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39节

第255章 砸碎汉越之间的鸿沟

  如果要把广南的京汉高门分个等级的话,顺化这里的高门,才是整个广南京汉高门的最高级别。

  甚至嘉定地区的京汉高门,实际上就是这一两百年中,从顺化地区迁过去的。

  安南是小中华嘛,去归仁、嘉定‘教化’占城和高棉人,自然还是得走地主豪强高门的路线,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学礼教沐王化。

  哪怕有些是在嘉定等地自己发展起来的京人高门,他们在实力起来之后,也往往会回顺化攀附远亲。

  所以阮善泉还真不是自谦,他这样身份的,在顺化士林中,确实不算什么。

  陈家的庄园在顺化香茶县,此地还在顺化以北十六公里处,因此莫子布是不可能到香茶县陈家庄园去的。

  他所说的登门去请,也不过是亲自出城十余里,到陈家在会安北边的庄园去请。

  此时的华夏文明哪怕已经落到满清手里了,但实际上还并未暴露出早已衰败的内核。

  因此别看在后世,特别是2010年以前,连越南人都很不乐意说自己祖先是从中国来的这话,好像粘上了这个就有些丢份一样。

  但这个时代,就如同2020年以后许多越南人开始说他祖先其实是从中国来的一样。

  安南的京汉高门,其实很愿意标榜祖先是从大陆来的上国华民。

  回归中国,自然没几个人愿意,这就像孩子大了,经济自由了,肯定不愿意回家继续受父母的管束一样。

  但标榜一下出身,拿来抬高身价,那还是很乐意的。

  当然,家世如果能直接追溯到唐末吴权及十二使君时代,那是最好的。

  因此陈家不单是士林领袖,还跟会安的明香人联系很紧密,他们与会安明香人中的香山县茶东陈家来联过宗。

  就如同蔡生要跟老蔡续族谱一样,香茶陈家也需要用大陆的同宗,来强化他京汉高门的属性。

  莫子布来到陈家庄园之前,羽林近卫团的两个连就已经完成了安全检查和简单布防。

  他到的时候,也是由龙骧近卫骑兵营的一个连护送。

  阵仗摆的如此之大,莫子布就是不想让这些京汉高门误会。

  真要是这些京汉高门把自己当成高卧草庐的诸葛卧龙,把莫子布当成了只有新野一地的昭烈皇帝,那就会搞得大家都尴尬。

  所以莫子布把排场弄大了点,也是一种提醒。

  提醒这些人,他们现在需要莫子布,远比莫子布需要他们迫切。

  果然,得到了莫子布的提醒,香茶陈家总算没有摆错位置,陈家上下,都到了庄园外面来迎接。

  莫子布的卫兵,也顺利掌控了庄园内的一切安保。

  既然别人识趣,莫子布也不会故意摆高姿态,看到陈太理白发苍苍在外面迎接,莫子布赶紧下马快步走过去。

  “这么热的天,兄长何必亲自出来迎接,在正堂受阿弟拜见即可。”

  陈太理看了莫子布一眼,默认了他这声兄长。

  香茶陈家跟会安的茶东陈家联过宗。

  茶东陈家跟陈上川的龙门陈家,自然也有一个基本的字辈匹配,因此虽然字辈不同,但也能分出辈分高低。

  所以这么一来,虽然陈太理快七十岁了,但确实是莫子布的同辈。

  嗯,祖父、父亲和外祖都是超级高寿翁,本身又是小房的话,这点好处还真不错,走到哪都比人大上一辈。

  陈太理的儿子们都五十出头了,照样得叫二十啷当的莫子布一声叔叔,甚至陈太理的孙子都有人比莫子布大十多岁的。

  “大将军亲提王师,公务繁忙,老朽岂敢怠慢,请进屋说话。”

  陈太理虽然身材瘦小又兼白发苍苍,但声音洪亮,步履矫健。

  莫子布与他把臂同进屋内,但不是在正堂,而是直接穿堂过院来到了后院。

  莫子布拿起熏香,给陈太理的父祖上了一炷香。

  这是一种非常亲近,视你为自家人的表示,对双方来说都是如此,后世中国这种习俗不多见,但越南人一直保存了下来。

  后世的越共中,下一代目往往在春节前后,都要去为上一代、上上一代目烧香的。

  坐定之后,陈太理把房中站着的各人都给莫子布介绍了一下,都是各家高门的代表,但基本都是年轻人,真正有辈分的没几个在。

  介绍完毕之后,陈太理请莫子布上座,随后才解释道:

  “黄五福这阉贼一进富春,就挟持了王孙旸,国府中官员也大多被拘押。

  老朽是靠着年老体弱,身体有疾为由,方使北兵放松监视,有机会南下来见大将军一面。”

  不愧是顺化的高门,用词就是比南边的这些要严谨的多。

  严格来讲在嘉定时,个个称顺化为朝廷,视阮氏举办的乡试为抡才大典,这都是不正确的。

  因为安南虽然已经南北对立两百年了,但黎利建立的后黎朝并未宣告灭亡。

  此时,后黎朝的显宗黎维佻还在位,年号景兴,因此南阮北郑都不是君主,而是僭主。

  北郑的郑森官职为‘钦差节制各处水步诸营兼掌政机太尉靖国公,开谅国府’

