹘与嗢末的入寇,通常都是在秋高马肥的时候,开春虽然也会入寇,但规模并不大。
正因如此,番和城与嘉麟城的各个部落、牧队根本没有太多防备。
当他们看见高举三辰旗的精骑时,他们的灭亡便已经注定了。
曾经欺负河西牧奴身无寸甲的番兵与牧户终于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他们引以为傲的皮甲在长兵与钝兵面前脆弱不堪。
面对山丹精骑的长枪,他们试图臣服来换取活命。
然而面对他们的求饶,山丹精骑所回应的是长枪的寒芒与硬弓的箭矢。
从昨日正午到今日黄昏,凉州草原不知躺下了多少尸体,被解放了多少牧奴,被俘虏了多少女人。
杀戮过后,山丹精骑便会将准备好的回鹘旌旗抛下,营造出回鹘入寇的假象。
随着天色渐暗,坐在一顶帐内的刘继隆也见到了率部返回的张昶几人。
“果毅,这两日杀的真痛快!”
“总算报了当年的仇!”
“没错……”
张昶几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刘继隆则是等待他们说完后才缓缓开口: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