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7节

  至此,魏家带着一伙潮州海盗家族在北大年落地生根,但他们因为人少又不和土著联姻,所以一直没有本土化,顽强的坚持到了现在。

  但在这期间,魏家又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不得不开始考虑生存问题。

  这个打击,就是大明的灭亡后。

  大明灭亡之后,满清一改隆庆开海后的局面,开始严厉海禁,魏家和明香人一样失去了人口和文化的不断补充。

  等到政局稍微稳一点,大陆人继续恢复下南洋之后,潮州人又在以望阁(曼谷)、罗勇、尖竹汶为首的泰国腹心得到了大好处。

  下南洋的潮州人全跑到这几个地方去了,魏家根本得不到多少补充不说,还不断被暹罗腹心地给虹吸走了大量人口,如今他们只剩下了三四千人。

  所以,他们才会找到虽然是同族,但实际上亲缘关系已经很疏远的魏日坤。

  希望魏日坤能想法搞点人来,内外一起干掉土著们的苏丹,让魏家掌握北大年。

  可不要觉得三四千人少,实际上在南洋,一个城市聚集这么多华人就不少了。

  而且就在北大年以东八十公里左右的陶公城,还盘踞着另一伙华人,来自嘉应州,也就是后世梅县的客家人叶家,他们也有三四千人的样子。

  这加起来就是八千多人了,相当不少,可以作为依靠。

  而从莫子布这来说,他也有打北大年的需要。

  现在用法国人吓住了荷兰人,不用担心自己安全之后,靠海且港口条件良好的北大年,就非常适合做基地。

  且河仙现在的支柱经济,就是用大船把旧港、三宝垄、万丹产的锡矿,粗加工后运往广州。

  此时,大陆上缺少锡矿,自河仙转手的锡矿,一度占了进口量的四成。

  广州甚至出现了有船自河仙来,广州锡矿都会跌一波价的情况。

  而北大年,正好卡在爪哇岛等印度尼西亚领土到河仙的海运黄金节点上。

  莫子布控制了这里,就可以为河仙锡矿运输保驾护航,还可以打击其他人从爪哇岛运锡矿去广州。

  此外,吉打苏丹国和北大年南边的彭亨也有锡矿出产,莫子布可以通过叶丰昌等,把这些地方产的锡矿运到北大年粗加工后,也卖到广州去。

  有了矿产的粗加工,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莫子布再把兵工厂放在这,说不定可以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现在南洋普遍缺铁,历史上暹罗就经常请求满清卖点铁锅等物品给暹罗,实际上就是为了拿这些铁锅熔化后做武器了。

  1781年,郑信派出的最后一波使团到满清,乾隆承认并册封他为暹罗国王之后,赐的礼物中,就有铁锅五百口。

  只不过等这些人回到暹罗,郑信已经被却克里杀害了,吞武里王朝变成了曼谷王朝。

  莫子布的想法,就是通过他曾经暴露给洪阿汉的十三行在南洋的黑手套江留行,与十三行中的某个大人物搭上线,用低价锡矿换一些铁矿或者佛山出产的上等铁锅。

  所以,这北大年,就算不为了完成对魏日坤的承诺,他也要打,不但打,还要好好建设。

  。。。。

  莫子布正在纸上做着设计和安排,陈光耀一阵风般的冲了进来,脸上极为兴奋。

  “阿兄,大好事,北大年苏丹巴哈杜尔那个蠢货,刚刚命人驱逐了暹罗在北大年的税官,他宣布不再向阿迦达王进贡了。”

  莫子布忽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此前他还有一点顾虑,因为北大年苏丹不同于吉打苏丹,他是暹罗的属国。

  虽然此刻暹罗阿瑜陀耶王朝自身难保了,但莫子布为之后计,还是要顾及下颜面的。

  “好,真是太好了!”莫子布大笑起来。

  北大年巴哈杜尔苏丹一定是以为阿瑜陀耶王朝完蛋了,迫不及待的要独立啊!

  “蠢货总是以为天下大乱就是他出头的日子,却不知道,他这哪是没了枷锁,而是头上罩着他的爹没了,别人可以随意欺负他了。”

  “传令,第二波休假暂停,昆仑山堂所有堂口士兵,立刻开始集合整训。”

  明天被抓丁要去参加学习会议,下午估计无法摸鱼码字,可能只有一更,我尽量多写点。

第88章 重塑尚武风气

  公元1766年,满清乾隆三十一年,十月。

  莫子布开始大规模召回放假的士兵,不到十天,士兵基本就集合的差不多了。

  这是因为昆仑山堂的士兵虽然大规模的放假了,但实际上这其中有地方去的并不多。

  也就是鄚家兵和陈家兵,以及一部分有家眷到了河仙的李献文部海盗,能回河仙去。

  其余的安南义军,欧洲白皮雇佣军以及大量李献文部海盗根本没家。

  会安的明香人和魏家丁壮也因为太远回不去,因此说是放假,大多也就是在洛坤四周逛一逛。

  莫子布一边命令军官们开始整训队伍,一边把王无楚和裴大兄裴长武找了过来,不一会,魏家的魏长乐也到了。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磨合,魏长乐已经退出了军官的行列。

  倒不是莫子布排挤他,而是他确实没什么带兵的天赋。

  在军营中也无法长期坚持这种严格的军律和大量训练,主动要求退出的。

  现在魏长乐已经转职为了昆仑山堂的商船船长,魏家丁壮和洪阿汉入股的一些潮州丁壮,都交给了陈光耀在率领。

  “长乐,我想让你去一趟阿瑜陀耶,把北大年苏丹驱逐税官,宣布独立的事情告诉阿迦达王。无楚和长武会带上二十人随你一起去。”

