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25节
‘轰!轰!轰!’这门戚爷爷炮先后三次开火,炮管被拿掉一截后,打的是实心弹,伤害相当恐怖,不一会就把他们面前土人建的泥巴碉楼直接给摧毁了。
四五个土人火枪手惨叫着从坍塌的碉楼上摔了下去,渐起的烟尘,还遮蔽了他们自己的视线。
阿里是一个小酋长的儿子,素来在亚齐人中颇有威信,虽然他也有些灰头土脸的,但还不忘鼓励身边的亚齐武士。
“秦人不过仗着枪炮犀利,但他们不可能把咱们精心修建的暗巷全部轰塌,总要进来肉搏战,到时候就是咱们的机会到了。”
只可惜,双方都想到一块去了。
战斗从凌晨五点半打到下午三点,中途只断断续续休息了不到两个小时,烈度相当大。
而战况也基本是一边倒的,土人的低矮房屋、碉楼和故意设计的非常复杂的暗巷街道被摧毁了差不多七成。
而每当这个时候,就意味着最惨烈的肉搏战时候到了。
吉(田)东光看着身边的土佐藩武士笑道:“我刚才跟山上彻聊了一会,他一个镇守使就已经有三十万石,未来还可以开垦到四十万石的石高。
这简直不可思议,咱们主上土佐镇藩顺治王阁下,也不过就二十二万石而已。
我觉得这里的气候,还是可以适应的,很想在这里也弄点基业,不要多了,十万石就可以。”
旁边武士赞同的点了点头,脸上却显现出了无奈的神色,“可是咱们的身份是镇藩武士,这次是来番上宿卫的。
没有主上推荐,没有陛下首肯,是不可能到南洋来当亲藩的,哪怕严格来说不算藩臣的镇守使也不可以。”
“这正是我要与大家谈话的原因。”吉(田)东光站起身来说道:
“要想过番,还想留在占碑、巨港、亚齐这样的富庶之地,得这样的大好处,必须要有足够的军功。
现在机会都摆在我们眼前,我希望诸君能不避生死,多立战功,打出我们连队的威风。
如果我能因此当上南洋亲藩主,那就一定用最大努力帮助你们,也来实现愿望。
就算有人确实不能获得过番身份的,那也每年都寄回钱财予他们,帮助改善生活。”
吉东光这种操作,殖民时代并不少见,东西方都不少。
而这些已经见识过外面世界的土佐藩武士,也跟在老家时穷兮兮的气质不同了。
他们看到了繁华,心思活络,现在等着的,就是自己能参与其中。
“我同意,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那我们就成立一个若众吧,约定互相帮助,死也不相背。”
若众这个词在后世倭国也被污名化了,成了南桐的代言词,但在这个时候还没变,就是指少年武士结社互助。
下午四点,双方都补充了一下之后,战斗继续打响,烟尘中,吉(田)光东身先士卒,第一个跳进了暗巷中。
他刚落地,两把长枪和两把刀,就朝他捅了过来。
可是吉(田)光东非常灵活,他一只手臣撑地,怪叫一声,蛤蟆一般蹿出去了三米多。
这是倭人武士的绝技,历史上的倭寇中,就有很多浪士会这一招。
戚爷爷形容他们如同泥淖之蛙,沙滩也能一跃丈余,猝然遇之,防不胜防
而此时也是靠着这蛤蟆般一蹦,吉(田)光东立刻就靠近了这几个土人。
由于是暗巷,土人的长枪有些施展不便,没来得及收回,就觉得脚杆一阵剧痛。
原来只有一米五五的吉(田)光东仗着身材矮小,已经伏着身体,抡圆了武士刀,哗啦啦的猛砍这些人脚杆了。
土人吃痛间,后续的武士潮水般涌了过来,他们就是来终结人的,一刀下去再一搅,土人基本就归了西。
吉(田)光东则根本没管,他一路低着头用砍脚杆开路,很快就在暗巷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跟在他身后的武士们,人头都砍到手软了。
等阿里看着这条巷子惨状的时候,他气坏了,虽然自己也不高,也就一米六二三,但阿里还是极为鄙夷的喊道:
