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39节
更别说,威廉五世至少还是英王乔治三世的亲戚,他则什么都不是。
此外,莫公泽还需要名声,要轰动整个欧洲的名声。
他身兼哈布斯堡和莫氏两大皇族血脉,在欧洲已经要算非常高贵了,但若是还有击败法兰西革命家的声望加成,那就是会是欧洲最顶级的王子。
这个声望,或许比莫公泽的血脉,更能让他获得大量的利益。
在此时的欧洲,真正的贵族是不玩民族区分那一套的,他们玩的是阶级区分,甚至很多平民也非常笃信贵族血脉这一套。
有了名声,整个欧洲的实权人物和野心家,都会来投资他,甚至就连被他统治的百姓,都能更加驯服。
就别说现在,看看后世吧,加拿大的蠢货总理特鲁多都还能靠着家世和相貌来堆砌声望,最后大获成功呢。
而莫公泽在布鲁塞尔看起来很癫狂的‘行为艺术’,实际上是在虚张声势,目的是吓住法兰西军,让他们不敢轻易来布鲁塞尔,从而为自己争取时间。
果然,法军被吓住了,竟然没能在第一时间组织部队进入比利时,而是又在法比边界停了下来。
7月17日。
瑞恩斯坦率领七千远征军抵达了安特卫普,与他一起抵达的,还有一千二百英军。
这下可就稳当了,莫公泽本来只想是吓唬法兰西一下,结果没想到他们真的一个月都不来进攻。
导致到了现在,如果算上这支能与他配合的英军,以及战舰上的水手,莫公泽已经有水陆大军两万余了,而且还是精兵。
而很快,莫公泽就知道了法国人反应这么慢的原因,那就是巴黎又出问题了。
在推翻罗伯斯庇尔的恐怖暴政后,新上台的参与吉伦特派又矫枉过正,走上了他们老路,那就是政权太过宽松。
这导致法兰西国内,本就不满大革命的旧贵族保守派和天主教笃信派,开始死灰复燃,这些闹出了旺代战争的朱安党人,又开始活跃。
而莫公泽在布鲁塞尔突袭击败法兰西革命军的成功,又狠狠鼓舞了这些人一把。
在英格兰的支持下,流亡伦敦的皮塞将军率领四千大革命中出逃的法兰西侨民组成侨民军,在法兰西西部的布列塔尼半岛登陆。
同时,旺代地区一直没有被剿灭的天主教保皇军也重新复出,与侨民军合二为一,准备反攻。
7月17。
侨民军与天主教保皇军在布列塔尼的基伯龙半岛上被击败,除皮塞将军和少量士兵乘坐英格兰军舰逃脱外,其余都被俘虏,随后被处死。
不过这一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也打的并不轻松,从巴黎去的主力革命军伤亡也很大,且造成巴黎内部的空虚。
8月15日,法兰西革命军再次集合,五万人向着布鲁塞尔前进。
莫公泽督率鲁藩军一万一千人,于布鲁塞尔城北考登山上据险而守。
双方激烈战斗,两百多门大炮猛烈开火,步兵成团成团的组织冲锋。
鲁藩军终于在欧洲战场上第一次拿出了全部实力,且愿意决战,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虽然大部分官兵被长达十一个月的海运跋涉折磨的够呛,面对的又是有极高革命热情的法兰西良家子,但仍然把他们打的连连后退。
特别是守护考登山大王宫左侧,由胡全换庶长子胡以忠率领的三千高丽步兵团士兵。
他们射术精湛,意志坚决,多次击败数倍之敌,让一万多法兰西精锐,始终不能从最容易的侧翼突破鲁藩军的阵地。
让.儒尔当看着这一切,只觉得背后冷汗直冒,虽然之前的比利时军战斗力一直很不错,但他们作战并不坚决,有些害怕伤亡,往往会在坚决的大战中,选择避开重大伤亡区。
是以战斗力虽然强,但对法军的威胁并不大。
但是这次,儒尔当发现对面的比利时军对仿佛换了一整支军队一样,作战勇猛,异常坚决。
“凶狠的野狼,迎来了他们的狼王,这一仗不好打了。”儒尔当感叹一声,心中开始萌生了退意,随后,法军的进攻就开始变弱。
而几乎与此同时,路易十六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历史上复辟的查理十世在英格兰的支持下,再次率一千法兰西侨民军和两千英军登陆。
这是波旁王朝的核心贵族在离开法兰西后,第一次率领军队登陆法兰西的土地,意义相当重大。
他的到来,迅速在法兰西土地上引起了连锁反应,大量痛恨大革命的旧日贵族及其子弟,以及笃信天主教的各阶层,纷纷明里暗里响应。
这次影响极为巨大,甚至都传出了巴黎的国民自卫军要叛变革命,迎国王回来的谣言。
