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41节

  虽然后世泰国大量华裔已经成了泰人,但也比被欧洲人鼓动土著杀光的好。

  至少在未来中国崛起后,出于血缘和文化上的亲近更容易团结过来,用起来也要比印尼、马来人种顺手的多。

  至于鄚天赐说的这个,莫子布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当然莫子布也不会现在去反驳,说我当初不是那么想的。

  “把土瓦和丹老并入暹罗吧,你需要暹罗的力量来对抗白象王,河仙未来能为这里提供的帮助,实在太有限了。”

  莫子布有些诧异的看向了鄚天赐,虽然丹老和土瓦这个小丹那沙林地区,原本是属于暹罗,郑信也有收归暹罗的意思。

  但在莫子布出征时,郑信改变了既定方略,如果不算莫子布这个披耶安戴的身份的话,暹罗可以说并未出力。

  那么即便鄚天赐借着孟人和高棉人的亲缘关系,硬要把丹那沙林地区收归河仙,郑信目前也不好出来说什么,只是未来肯定要起争端罢了。

  但这种争端,比起土瓦和丹老的统治权,又是不值一提的。

  “还是父亲深明大义,河仙的未来不在这外南洋,实力上也不太允许。”莫子布点了点头。

  “但可以在柬埔寨问题上,要求暹罗做出让步,至少要把安农二世匿螉嫩给交出来。”

  被鄚天赐击败的匿螉嫩跑到暹罗去了,虽然他已经部属全丢,但总有名义在,迟早是个麻烦。

  用这么个只能给河仙制造麻烦的存在,换取鄚天赐放弃土瓦和丹老,郑信肯定会干的。

  “不过你的兄长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你要慎重。

  毕竟等你帮助完郑国英,我们就要对嘉定下手了,嘉定宗室阮家,总是你兄长的外祖家。”

  鄚天赐眼里带着一丝丝忧虑,固然长子鄚子潢三兄弟是阮氏生的,但那也是自己的儿子。

  鄚天赐可不想自己死后,莫子布和哥哥们来个停尸不顾束甲相攻。

  莫子布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三哥将要替我去往法兰西国,他的未来,我与父亲已经商议好了。

  二哥谨慎持重,乃是敦厚长者,可以让他留在父亲身边尽孝。

  大哥擅长理政,颇通经济,不如过几年让他去洛坤吧。

  我已命陶公叶宪阳等人回大陆招揽客家人。两广总督李侍尧、惠州知府、嘉应州知州等大小官员的打理,我立刻派武世营去办理。

  日后的洛坤,起码也是有华民二三十万的大府,兵工厂也会修上几个,只要大哥愿意,洛坤府他就可以帮我管理起来。

  日后若是能在柔佛或者婆罗洲取得一块地盘,也让大哥去做个王。”

  鄚天赐满意了,其实他对莫子布安排鄚子潢到哪去当王,甚至当不当王都没一意见,他只要求莫子布能容下鄚子潢。

  现在看来,莫子布是有那个心胸的,鄚天赐脸上的担忧尽去,人也显得意气风发了许多,他笑着说道:

  “你上次送的那个阿拉干公主很得你兄长宠爱,听说她还有个妹妹,一并赐给你哥哥吧。

  另外我再补你大哥白银五万两,就让他去洛坤,给你管管事。

  他年纪也不小了,本身也有些喜好享受,现在有了醇酒美人、锦衣玉食,其他的就会很快放下的。”

  “好的,父亲。”莫子布当然会同意,洛坤不管是王家留下的人,还是叶宪阳即将从广东带下来客家人,都是莫子布一手安置、提拔的。

  可以说,没有莫子布的允许,鄚子潢根本指挥不动多少人,况且鄚子潢也没什么军事能力。

  同时,他又还有一些理政的能力,莫子布又缺人镇守,可以说目前是相当完美的安排。

  这边,父子两还在继续谈心,陈光耀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姑父,龙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霍尔戴克书记官又来了,威廉堡的不列颠代表也赶了过来,他们都要见你。”

