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84节

  来到工务衙门之中,独孤寒看着出门迎接自己的人,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朝他们挥了挥手:“进屋说。”

  来到屋中,独孤寒歪着脑袋一脸不屑的说道:“不用多说,看我的姓就知道我是谁了。我呢,是被那个狗东西逼迫而来,说实话我是个进士出身,还是当年的探花郎。啊,现在来你们这当个七品官,说实话我委屈的很,但没法子,你们家那个姓夏的,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求我来,我也只好勉为其难。”

  豆芽子摇头晃脑的说着自己的开场词,那种不屑之感扑面而来。

  “还是那句话,你们工务的事,我什么都不懂,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问我,问了也白问。然后呢,我平日也就过来点个卯,那点俸禄我也瞧不上,反正你们少烦我就行。”独孤寒说完手一挥:“散会!”

  说完她溜溜达达就走进自己在衙门的屋里打盹去了,心里不断安慰自己说只要不用带孩子了,干点什么不比趴草丛抓蚱蜢强呐?

  刚好这地方清水衙门,清净的很,在这里继续她未完成的小说家之梦好了。

  青楼梦还没写完,现在她有了别样的灵感,就是在里头设置一个叫黄夏生的反派,专门跟女主作对,坏到令人作呕。

  灵感来了,她提笔就写,这刚写到《黄夏生霸凌青楼女,杜大人风光救场》这一章节时,外头的敲门声便响了起来。

  独孤寒有些不耐烦的抬起头来:“进来。”

  这会儿工务衙门之前的主官走了进来,笑着说道:“独孤大人,这里是工务衙门这些日子需要您处理的卷宗。”

  “我不是说了么,没有要紧的事别滋扰我?”

  “可这就是要紧的事。”那原主事哭笑不得的说道:“是关于银子的事,需要独孤大人您去予以接洽。”

  “银子?跟谁接洽?”

  “跟县的审计衙门,他们不肯给我们批银子了,很多项目都下不去。”

  “为何不批?”独孤寒好奇的问道:“他说不批就不批了?你们这么窝囊呢?”

  这番话叫原来的主事只能尴尬苦笑。

  “东西放在这吧。”

  那些积压在这里得不到经费的卷宗摞起来足足有小豆芽那么高,她拿起来都懒的看项目,直接看汇总金额。

  这一看她就笑了,这么多玩意才要十万两?十万两都不值得她去跟那些蠢猪拍桌子叫板的。

  “就这么点钱的破事。”

  独孤寒只是招呼了一声,就已经有人送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过来,当然她也知道这种公账和私账是不可混在一起的,但这能难得到豆芽子?

  豆芽子叫人过来去商务衙门那边以公私合营的结构弄了个商号,然后这笔钱就算是浮梁善水商号与浮梁工务衙门的合作款项,投资二十万两而工务衙门则以技术入股,占股一半。

  然后这不就是有了个皮包商号了么,接着独孤寒以工务衙门主事的名义从这个皮包商号里头支取了他们用技术换来的十万两银子投入到公账之下。

  这账当时就平了……

  而且公私合营还是官方允许的活动,整件事情当天办当天结束,一点都没耽误豆芽子继续写她的小黄文。

  只是这个新成立的商号,在取名字的环节上,突然就有了几分机缘在里头,豆芽子随便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东风。

  ——

  今天就一章了,明天我应该是身上没啥事了,我争取干个四章出来解解恨。

第575章 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干这个

  豆芽子这几天也算是得了个清闲,天天坐在那个小屋里写她那黄到没边的破小说,当初还是姑娘时就黄,现在生了孩子之后更黄,但凡是稍微严格点的时代,这种小说要么被封禁要么连她本人都得抓进去。

  虽然她是工务衙门的一把手,但其实并没有什么事要他处理,办事的还是原来那个,只是有些决策性的东西则需要请示她之后才能拍板。

  “这种事情以后莫要烦我了。”

  豆芽子皱着眉头将手头上的东西抛到桌上,然后继续伏案开始她的创作,每写完一段之后她还要自己带入读一遍,不得不说的确黄,就连作者本人看得排卵期都快提前了。

  不过一个机构部门,而且是在浮梁相对比较重要部门,事情肯定是很多很多的,特别是夏林最近动手的幅度又很大,各个部门都赢来了大换血,整个浮梁都进入了阵痛级的变革之中,这里头说是斗争也好说是轮替下来的不甘心也罢,反正互相之间使绊子的事情尤其的多。

  事情难办了,所以就需要向内求索,独孤寒再怎么想要清闲有时候都不得不要去办点事情。

  就比如现在,她刚把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推出去,这边的事情就又来了,就是说上头新来的财神爷说要把浮梁下头所有衙门和部门的经费砍头,所有的需要钱的东西都会有更严格的审核机制,再想跟以前那样伸手就有的情况一去不回了。