阿图瓦伯爵也很擅长利用的他的优势,虽然他指挥作战和带来的三千军队战斗力一般,但他本人非常善于造势。
在他的鼓动下,法兰西各地都爆发了反对大革命的起义。
特别是巴黎珀利帖区,也就是后来的巴黎第二区隐藏起来的大量保王党青年开始上下活动,准备迎接阿图瓦伯爵进入巴黎。
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府的软弱,也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一时间很多人都认为波旁家族回来继续统治法兰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连大量的高级将领,都开始对第一共和国国民公会的命令阳奉阴违。
在这种情况下,儒尔当不得不从布鲁塞尔撤军,莫公泽则抓住机会命骑兵猛追,法兰西军的殿后部队被打的大败,光是在败退中就损失了超过四千人。
此战,加上前面的布鲁塞尔突袭战,在这称为布鲁塞尔之战的战役中,莫公泽声名鹊起,一时间成了欧陆第一会用兵的王子。
把不伦瑞克-吕纳堡公爵费迪南,萨克森-科堡亲王约书亚这些老一辈,立刻就比了下去。
欧陆大小数百国,也不再把比利时当成了一个二流小藩国,而是有点以列强视之的意思。
反而,新生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法兰西大革命的成果,看起来需要一位真正的天降猛男,才能保住了。
第718章 天降猛男,该你出场了
巴黎,战神广场,这座原本是革命圣地的广场,如今却显得有些气氛怪异。
广场上,象征共和国的三色旗旗帜和帽章,被刻意损坏后扔到了地上。
广场正中,著名的自由之杆,被人为砍断,杆子上的自由之帽,也刻意被人踩踏过后扔到了地上,显得又破又旧。
所谓的自由之杆,是大革命时期自由和解放象征,是大革命的标志之一。
它通常是立着一根长杆,然后在杆子顶部挂着一顶帽子作为自由之帽,配以红白蓝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三色彩带装饰。
在大革命时期,自诩为自由之子的革命者首领,经常在自由之杆下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以凝聚人心,推动革命。
但是现在,连战神广场的自由之杆都被砍倒了,事态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灰头土脸的波拿巴.拿破仑正好经过这里,他心中满是苦涩,早已无复土伦之战后,成为了共和国最年轻将军的风光了。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他在雅各宾派执政时期,特别是山岳派上台后,疯狂去舔罗伯斯庇尔导致的。
拿皇这个人,怎么说呢,确实是个人物。
但是你千万别把他想象成李二凤、朱八八这种天纵英主,不说李二和朱八在内政与外交上甩拿破仑三条街,就是个人品德,那也是相差甚远。
拿破仑在他崛起的路径中,其实非常喜欢取巧,又有一颗能放下身段猛舔的不要面皮之大心脏。
这个人,在战争上的能力放到华夏,那也是前十甚至前五的存在,但其他方面嘛,还是差了些。
而且拿破仑还挺倒霉的,好不容易巴结上罗伯斯庇尔的弟弟和妹妹,结果没风光一年,就撞了大运,大运卡车的这种大运。
不过幸好把罗伯斯庇尔送上断头台后,接着执政的吉伦特派幸存者,自己就深受恐怖统治之苦,加上全国反对。
所以没有继续实行随便把人审判,然后送上断头台的事,也对于并不是山岳派核心的,都放了一马。
于是,拿破仑在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之后,只是被下狱了一个多月,随后便以证据不足,将拿破仑释放,也没剥夺他的准将军衔,只是不让他回军队了。
但这其实比杀了拿破仑,还让他难受。
而且拿破仑的家族在科西嘉岛与保利家族的争斗中,也落入了下风,原本大陆上不顺利还可以回去舔舐伤口的老家,也没了。
于是在渡过了极为痛苦的大半年后,拿破仑还是不能压制心中出人头地的渴望,来到了巴黎寻找机会。
“这是革命的象征,是我们推翻腐朽国王与贵族统治,获得自由与博爱的象征,现在暴徒竟敢毁坏他们,这是挑衅,对于革命和共和国的挑衅!”
