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09节
搞不好会被封到南洋,不是去嘉庆大岛(婆罗洲),就是去柔佛。绝无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叶小妹听三叔这么说,反倒是眼睛一亮,“那也不错啊,未来去南洋做个大王,他这么多舅舅,一人出三五十亲兵,就可以稳住形势了。”
叶是嘉应州客家的大姓,自从叶小妹被封德妃后,姓叶的都来跟她攀亲戚,因此她的堂兄堂弟确实多。
三叔终于停下筷子看了叶小妹一眼,“小妹,你不想争一争了?”
叶小妹点了点头,“想!如何不想,哪个母亲能拒绝儿子成为皇帝这个诱惑呢,不过还是一步步来吧,先把能拿到的拿到手再说。”
“娘娘,陛下晚间要到您这里来看望两位公主。”父女俩又聊了几句,外面的内侍就来禀告了。
叶小妹脸色一喜,三叔也赶紧告辞。
。。。。
行宫临时的武德殿中,莫子布拿着一份陈辉祖的履历,看着身前的锦衣卫指挥使陈旭问道:
“鞑子倒是挺舍得,还跟蒙元学上了,玩包税制,这陈辉祖我们能争取过来吗?”
陈旭点了点头,“可以,但至少需要一个侯爵,说不得还要容忍他和那票湖湘地主长期盘踞洞庭湖平原。”
莫子布有些无语了,他转头看向梁国治,梁国治也摇了摇头,“陈辉祖有些才能,但他更出名的却是贪婪。
此人胆大包天,什么样的钱都敢拿,还管不住家人,他几个弟弟,贪起来一点也不比陈辉祖差。”
梁国治对陈辉祖的认识还是很准确的,历史上陈辉祖任两江总督的时候,乾隆让他牵头查王亶望的贪腐案。
结果陈辉祖竟然敢把王亶望家中的金器全部换成银器,玉器统统贪墨,其余珍宝也指使人换上假的,公然薅乾隆的羊毛,最后被乾隆下令自尽。
“臣也不建议陛下收揽陈辉祖!”莫子布还没下决定,专门从湖南衡阳赶来的王夫之四世孙王荃也开口劝道。
“过去百年间,朝廷大量从湖广迁移百姓到四川,为了能使两省能动员出充足的人口,湖南、湖北已经快五十年没有清查过田亩了,两省存在大量隐田。
这亦是两省地丁银和地丁粮相加,竟然比山西一省还要少的原因。
此外,本地百姓如果不想被官府强行迁移到四川,就需要托庇于当地大户,使大户把他们的户籍给注销,如此一来,方能留在家乡。”
此时,距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移民潮,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迁移停止,也不过五十年的时间。
零星去四川落户,现在都还在持续,这股移民的尾潮,甚至要到道光年间才算结束。
清初四川人口百不存一,康熙二十四年统计(1685),全四川加上南郑、安康等地所在的陕南,只有十六万人,不算陕南,全四川甚至只有九万人。
当然,这是户籍人口,但哪怕就算上隐户,最多三四十万人了不起了,现实逼得清廷不得不开始大移民。
而这些移民中,超过四成都是来自湖南湖北,官方人口是迁走了八十万上下,但实际上远远超过此数,至少要翻倍才现实。
“难怪清廷能从湖南湖北移走差不多占当时人口百分之七、八的百姓,原来是对湖南湖北的大户做了妥协。”
听到王荃这么一说,莫子布明白了,现在湖南湖北大量存在的二三百亩中型地主,都是满清为了完成移民政策,而不得不向当地大户做的妥协。
“但这种妥协,却极大的破坏了朝廷对两省的掌控。”王荃接着说道:
“除了两省上缴的地丁银和地丁粮过少,田地被隐藏以外,湖南湖北的人口也被大量隐藏了。
以臣家乡湖南为例子,在册人口竟然比甘肃还少一百万,比广东和江西少了四百万,比浙江少了九百万,显然是不正常的。
陛下如果招降了陈辉祖,那势必就要容忍他们这样继续下去,对国家百害而无一利。”
好家伙,莫子布砸吧了一下嘴,原来他没猜错,湖南湖北这种异常情况的下面,竟然还真是存在着一大批挺有活力的‘容克地主’。
那就只能打了,干翻了这票受益于满清特殊政策的当地土霸王,大虞朝才能真正掌握湖南,真正能动用湖南的人力物力。
“要打那就得快点打,臣建议京营十二军建设完毕之后,立刻就开始准备湖广战役。”瑞恩斯坦到底是半个德意志人,他很清楚这种模式的厉害。
“陛下应该庆幸,湖南湖北的位置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得到大量的火铳和火炮。
