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35节
收服了倭国,至少增加五百万可以当牛做马扔到南洋的农奴,这对于现阶段南洋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稳定的牛马来源,华人贵族富豪们,才会不断往南洋砸钱去拓殖。
同时,锦衣卫光是今年一年,就抓了三十多个企图从印度把黑阿三偷运到南洋的蛇头组织。
可以预想的未来,因为利润可观,这股风潮会愈演愈烈,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必须要有一个代替品。
那么最好的来源,就是可以当成半农奴使用的高丽和倭国人。
同时,有了这些人,也能让汉儿不为奴的律令得到更好的执行,避免华人把自己同胞当奴隶用。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倭国就在黑潮的边上,从倭国去北美,远比从中土大陆去好省时省力的多,可以作为完美的前哨站。
甚至中华要去北美,那倭国是一定要拿下的。
最后就是消除隐患了,倭国多山,交通不便,看着小,但战略纵深实际上是有的。
而倭国又是人口三千万的大国,还有一定民族意识,如果中华不能收服,一旦被敌人扶持掌控,那就是中华最大的腹心之患。
随时面临一个祸起肘腋之间的隐忧,如果不能降服甚至融合,那唯一的选项,就只剩下了打。
但是一个地形复杂,不与中土接壤,有民族意识,人口三千万,还有外援,可以称为大国的国家,要打,嗯,这得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所以,郑锦水要深入虎穴,来到皇帝秘密嘱托的,最能代表倭国未来的萨摩藩,看看这些小矮子,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在亲眼所见后,甚至与他们交流后,郑锦水才能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奏章供皇帝参考,以便最重要的文化这方面,完善东瀛列岛的计划。
这章肯定会被说在科普历史了,不喜欢的书友忍忍吧,不把这段历史说清楚,后面文化收揽倭人,就讲不通。
第543章 鹿儿岛的哀叹
鹤丸城的造士馆并不大,非常符合一贯倭国的建筑高度,而叫他们倭人,还真不是蔑称,恰恰是一种非常合适的称谓。
古日本人本来就属于一种比较矮小的人种,日本的粮食产出又决定了他们的营养摄入水平肯定是不够的。
后世一些秋田犬,为日本贵族吃素,胃口超小,找了很多听起来高大上又悲天悯人的借口,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古日本各种产出实在太低了。
低到要是所有贵族都敞开肚子吃,像中土那样烈火烹油,那样讲究奢靡,很快就能把一个家族给吃破产。
所以必须要让不承担作战任务的贵族成员,倡导节衣缩食,来保证武士阶层的营养摄入和大型活动的排场。
加上天皇在失去权力,极度贫困后,整个皇室穷困潦倒,也没什么事情干,不尽力将那么多人的吃饭水平压低,就山城国那两万石的产出,是真的会饿死人的,那到时候就搞笑了。
只不过这本来是不得已的举措,从上到下深刻影响了所有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即便到了后世那个物资供应极为充足的年代,日本人还是以胃口小而著称。
而此时,正是这种风气最流行的时候,越是靠近幕府政治中心的关东地区,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郑锦水接触过一些关东武士,普遍极为矮小,好些还明显有营养不良的特征。
这使得他很有些失望,这样的体格,哪怕就是作为农夫到了南洋,也很难活下去吧。
不过,当他跨进造士馆大门的时候,眼前忽然就是一亮。
因为造士馆中的萨摩武士,明显要健壮很多,虽然还是那么矮趴趴,高大的有一些但并不常见,但至少不是所有武士都一副面有菜色的饥民模样。
嗯,萨摩藩的这些家伙,挺不守规矩的,明明贵族的吃穿用度都有标准,他们偏偏不遵守,经常背地里偷吃各种海里产的鱼蟹贝类,甚至海蟹这种为当时主流十分看不上的食物。