“秦国矮子,阿里要杀了你!”说罢,拿着两把马来刀的阿里大脚板噗噗的飞奔了过来。
可是,在离着吉东光还有十来米的时候,吉东光故技重施,一个纵跃飞出了快四米,随后武士刀十五度斜刺。
阿里根本没想到对面的小矮子几乎是瞬移了过来的,根本没来记得反应,胸口就被捅穿。
吉(田)光东双手握住武士刀,残忍的一搅,然后猛地一划拉。
噗呲!仿佛漏气了一般,破碎的脏器和混在肉沫和鲜血中,从破了一个大口子的小腹,一下就涌了出来。
自觉勇猛无敌的阿里,最后挥动了两下手,然后两眼一黑,噗通一声就倒了下去,自始至终连一刀都没有刺出来。
“哼,班门弄斧!”有镜心天智流剑圣之称的吉(田)光东冷哼一声,抖落了剑刃上的碎肉血沫,继续倒腾着小短腿,向前冲杀而去。
直至日暮,万余大军把万余土人炮灰顶在前面,超额完成了任务,班达亚齐城西南边已经清理干净。
累的吐血的土人炮灰们疯狂挖着壕沟,攻城的机会已经成熟。
只等四十八磅的巨型臼炮部署到位,轰开城门后,这场围城战就要结束了。
第626章 皇汉出现了
班达亚齐城还是很坚固的,拥有超过五百年历史的它,在东南亚,特别是印尼诸岛上,显得历史特别悠久。
得益于地理位置,班达亚齐城一直是南洋接受西边文化的桥头堡,当年的婆罗门教是从亚齐开始传播,后来的天方教也是如此。
因此班达亚齐还被称为通往圣地(麦加)的门户,在南洋的所有地区中,这里的天方教徒最为顽固,最为狂热。
历史上印尼建国后,亚齐人甚至因为印尼政府和其他地区教徒不够原教旨,不肯按照天方教教义生活,而爆发了武装叛乱。
他们希望在南洋建立一个极端保守的原教主义的国家。
这种属于教派的桥头堡和门户城市,防御力肯定是要拉满的,因此班达亚齐城的墙体,竟然大部分是用切割好的条石打造的。
在技术如此落后的时代,这完全是靠着人力花了几百年不断修缮而成。
历史上荷兰人征服亚齐后,花了大力气来铲除,甚至都还有少量遗存,一直到04年亚齐大地震时期,才完全被震塌。
董金凤看了却哈哈大笑,“蔡楼船见到,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好好修缮一下,未来就是外南洋舰队的母港了。”
董金凤口里的外南洋就是指印度洋,南洋的意思则没有变化。
而此时大虞海军只有三支舰队,分别是母港在鸡笼(基隆)的东海舰队,母港在钦州湾的南海舰队,母港在河仙的南暨舰队。
同时,还有两支舰队正在建设中。
其中未来准备把母港放在金州(大连)的北海舰队,已经快组建完成了。
而外南洋舰队则还在初步建设中,本来选定的母港是大光(仰光),可是这些年,汉川省(下缅甸)迁入了大量华人之后,越来越繁华了。
大光作为伊洛水(伊洛瓦底江)入海口,更是整个汉川省的经济中心,港口每天都要吞吐大量货轮,已经不再适合驻扎舰队。
特别是汉川的镇藩阿瓦顺义王孟云(缅王孟云)手中仍然有两三万军队,阿瓦附近的数十万缅人也没有彻底归附,把舰队母港摆在大光,还是有些危险的。
而阿拉干还没有完全占据不说,距离英属印度也太近了。
至于毛淡棉,它不在信风和洋流的路上,虽然蒸汽机已经开始成熟,但也最好不把母港摆在那里。
所以现在看来,港口深且阔,两边高山可以修建炮台,还有班达亚齐城这样的坚城做后盾的亚齐港,就是最合适的外南洋舰队母港了。
“拿下此城,意义还不止于此。”刚刚押解第二批物资到的南暨总督刘台二说道:
“此城是南洋天方教传播的祖廷,拿下这里,就可以阻断大食人继续向南洋传教。”
“哈哈哈哈,刘制台说的是。”董金凤大笑了起来,“本人生平最恨这种人。
他们搅乱西北国防,蛊惑数典忘祖之辈变夏为夷,堂堂汉家儿郎不当,却做那蛮夷,家家当灭,个个该杀!”
