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27节

  郑信只能在王宫废墟前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礼台,穷尽所有的办法为阿迦达王打造了一副符合国王身份的棺椁。

  随后在幸存的阿瑜陀耶王朝旁系王室的见证下,为阿迦达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而在搭建礼台之前,郑信到处派出使者和管理到各处劝说躲进沼泽、森林的暹罗百姓出来。

  而等他们到了之后,郑信不由得泪流满面,原本阿瑜陀耶城所在的平原是暹罗最精华的部分,只有尖竹汶一般大的领土上,生活着七十多万百姓。

  但到了现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搜寻,竟然只找到了十余万百姓。

  整个阿瑜陀耶城‘举目望去,被饥饿、疾病、兵燹害死的人不计其数,尸骸遍野,堆积成山。

  苟活的人面黄肌瘦,形同饿鬼。妇孺老弱并不多见,显然早已死去极多。’

  举行完葬礼之后,阿瑜陀耶城幸存的王室成员和原本各暹罗贵族集体上前推戴郑信为暹罗之王。

  阿迦达的王叔更是直接说道:“阿迦达王昏庸无能,不能保护臣民,所以王位被缅人碾碎。

  达信,你驱逐缅人,恢复都城,怜惜百姓,应当为新王。”

  其余王族贵族也纷纷说道:“达信你若是不能为王,我们岂不是要认贴披碧为王了?”