  “哎呀,你们这些人是真废物。”独孤寒这会儿屡次被打断灵感那是真的很烦,她搁下笔伸了个懒腰:“走,将衙门里所有人都喊过来。”

  工务衙门,听上去其实没啥玩意,但这可就是浮梁的工部,要知道浮梁可是拥有一个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学院的,他们的成果大批大批的都积压在了工务衙门之中。

  这些看上去没什么卵用的东西积压在那里看着甚至有些碍眼,但独孤寒却认为这些东西都是钱,工务衙门纯粹属于是守着金山银山在那哭穷的节奏。

  既然这些人老是拿这个事情来烦自己,独孤寒索性就把这个事情彻底解决解决。

  工务衙门的人陆续的过来了,独孤寒则叫人把衙门之中这些年积压的东西都拿了出来,那可真的是厚厚一摞。

  “今日呢,咱们别的不干了,这里这些东西都是历年之内书院里头弄出来的玩意,咱们一样一样的看,觉得能赚钱的就挑出来,你们出方案,我批条子,东风商会负责给你们卖出去,诸位觉得如何?”

  这一把手都说话了,那自然没有人唱反调了,所以这一屋子人立刻就动了起来,他们开始翻起卷宗,然后一样一样的给独孤寒汇报。

  这里头积压的东西很多,自然废案也不少,但能用的东西的确也很多,比如一种可供取暖的炉子,这种炉子可以显著的提升屋内的温度,而且还能干很多事,并且比当下常规使用的炉子节煤超过三成,一年下来可以省下不少钱,而且还经过密封改造,进出气的口都直通向屋外,几乎可以避免火毒侵害。

  这个玩意独孤寒圈了一下,然后做出了指示:“这东西太丑,给我改好看一些,最好然它别这么占地方。对了,再争取把成本降下来,能让绝大部分人用得起。”

  独孤寒不懂技术,但她一个富贵人家出来的小姐,什么玩意没见过,她知道大部分有钱人的需求是什么,而且她也在市井之中摸爬滚打过,所以知道底层人需要什么。

  很多世家子弟做生意有个误区,那就是太在意高端人群的需求了,他们始终就搞不清楚真正的消费大头是在哪边,一个高端产品赚八两银子,一个低端产品赚三百文,但卖一个高端产品却能卖三千个低端产品,不怪那帮人生意做得那么小家子气。

  而经过这一下午的筛选,独孤寒一共筛选出了十四种产品,这些玩意涵盖各个方面,从日常生产生活再到吃喝玩乐那是应有尽有,她也算是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即便是不懂技术,但她也能够通过市场需求分析和超强的审美能力给这些东西做出初步的市场评估。

  而她最看重的就是一个纺织机的设计,独孤寒别的物品的内容都是扫一眼,唯独就这个纺织机的信息她是全程精读并仔细研究了一番。

  这个纺织机明显有别于现在常见的脚踏和手摇织机,或者说更原始的飞梭机,这玩意可以同时拉出十几股线进行纺织,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档位来调节用何种丝线,棉线、丝线、纱线甚至是麻线都能够进行设置。

  这简直就是天才的设计,独孤寒当机立断,直接把这个玩意列为了东风商会第一档的项目。

  不得不说,夏林对每个人的定位都是很准的,独孤寒平时看着就是个懒散贵族,性格黏黏糊糊磨磨唧唧还喜欢装逼,但问题是她拥有着天下少有的眼界和见识,因为懒散而不笃信任何学派,思维没有僵化,目光可以说是非常长远了。

  在经过她的一顿折腾之后,整个公务衙门在当下整个浮梁乱糟糟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从这改组的泥沼之中挣脱出来,进入了全员忙碌的阶段。

  豆芽这人也很有意思,她从不插手技术,但她会评估这玩意的实用性,一旦被认可就立刻会进入到试产阶段。

  要问为什么这么快,因为有钱,别的也没什么了,她的超能力就是有钱,富可敌国的有钱而且都是她的可以随意调动的,不会像某夏姓男子一样,手上的钱嗷嗷多,但都是公家的。

  而在见到这个公务衙门背后隐藏的巨大能量之后,独孤寒也不抵触在这当个芝麻绿豆的官了,每天在衙门之中进进出出,而她的东风商号下头又被她拉了一长串的业务出来。

  配套的产业链在投资到位的前提下迅速的被建设起来,从第一台纺织机的试制品下线到第五次的改版,中间只隔了七天。

  为什么这么快呢?无他。

  有钱。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广度是无限的,一个人办不成的事,十个人多少也有些困难,那一百个呢?一千个呢?

