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37节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但按此时东南亚各族的习惯,女孩一般十三四岁出嫁,男子十四五结婚,苏基将军的女儿最大也就十八岁,最小可能只有十四五岁。

  莫子布莫名其妙打了个冷颤,这种极限的婚育年龄,完全可以震碎任何后世人的三观,忍不住让人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但那边,苏基将军已经被莫子布的话,弄的陷入了回忆和痛苦之中。

  “丹那沙林,我已经十年没回去了,我们被阿朗帕雅带走之后,兄长很快病逝在了阿瓦。”

  说着苏基将军脸上的痛苦神色更加明显了,“而我,在兄长和父亲都病逝之后,应该被放回丹那沙林的。

  但是我的弟弟勃林,他贿赂莽纪觉王的亲信,得到了丹那沙林领主的爵位,并且把我的妻子和女儿们安排在宫中监视居住。

  自那时候起,我就熄灭了能回到丹老的心,我以为再也见不到离开十年的妻子和女儿了。”

  苏基将军对着鄚天赐和莫子布拜伏在地,“王,你若是能让苏基回到丹老,拿回失去的一切。

  我就愿意把整个丹那沙林的法理法统,献给王的孙子,王子的儿子,因为我只有两个女儿,并没有儿子可以传续。”

  好家伙,莫子布不由得很是感慨,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啊!

  苏基将军这个可怜的家伙,本来领主次子当得好好的,却突然跟兄长一起被雍籍牙掳到了阿瓦。

  随后父亲病逝,不是一个母亲的弟弟阴了他一把,使得白象王的兄长,当时的缅王莽纪觉绕过了苏基,册封了他的弟弟勃林。

  十年时间啊,走的时候最小的女儿才四五岁,妻子才二十岁,然后他就再也没和家人见过面了。

  苏基将军后来在阿瓦娶了一个缅族女子,生了一个儿子,但几年前一场传染病中双双离世。

  他身边那个叫做德楞的儿子,实际上是苏基将军收养的养子。德愣一词,就是孟人的自称。

  说真的,莫子布都忍不住对他同情了起来,然后,莫子布又想到了自己。

  目前看来,除了陈成吉他爹以外,好像他的几个老岳父,武王阮福阔,郑信,苏基将军,过去、现在和未来,好像命运都不算太好。

  这是不是也要算是一种气运?难道自己是岳父杀手,名字中的布字,要应验在岳父身上?

  同时,经过苏基将军的讲述,莫子布也勉强明白了苏基将军手下的成分,以及丹那沙林的历史。

  历史上出现过的这个丹那沙林国,严格来说,并不能算一个孟人王朝。

  这个国家,是由大量和孟人亲缘关系很近的平原克伦人,加上少量孟人组成的,他们是属于孟人勃固王朝的重要藩属。

  传统意义上的丹那沙林是要包括以丹老为首的狭义丹那沙林和土瓦两个部分,甚至还要包括毛淡棉。

  莫子布忍不住脸色古怪了起来,原来苏基将军不是孟族人,是他妈的克伦人。

  而克伦人,也是从中国西南南下的,属于东亚人种,在中国境内也有留存,一部分被划归景颇族,一部分被划归傣族。

  更离谱的是,克伦人,或者克伦十一分支中,相当大的比例,极有可能是李雄在成都建立的成汉政权被桓温灭后,南下的氐人后裔。

  更更离谱的是,克伦人中,还有一个敏家。

  昔年南宋灭亡以后,一部分汉人海商和一部分崖山海战前后的溃兵溃民逃出大陆,最后落脚在了当时的贸易兴旺节点毛淡棉。

  等到后来,大明也与南宋同样命运后,一部分追随岷王的臣民,流落到了毛淡棉不远的勃固等处。

  他们因为同样的命运,迅速走到了一起,鼎盛时期据说能抽出三四千丁壮,历史上最后融入了大概率是氐人后裔的克伦族人中。

  而此时,敏家这个说法,应该还有人记得。

  “苏基,敏家还有人在吗?”是以,莫子布突然问道。

  苏基愣了一下,眼睛里突然射出了光芒,因为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这些想让他认为他们是高棉王称号拥有者的华人,其实是明香人。

  而敏家虽然没有保住传统,失去了文化传承,但单从血缘上看,说敏家是明香人也是勉强可以的。

  “当然有,我的妻子斯雅,就是敏家头人的女儿!”

  斯,来自梵语,也有被翻译成信,这在深受佛教的民族中很常见,一般被作为领主级别王族的标记。

  与郑信的信,应该是同源,勃固王朝中,很多王的名字中也这个词或者其变种。

  甚至鄚天赐的进六参烈巴斯哲王中的斯,也是来自这个词源。

  斯雅这名字,非常符合领主级别以上王族嫡女的命名规则。

  “我去你妈的!”莫子布突然站起来,很是失态的骂了一句,离谱,真是离谱到家了。

  莫大龙头此时真的很难以平静,祖先给后人留了多少宝贵的财富啊!

  莫子布发现,此时的南洋,只要你去找,甚至你都不用找,除了占婆人、马来人和印尼人,基本都是从中国境内南下的。

  稍微一追溯,不管是缅人、泰人、京族人这种东南亚强势民族,还是孟-高棉、克伦、克钦、掸、佤等次强民族,都能找到自古以来的依据。

  可惜啊!在满清统治的1840-1940黑暗一百年中,所有的一切,都丢失得干干净净,后世子孙要捡起来,何其艰难。

  连个果敢,连个佤邦,都要花大力气才能摁住。

  沉默的气氛中。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莫子布转身看着跪在地上的苏基将军,他伸出了手,把苏基将军拉了起来。

  “听说你们平原克伦人,是成汉李家的后裔,两晋之交才从中原南下,敏家更是我华夏后裔。

  将军,我的失落的亲人们,欢迎你们回来!”