  “妈的,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吸血鬼!”莫子布咬着牙骂了一句。

  “大公爵,可真是公务繁忙,要见一面还真不容易。”

  从加尔各答威廉堡来的不列颠代表也是老熟人了,就是那个帮助林通牵线搭桥,阴了罗伯特.克莱武一把的古德船长。

  荷兰来人就更熟悉,当初在北大年,跟莫子布唇枪舌剑过的霍尔戴克书记官。

  “大公爵,您是我见过最厉害的文明贵族了,从勋爵到大公,有的人要用一生,您只用了一年。”

  莫子布可不接受他们的马屁,他把双手一摊。

  “两位,如果你们是来劝我把声势闹大,直接去面对白象王的话,那咱们还是不要谈下去了。

  因为我可不想钱没捞到,地盘没捞到,命却没了。”

  这些人想干什么呢?自然是想莫子布往大了打,这样他们就可以卖军火,买奴隶,大肆收购战利品,两头转手做大买卖。

  同时,他们也比较讨厌白象王,能把这样一个强硬的东方君主扳倒,制造一个混乱的缅甸,不知道能从中攫取到多少好处。

  至于万一没搬倒,嗯,死的是莫子布,他们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哦,对了,他们还可以把破烂军火卖给白象王,几头赚钱。

  “那真是太遗憾了,我不知道大公爵为什么会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成见。”霍尔戴克和古德船长对望了一眼。

  “本来我已经在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和巴达维亚的总督大人那里,为大公爵申请到了八百支步枪,十门火炮的援助呢,甚至可以用贷款的方式发放。”

  “是的,我们不列颠人也愿意提供一批同样数量的军械,绝对是最低价。”古德船长也说道:“甚至我们可以直接出动一部分军队进行协同作战。”

  哼!要是别人,听到他们这么许诺,早就脑子一热,立刻就被他们鼓动,去干白象王了。

  因为按照现在的局面,是有一定成功可能的。

  但莫子布知道,这都是这些白皮设计出来的假象,他们并不会与你坚定的并肩作战。

  他们只会想着,先让你跟白象王开打,并赌上全部身家,他们可以拿捏住你之后,再来一步步的算计。

  不过莫子布心里一动,不列颠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可不是什么善茬,万一自己直接拒绝,一点好处也不给,说不好他们敢把这些军火卖给白象王。

  于是他哈哈一笑,“两位先生,以及两家东印度公司董事、总督们的好意,我是能深深感受到的。

  因为我们都是文明的白人,知道这个世界的运行标准。

  想来两位也知道,白象王冒犯了紫禁城的大清皇帝,大皇帝正在准备惩戒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而我,也已经取得了广州城两广总督的许可,凡是愿意在惩戒白象王战争中进行协助者,十三行会有一定数量的茶叶、丝绢、瓷器的销售配额。

  至于两位愿意提供的军事装备嘛,我可以买下一半,另一半暹罗国会负责购买。”