  此时,暹罗土地上,直系王室尚存阿迦达王的王弟贴披碧。

  他被披耶柯叻拥戴,控制柯叻、武里南、乌汶等地,也自称为昭。

  但这些王族不愿意拥戴贴披碧,因为在缅军入侵之前,贴披碧万岁佛、尖竹汶,也就是郑信目前的基本盘上,引起过叛乱。

  这场内战让暹罗,特别还是阿瑜陀耶王朝的主力禁军损失惨重,才有缅人入侵,王朝要靠各地披耶的藩镇军为主的局面。

  因此,这些阿瑜陀耶王族认为是贴披碧的挑衅和阿迦达王的愚蠢,才会引起这场不应该发生战斗,继而造成了阿瑜陀耶王朝的覆灭。

  再一个这些人当初是极力帮助阿迦达王击败了贴披碧的,心里也害怕贴披碧成为暹罗王后,找到他们算账。

  所以还不如推戴实力强大,能善待他们的郑信。

  于是,郑信在阿迦达王的葬礼后三日,正式在阿瑜陀耶城称昭。

  如果说在尖竹汶称昭,大多还是暹罗华人和纳真拥戴的话,现在就是绝大分暹罗人的推戴了。

  只要接下来郑信收拾掉所有的割据势力,再把缅军彻底逐出暹罗,他就可以正式加冕为暹罗王。

  而郑信在阿瑜陀耶城得到推戴之后,声望传播的更远了,大量的暹罗百姓从各处扶老携幼来投。

  此时暹罗经过不断的战乱,春耕秋收连续两年没有进行多少,原本是大米出口的主力国家,竟然开始闹饥荒。

  郑信的粮食也不多,又害怕万一缅人来攻,害了这么多百姓。于是只能带着他们放弃阿瑜陀耶城,往吞武里撤退。

  同时,郑信命令通和拍景银等将开始扫荡阿瑜陀耶周围,清除附近小股缅军,通于是很快和平收复了华富里,信武里等城。

  但这些地方毫无意义,没多少百姓,也没多少粮食,只能留下少量军队驻守,然后后退。

第148章 王权的另一根支柱

  莫子布站在吞武里城的港口,原本要劝郑信尽快打下甘烹碧的话,说不出口了。

  因为呈现在莫子布眼前的,不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而是。

  或许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但它的居民,全部都是难民。

  无数的暹罗百姓瘦骨嶙峋,拖家带口或者三三两两的从各处朝吞武里而来。

  他们听说暹罗人的新王已经出现了,这些人被缅军迫害了一两年,粮食和生产工具几乎全部丢失。

  当听到再次有了国王的时候,就像是流浪的孩子知道了父母归来的消息一样,纷纷前来吞武里,希望能在这里得到新王的庇护,特别是食物上的满足。

  短短十几天时间,吞武里从只有几千人,骤然膨胀到了十几万人。

  其余吞武里周围的城市中,也填满了从各处来的暹罗百姓,这里瞬间代替阿瑜陀耶成为了暹罗的中心。

  军粮很快就不够了,郑信有足够三万五千军队吃大半年的粮食,但需要救济的灾民起码有二十万,真要放开提供的话,一个月出头就得完蛋。

  面对这种状况,郑信始料未及,他本来是来准备打仗的,但却没想到要先经历一场赈灾,还是超出他实力的赈灾。

  临时的吞武里城王宫中,郑信召开了一场由最亲近十五人组成的会议。

  这种情况当然要群策群力,但会议上,几乎所有的文官武将都不建议赈灾。

  甚至有些人建议抛下这些灾民,退回到尖竹汶去。

  隐含的意思很明显了,那就是让这些人物竞天择之后,明年再来收拾残局。

  只有两个人反对,一个是通,一个是莫子布。

  通对郑信说道:“穷途末路之民,就食于王,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

  昭如果想做暹罗王,那就必须要救济他们,若是退往了尖竹汶,翌日暹罗再立新王,以昭的身份,恐怕尖竹汶都保不住。”

  莫子布讶异的看了通一眼,他发现这个家伙在关键时刻,还是真豁得出去,敢说直话的。

  通的意思很明显,你郑信本来就是个二代华人,只不过母亲是暹罗人而已。

  祖宗再往上都是华人,甚至你父亲到暹罗不过三十多年,都很难称得上是暹罗人。

  以这种出身,凭什么要暹罗百姓拥戴你当王?

  光靠驱逐缅人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在这个关键时刻挽救暹罗民族,施恩给广大百姓,让他们都念着你的好,才能统治这个国家。

  真要退到了尖竹汶,等过些年暹罗百姓立了新王,必定要来收回尖竹汶,到时候还能几个人支持你郑信。

  通给郑信算了关键的立足之帐,莫子布则给了郑信算了一笔经济账。

  “昭,虽然目前灾民是多,但正因为是灾民,所以吃食不必按照军队的标准来供给。”

  此时的郑信军队,以莫子布的吃喝条件最好。

  我莫大龙头练兵每日两操,每三日休息一日,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是靠每日三顿干饭不限量,辅以一定数量鲜鱼、鸡鸭、海鲜喂起来的。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除了工业化带来的调味水平和海量油盐差别以外,莫子布军中的伙食,比后世一般人都要吃得好。

  而郑信军中也是一天两顿,干饭敞开吃饱,肉食不算多,但油盐的摄入,基本还是满足了的。

  这种生活条件,不管是在北面大清,还是西面的欧陆,对于普通人都是奢望。

  “救济灾民,可以在目前供给军队的基础上,壮汉减半,老弱妇孺只给三成,如此可以大大减缓粮食的消耗速度。

  同时,此次缴获了大量的的金银,可以高价向外购买。臣立刻让武世营去一趟河仙,十日内调十万人两月的口粮来。

  此外,天竺地大物博,定然不缺粮食。阿拉干王也与我有旧,只要能给得起钱,定然可从此两处再弄来两月之粮。

  如此这般,加上组织百姓渔猎,应该能拖到五月,再集体节省一点,等到六月,今年耕种的早稻就可以收获了。”

  听到两个最重要的大臣都赞成留下,特别是莫子布给出了解决的办法,郑信心情好了很多,他点了点头说道:

  “披耶安戴与銮育甲越多罗之言深合我意,信既然来了,岂能看着满地灾民选择遁走,大家群策群力,多提点意见上来,共同渡过这个难关。”

  君主表了态,其他人自然就不能再唱反调了,已经捐出大批军粮的华商林武表态,再次捐助折合粮食相当于二十万斤的米、果、果干、咸鱼、鲜鱼等。

  莫子布看林武暗自龇牙咧嘴的样子,看来这家伙的家底也快空了,不得不佩服他这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狠心。