  “龙头要打北大年了吗?”魏长乐一下就兴奋起来了。

  “可是阿瑜陀耶城被缅人围的死死的,恐怕是无法见到阿迦达王了。”

  莫子布正要解释,但话刚说出口的魏长乐又反应过来了。

  “我明白了,龙头的意思,是不一定要见到阿迦达王,只需要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就好。”

  “对!”莫子布用力的一点头,“最好还要在你们潮州人内部通个气,就说我们昆仑山堂代替他们去平叛了。”

  魏长乐大喜,忙不迭的答应,丝毫没觉得莫子布说替潮州人平叛有什么不对。

  因为按照现在的格局,经过潮州帮快一百年的经营,从华人这边来说,暹罗确实是一个被潮州人独霸了的地盘。

  所以莫子布去打北大年,哪怕是应魏家的邀请,也需要给吞武里和望阁的潮州人打个招呼。

  “大哥在会安已经得到消息了吧,会安的船队什么时候到?”莫子布继续问道。

  莫子布口中的大哥,就是他强拉上船的义兄,魏长乐的伯父魏日坤。

  而魏长乐听到莫子布用了大哥的称呼,立刻以改了称呼,他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回三叔的话,大伯早就知道了,会安船队约定的时间是六日前出发,由我父亲亲自率领,预计还有三四天就能到达洛坤。”

  “另外北大年的六房堂伯也派人来了,这两天应该就能到洛坤。”

  别看魏长乐大了快莫子布一轮,但他还是得规规矩矩的叫莫子布为三叔。

  同时,北大年魏家的当家人魏大全已经六十有一,按年龄能当莫子布的爷爷了,那也得称呼莫子布为三弟或者五弟。

  这就是莫子布非得拉上魏日坤结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魏日坤年龄和辈分摆在这,莫子布跟他一结拜,平白长了好大一截的辈分。

  而且不单在魏家可以当长辈,在潮州人中也可以。

  他们潮州人自己在南洋互相团结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用祖上的姻亲关系来排辈分。

  潮州本来就不大,最多往上数个两三代,都能找到亲属关系。

  或者说,中国人历来就喜欢这么来团结人。

  呃,如果认真排,算下来的话,郑信还得叫莫子布一声三叔。

  等到魏长乐出去之后,莫子布又拉住王无楚,递给他一封信低声吩咐道:

  “这次去了阿瑜陀耶之后,如果能进城的话,把这封信送到郑国英的府上去。”

  莫子布这封信中其实也没说别的,就是他对目前局势的分析,并详细记录了他去缅甸的所见所闻。

  莫子布告诉郑信,贡榜王朝已经惹恼了满清,他们之间已经起了摩擦,预计明后年就要大打,到时候暹罗的压力就要小很多,未来是光明的。

  但目前来说,贡榜王朝的精锐已经几乎全部抽调到了暹罗,还有大量的法兰西奴隶炮手,阿瑜陀耶城是守不住的,最好能突围出来再做打算。

  如果确定好日期准备突围之后,最好能知会一声,莫子布可以北上接应。

  而莫子布之所以要写这封信,那也是因为郑信先向他示好了。

  莫子布回到洛坤的时候,王闰之告诉他,从阿瑜陀耶城发来的任命书,暹罗王正式任命他为代理昭孟了。

  还以他平定了叛乱为由,把父亲王春发的披(伯爵)爵位给了王闰之,让他继承。

  王家一个重要的族亲,也留在阿瑜陀耶没有回到洛坤,应该是郑国英放在王家的线人。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洛坤是暹罗的领土,王闰之这事如果是在暹罗政局稳定的时候,国王就要派人来问罪,甚至围剿莫子布的。

  即便现在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到了末期,王闰之不得到国王承认,日后等政局稳定之后,也是要被清理的罪过。

  莫子布更可以说的上手伸得太长捞过界了。

  但这一切,都在郑信的大度下,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所以这确实是充满了善意的表达。

  既然别人上道,莫子布也必须要给予回应。

  。。。。

  阿标躺在一张竹躺椅上,躺椅旁边放着一个竹凳子。

  凳子上放着一盘昨日庆贺他乔迁新居后剩下了烤乳猪,还有一个酒坛子和土陶酒碗。

  微风轻轻吹过,阿标抓起一块肥猪皮,美滋滋的一咬,脂肪猛地在嘴里爆开,够香,够有味。

  他轻轻敲了敲碗,一旁肚子已经开始微微隆起的女子赶紧给他满上。

  一口辛辣中带着回甜味的美酒下肚,浑身都开始温热了起来。

  在他面前不远处,还有两个略黑的妇人正在辛勤的劳作。

  她们熟练地用各种工具甚至是手快速的筑起了田坎,把蛇虫鼠蚁掏空的洞填满。

  又吃了一大块肉,随后阿标抓起一块排骨,递给身边怀孕的妻子,妻子惊喜的接过来,也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在阿标这,好东西都是他独享的,只有他给,女人们才有资格吃,他不给,哪怕女人们狂吞口水,也不敢拿上哪怕一小块。

  被严酷婆罗门教和数千年男权社会毒打过的三嫂,就是这么温顺听话。

  这点哪怕是暹罗女子和高棉女子都做不到,她们虽然也比较勤劳,但脾气还是有一些的。

  阿标在心里暗暗决定,以后还是要减少同房的频率,可不能把三个都给搞怀孕了,那就没人种地和伺候他了。

  而就在阿标享受的时候,一群扛着锄头的华人从阿标家的水田边走过,羡慕的眼神全部投射到了阿标身上。

  河仙的华人,或者说整个南洋的华人,除了在巴达维亚饱受荷兰人压榨的之外,大部分人下南洋娶妻还是没问题,只分他愿不愿意娶一个土著女。

首节 上一节 67/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