这一切,没少让萨摩藩人被嘲笑,认为他们吃东西跟野猪一样粗鄙,什么都吃,是未开化野人的表现。
但只可惜,到了历史上倒幕的时候,相对强壮的西南诸藩兵,让幕府的武士们,吃足了苦头。
“藩主的荷兰友人从锡兰岛带来了让人惊讶的消息,听说大虞大皇帝的兵马在印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他们与法兰西人一起,打赢了一场与英格兰人的十万人大会战。
听说光是目前夺取的土地,就有五百万石高以上,从中掠走的金银如山一样高,每一个士兵。”
说到这里,这个高声传播消息的人停顿了一下,好像是在喝水,也好像是在故意吊起别人的胃口。
等到很多人开始不耐烦的催促之后,他才继续用极为夸张的语气说道:“诸君,我说的是士兵,也就是足轻,并不是可以担任军官的武士。
而即便是足轻,每个人都获得了好几个天竺女子和超过五十石的钱财作为战利品。
至于土地,那些汉人并不喜欢,他们一贯胆小的认为距离祖国太远,不太好守住,于是将那些已经夺取的富庶土地,都放弃了。”
嗯,很符合日本人的基本形象,他们总是在大体上能表现出一定的客观,然后在不经意的时候贬低一下别人,以凸显自己的优点。
或者叫做在一件好事中,偷偷的给你藏一坨屎,与他们交往,总给人一种大体上能接受,但一细究,就觉得有些恶心的感受。
而日本人对于土地,特别是大陆上土地的渴望,可能是所有东方人中最强烈的。
在这个大家一起当穷光蛋的江户幕府时代更是如此,穷苦困顿的武士,对于土地的渴望,已经成了他们的执念。
果然,听到此人这么说,造士馆内的萨摩武士们,纷纷痛心疾首了起来。
其中一个很高大的家伙,站起身来,表情非常痛苦的说道:“这太让人难以接受了,简直就是在犯罪,要是这些唐人是我们萨摩国之人的话,一定会被天诛的。”
“是的,西乡君说得对,怎么能因为难以坚守,就放弃富庶的土地呢。
还是位于大陆上的土地,那就算是死,也应该死在那样的土地上,而不是随意丢弃。”
这位高大的西乡君名叫西乡吉兵卫,乃是历史上倒幕豪杰西乡隆盛的曾祖父。
而西乡吉兵卫身边那个小一号,正无限仰慕看着他的,正是他的儿子西乡隆光。
这位西乡吉兵卫曾拜在剑术大师大山贞政门下,是个远近闻名的剑术高手。
听到有人附和自己,西乡吉兵卫高兴的站起身来,对着附和他的木藤太郎右卫门郑重的行了一礼,继而非常感慨的说了一句。
“中原的汉人,已经富裕到连印度富庶的土地都看不上了,而我们这些岛津家的勇士,却连一块充满了碎石的土地都要珍惜。
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们萨摩人生下来,却连汉人不要的土地都没资格去占据?
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英明的皇帝带着他们去开疆拓土,而我们的将军却只知道带着我们所有人向江户的硕鼠借高利贷?”
随着西乡吉兵卫的这声哀叹,屋内的三十几个萨摩武士顿时心情极为低沉,他们恨不得能现在冲到印度去,把那里富庶的土地,从丢掉它们的汉人手中接过来。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不知道谁开始敲着木碗,竟然开始用非常标准的南京官话吟唱诗经硕鼠。
一时间,屋内所有人都开始应和,场面竟然有一种奇异的肃穆感。
郑锦水顿时愕然住了,他轻轻吸了口气,一瞬间还以为自己来到了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
这种风格,这种士人,不就是中华先秦时期的风格吗?
还是皇帝陛下说得对,他说倭人的版本刚走到咱们两千年前,好像还真有那么点道理。
不过,听到这些人吟唱,郑锦水也收起了轻视之心。
不说别的,就冲这口南京官话,除了中华以外的地方,哪怕就是昔日的北河与广南,都只有最上面的大贵族能还说的这么流利。
而在这小小的萨摩藩造士馆,竟然有这么多低级武士都能说一口标准的南京官话。
同时,郑锦水还明白一个道理,硕鼠这种类型诗歌,一旦开始大规模在低级士人中流传,是非常容易凝聚人心的,也证明这些人是有志向,是在为国家忧虑的。
“教育啊,教育!”郑锦水低声嘟囔道:“这萨摩藩,如果不能在教育下奋起,就一定会因为教育而自爆,把所有人炸的死无全尸!”
