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64节

  而陈仁懋口中的这二十八具骸骨,就是昔日南明第三位皇帝,隆武帝朱聿键之弟,绍武帝朱聿鐭等人的。

  朱聿鐭此人算不得什么英雄,与拥立他的大学士苏观生两人一样,都是糊涂蛋。

  但偏偏却又在气节上,值得称道。

  朱聿鐭被俘之后,不肯喝李成栋一口水,自缢而亡。

  大学士苏观生为官清廉,不肯收受贿赂,做了同知却穷的老母亲都要族人接济,他亲自领兵抗击李成栋失败后,写下‘大明君臣义固当死’后自杀殉国。

  这种有气节的糊涂蛋,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这群人的代表,史可法史督师,真是让你爱不起来,也不太能恨得起来。

  “那就不分了,绍武君臣为大明江山义固当死,就让他们永在一处吧。”

  莫子布有些萧索的说道,随后亲自赶到乱葬岗中,将被挖掘出来的尸骨,一块块装好。

  绍武帝和苏观生怎么说呢,在别处可能不值一提,但在广东人心里,还是有点分量的。

  绍武帝是第一个在广州称帝的正统王朝皇帝,虽然搭的是草台班子,仅仅坚持了一个多月,但至少没有像永历一样丢下广东逃跑,气节上还是值得称赞的,

  苏观生就更让广东人觉得亲近了,因为他就是东莞人。

  看到莫子布都亲自动手了,周围的文臣武将和一些广东士绅代表,都集体动手,不一会就把尸骨捡拾完毕。

  随后君臣一起,将尸骨移到越秀山南秀湖畔,这里也是历史上朱聿鐭君臣最终的坟茔所在。

  而在此之前,莫子布已经将庚寅之劫死难者的尸骨,给运到了此处,这次不过是把他们葬在一起而已,南秀湖北埋绍武君臣,南边埋死难者。

  莫子布亲自手书墓碑,中写‘绍武君臣合冢’,左右两侧各写‘明之遗民莫昭敬立’和‘丁酉年丁未月辛亥日’。

  写完了这些,象征性的撒了一把土,莫子布方才转身对上千文臣武将等人说道:

  “我莫昭生于南洋河仙而长于河仙,原本无意北上与满清相斗。

  非是不知道为祖宗报仇雪恨,而是思当今之时,百姓也算能有口饭吃,若是战事一起,不知道多少人要家破人亡。

  但今日又至羊城,乃是因为莫某发现,你反抗也好,不反抗也罢,鞑子始终都不把咱汉人当人。

  今人苟延残喘,来日后人也会遭劫,就如同这些一百多年前的死难者一般。

  既然如此,何不趁今日兵强马壮,作殊死一搏呢。

  胜则光复华夏,重拾河山,为万世子孙铭记。

  败,那也无愧祖先血脉,衣冠文华。

  是以,莫某对着这数十万死难者起誓,既入此城,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就是死,也绝不再作东虏的奴隶了!”

  “对,我们都跟着大王,绝不再做奴隶!”

  “今日我等拼死一搏,必不使子孙后代还要留着这猪尾巴!”

  文官武将们纷纷怒吼了起来,俄尔不知道谁带头,所有人全部都跪在了这南秀湖畔。

  “既如此,请大王承天应命,身登大宝,驱逐鞑虏,护我华夏万民!”

  到了此刻,莫子布也不继续推辞了,三个内侍送上来了三碗酒,莫子布端起第一碗。

  “上敬皇天后土,昭告八方神祇,某莫昭,愿承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安天下万民之责。”

  “次告大明历代先帝,甲申以来,先后有弘光、隆武、绍武、永历及鲁监国不屈鞑虏,虽各有不足,然大节无亏。

  昭今承华夏大统,愿为诸帝报仇雪恨,复我汉人江山。”

  第二碗酒算是说好话了,至少弘光朱由崧,很难称得上大节无亏。

  “这第三碗酒。”莫子布端起酒碗,随后把他泼洒在地上。

  “愿诸位与我一起,众志成城,报祖先血仇,救天下百姓!”

  文武大臣,士绅勋戚闻言,齐齐再次拜伏于地,同声高喊,“报血仇,救百姓,复中华。

  我莫大王,也算是历朝历代独一份了,他应该是唯一安葬了上一代汉人王朝的皇帝后,赌咒发誓才愿意登基的。

  随后的仪式倒是简单多了,莫子布按照传统程序,前往广州南郊新建的祭坛和家庙,祭祀天地祖宗,登基为帝。

  而关于国号,莫子布没有多少选择。

  按照常理来说,他最应该选的是徐,因为他祖宗莫仕平就做过徐闻知县,莫家也在雷州徐闻县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但徐作为国号,实在太小了,连韩这个没什么人用的都远远不如。

  其次雷州府的雷,就更不行了,他连个周天子大封天下时的小国都没捞到过。

  同时莫子布也想过,如今快到十九世纪了,封建王朝的家天下注定是不会长久的,不如直接称华夏或者中华算了。

  但这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连父亲莫天赐也大为不满。

  他认为国号华夏就是多此一举,因为你不号华夏,人家也知道你是华夏,为何要再画蛇添足呢?