这要是把他们放在普鲁士如今的位置,这两三千万人至少可以拉出五十万军队,不打个二三十年是不会有结果的。”
瑞中将很有些感慨,在他看来,赛里斯的本钱实在是太厚了,随便两个省放到欧洲,就会是让英法哈普俄头疼的陆上强国。
。。。。
南洋,暹罗,阿瑜陀耶旧城。
这座古城贯穿了整个阿瑜陀耶王朝的历史,经过几百年的财富沉淀,积累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等到缅军攻陷阿瑜陀耶的时候,许多暹罗人在最后关头选择了将财宝埋到地下,惨烈的战争,又导致了大量的房屋和宫殿倒塌,形成了极好的掩护。
更重要的是,缅人占领阿瑜陀耶之后,没来得及仔细搜刮,就被调往缅北与清军作战,随后郑信又和莫子布一起打了回来,很快驱逐了缅人。
这使得阿瑜陀耶城中被埋藏的宝藏,绝大部分被保存了下来。
而暹罗是搞萨克迪纳制的,国都就是一国中心的中心,财富的集中程度,比当年北宋的东京汴梁府还要夸张,几百年下来,积存的财富可以想象。
是以当暹罗政局平稳以后,在阿瑜陀耶废墟上寻找当年埋藏的宝藏,就成了一份收益很高的工作。
其形成的产业,也还是相当不错,比买田置地,开矿淘金都要赚钱。
而这么赚钱的行当,自然会被称为王室华人的潮汕人所把持,他们本来就爱做生意,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行当。
此时,阿瑜陀耶的废墟上,挖掘宝藏的好处被国王郑信承包给了四家大型的潮汕商行,而这四家商行中,两家都是郑信族人开设的。
郑安同就是其中最大商行的股东之一,他的曾祖父与国王郑信的祖父是亲兄弟,是以能够拿到这么赚钱的行当。
但这对于郑安同来说,他一点也不满足,因为他觉得自己选错了赛道。
当年郑王和光中皇帝并称为华人在南洋的双雄,按照当时的俗语,叫做‘潮汕食响螺,客家食河鲜。’
可是现在不过八年的时间,潮汕人与客家人的地位和获得的收益,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潮汕人不过是获得了暹罗这么个南洋小国,但客家人一跃成为了复国英豪。
他们风风光光的回到了故乡,成为了侯伯勋臣,军中大将,封疆大吏,比潮汕人风光到天上去了。
连当时被排挤走的潮州人陈联,现在已经封爵义安郡公,官居闽浙总督。
要知道潮州最初就属于义安郡的,这相当于是陈联这个被排挤者,如今成了真正的潮州大佬。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大量潮汕人心里失衡了。
而失衡了就要发泄。
这些年,知道好歹的潮汕人也开始大量在莫子布这下注,在嘉庆省的嘉西道,来自潮州的投资和移民,已经超过了客家人。
其中来自海阳县的黄仁德,甚至被认为是罗芳柏卸任嘉庆巡抚,嘉西提督后的最合适继任者。
还有一些在吕宋的潮州移民,正在不断把吕宋的情报送到莫子布这来,准备只要莫子布有想法,他们马上就可以出来响应。
但也有许多拎不清的,比如郑安同他们。
这些人既没有舍了郑信这边的好处,调转门庭去为莫子布效力的豁达,又不能勤勤恳恳的为郑信压制泰人。
除了赚钱和排挤,就不会其他的了。
‘啪!’棕榈叶编成的长鞭,毫不留情的抽打在了泰人农奴身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瑜陀耶城寻宝越来越困难,利润正在不停飞速减弱。
这使得花了大价钱进场的投资者更加心急,对待下面人的更加粗暴,甚至到了管理层贪墨奴隶可怜伙食费的地步。
历史上也大约是这么个情况,不过那个时空没有莫子布,所以大量郑信的潮州乡党还不像现在这样疯狂。
夜晚,临时窝棚里,大量的泰人小吏和农奴聚集在一起啃着小的可怜的饭团,诉说着今日遭受的压迫。
这些农奴还好,反正泰人自己也没把他们当人,但有些小吏和寻宝者不一样,他们并不是奴隶,很多在阿瑜陀耶时期还是小贵族。
这种极度的压迫,是肯定要出问题的,许多泰人不停串联,连一些父系纳真都加入了其中,人人都在说,‘昭不爱泰人,只爱他的乡党。’
不满的反抗火苗,开始不断地积蓄。
“汶玛,许多人都不满了,要杀了阿瑜陀耶的王室华人,去吞武里质问颂律拍昭恭,他到底是暹罗的王,还是潮人的王?”