想到这些,正想说话参与进去的郑锦水,忽然听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铃木君说话还是那么夸张,实际上印度土地虽然富庶,但确实是守不住的,因为中华的远洋海军,还不是英格兰人的对手。
只要英国人掐住了海上的补给线,唐人的大虞国的军队,仍然只有撤退一条路可以走。
现在放弃夺取的印度土地,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卷土重来,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说话的,是一个小矮子,郑锦水听到有人叫他山本五郎左卫门。
既然萨摩藩主岛津重豪致力于以开放的姿态宣传兰学,那么萨摩藩的藩士们,眼界也并不封闭。
他们虽然了解欧洲情况的来源非常单一,但还是靠着零零散散的消息,基本把欧洲的态势给连蒙带猜的出来。
至少,这些人是知道英格兰、法兰西才是欧罗巴强国,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荷兰,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
当然,对于中国,他们就更了解了。
毕竟巅峰时期,每年从福建到长崎的唐船就有七十余艘,从江浙去的办铜十三家每年也有二三十艘船呢。
是以听到讲话的铃木藤贤太过夸张,山本五郎左卫门立刻就出来反驳。
“中土大虞光中皇帝是昔日大明洪武太祖一样的复兴之主,不可能在能得到土地的情况下放弃。
而且去往印度的军队,乃是大虞皇帝的近卫军,他们可不是什么足轻,是帝国最精锐的近卫军,每一个士兵,都是真正的武士!”
刚刚得到众人赞许目光,还没享受够呢,就有人当众打脸,铃木藤贤立刻脸就黑了,当即指着反驳的山本五郎左卫门破口大骂。
山本五郎左卫门也不甘示弱,两人直接在屋子里面互相顶牛了起来。
而其他人,劝解的,站队的,忙的不亦乐乎。
半晌过后,做不到以德服人的两人,开始了用武德来使人屈服。
铃木藤贤异常英勇,把反驳的山本五郎左卫门打的鼻青脸肿,嘴角来血,成功赢得了辩论的胜利。
“我认为两位说的都有道理,中原的唐人从印度撤退,或许有战略上的考虑,但他们获得的太多,不珍惜土地的因素,也肯定是存在的。”
等到战斗结束,西乡吉兵卫又开始出来打圆场了。
不过,武德稍差的山本五郎左卫门,并不喜欢西乡吉兵卫的和稀泥。
他顶着鼻血都没擦干净的脸,大声的吼道:“你们还抱着以往的姿态来看待中土,但他们早就不一样了。
统治中土的女真人已经被推翻了,唐人现在有了英明的皇帝带领他们。
大虞王朝已经建立了三支庞大的舰队,他们已经连海上霸主英格兰都击败了,这样的舰队,难道你们还想依靠神风来抵抗吗?”
萨摩藩的山本家族,原姓桓武平氏,虽然是个石高只有三十六石的超级穷困武士,但山本家族,是萨摩藩不多的水军系统中,基层军官的中坚力量。
这个家族最著名的后代,就是后来日本海军的奠基人之一,萨摩派海军门阀巨头,一直活到1933年的山本权兵卫。
不过山本五郎左卫门极不受人欢迎,就是因为他总喜欢在大家都高兴的时候,说一些扎心又扫兴的话。
他的人缘有多差呢,基本到了家里揭不开锅,都没有哪个武士愿意暂时接济一下的地步。
而他这会被打的鼻青脸肿,鼻血糊了一脸,连扶他的人都没几个,就是明证。
屋子里陷入了沉默,惯会扎心的山本五郎左兵卫,又把众人的心给扎了。
一想到中华的体量,加上他们现在连英人都能击败,万一真的来打日本,他们拿什么抵抗?
“不会的,不会的。”看着屋内气氛是在尴尬,西乡出来打了个哈哈。
“中原的唐人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去了,他们何必来我们又穷又小的日出之国。
这里连咱们这些武士,都穷的吃顿饱饭还要费尽心思,有打我们的时间,还不如去抢英格兰人的印度。”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