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40节
。。。。
其实,民团在唐以后,或者宽泛点说在宋以后就不是一个好选择。
这之前之所以能快速建立起民团协助朝廷平乱,是因为那时的民间,有足够的武德基础。
哪怕就是印象中武德不张的两宋,民间也有大量的枪棒社、弓箭社,王安石的保甲制度更是为民间结社打了一剂强心针。
但到了明代,卫所制和大明终于完成两宋没完成的大一统之后,民间的武德终于在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下,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基本上民间再也没出现两宋那样,在河北、山西、陕西这种边境,枪棒社、弓箭社动辄二三百人起步,一个县好几个的恐怖规模。
到了满清入关,那就更不用说了,还结社,你就是民间习武都被严格限制。
所以,要是乾隆在这里,绝对不会把注都压到民团上,因为这玩意就成不了大气候。
更关键的是,能在地方上建民团的是什么人,那都是当地人精,他凭什么不投靠同是汉人的大虞,非要为留着象征奴隶的辫子为满清效力?
历史上会出现湘军、淮军这样的强大民团,那是因为耶稣他弟洪天王是来要这些人命的,拜上帝会是冲着毁灭儒家根基去的。
太平军连石鼓书院、岳麓书院这样的都打砸抢烧一空,所以那些儒家士绅才会不要命的出来和太平天国拼命。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用,和珅、永璇等人想出来的搞民团,还偏偏歪打正着了一点。
因为迄今为止,莫子布完全没露出要招揽各地士绅的样子,这使得早就等待莫皇帝开价,他们就争先来投靠的一大票士绅傻眼了。
他们只能把民团办起来,然后焦急的等着莫大皇帝开出让他们满意的条件。
西元1780年,1月7日。中华大虞光中三年,满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腊月初一。
经过三十五天的跋涉,莫子布率领整个朝廷北上八百三十公里左右,到达了江西九江前线。
九江的主帅,是征西将军,都督皖赣两省兵马,陆军中将,归忠伯瑞恩斯坦。
副帅是安西将军,江西提督,京营奋武、耀武两军指挥使,平远伯叶宪纯。
此时的大虞还是采用军衔制,但在中将以上将军,会加上中国自古以来的将军称号。
上将加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四将军以及镇远、抚远、安远、威远四远将军,理论上最多也就是十一个。
中将加四镇、四定、四征、四平、四安称号,后面皆缀东南西北,理论上最多二十人。如果安排不下的,再加杂号将军,比如扬威将军、扬武将军这种。
少将和准将,则就没有称号了,连杂号将军都不算。
而且这些将军号是有上下之别的,也就是说同为中将,身为征西将军的瑞恩斯坦,就比安西将军叶宪纯要高不少。
此时的九江,瑞恩斯坦和叶宪纯手里掌握着京营四军四万人,此外还有苏皖赣三省的三个镇军四万一千人左右,会轮流来戍守。
而除了陆军以外,还有一支内河舰队,由从满清归降的水师少将蓝元枚统帅,大约七千人左右。
不过大虞由于是逆水而上进攻,水师的作用不太大,主要还是掩护后勤辎重等等。
莫子布到了之后,先陆续接见了瑞恩斯坦等军官,为坚守在九江一年的官兵集体放了一次赏,然后又开始召见全江西的知县以上文官和各地士绅。
这也是莫子布走陆路的主要原因,第一批白银上缴兑换银元已经开始,而选定的实验地点就是江西。
因为此时的江西,虽然也是广义江南的一部分,但还是以农业为主,经济活动没有江南和浙江那么活跃,非常合适用来试试水。
听取官员们的回报,安抚了一下有些害怕莫子布是来刮地皮的士绅,随后又进行了赐宴,这些就花了两天时间。
第三天,莫子布又召集了锦衣卫北镇抚司在江西的骨干,以及负责兑换银元的复兴银行江西分部的中高级经理前来觐见。
第四天,莫子布单独召见了江西巡抚阴承方,江西按察使伊秉绶。
莫子布掏出一枚伍两的银元对伊秉绶说道:“制作银元需要用到水力冲压机,不然就会出现字迹、图案模糊不清等情况,也无法做到每一枚都基本一样。
所以全省臬司衙门所有人,包括最下面的捕快、衙役,要注意何处有人引进这样的泰西大型机械。
朕授权伊卿在必要时可以调动江西镇军,甚至锦衣卫人员协助,只要发现一个,从重从快审判,最高可上报判处族诛!”