  一直到前年的1771年,郑森才晋封为王,称‘大元帅总国政师上尚父睿断文功武德靖王’

  南阮的上一代阮主官职为‘节制水步诸营兼总内外平章军国重事太保晓郡公’,后面1744年才私自称王。

  这两都是幕府政治,北郑的统治机构称为府僚。

  南阮则称为国府或者府,一直等到阮福阔私自称王后,才有朝廷的称呼。

  但京汉高门很少认阮福阔的王位,还是称富春的阮主为国府。

  所以,莫子布在阮氏衰微之后,开兴唐幕府自称保国安民大将军,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这就是安南二百年来的基操。

  而传统上,南阮在富春举行的科举,只能叫顺化乡试。

  通过这个乡试之后,需要到东京(河内)去参加真正的会试,之后才能取得进士的头衔。

  而听到陈太理这么说,莫子布明白为什么出现在陈家庄园的其他高门来人都比较年轻了。

  因为老一辈的掌门人,全部被黄五福给扣押在了顺化王宫中。

  除了广南的文武官员以外,王孙阮褔旸,莫子布大仇人国傅张褔峦等,也都被郑军扣押了。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主要是这些年轻人一一来拜见莫子布,混个脸熟之后,就下去了。

  房间内,只剩了陈太理和他两个儿子,以及三四个侥幸没被黄五福扣住的高门耆老。

  陈太理轻轻咳嗽一声,“今日大将军大驾光临,还愿意称老朽一声兄长,那请恕老朽就倚老卖老一次,今日此门中,我就把大将军当一回从弟。”

  这是要上真格的了,莫子布点点头,“正该如此,今日只有昆仲,无有君臣,兄长请畅所欲言。”

  陈太理闻言,战术性的喝了一口茶,斟酌了半晌,才慢吞吞的说道:“大将军早在顺化时,忠义为国,不屈奸佞张褔峦,我等是知晓的。

  今又提正义之师,吊民伐罪,先灭西山黠贼,又欲驱逐北河兽兵匡正国府,更是天下典范,但是.。”

  说了一大堆好话,关键的地方来了,陈太理脸色有些怪异看着莫子布。

  “大将军乃是明之遗民,怀念故国乃是自然德行,但为何要号为‘兴唐’呢?

  我大南自先主(吴权)起,就脱离大朝,迄今已近千年,早就自成一系。

  历来南下豪杰要在此地建功立业,无不先入南国风俗再一展抱负。

  而大将军号为兴唐,似乎有不愿为南人之意,请恕老朽实在看不出来,这对大将军有任何的好处?”

  陈太理确实很不理解,在他看来,莫子布完全可以不号为兴唐的啊!

  随便换一个名字,只要不是唐、明这种,只要能号召人心就够了。

  现在号为兴唐,几乎是百害而无一利。

  难不成?陈太理哆嗦了一下嘴皮子,这位本家的大将军,不会是要在安南搞反清复明吧?

  他还真猜对了,不过,莫子布不能说也不能承认。

  而且,反清复明这种事,安南人是想参加就参加的?

  别做梦了,不得到反复的磨炼,他们别想搭上我莫大将军这般富贵列车。

  是以,莫子布拿出另一个东西,一本厚厚的词典,递给陈太理等观看。

  “兄长,诸位,这是一本词典,一百二十年前,也就是大明永历五年(1651)。

  欧罗巴富浪沙(法兰西)巴黎外方教会的番僧亚历山德罗,历经两年辛苦编纂,写出了这本词典。

  这本词典,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汉语无法完全为南人所用,南国百姓学习汉语,难度极大的问题。”

  说着,莫子布把这本由罗马教廷传信部出版,名为越葡拉词典的玩意拿了过来。

  指着上面的拉丁文字,大概说了下拉丁文字的发音规则,随后在下面写下了汉字以及汉喃字。

  此时,越南的通用文书汉字和汉喃字各占一半。

  其中正式诏令,古籍、文物,宗族寺庙等都是用汉字。其余一般性的文字,已经全是汉喃字了。

  而汉喃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汉字孳乳文,它有六大种,十一小种用法。

  为的就是协调某些越南语发音汉语没有,以及字形无法一一应对的问题。

  简单来说,其中一种用法叫借音。

  就像是固这个字,他的南方方言发音近似于CO,而CO这个音,在越南话中表示有无的有。

  所以在汉喃字中,写作固,读作方言CO,意思却是有。

  还有一种用法,叫做形声。

  比如汉喃字中一年两年的年,写作南年,其中左边的南用来表读音,右边的年字用来表示实际意思。

  复杂吧,这他妈要考虑到方言读音,要撇开汉字本来的意思,还要自创字,最后还要注意这六大十一小的用法区别。

  汉字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在越南推广开,那就真他妈有鬼了。

  反而越葡拉词典就要简单的多,在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莫子布以上一代阮主为例子,用这种异化的拉丁文字写下了其与汉喃字。

  “诸位请看,武王的尊号武王二字,用拉丁文字,就可以写作V Vng”

  “称号慈济道人,写作T To Nhn”

  “谥号乾刚威断神毅圣猷仁慈睿智孝武王,写作Kin Cng Uyoán thn Ngh Thánh Du Nhn T Du Trí Hiu V Vng。”

  “这些虽然是固有汉语字词,是以更容易借读,但以此推之其他平日所言,也不难读写。

首节 上一节 239/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