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30节
几个负责搜索的士兵哈哈大笑了起来,一个人模仿起了乌鸦的呱呱叫声。
南部少有乌鸦,叫声好学又刺耳,因此可以作为传递简单信号的载体。
听到前面探路的士兵发出了安全的声音,押送军粮的粮官才把手一挥,车队缓缓开始经过这片被密林包夹的小路。
雷阿虎瞄准了军官,轻轻扣动了短弩的扳机,噗呲一声,军官在牛车上轻轻一抖,随后猛地摸向了喉咙。
在这一刹那,他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看见抹了满手鲜血之后,他才感觉大事不妙。
张嘴就要吼叫,但血沫却先从嘴里喷了出来,弩箭洞穿了他的气管,粮官甚至能感觉到喉咙处传来了漏气的感觉。
‘咚!’一颗黑色的炸弹掉落到了粮官眼前的空地上,那还在闪烁着火花的导火索,是他看见的最后一丝光亮。
随着手雷的爆炸声,埋伏在路边的兴唐军士兵如同猛虎般一跃而起,他们先是用手铳点射,然后提刀猛砍。
运粮的民夫们一听到爆炸声,立刻就炸了锅,他们疯狂的向四处乱跑去,把留在原地的西山军士兵暴露的极为显眼。
因此他们很快成为了重点攻击目标,没几下就被杀的死伤惨重。
黄四郎恨急了那个拿石头乱扔的西山军士兵,看到护卫粮队的士兵基本被打散之后,他提着一把梭镖,满头鲜红如同战神一般追了上去。
气势完全被压制的西山军士兵根本没敢反抗,他们拔腿就跑,却跑不过怒气值满满的黄四郎。
隔着几米远,黄四郎吐气开声,把手里的梭镖扔了出去,非常精准的就扎中了那个西山军士兵。
他被巨大的推力推的往前蹿了两步,眼睛往下一看,就看到了贯穿腹部而露出来的矛头,魂魄顿时离开身体散去,一头栽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我是和义军的人,以前在水师的时候跳帮手。我有紧急情况表,要禀告龙头。”
纯熟的粤语传来,一个西山军士兵把头上的辫子一甩,低声亮出了身份。
听到龙头这个词语,雷阿虎不敢怠慢,马上把此人往后方转移,只有他的上司,直属于大将军的近卫搜捕连的百总霍然,能分清真假。
霍然此时也没有闲着,他指挥的搜捕连正在四处出击,专门伏击西山军的运粮队。
他们不注重杀人,反而是专门焚毁粮草,杀死能承担运输任务的牲畜,意在破坏西山军的粮草供给和大军转运能力。
等到雷阿虎把人带过来的时候,霍然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立刻就确定了此人的身份。
来人倒还认识霍然,因为霍然也曾在水师中服役过。
“李少校让我禀告大将军,西山军围而不攻是在等待北河郑军的支援。
阮文岳那厮的太师张文献说动了此贼,他准备带着四万西山军投靠北河国的郑主,做北河国的归仁大镇守。”
。。。。
军营中,莫子布淡淡一笑,“北郑的军队还在顺化,这烈日爆火的七月,指望他们南下,没有二十日以上,绝对是做不到的。”
周围军官立刻在莫子布面前围成一圈,参谋军官们立刻打开了作战地图,一个身着法式军服的上卫参谋官拿出资料说道:
“根据我们的情报,北河郑国没有强大的舰队,他们的小船以前甚至还打不过广南国,所以不用担心他们用舰队运送士兵南下。”
疍家二怪笑一声,“要是他们敢出动舰队南下,反倒有利于我们,到时候直接在海上拦住,把郑军全送到海里喂鲸鱼。”
众将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只有瑞恩斯坦准将没有笑,他又习惯性的捋了捋他潇洒的金发,沉声说道:
“通过我对阮文岳的简单分析,我发现这个人虽然给人的印象是很威武的,但实际上他有很重的依赖强者心态。
我相信传回来的情报是真的,但阮文岳等的不是北河国全部军队,而是他们的骑兵。”