  所以就只剩一个选择,那就是虞。

  此源自莫姓始祖之一的虞幕,他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儿子,大舜的五世祖。

  莫这个字,就是幕省去下半截的简化,后来才发展出单独的意思。

  只不过呢,虞幕只是莫姓的始祖之一,往虞幕身上找,确实有点远了,莫氏属于是偏房,陈、胡这样的姓氏,才是嫡系。

  不过也不存在,莫大王,哦不,莫大皇帝的外祖家姓陈嘛,反正怎么都是对得上。

  国号定好之后,莫子布追封三代祖先,只不过他们谥号以前就有,现在搬过来用就是。

  祭祀完毕之后,莫子布正式下诏,继皇帝位,国号对内称大虞,对外除开朝鲜以外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则称中华帝国。

  年号光中,取光复中华之意。历史上阮惠这家伙就年号光中,结合他的所作所为,很难让人不联想此人的真正目的。

  尊父亲莫天赐为太上皇,母亲陈氏为慈圣太上皇后,立郑诗诗为皇后,小表妹陈依珍为贵妃,始终没能生个儿子的叶仪真为德妃。

  三位兄长皆封郡王,两个姐姐皆封公主,几个儿女年幼,就暂时没有册封爵位。

  同时,莫子布以奖赏祖先忠义为名,封陈邦彦四世孙陈松峰为龙山伯,陈子壮四世孙陈绍文为南海伯,张家玉的五世孙为增城伯。

  为屈大均上谥号文贞,追封番禺侯。

  其余原本属于兴唐的文臣武将皆有封赏,陆军与海军的称号不变,还是以兴唐军号之。

  行政单位上,原本的道则立刻废除,改用明制的省府州县四级,道则用在兵备、盐铁、商贸、税务等方面。

  分全国为六省,原有广东省不变。

  以北河为主的安南北部为广南省。

  原广南国除开嘉定与河仙以外,也就是顺化、归仁等为日南省。

  嘉定、河仙和柬埔寨为兴唐省。

  安戴地区为安戴省。

  整个婆罗洲被莫子布设为了嘉庆省,直接把未来嘉庆皇帝的路给他堵死了。

  只是莫子布目前只有西婆罗洲,于是就只设了一个嘉西府,但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同时,莫子布废除河内的东京称呼,改为升龙。

  改广州为承天府,俗称承天广州府,定为临时之都。

  河仙改为神京河仙府,作为名义上的都城。

  其余中枢和地方的官职设置,完全按照明制来,莫子布甚至都没根据五德终始说来搞一套那种有何德,尚何色,直接来个省时省力的全盘接收。

  以此凸显这莫氏大虞朝虽然是新朝,但延续的是前明,肩负的主要使命不是改朝换代而是驱逐鞑虏。

  自然,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当莫子布的这个大虞朝建立好了之后,与满清的彻底开打,就不过是时间问题的。

  甚至就是等七八九这三个极为炎热的月份过去之后,大虞朝立刻就会开始扩展,至少是要拿下广西大部和福建的。

第376章 煤与铁王霸之基

  称帝了,好像又没完全称,因为莫子布连宗庙都只是简单借用了以前的建筑,就更别提天坛等高级祭祀场所了。

  就连王宫,莫子布都直接搬到西边的满城,将广州将军府稍微修缮了一下便算作王宫。

  当然,也没人来劝莫子布大兴土木,因为此时整个大虞上下,都在铆着一股劲。

  这建国立业,偏居东南一隅算什么事,至少也要收复南京,成南北朝鼎立之势才行吧。

  到了南京,所有都是现成了,简单修缮一下就行。

  而对于莫子布来说,他也不愿意把有限金钱放到这上面来,必须要把钱用到刀刃上,也就是在广南建立大型煤铁基地这方面。

  莫子布已经派人考察过了,在海南莫氏家族黎兵土司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勘察,基本能确定他们顺利找到了莫子布记忆中的石碌铁矿。

  而且还有另一个重要收获,勘探人员还在距离石碌铁矿不远的崖县,也就是后世三亚市的田独村发现另一个铁矿,只是储量看着不大。

  但莫子布让嘉定太学丹化科的人去化验了一下,结果大吃一惊,这里铁矿石品质之好,不说举世无双,那也是极为罕见的。

  几个从法国招募来的专业人士也表示,这里的品质,起码超过了欧洲他们发现的矿场九成以上。

  而且更妙的是,这里的铁矿埋藏并不深,基本可以做到露天开采。

  田独村距离崖县不过十二公里,有现成的道路,只需要把矿石开采出来,就可以运到崖县的港口出海。

  这倒不是莫子布的孤陋寡闻,一来田独铁矿虽然质量极高,但储量确实不大,只有六百万吨左右。

  二来历史上田独铁矿的大部分矿藏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人破坏性开采运走了,是以知道的人不多。

  选好了铁矿所在,煤矿就更好选了,广南就有。

  甚至就是现在,广南的鸿基煤矿已经开始动工了。

  这里地势只是略有起伏,也基本可以做到露天开采,无烟煤质量之高,储藏之多,属整个东南亚地区断档式的第一。

  煤矿周围人口稠密,有足够的劳动力,水网密布利于运输,距离广州不远,可以轻松进口各类工具。

  或者可以这么说,鸿基煤矿放到整个东南亚和东亚,综合条件也只有辽河流域的开滦煤矿能与之相比,

  莫子布在地图上看了看海南岛昌华到下龙湾鸿基煤矿的距离,只有区区一百多海里,简直是天赐的宝地啊!

  高品质的煤铁相隔如此近,开采又方便。密集的水网节省了大量运力,稠密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依靠着红河平原高产的农业,又使得此地有能力养活大量产业工人。

  最后靠近海港,还方便出口。

  在这个煤与铁的时代,这里就是天然的王霸之基。

  不过万事开头难,特别是这种搞煤铁的大项目,单纯由莫子布来牵头不行,他们没有这么多精力专门扑到这些事上,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才来管理。

  于是,我莫大王想到了还被他拘禁起来的二十六家十三行总商。

首节 上一节 364/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