刘台二震惊的看着董金凤,这个有些胖大的荡寇将军从来都是一副爱兵如子的和善模样。
像今日这般恨意直冲九天,情绪如此暴烈,显得些许偏激的样子,刘台二还是第一次见。
嗯,要是刘台二也是穿越来的,他就会明白,自己眼前的董金凤,就是一个标准的狂热皇汉。
这是莫子布大搞民族主义,在满清统治中国一百多年后,出现在华夏大陆上的第一批皇汉。
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刘台二,只能拱了拱手,表示要下去把物资交接完毕,而董金凤已经在心里,暗暗下定了搞大清洗的念头。
“把四十二磅臼炮推上去,先把城头的火炮敲掉。”
“黄仁勇,城头火炮一旦被打掉,就让你的左卫射声手上土墙,压制城头。”
“万隆伯,城头压制以后,就是你们各省镇军,亲藩、镇藩之藩兵发起冲击的时候了。”
董金凤安排的非常明确,这也是大虞朝一贯的做法,镇军、藩兵就是第一轮先登的炮灰。
班达亚齐城虽然坚固但并不高,这是修筑材料所限制了的,纯靠人力手工切割条石,也没有起重装置,自然不可能把城墙修的太高。
而中华这边,对付坚城的手段,多不胜数。
这不,在杨武军左卫神射手的掩护下,以死伤六百多土人为代价,汉军在城西堆了两个三丈有余的土墙,刚好比班达亚齐的城墙高了一米多点。
虽然时间仓促,土墙上不能安置火炮,但是射声手装备的线膛枪和米涅弹,也不是好惹的。
“火炮,快把火炮推过来,一定要干掉那些土墙上的猎兵!”阿卜杜勒教长是识货的,对面的猎兵射术和线膛枪射程完全吊打自己这方,还高了一米多。
这要是让他们将土墙完全利用起来,居高临下一顿狙杀,那这西面城墙就完全不能站人了,很快就会失守。
可是这边亚齐人才将英格兰人支援兵工厂铸造的四磅炮推过来,远处热气球上的观察哨立刻就发现了,飞速利用旗语传达了方位。
结果就是,亚齐四磅炮刚把炮筒伸出城墙垛口,还没来及的轰击土墙上的扬武军神射手,下面的扬武军炮兵已经把早就布置好的火炮推到了位置,
城墙上,十几个亚齐人看到了下面壕沟中的汉军火炮,拿出火枪就要打。
壕沟中的会津藩死士立刻从隐藏壕沟里面爬了出来,贴着城墙一顿攒射,亚齐人当即惨叫着纷纷坠落。
‘轰!’就在这个当口,炮兵动作远比亚齐人快扬武军炮兵抢先开火,硕大的实心弹咚的一声,如有神助般砸中了这门亚齐火炮的炮管。
一声声惊恐的惨叫传来,亚齐火炮被砸的腾空而起,随后重重落在城墙上,砸的几个炮兵哭爹喊娘,其中一个木轮子甚至滴溜溜从城墙上飞了下来。
热气球上不断传下来消息,扬武军十一门在壕沟里面的野战炮,采用二打一的方式,将五门亚齐火炮打掉了两门。
但危险还是存在。
“诸君,向大皇帝陛下展现会津藩武士忠诚的时候到了,让我们作为第一批先登勇士,为炮兵吸引亚齐人的注意力吧!”
城墙下,会津藩兵在物头(松)平定川的激励下,将燧发枪放好,左手拿着手铳,右边腰间刀刃向上绑着打刀。
在倭国归于中华的过程中,会津藩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他们是抵抗最坚决的,但也是最得到莫子布赞誉的。
因此战后,会津藩不但没有被撤藩,还得到了重重的奖赏。
莫子布将会津藩的继任藩主封了镇藩最高的顺义王,还将时年五岁的小藩主(松)平容住,接到皇宫内恩养,如同儿子一般。
同时,莫子布还特别准许会津藩的藩兵到南北二京番上宿卫的时候,可以到皇城宿卫,等同近卫军。
所以在如今的东洋五省,曾经被大虞暴打的会津藩,反而是最忠诚的。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