莫子布摸了摸下巴,仔细想了想问道:“你是说,阮文岳两次在大战中被北郑的骑兵击败,导致他在心里有些放大了北郑骑兵的作用,所以希望骑兵到位之后,再与我们决战。”
“应该是这样的。”瑞恩斯坦准将点了点头,“但无论阮文岳有什么想法,我们先前制定的战术必须要做出更改了。
北河郑军的骑兵从顺化南下只有三百公里。
按照欧洲骠骑兵的速度,十天内肯定能赶到,郑军骑兵虽然要弱一些,二十天怎么也赶到了。
只要他们一到,我们制定的围歼战术,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现在就发动进攻,在北郑骑兵到达之前,解决西山军。”
莫子布原本的战术规划,是准备让西山军来进攻他打造好的阵地。
也就是归仁城外这片丘陵,莫子布在面向归仁和安仁的两个方向,都建好了简易工事,安装了大炮。
为的就是让西山军来撞个头破血流,然后等到他们筋疲力尽、士气低迷,再包抄后路干掉他们。
对于莫子布和兴唐军来说,击败西山军不难,难处在于把阮文岳等头目和西山军的骨干分子全部杀死或逮住,使得他们不能再隐藏起来到处作乱。
是以莫子布一路都在用骄兵之计,还把安仁城这样关键城池给让出来,就是怕西山军不能攻陷安仁,无法进入莫子布为他们准备的口袋。
可是如今一看,阮文岳竟然真的倒向了北郑,有了北郑的两三千骑兵遮护,莫子布同样无法打出一个歼灭战。
那这样的话,那就不如现在开打。
“少将。”莫子布看着弗拉戈塞少将说道:
“命令舰队起航,收复会安,准备夺取顺化,但靖宁号与忠贞号不要出动。”
“全军做最后的战前准备,明日停止操练,让士兵们好好休息一下,三天后,我们主动出击。”
第246章 两面包夹之势
热带地区,夏季的白天一般都比较长。
或者说,他们一般是没有分明四季的,所谓的冬季,也就是比夏季温度稍微低一点,温差最多也不超过十度。
所以,他们全年之中,白天的时间都是比较长的。
兴唐军扎营在归仁城外起伏的丘陵中,随军的民夫们还挖了许多的坑洞,架上草木枝叶覆盖之后,遮阴避暑的效果很不错。
在莫子布即将总攻的消息下达之后,士兵和民夫们享受了难得的安逸时光。
一天三顿白米干饭,炖猪肉或者炖羊肉一人一大碗,其余的鸡鸭鱼虾敞开了供应,中午时分,每人还得到了一小碗酒。
美食,是最能使人感到满足并鼓舞士气的,历来军中,吃一顿好的,提升士气甚至比给钱给爵位都管用。
下午五点,三十五六度的气温中,莫子布身穿金甲,出现在了官兵们的眼中。
这套鱼鳞直身甲配金色凤翅盔,参考了明代锦衣卫大汉将军的礼仪甲,在不太考虑实际效果的情况下,帅气值简直是拉爆。
配合着莫子布一米八的大高个,嗯,这几年我莫大将军身高又蹿了蹿,刚好超过一米八,在此时已经算是巨汉了。
夕阳从远处照射过来,简直要多帅就有多帅,要多拉风就有多拉风。
欢呼声中,莫子布亲自擂响了战鼓,他每敲六下,身边的亲卫就会把一面代表具体某个团的旗帜给立起来。
而这面旗帜所代表的团,也会立刻竖起自己的团旗,并敲响战鼓应和。
等出征的八个团和龙翔骑兵营之认旗都竖起来之后,每个团中卫以上的军官和公认的勇士,则在一面小些的认旗带领下,来到莫子布身边。
此时欢呼声更大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了莫子布的大将军牙门旗和大纛之下。
前去破袭西山军粮道的队伍已经回来了一大半,他们比普通士兵更早参与战斗,在总攻开始前,他们的功劳则会得到结算。
欢呼声中,雷阿虎、黄四郎、陈光文,以及一个名叫李宝的安南士兵,走到了最前面,他们是此次破袭战中,功劳最大的。
“雷阿虎!”莫子布大笑着示意他上前,“你干的好啊,你们小队,成功伏击西山贼运粮队六次,成功烧毁七千石粮食,杀牲畜百头,功劳巨大。”
说话间,莫子布命端着盘子的侍卫上前,他一把揭开盖着的红布,闪烁着暗淡光芒的银锭出现在了所有人眼中。
“有功当受赏,你队所有成员每人赏银二十两,所有人转功勋一,提军衔一级。”