  不就是钱嘛,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独孤寒为了测试纺织机,她不惜花高价直接包场了一个纺织工坊,里头从工头到女工她都给拉了过来,挨个试,试完就挑毛病,挑完毛病就叫旁边公务衙门的人去改。

  七天五版,想象一下技术人员这几天是怎么活下来的。

  而为了测试那个炉子到底好不好用,她买了八头猪,关在房子里点炉子,前几头猪在这清明前后的天气里生生在屋子里热中暑了。

  直到测试成功,工务衙门里天天杀猪菜,到后头都把他们给吃恶心了,看着肉就摇头,只想吃点野菜清淡清淡。

  夏林一直都说会花钱敢花钱的人才能够当好领导,豆芽子显然就是这种人,用商人的思维当官是要死的,但用为官的思维经商,那大概率是要赚的。

  用金钱换极致的效率,月薪五两银子是换不来核动力驴的,但再多给十两,每一头驴都能自己给自己买中药续命,而这些钱对于独孤寒来说甚至都不如那九牛一毛。

  一开始工务衙门的人并不理解为什么夏林会把这么一个门外汉安置到浮梁最重要的衙门之一,但只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嚼出其中的味道了。

  也就是这么个人了,换了别人这个最重要的部门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因为它真的烧钱,不光烧钱,还很难看到回头钱,这个无底洞谁来都是坑,但唯独豆芽子。

  无底洞?不存在的,什么无底洞她填不满呐?

  而且这明显是有大钱挣的,这不投那不是傻的?

  普通人创业,一般都是先整几台试试?独孤寒创业,先整三万人玩玩。

  而天道不公也就体现在这里了,小心翼翼的创业总是亏到体无完肤,但一整就是以万为单位的创业,甚至可以把政策给干倾斜咯。

  反正清明节前后那个纺织机算是正经的可以量产了,然后独孤寒的纺织机作坊、棉麻作坊就配套起来了。

  这不是会有人担心抢传统纺织业的生意么?独孤寒说“哔哔尼玛呢哔哔,都给我过来上班”,然后吸纳就业三万三千二百多人,把浮梁的纺织业都给垄断了。

  里头她整了个计件制度,想用传统纺织机就传统,想用新式纺织机就新式,统一质量标准之后就按件数给钱。

  不出三天,全部的工人都主动要求使用新式纺织机,再无人闹着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这会儿浮梁的主簿,相当于浮梁的秘书长正在与夏林聊天,他好奇的问道:“大人为何一开始就认定独孤大家能将这事担起来?”

  夏林听完只是呵呵的笑,过了好久才说道:“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从小学的却是大开大合的法门,她既能敏锐的把控市场又能一鼓作气力大飞砖,这对新的工业转型尤其重要,她不行,天底下就没人能行,我都不行。”

  “为何?大人都不行?”

  “我没钱。”夏林咂摸了一下嘴:“而且工业本身就是要下沉到普通民众身边去,才能有平稳长久的发展。这个跟我的身份是有冲突的。”

第576章 工业区发展方案

  如果一个现代人来探讨工业这两个字,只要是认识点字的人大多能掰扯上两句,这并非是智商上的碾压,而是耳濡目染之下的本能反应。

  但放在这个时代,如果要去讨论工业是什么,哪怕再是文采斐然的人也一时半会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在长篇大论的思考之后,他们得到的东西最终还是作坊式的小手工业模式。

  再强调一点,这不是笨,而是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概念。

  而当下浮梁最大的问题就是家族、家庭作坊和小手工作坊没有办法形成系统化和体系化,无法整合成为真正的工业模式。

  但众所周知,从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转型成为完整的工业模式是需要掉一层皮的,不管是殖民掠夺还是剥削本土民众都是如此,羊吃人当时不就是经典案例么。

  只是夏林不想走这条路,他这段时间玩命的在翻阅教员语录,就是试图从这个方向找出当下问题的答案。

  而工务衙门,就是他的试点。他要让工务衙门的成功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变革中来。

  毕竟要让人看见这东西它能挣钱,且还能挣大钱才可以激活整体的活力。

  豆芽子这几天属实忙坏了,她这人心大,特别大。她觉得东风商行下头的配套工厂太少了,产能跟不上,到时候会影响她产品的销售问题。

  财大气粗、富可敌国嘛,开足马力就是干,而且这小东西的脾气还特别犟,一个东西的全产业链她都要握在自己手里。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东西就是罐头了,她当下正在搞罐头的军转民,这东西不光只是限定给军品的话,那么成本就一定要压缩,所以从玻璃瓶子开始,再到处理,甚至恨不得瓜果蔬菜都自己来种。

  这一批东西,她就想着能够从原材料开始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里,因为产品从原料到成品,运输距离每多一里地成本就增加一文钱。

  这个成本在军用品时体现不出来,因为军用不计成本,但真的要去卖钱的话,这东西可就非常重要了。

  把能够节省的钱节省到极致,这才是经商之道。

  除此之外,她还想让拥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来进入工厂里头,因为根据豆芽子的统计,每多认识一百个字的人,在日常操作里头造成的损耗就会降低一成。

首节 上一节 384/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