  郑信当然知道,于是投桃报李,立刻宣布把林武的爵位从坤,晋封为銮沙没沙空。

  这样一来,下面的人也有劲了,民政大臣陈森表示,他还有几十条渔船,可以命熟练的灾民上船出海去打鱼,所得渔获全部用来供给灾民食用。

  (銮)黄真又建议郑信,可以把百姓进行分类。

  让丁壮和健妇出来开始耕种和辅助修建吞武里城,孩童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采集等事,伤病员则集中起来,统一进行救治。

  郑信一一采纳,但是还有最后一个选项众人没有提,那就是军队。

  因为照目前的情况,就算供给得起,军队再继续奢侈的两顿干饭,那就太惹眼了,会拉低郑信不顾一切拯救百姓的光环。

  更何况还是有点供给不上了。

  但这是军队啊!操作不好可是要兵变了,且此时谁也不知道缅军会不会突然杀回来。

  于是死寂中,所有人都把眼神看向了莫子布和通两个人。

  莫子布是郑信钦点的武将之首,又得到了广阔的安戴地区作为封地,同时还是郑信的女婿。

  通则是郑信的头号宠臣,说声出则为将,入则为相,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你两拿了最多的好处,得罪人的事,自然也要你两来干。

  通又和莫子布两对望了一眼。

  通面上看去不动如山,但心里非常紧张,他现在本来在军中势力就弱,不能再丢好感了。

  “郑王,臣提议在军中也应该做一下减配,从三万五千中选一万五千精兵,待遇不变。

  次者两万人中再选一万精兵,送回尖竹汶防御贴披碧等人的异动。

  最后这一万人,待遇削减三成,用来维持灾民秩序,驻守各城吧。”

  就在通紧张的不行的时候,莫子布突然开口了,这连陈联、黄真等人都没看出来莫子布是在想什么。

  但莫子布知道他准备干什么了,他已经在准备从暹罗抽身了,因为莫子布不可能一辈子辅佐郑信。

  所以他不在乎暹罗军队对他是什么感觉,莫子布本来就是准备打痛缅军,锻炼军队后回河仙去。

  至于暹罗之后的情况,莫子布只是想把郑信当一个血包。

  所以现在就要狠狠卖力,不怕得罪任何暹罗新贵的卖力,这样以后找郑信要支援的时候,也能狮子大开口。

  至于郑信的命运,那就真看他的造化了。

  因为莫子布要想改变郑信的命运,那他就必须留在暹罗,跟通等一批狐狸、豺狼勾心斗角。

  可莫子布的基本盘在河仙,在嘉定,在整个安南,他不可能长期留在暹罗,他麾下的追随者们也不会同意莫子布留在暹罗。

  “子布,让你的队伍过来护卫王宫吧!”郑信看着莫子布,已经相当感动了。

  莫子布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的军队护卫王宫,一是表示亲近,二是不准备给莫子布的士兵降低生活标准,放到王宫驻守,就比较好遮掩一点。

  军议结束,莫子布就赶紧命武世营回河仙去。

  这时候父亲鄚天赐应该正在出兵洞里萨湖地区,家里是母亲陈氏当家,表舅裴建南辅助,买点粮食绝对没问题。

  不足的还可以从舅舅陈大胜那里去买,嘉定陈家现在只是失去了嘉定城的控制权,但仍然是嘉定明香人的领袖,也还占有大片良田,并不缺粮食。

  莫子布本人则准备去找苏基将军。

  从印度和阿拉干买粮,最好的路线不是全走水运,而是海船运到丹那沙林的首府丹老后,走茂当山口运到暹罗的巴蜀府,然后再装船。

  这样就需要苏基将军的配合了。

  不过,当莫子布走到孟人军营外不远处时,突然发现苏基将军的孟人军营已经被大量愤怒的暹罗百姓给围起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27/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