“谢大将军赏赐!”雷阿虎大笑着接过这一大盘的银锭,周围顿时传来了艳羡的目光。
银子倒还是其次,虽然二十两挺多的,但比起来,现在的士兵更关注军衔。
这每提一级军衔,在军中的地位就会提升一截,退役时慰劳金也会高上一级。
特别是如果能在没有违反军律而被严惩的情况下退役,那军衔就可以转为民爵。
有了民爵,往大了说你才有参选共和议员的权力,往小了说,则可以见官不跪,授田赐宅,以及拥有蓄奴的权力。
在如今的兴唐幕府中,虽然汉儿不为奴,但高棉、孟、马来等没有被授予华人身份的,可不在此列。
军功爵制度被商君鼓捣出来后,虽然缺点很明显,但优点也是很明显的。
莫子布这个军转民的体系,就是一个军功爵套着八旗给前程的缝合怪,在尚不发达的南洋,还挺合适。
“阿四,头上的伤好了些没?”黄四郎头上还缠着绷带,他的事迹,已经渐渐开始传开了,莫子布也准备把他当做典型宣传。
虽然黄四郎距离历史上烈火焚身也毫不动摇这种战神级别的还差得远,但他对军律的恪守以及团队意识,还是很值得赞赏的。
黄四郎不知道怎么的,他看到莫子布就觉得有些鼻子酸,虽然面前的大将军只比他大了一两岁,但总让他有种面对父亲的感觉。
想到自己被势利的父母毫不留情的送到军队中,每次来信不是说家里生活艰难,问他有没有发饷,就是问他有没有立功得没得赏赐,完全没关心过他的情况。
这会大将军却在日理万机中关心他头上的伤口,黄四郎很有些感动,他面上却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
“没没什么事了,就只是被敲了一个小洞而已。”
虽然这个家伙在熟悉的人面前话很多,但一到陌生点的或者大场合中,立刻就会变得腼腆起来。
“那就好。”莫子布替他戴上军帽,“你很不错,知道个军人应该恪守纪律、考虑全局,好好干,再立新功后,我给你封爵!”
雷阿虎正喜滋滋的端着满是银锭的盘子呢,这边听到可以得爵位,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
相比起军衔,爵位无疑更最惹人注目。
因为前者是完全公开,甚至可以说量化的,立多少功勋,可以转军衔多少,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
但是爵位,这玩意必然要恩出于上,完全掌握在莫子布这大将军手中,给谁不给谁,全是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也就是说,军衔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但爵位要能入莫大将军法眼才行。
而哪怕目前莫子布只是开府还没有建国称王,但爵位已经被很多人给盯上了。
这些人参照下缅甸的惯例和共和议会的设定,很敏锐的发现了爵位的价值。
“真的?”黄四郎眼中猛地放射出了璀璨的光芒,整个人一下都亮了起来,“小人给大将军磕头了。”
说着,黄四郎就要跪下,还好旁边的陈光文一把拉住了他。
雷阿虎也把一盘银锭给放到地上跑了过来,两人一起把有些腿软的黄四郎给扶住了。
雷阿虎显然就比黄四郎机敏的多,他扶住黄四郎时,还不忘啪的就是一个军礼,标标准准的杵在莫子布的眼前,眼中满是渴望。
莫子布哈哈一笑,对着他们四人也敬了个军礼。
“阿文,你是我的亲表弟,咱们就不多说了,不要给外公丢脸!”
比起陈光耀和被封到下缅甸的驻马伯陈光泰,陈光文这个最近才开始崭露头角的上卫连长,他才是莫子布的亲表弟。
他父亲陈大胜是陈上川的幼子,只比莫子布的母亲小几个月,两姐弟一起长大,关系好得很,而陈光文,又同样只比莫子布小几个月。
“大将军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陈光文大声回答道。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