伊秉绶得令之后就下去了,巡抚阴承方则对莫子布见礼后说道:“陛下,臣这一年收到了湖广各地士绅多达百封书信。
他们都有迎王师之意,只等大军西征,立刻就可以举州县归顺。”
莫子布淡淡一笑,没去看阴承方递上来的一大份名单,“他们也一定说了,希望朕能给他们开一个满意的价码对吧。
一律不予回复,朕可以对阴爱卿交个底,罪大恶极又跟随满清迫害百姓的贪官恶霸,肯定是要按律治罪的。
至于其他人,他们想要的条件,朕一个也不会给。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岂是我莫昭一个人的事,还要给好处才会愿意弃暗投明,那不给好处,难道就可以为鞑子效命了吗?”
阴承方听到莫子布这么说,立刻就把名单收了回去,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臣明白了,定然会守口如瓶的。”
莫子布想干什么?
很简单,这好处他给不起。
因为如今的形势是大虞兵强马壮,还有驱逐鞑虏的正义加身,已经是赢定了的局面,天下除了旗人,不,就是旗人也想来投靠。
那要是这样,每收复一个地方,就要给当地的土豪的投靠分一大坨好处,那他这是驱逐鞑虏,重拾河山呢,还是常凯申名义上统一全国呢。
要是权力大多给了当地土豪,下面的百姓还活不活了,不跟民国差不多了吗?
所以,莫子布不会给一分钱好处,你真是汉家豪杰,那就该主动出来,不计得失驱逐满清响应。
若是要看谁给的好处多,那就拜拜吧,直接大兵碾压过来,再把你全家流放到南洋去。
正好南洋需要一些有钱、有人、有文化的去拓殖呢。至于留下的财产,正好用来安置功臣,再分一些给穷人。
这就是莫子布一直要牢牢把握住江南的原因。
因为有了江南和闽粤,背后还有整个南洋,主动权就完全在莫子布手里了。
他完全可以不鸟其余省份那些高高在上,指望剪个辫子就能更加富贵的士绅。
明天请个小假,要带孩子出去玩,估计只更一章五千字左右的。
第449章 白莲教来了
湖北,襄阳东北,马营村。
北风呼啸,雪花纷飞,今年的冬天相当冷,是以哪怕现在是中午,村子里也没有多少人出来活动。
只有村北的刘家大门半敞着,雪花随着冷风吹进屋内,矮小的柴门口,因此堆积了薄薄的一层积雪。
离着这层积雪不远处,是十几个秸秆编织的蒲团,蒲团上面铺了一层粗布,十几个男男女女跪满了堂屋。
轻微的脚踏积雪声传来,柴门猛地被门边一个男人全推开,屋内跪着的人都伸长脖子向外看去。
只见在外边,大雪纷飞中,一个身着黑色粗布长袍,以黑布裹头,挎着一个黑色长包袱,看不清男女的人走了过来。
刘老大擦了擦眼睛,回头看着老三,不是说今天要来一个仙姑吗,怎么这看着也不像啊!
刘老三却看出了不凡,天上下着这么大的雪,黑袍人身上却没有多少积雪,袍子长长的,下摆亦没有多少沾染泥水。
几人疑惑间,看着挺远的黑袍人,却在几个眨眼间,就走到了柴门外。
刘老三噗通一声跪下,把手举过头顶,手心相对,五指展开,如同一朵花瓣,嘴里还在虔诚的念叨着。
“万劫常在世,老母发慈心,今众闻妙道,同此跪坛中.。弟子恭迎仙姑驾临!”