  莫子布的脸,在这一刻变得比城墙转角处还厚。

  克伦人我融定了,我说的,佛祖也拦不住!

  因为他需要丹那沙林,需要把克伦人拉回来,以组成日后干涉印度洋的基础。

  当然,也可以给一百多年前的大明忠臣一个小小安慰,虽然他们的子孙并不争气,甚至可恨。

第158章 福清人的老本行

  人,是最高层级的社会动物,纵观历史,每一个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最在乎的,归属感绝对要算最重要的之一。

  这玩意可以帮助跟你有同样归属感的某一类人,相对坚定的团结在一起,以应对大自然或者其他族群的挑战。

  这种感情相当之强烈,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能应对各种挑战的基石。

  所以,当某一个族群想要融合、团结另一个族群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双方的相同点。

  然后尽量扩大,使融合的对象,能对你产生归属感,那就基本成功一大半了。

  苏基将军及其属下,就是这个样子。

  摸清了他们的基本情况之后,莫子布还不厌其烦的给一票克伦族军官,科普了一下成汉政权是怎么回事。

  虽然莫子布也不太知道怎么回事,他只记得成汉末主李势的女儿还是妹妹很漂亮,被桓温所纳。

  引得桓温妻南康公主司马兴男醋意大发,拿着刀带着侍卫上门杀人,却被李氏美貌和楚楚可怜弄的怜意大发,留下了我见犹怜这个成语。

  不过这不影响莫子布一通半真半假的大吹法螺,引得苏基将军和克伦军官们心向往之,为自己有这么有来历的祖辈,自豪不已。

  并很快因为双重关系,把莫子布引为自己人了。

  嗯,成汉政权和氐人,在中国历史上,还真不太算个什么,冒称都没多少人愿意冒称。

  但是在东南亚,在中国还未衰落的时候,这样祖先对披着孟人皮的克伦人来说,这就是个金光闪闪的英雄级祖先了。

  而通过苏基将军的彻底投靠,莫子布也彻底摸清了丹老和土瓦的基本情况。

  丹老由苏基将军的异母弟勃林统治,城内有一万多人,总人口不到十万。

  没什么华人,但有一些在十几年前吃鸡战争中被贡榜王朝击败的敏家人。

  人数大约有两千多人,他们已经不会说汉话,与白克伦人没什么两样,语言都基本趋同。

  嗯,短时间拉回来当汉人不容易,或者说也没必要,但讲一讲亲情,还是可以用的。

  苏基将军对拿回丹老充满了热情,他的建议很简单,土瓦领主曼基玛罗耶不是才战败嘛,莫子布又在碧武里和巴蜀干掉了一些缅人。

  那么苏基将军就可以让手下的克伦兵,假扮是缅人余部。

  丹老城内的卫队只有一两百人的规模,只要辅以几十河仙团精兵,绝对不难拿下。

  倒是土瓦城,与莫子布想的很有些不一样,这个城市现在很兴旺,因为土瓦城的不远处有好几座高品质锡矿。

  锡这玩意可以用来打造器具,制作铜钱,特别是用来制作包裹茶叶的锡纸,在中国大陆需求很大。

  也算是大陆上少有需要大量进口的商品,因此只要南洋哪里有锡矿,哪里就能兴旺发达。

  这也是土瓦领主曼基玛罗耶,能组织起一万多大军的资本。

  结果,很不幸,这位在缅甸也算是财大气粗的阔佬领主,遇上了郑信和莫子布。

  这翁婿两一个是时代宠儿,一个是时代BUG,一战下来,曼基玛罗耶不但把本钱输了个精光,自己都嗝屁了。

  于是现在的土瓦城,就呈现出了一种诡异的状态。

  现在土瓦城最大的军事势力,不是土瓦领主曼基玛罗耶留守的儿子。

  而是土瓦左近几个华人大矿主,他们大约控制了两千精悍的矿工,手里有少量火铳和大量刀枪。

  而这些矿主大多来自两个地方,也可以说是一个地方,那就是福州的福清和长乐。

  矿工则不全是华人,还有很大一部分被他们拐过来,或者直白说是抢过来的安南人、占婆人甚至马来人和孟加拉人。

  莫子布搔了搔脑袋,感情福清人和长乐人,这么早就开始玩黑社会组织了啊!

  还真特么是传统了。

  不过这对莫子布是好事,他不准备把这些玩黑帮的褔佬怎么样,甚至还可以让他们参与一点土瓦的政权。

  只要抽点精悍矿工出来给他当兵就行,锡矿照样还是他们的。

  想到这,莫子布把他队伍中的二十几个福清人找了出来,他们是会安倭人首领魏永兴的族人。

  呃.

  魏永兴好像也是个黑社会头子。

  。。。。

  土瓦城外,上口锡矿内。

  这座锡矿因为处于土瓦河一个关键河口,因此被称为上口锡矿,同时它也是土瓦锡矿中最大的一个。

  已经开始酷热的南洋,烈日照射下,矿工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通风的树荫下,无精打采的枯坐着。

  此时能开发的锡矿,大多属于埋藏较浅的表层矿。

首节 上一节 137/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