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67节

  “恶魔,你们这些恶魔,我的儿子,他才十六岁啊!”刚刚买完馕饼的塔奇冲过来,揪着尕娃的衣领就开始哭嚎。

  人群中,其他葛逻禄人也开始大骂。

  “桃花石人不得好死,你们不得好死,你们这些异教徒都该下火狱!”

  “让开,让开,我要报仇,桃花石人杀了我全家!”

  “我也要报仇,他们把我美丽的法蒂玛抢走了,还有我的妹妹!”

  “告诉我,告诉我,我的两个女儿,能唱出夜莺般婉转歌声阿西耶姐妹在哪里,你们把她们弄到什么地方去了?”

  “你们为什么那么残忍,我的母亲已经五十岁了,你们还把她烧死在了寺庙中!”

  李尕娃很是沮丧,他本想用最后一颗炸弹自杀,结果却哑火了,这让他成了被人看不起的俘虏。

  可是如今,看到这些葛逻禄人的惨状,看到他们痛苦无比的样子,李尕娃心里乐开了花,他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该,活该,活该你们家破人亡,现在知道痛苦了是吧,当年疯狂往东传教的时候,有想过今天吗?

  哈哈哈哈,放心吧,陛下不会饶过你们的,比今天痛苦百倍的事情,还在远处等着你们呢!”

  李尕娃会一点点葛逻禄话,这是必须的,因为这样才能快速晋升为军官,因此他汉话中夹杂着关键葛逻禄话的吼叫,瞬间就引起了葛逻禄人的愤怒。

  无数人推开卫兵冲了过来,拳头雨点般落到了李尕娃的身上,将他打的遍体鳞伤,但李尕娃脸上的笑意,从未消失。

  傍晚,发泄了一通觉得心情好了一些的塔奇回到家中,看着狼吞虎咽馕饼,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的两个女儿,他心里又好受了一些。

  至少比起今天在城门外那些痛苦嚎叫的同族,他的家庭还算完整,除了两个儿子都被征募去当兵以外,并没有人被桃花石人抓走。

  看着天上明晃晃的月亮,这个四十岁不到就已经两子两女的‘老’葛逻禄人,低低的叹息了一声。

  他现在才明白,当年那些让他们欢呼的向东传教,那些在他们口中代代相传对东方的圣战事迹,对异教徒的消灭,如今会报应到他们所有人的身上。

  而在城外,为了让布哈拉这几百万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饿死至少三分之一,规模更大的破袭战,断粮战开始了。

  李兴泰甚至顶着压力,将纳沃伊要塞中的数千哈萨克骑兵都放了出去。

  双方超过四万骑兵,在上千个绿洲来回狗斗,你躲我藏,我藏你躲。

  大虞的骑兵将所有经过的绿洲都完全摧毁,特别到了最近干草增多,他们更是在葛逻禄人绝望的眼神中,将所有能点着的一切,都给点燃了。

  同时,在撒马尔罕,陈光耀也击退了杜兰尼王朝从高原上的进攻。

  不过战况并不激烈,因为杜兰尼王朝的乱战并未结束,他们只是被大虞对布哈拉酋长国的残酷政策吓坏了而已。

  这些好不容易汇聚起来的家伙们一看下山占不到便宜,陈光耀也没有前来进攻的意思,于是死伤几百人后,浩浩荡荡的两万大军,就返回了高原。

  十月底,布哈拉的气温降低到了十度左右,城中开始实行严格的配给制,许多抽不出壮丁加入军队担任各种任务的家庭,根本得不到粮食。

  两个月前那个丧子的葛逻禄人塔奇为了妻女一口活命粮,也不得不参加了教团组织的民兵,虽然他快四十岁了上不得战场,但作为民夫,还是很好使的。

  泪眼婆娑的挥别了妻女之后,塔奇艰难推开了家门,外面冻饿而死的尸体已经僵硬,远处运送尸体的牛车从未停止转运,但尸体似乎越来越多。

  人还是很脆弱的,白日十度,夜晚三四度的气温很容易就能把人冻死,特别是在不能得到足够食物的情况下。

  方舟埃米尔宫上,波斯王阿迦.穆罕默德.沙冷淡的看着这一切,他挥舞着右手,感受着冷空气,缓缓的说道:

  “感谢真主,寒冬终于来了,疫病会因此而减轻很多,军队可以再次集结了。”

  “神战者们,是否已经召集到位?”阿迦.穆罕默德.沙问道。

  “伟大的沙赫沙阿,属于您的两万神战者已经招募完毕,他们每个人都用无限的勇气和忠诚,来为您效命。”神战者首领米尔扎.迈赫迪回答道。

  “不够!”阿迦.穆罕默德.沙短促的命令道:“我授权你再次从布哈拉的平民中征召三万人。

  告诉这些人,如果愿意为我冲在最前面,他们每冲一次,就能得到五个馕饼,如果战死了,我就把这些给他们的家人。”