这几句经文乃是弘阳教的销释混元无上普化真经的经文,门口的仙姑听完,一双纤手从袖袍中露出,她手捏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印记,随后解开了身上的黑袍,走进了柴门深处。
昏暗的房间中,一股不太好闻的味道飘荡在各处,乌三娘皱了皱眉头,床上的老妇人,恐怕已经不能动很久了。
看到乌三娘略有不善的眼神,刘老三赶紧说道:“老母瘫痪至今,一十有一年矣,姑嫂弟媳日日照料,从未懈怠。”
乌三娘走上前,轻轻揭开棉被,伸手进去细细摩挲了片刻,没有摸到褥疮后,方才点了点头。
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娘瘫痪十一年,没有褥疮,只有些许尿味,已经算是非常有孝心的了。
确定之后,乌三娘右手捏着往生印,嘴里开始带着奇特的韵味颂唱经文。
而听到乌三娘颂唱,屋内的妇人们又赶紧立刻跪在冰冷的地上,满脸虔诚。
此时的地下宗教中,开始流行一种血湖地狱说,认为女性身上带着不洁净的原罪,死后是要下血湖地狱的。
若要解除,必须要经过上人、仙姑,颂唱各种血湖宝忏之类经文,方能避免死后进入血湖地狱,受尽折磨。
究其起因,其实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虽然还是延续了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时代,妇女在生产生活中作用很低,只能依附男性生存而导致的地位低下等原因。
但起因,却是因为康雍乾三代不断用兵的锅。
特别是雍正后期到乾隆这段时间,就不说和通泊与征缅了,其他战场上也是旗人几百几百的战死。
持续不断地战争,产生了大量失去丈夫、儿子的旗人寡妇,而满清腐败的八旗制度,又极大限制了抚恤和补偿能真正落到实处。
所以在直隶,也就是京津冀,存在着大量穷困潦倒的旗人妇女,好多甚至到了要出卖肉体给直隶的汉人丁壮,以求这些丁壮帮他们完成种地等其他女人不能独立完成的活计。
这种看起来身份高但又极端痛苦的生活,需要有一个发泄口,于是血湖地狱理论,应运而生。
这套理论,把旗人妇女今生的痛苦,归咎到她们乃是不祥之身上,认为她们今生有罪,才害了父兄儿子,死后都要下到血湖地狱去受永世折磨。
旗人嘛,本来就比较迷信,这些旗人妇女文化水平又低,正统的佛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反而是这种简单的理论,能正中她们的要害。
因此许多北方的地下宗教中,旗人妇孺所占比例,比汉人要高得多。
历史上天理教之所以异想天开选择去打皇宫,而且还差点成功,其实就是在底层旗人中有许多内应。
甚至当时皇宫中有些大内侍卫,都是成长在这种祖母、母亲都信各种白莲教的环境中。
刘家屋内,随着颂经的声音越来越大,村子里骚动了起来,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都知道刘家来了一位仙姑。
于是大量的妇女从各处赶来,就在刘家的破屋中,非常虔诚的跟着一遍又一遍的跟着诵经。
乌三娘看人基本都来了,他悄悄扣了两枚圆圆的草球在手中,右手藏在袖里缓缓搓动。
青烟随即缓缓从她袖口袅袅升起,在旁人看来,就像是从乌三娘身上散发出来的一样。
而且,这股味道不但不难闻,还带着一股檀香,伴随着乌三娘极富韵律,依靠胸腔共鸣,听起来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诵经声,直接把这些没什么见识的农夫农妇们,给唬的纷纷磕头叩拜。
就在此时,床上处于弥留之际,拖了三四天都没断气的刘母,竟然缓缓动了两下。
乌三娘赶紧走过去,停下诵经,在青烟袅袅中,将袖子中仅剩一点草药快速吞进口中,随后张口吐出一个巨大烟圈。
烟圈摇摇晃晃朝着刘母飞去,乌三娘抬起刘母的双手轻轻一捏,刘母一直大大张着无法闭上的嘴巴立刻就合拢了。
“万道归一一归无,先拜诸佛后拜祖。儿女跪在东林地,答差对号认老母。
无生慈母,恩德无边,赐经度世将法船。传真经,垂金线,接引众生回那大罗真空天!”
刘母本就是虔诚的弘阳教徒,瘫痪之后就靠教义支撑,此刻听到仙姑诵经,弥留的她眼角流出几滴浑浊的泪水,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意,随后苍白的头颅缓缓一偏,终于魂归九泉。
妇女们发出了一阵阵的惊呼,乌三娘突然嘴巴一张喷出一股淡淡的,带着一些甜味的红色水雾,众人没见她往嘴里倒东西,一时间都以为这是什么法术。
窗口冷风夹着一点点雪花飞进来,红与白交加,烟圈同时缓缓散去,让这一幕看上去有种格外的震撼。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