  此时的广州十三行,可不是欧洲人来了,就能买到东西的。

  而是有严格的出口配额,出口给谁,出口多少,什么品种出口总数是多少,这些都掌握在十三行背后的满清政府手中。

  至于军火嘛,你放心,这些白皮大大方方的卖出来的,一定是他们淘汰的破烂货,质量说不定还不如莫子布现在自己小兵工厂造的。

  霍尔戴克和古德船长又不着痕迹对望了一眼,两人同时微微颔首,现在莫子布的意思很明显了。

  想撺掇这位精明的暹罗南方大公爵去跟白象王死战,那是不可能的。

  但人家愿意在小规模的作战中带上他们两家,以获得广州十三行一定的出口福利,预计怎么也能赚个两三万英镑。

  同时呢,还可以把手里不太好用的军械卖个几千万把英镑出去,嗯,也算不错了,完全可以接受。

第162章 令人发狂的对手

  吞武里城,随着孟加拉和阿拉干的粮船赶到,郑信的粮食危机终于被暂时解除。

  而再等二十多天,今年种下的早稻又可以丰收,那时候就不会存在缺粮的忧虑了。

  这几个月中,在郑信的细心安排,大量潮州富商、船主,当然也有莫子布的强力支持下。

  涌到吞武里城求食的暹罗百姓,绝大部分都渡过了这场粮食危机,百姓不再面黄肌瘦形同恶鬼,而是终于有了几分人样子。

  而莫子布在这场浩劫中,多挽救了至少三万暹罗平民,当然也使得郑信的威望,比历史上更高了。

  旭日初升,郑信在近卫士兵的簇拥下沿河视察,所到之处,尽是欢呼之声,百姓们还是明白,是谁救了他们性命的。

  十几个暹罗人在沼泽中逮住了一条快四米长的暹罗鳄,看到郑信队伍过来后,这些百姓兴高采烈的将其贡献给了郑信。

  郑信大为高兴,因为这就是粮食危机得到缓解的明证。

  若是几个月,哪怕就是一个月前,抓住这样大的一条鳄鱼,那就是要出动军人保护的,不然当场就会被哄抢。

  而现在,虽然很多人还是眼馋,但在有相对充足的食物供应下,已经没人会为了一条鳄鱼去触犯律法了。

  郑信当然没有接受他们的贡献,但他答应留下来和百姓们一起享受这条鳄鱼,顺便还从王宫中调来了民间还是很缺少的盐、糖等调味料。

  通非常高兴的对郑信说道:“昭,如今吞武里周围已经超过四十万人了,差不多有当初阿瑜陀耶一半的规模。

  百姓们都对昭充满崇拜之情,只要扫平割据柯叻、武里南的贴披碧,昭就可以正式加冕了。”

  暹罗的政体,在后世被归纳为曼荼罗体系。

  即国家一般是没有固定疆域的,只有核心圈、控制圈、朝贡圈三个分别。

  历来暹罗王在哪里,哪里就是核心圈,比如阿瑜陀耶王朝,他的核心圈就是阿瑜陀耶城周围。

  阿瑜陀耶历代诸王所能完全调动,并以此压制四方的,就是阿瑜陀耶城周围的七八十万人。

  其余的像碧武里、万岁佛、尖竹汶、彭世洛、达城等地,就属于是控制圈。

  由王任命未经批准不能世袭,且随时可能被移藩,但可以开府的披耶统治。

  朝贡圈,则就是泰北清迈所在的兰纳国,马来半岛诸藩,柬埔寨等地。

  所以,通才说现在拿下了贴披碧,就可以正式称王了。

  因为在郑信养活了吞武里这几十万人的同时,他就得到了这几十万人的效忠。

  同时,几十万涌到了原本并不是非常发达的吞武里城周围后,这些人在莫子布协助郑信的规划下。

  各级官员带领他们开垦荒地,抽干沼泽,赶走、杀死野兽,建立了一些基本水利工程和修筑一些村落后,已经开始变得宜居了起来。

  也就是说,以吞武里为中心的曼荼罗体系之核心圈,已经在事实上建立了起来。

  至此,郑信已经具备了建立一个新的暹罗王朝-吞武里王朝的基础。

  郑信点了点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确实也到了要开创新王朝的时候了。

  不过这时的郑信却非常感慨,他看了看四周,看到了莫子布为他规划的吞武里城及其卫星城市和堡垒,以及留下的初步水利规划。

  又想到莫子布离开之前,麾下文武对于灾民安置和城市建设的功劳,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这都是子布的功劳啊!今又有孟加拉之粮运到,我无忧也!”

  通悄悄别过脸去,脸上露出了愤恨的神色,虽然一闪而逝,但心中确实不平。

  莫子布是做了不少事,但他也做的不少,通甚至认为,他比莫子布做的更多。

  且莫子布虽然要成郑王的女婿,但终究是外人,郑王怎么可以如此器重一个外人,而忽视身边的人呢。

  就算莫子布功劳再大,怎么能公然说出‘这都是子布的功劳’这句话呢?

首节 上一节 141/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