  “如您所愿,伟大的沙赫沙阿,我这就下去办。”米尔扎.迈赫迪抚胸施礼后,退了下去。

  “我的侄子,决战的时候到了,桃花石人以为他们一定认为我们已经快要断粮了,但实际上,饿死的就是布哈拉人,我的士兵根本没有挨饿。

  你下去,告诉士兵们,从今天起,每天每人加一斤肉。”

  侄子莱索曼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他看着叔叔阿迦.穆罕默德.沙说道:“叔叔,我们并没有那么多肉,如果每人每天加一斤肉,那么所有的牛羊很快就会被杀光的。”

  此时,波斯王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如今猥集在布哈拉及其周围还能牢牢控制绿洲各个绿洲中的,除了两百多万布哈拉人以外,还有五万波斯军,八万教团民兵,以及三万神战者和一万五千希瓦骑兵。

  这十七万五千军队中,除了那一万五千希瓦骑兵外,其余都需要从土库曼转运一定的军粮来供应。

  如今整体上野外的骑兵对战他们处于劣势,一万斤粮食从阿什哈巴德出发,在不算路途损耗的情况下,也只有能三四千斤到达布哈拉。

  如果算上中途人吃马喂,可能只有一千斤能到布哈拉,且这路途中,骡马的损耗是十分惊人的,使得布哈拉不但缺粮,还缺少牲畜,根本没有多少肉。

  “没有肉吃,就没有力气作战,你别管了,下去宣布吧!”阿迦.穆罕默德.沙还是那副淡定的样子,似乎他早有准备。

  等到所有人都走后,阿迦.穆罕默德.沙的贴身仆人,约等于宫廷总管的霍达达.伊斯法哈尼才走了进来。

  阿迦.穆罕默德.沙冷酷的盯着本应该是他身边最贴心的仆人,眼神因为这场与桃花石作战的巨大豪赌处于劣势,而变得愈发癫狂。

  “记住,最开始要少放一点,份量逐渐增加才好,要让人不会第一时间尝出来,所有的肉块你都要亲自检查,不能混入毛发、指甲等任何可以暴露的东西。

  就算有所暴露,也要随时注意,在事情没闹大之前平息下去,如果耽误了军事,你知道我会如何对待你的。”

  听到国王阴冷的话语,伊斯法哈尼情不自禁的抖了一下,他知道他这位主人有多么的残暴与狠毒。

  “伟大的沙赫沙阿请放心,我一定会把事情办好的。”

  。。。。

  布哈拉南偏西,一个叫做卡拉尔的小镇上,大虞两万骑兵的大本营正在这里。

  房间内,傅康安比出征时足足瘦了二十斤,已经眼窝深陷,腰围全无了。

  这五个月的破袭战实在艰难,因为大虞骑兵的补给只够他们一个月的,其余都要从布哈拉人身上找,同时也不能经常联系纳沃伊的李兴泰,这样有被人发现的危险。

  而布哈拉核心地区不能去,周边地区经过反复拉锯之后,居民不是跑了就是死了,能获得的补给非常有限,且为了保证战斗力,至少一半的给养还要留给战马。

  这就导致许多人,包括许多一线兵将,都是在只能吃个大半饱甚至半饱的情况下作战。

  作为生下来就没吃过苦的富家子弟,傅康安经历了外兴安岭以北的磨难,到了此时,心境再次得到了升华。

  在他的周围,不管是真正的汉人,还是他这样的旗人,亦或是漠南漠北的蒙古人,东洋的高丽人与倭人,都在拼命忍受,没有人叫苦叫累。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因为皇帝,那个给所有人无限未来的皇帝。

  因为皇帝让下面的兵将相信,他们今天的艰苦付出一定会得到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

  也是皇帝的算无遗策,让兵将们相信,皇帝的所有目标都能得到实现,从不会失败。

  当然,更能让傅康安感慨的是,皇帝给了所有人一个充足的理由。

  那就是他们现在干的再多坏事,都是在为子孙后代获得一个不吃苦受累的地上天国,都是在为子孙们解决忧患。

  正是在这种上下一心,在都有做一个伟大的祖宗的豪气支持下,他们才能承受这么多的磨难。

  “都指挥使大人,纳沃伊急报,吴国公莫子泩率四万五千征西军已经到达撒马尔罕,大元帅命我们停止破袭,潜伏休整,等待召唤。”