被毁坏的自由之杆下,一个革命领袖样的人,正在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说。
若是在过去,一定有几百甚至几千人群情激奋的跟着怒吼,但是现在应和者寥寥无几,气势与往日完全不能相比。
“革命的热情,正在消退,似乎所有人都认为,国王回来是不可避免的,法兰西人是需要一位国王的。”看到这一切,拿破仑身边的若阿尚.缪拉感叹的说道。
“之所以会有这种认知,那是因为他们都不是坚定的革命者,当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这么多的人失去了生命,到头来还是要迎回国王的话,将是一件多么讽刺的事情!”
而自土伦战役后就跟随拿破仑,哪怕拿破仑被关进监狱也没离开的让.安多歇.朱诺也显得有点垂头丧气的。
拿破仑其实内心也非常震惊,他也没想到,这次到了巴黎之后,形势竟然变化的如此之快,共和国似乎有稳不住的迹象。
缪拉和朱诺两人说完之后,就都扭头看着拿破仑,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是要现在去为看起来不太妙的共和国政府扛枪,还是倒戈为国王效力,就要看拿破仑的选择了。
人生的关键时刻,拿破仑内心天人交战,不断的在心里重复着共和国和国王的优势与劣势。
他思忖良久,看着那个被折断自由之杆下面的演说家,以及围绕着演说家的数十位革命百姓。
他们依然在慷慨激昂,在为革命奔走,这让拿破仑突然生出了一些惭愧。
“我们都是在共和国中得到成长的,相反国王并未给我们多少好处,如今共和国面临困难,正是我们这些军人保卫它的时候。
而且,越是这种时刻,共和国政府,国民公会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军人,此,正是我们迎难而上,建功立业的最好机会。
我决定了,去向战争部长报道,我拿破仑.波拿巴,愿意保卫第一共和国!”
缪拉和朱诺两人听了拿破仑的话,立刻眉头就舒展开来了,他们也是倾向革命,赞同革命的。
这其中除了有启蒙思想对他们的熏陶,也因为他们的社会阶层所决定。
缪拉和朱诺两人,都出生于富裕的农场主家庭。
这种家庭,在波旁王朝时期属于第二阶层,是饱受压迫,甚至因为家庭条件尚可又没有政治地位,而受到的压榨还要超过普通平民的存在。
而在共和国中,他们的家庭从政府收复购买了大量被发卖的贵族地产,又因为新的资产阶级政策,而使得农产品更加畅销,是大革命中,受益最大的群体。
所以缪拉和朱诺,天生就是法国大革命这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同路人,或者说他们就是革命的资产阶级。
这种情况,在之后的拿破仑帝国和拿破仑军中非常普遍,拿破仑帝国从上到下,从将军到士兵,非常多的人出身于这种类似的家庭。
他们都有保卫大革命,以及大革命胜利果实的源动力。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另一个让拿破仑选择第一共和国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他现在去烧第一共和国的冷灶,获益将会是巨大的。
不但因为有功,还因为他本来就是共和国的将领,在面对波旁王朝复辟的时候,哪怕是曾经雅各宾派的人,总也是大革命的自己人。
反观阿图瓦伯爵那边,大量的失势旧贵族和外国势力,早就把持了所有的高位。
拿破仑现在将不过三五员,兵是一个没有,就算投过去能得到的也极为有限,搞不好日后还会被清算,完全没有投靠的必要。
时间到了8月底,深感危机来临的革命者,终于做出了一个强硬的反击,他们出台了共和三年宪法。
而这部宪法其中有一个最直接的条例,就是为保王党准备的。
这个条例规定,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为元老院和五百人院的选举规则有变动。
这其中元老院就是上议院,由二百五十人组成,五百人院则是下议院,由五百人组成。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