颂律拍昭恭是郑信的尊号,意为至高无上的的王。
汶玛摇了摇头,他是父系纳真,虽然祖上姓什么已经不知道了,但还记得是从潮州来的。
同时他还是曾经追随莫子布的暹罗战将坤阿拍耶勃底,现任披耶尖竹汶的女婿。
“昭的周围,已经全是一些腐朽至极的潮人了,去向他质问不会有结果的。
我要去应天府,去向光中大皇帝哀告,这暹罗不能这么下去了,他们会毁了这个国家的。”
来劝汶玛的人深深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下,随后坚定的摇了摇头。
“汶玛,放弃你的纳真身份吧,上国的华人不会平等对待我们泰人的,光中皇帝正在跟乾隆皇帝争夺上国,他不会管南洋的。”
汶玛若有所思的看着乃乌,这是他儿时最好的伙伴,虽然不是纳真,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关系。
“是披耶却克里找到你们了吗,我的兄弟?”汶玛认真看着乃乌,“你不要被他蛊惑,他十年前斗不过光中大皇帝,现在更加不行。”
乃乌摇了摇头,“我不是为了披耶却克里,我是为了我们泰人自己,暹罗是泰人的暹罗,不是华人的暹罗,我愿意用生命来保卫这一点。”
汶玛只觉得一口气吸不上来,人稍微有点晕眩,“兄弟,不要把你的热血献给披耶却克里,他是一个可怕的野心家。”
乃乌不肯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就往夜色中走去,走了五六步以后,才又忍不住回头对汶玛说道:“你快走吧,我的兄弟,希望你能成功!”
第417章 吞武里的黎明
吞武里,黎明寺。
烟雾缭绕间,阵阵梵音传来,数十位和尚以一位身披金黄色僧袍男子为中心,不断的颂唱着经文。
而这位男子,正是暹罗吞武里朝的国王郑信。
“大师,多谢你们的祝福,我感觉自己的佛法又精进了,这使我更相信,我的灵魂,一定是来自未来佛的显灵。”
说罢,郑信换下身上的金色僧袍,穿上了尘世间王者的衣服,在侄子郑聪礼(昭.那拉索里亚翁)和五十名禁卫武士的护卫下,往吞武里城的大王宫走去。
今年四十五岁的郑信,这些年过得并不开心,比起历史上他独立挽救了暹罗,这个时空,他的风头完全被女婿莫子布给盖过了。
甚至很多人说,郑信能赶走缅甸人,建立吞武里王朝,全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女婿的缘故。
对于郑信这样的高傲的人来说,这个说法,是他完全无法接受的。
更让郑信郁闷的是,莫子布的出现,封死了暹罗向南边马来半岛和东边柬埔寨以及老挝三国的扩张空间。
虽然后来经过谈判,莫子布把除开大丹那沙林地区的下缅甸给了暹罗,但郑信却发现他上当了。
因为下缅甸历来就不是暹罗的传统势力范围,下缅甸的缅人非常抗拒暹罗人的统治。
孟人的克伦十三部落则被莫子布提前封了一大堆领主(下缅甸三侯)给拉拢住了。
结果就是郑信花费了一大堆人力物力,仍然不能摆平下缅甸,除非他愿意离开吞武里,亲自去镇守。
但受限于二代华人之子的身份,郑信不可能离开吞武里去下缅甸,那样的话,搞不好本土都保不住了。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