  “太好了!”傅康安拍案而起,终于等到这一刻了,决战终于要到来了。

第742章 远迈汉唐今日始

  朱漆勇字盔,大红鸳鸯战袍,脚踏小牛皮靴,肩扛最新式莫邪1793来复枪,枪口上精钢刺刀闪闪发亮与头顶的盔缨交相呼应。

  士兵们脚步一致,数千人只发出非常统一的隆隆响声,四列行军队列中间,高大的挽马拖着一门门三磅野战炮,正在有序前行。

  军官们全部在自己士兵的左前方显眼位置,军阵外面,军乐队敲着行军鼓,吹响了热闹欢快的唢呐。

  士兵们目不斜视,没有一个人乱说话,更没有人脱离队列,指挥大多靠军旗,能来回奔驰的,也只有指挥部的传令兵。

  而在离着大军军阵两三里,三百余哨骑形成严密的布控,如同一张大网一样向前网去,杜绝了任何一点有被敌人偷袭的可能。

  作为大军监军的皇弟莫子泩,他身穿金色龙纹鱼鳞甲,头戴真武大帝斗笠盔,没有搞任何特殊,与所有士兵一样,踏步而行。

  当然,莫子泩这套甲已经完全是样子货了,甲叶连后世兰州牛肉面切肉师傅来了也得学上三年,一套金光闪闪的甲胄全重竟然只有十余斤。

  但远远看去,只看这幅做派,就知道这支军队是何等强大,他的指挥官是如何能得到士兵们的拥戴。

  “是朝廷的天兵来了,天兵来了!”

  “陛下还是记得我们这些开拓之民了,一听咱们挨了打,就来帮咱找场子了!”

  “看见没,这就是汉家,这就是咱们大虞皇朝的好男儿!”

  “果然是天子近卫,一百个葛逻禄人也抵不上一个咱的英雄儿郎!”

  近卫军所过之处,大量的大宛盆地的移民争先恐后的围了过来。

  他们在路边搭起香案,提着家里的美食和农家浑酒,有些还杀了鸡鸭甚至牛羊炖成汤,想要让过路的近卫军儿郎喝上一碗。

  所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莫过于此了。

  莫子泩本来想抓紧赶路,但百姓们盛情难却,又有耆老拜伏在路边磕头请求,他实在经受不起,只能让军队暂时停下,以慰藉父老思乡之苦。

  “此乃陛下之弟,太祖献皇帝第六子,皇室宗亲,吴国公莫公子泩,诸位不可忘了礼仪。”

  早有附近县、堡的官吏过来介绍,惊的刚刚站起来的一些耆老又慌忙跪下了。

  莫子泩则赶紧把他们扶了起来,耆老们却不肯,一定要给莫子泩行三跪九叩大礼后才站起来。

  且施礼完毕起来之后,尽皆泪流满面,领头的耆老对莫子泩说道:

  “殿下以千金之躯,跋山涉水,西行万里到我等着边荒,只为替我等之小民撑腰张目,可见君父心里,还是装着我们的,还是心疼我们这些赤子的。”

  “是啊,大宛离国万里,原本以为到此如同流放,今日见到殿下也前来,方知不是那么回事。

  看来这里也是陛下眷顾的国家之地,现在我们可以放下心来耕种了。”另一个耆老也接着说道,显然对莫子泩的到来非常激动。

  莫子泩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安宁,这些人到了大宛长则四五年,短也有两三年了,可能一直到了此刻,他们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

  此时唯一的不和谐的,就是莫子泩这个殿下的称呼,在以往的王朝,皇帝之弟弟肯定是王没跑的,但在大虞不一样。

  郡王只给有开疆拓土,安定社稷等大功劳者。

  一字王爵的话,必须要开疆拓土且自己亲临藩国治理,实行了夏君夷民者,方可授予。

  是以如今的大虞,只有一个王,那就是他三哥鲁王莫子溶,即将有一个王,那就是他姐夫夏王李献文。

  “如果此战得胜,自己就请在河中就藩吧,这样才能子孙留下一个王爵,等老了再回中原养老,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莫子泩脑子里想着未来,嘴里却在说着不一样的话,他拉着一众耆老的手,情真意切的说道:

  “本公此次西行,除了领朝廷大军征讨不臣以外,就是奉了陛下之命,前来看望大家的。

  请大家放心,今时不比往日,大虞也一定会远迈汉唐,所以这里,大宛盆地,将永永远远属于中华,除非我们汉人又亡了天下,不然,我们永不分离!”

  “说得好,说得好啊!”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声,喝着肉汤,吃着面条、馒头的近卫军将士们也眼神坚毅。

首节 上一节 767/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