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82节
甚至可以这么说,共和国的西北在此时,应该要被称为中原或者中土了。
这种情况下,还把关系西北安稳的工业中心放在兰州这种内陆腹地,是完全不合适的。
“工业,国之重器,死生根本,放到迪化,那就太远了。”莫子布稍微有些犹豫。
他不是没考虑过把西北的工业中心放到迪化,然后合迪化与乌噜木齐,建一个影响中亚的巨城。
但是迪化距离内地太远了,还有沙漠阻隔,如果建立了强大的工业,那么未来是会有隐患的。
“那就移民,儿臣建议,把兰州、凉州、甘州的民户,分十年迁一百万户去迪化和伊犁,彻底将准部变为汉家之地。”
阿森口中的汉家,就不是指朝廷,而是指汉族人了。
此时的准部,也就是新疆北部汉人大约只有三万户,二十万人左右。
其余六万户接近四十万人都是蒙古、畏兀儿、哈萨克以及其他被满清征发到准部的东北生女真各部。
而看到莫子布有些意动,阿森继续说道:“西军中,除了近卫军、京营外,应该让其余至少六成的兵将,就地受封。
让他们填满伊犁河谷与迪化周围,与迁过去的一百万户甘肃百姓,共同在准部与河中,卫国戍边。
而且西北使司,也应该迁到准部去,陕甘两省已经没有什么重要任务了,治理之权,应该交换朝廷。”
莫子布隐约有点感觉到,他这个从小被当成帝王培养的儿子,比他这个半吊子出身,更适合作为一个大帝国的君王,因为他更有雄心壮志,着眼的地方,也更广阔。
“不行,一百万户就是五百多接近六百万人,这太多了,甘肃一省现在也不过一千多万。”
莫子布果断摇了摇头,这小子太能折腾了,可别搞出一个汉武帝,还是要收一收。
“不过你提的建议,我认为很有可行性,这几日随我上朝,与大臣们一起商议一下,随后你就去河中看看吧。”
阿森早就想去河中,但莫子布一直有些舍不得,这个时代,走这么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阿森笑嘻嘻的看着父亲,眼里流露出了很多年都没有出现的,孩童看父亲的孺幕之光。
“父亲是担心懿文太子旧事发生在孩儿身上吗,放心,孩儿身体好着呢,自己也一直在注意。”
你别说,还真挺像,同样是驱逐鞑虏恢复汉家,同样是父亲放权给儿子,把儿子当副皇帝用,同样是儿子相当关注西北形式,总想亲力亲为。
莫子布和阿森之间,还真有点朱元璋和朱标那味。
“懿文太子英年早逝,实乃天命不在其身,是大明朝注定的劫难。
儿臣此去,若天命在我,自然百无禁忌,若命中该有一劫,逃也是逃不掉的。”
阿森说着,脸上露出了非常自信的神色,他相信自己一定是有天命,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的。
第753章 皇帝杀人,三族归一
西元1797年,4月4日。中华大虞光中二十二年,原满清嘉庆二年,农历三月初八,清明节。
西军大胜的消息,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各省督抚,各地商会,陆海军代表,东洋、南洋封臣,甚至北贺洲(北美)新化大都督行营,都派代表赶回了南京城。
南京城中,各陆海军军官学院,各太学、高学、小学师生全部换上了戎装,组织了超过万人的学生方队,高呼万岁口号,向着南京紫禁城而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祝贺。
学生们在军事教官的带领下,头戴黑色大帽,身穿褐色毛呢长袍,腰系黑色革带,脚踏黑色鳄鱼皮靴,右挂长刀,斜端带刺刀的燧发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当然,这是戎装礼服,真上了战场,黑色大帽要换成飞碟盔,毛呢长袍是用来保暖的。
作战的时候要穿紧身有很多口袋的短款鸳鸯战袍,扎武装带,这种莫子布设计的,已经很接近十九世纪末期的军服。
莫子布特意在皇城外禁垣的西安门上接见了前来道贺的学生军,接受了他们的祝贺。
此时的大虞,军事教育是有一整套的体系的,学生们从八岁入小学开始,就会每两个班级配备一个军事教官。
这种军事教官都是从战场上退役的老士官担任,一面承担后世体育老师的职责,一面向学生传授军事知识。
毕竟是大拓殖时代嘛,这些学生中很多人未来都是要出去拓殖的,不会玩刀弄枪,不会队列,不习惯军律可不行。
山呼万岁声中,十六岁的京口陆军军官学院第九期大四军官生,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关天培,手持全国军官学院学生共同签名的红底金日月大旗,作为代表上前,单膝下跪,将这面旗帜呈递给了皇帝。
莫子布一听这名字,就觉得很放心,关天培关老英雄嘛,随即推开身边的太监和侍卫,亲自上前将旗帜接了过来。
旗帜上面,一连串的军校名字,广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泉州的海军军官学校,兴唐河仙府的屏山海陆军学院,江北狼山步骑兵专科学校,淮安府的楚才骑兵学院等等赫然在目。
“陛下,我等军校生听闻西军大胜,铲除邪教毒壤,生擒波斯王及河中三汗国酋首,为我西北同胞报仇雪恨,张我中华雄风,特来为陛下贺!”
莫子布接过这面象征着陆军,也是他自己经常用的红底金日月大旗,当即就披到了身上。
顿时,西安门外的在校生和数千旁观南京市民,立刻就沸腾了起来,山呼万岁的声音再次声震瓦屋的响起。
莫子布还亲自把关天培给扶了起来,让他站到自己身边,然后看着上万人,大声说道:
“朕自立国以来,一改逆清与大明陋习,非大朝会,非祭拜天地祖宗,不允许你们三跪九叩,就是为了不磨灭你们身上的英雄气!”
这倒是真的,莫子布一直很看不惯随时随地就下跪,甚至三跪九叩,
这玩意不是不能有,但不能时时刻刻都在用,这是真的会折损人之英雄气的。
所以在大虞朝,哪怕就是上朝官员们也不用向皇帝三跪九叩,只有在一月一次的大朝会,才会如此。
“而今日,你们的前辈已经为你们做好了榜样,什么是我汉家的好男儿,不是宋时只会之乎者也的东华门下唱名,也不是五代残唐只会内斗的牙兵牙将。
而是你们,是你们这样忠君爱国,锐意进取,愿为国家与民族,披肝沥胆,开疆拓土的好儿郎!”
说着,莫子布解下腰侧的宝剑递给关天培,今天他也是一身戎装,身穿山纹金甲,头戴真武大帝斗笠盔。
“关天培,朕等待着你和你的同学们立功的消息,让中华的威名响彻宇内,为后世子孙打下一片永世乐土,前进吧!”
十六岁的关天培哪受得住这种阵仗,他激动的浑身发抖,泪流满面,双膝下跪高举双手接过皇帝宝剑的时候,什么话都不会说了,只剩下了呜咽的磕头。
随即,莫子布下令全体前往南郊,祭祀天地祖宗,告知这一大好事。
这下,那真就是全城沸腾了,当皇帝的銮驾从城中穿越而过的时候,不管是南京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亦或是从南洋来的,出身在南洋,长在南洋的第一二代南洋汉人。
还是东洋的新罗、朝日、蓬莱、方丈、扶桑等行省的归化汉人,都涌了出来,甚至还包括一些法兰西人也在队伍之中。
所有人都穿上了自己最华丽、漂亮的衣服,大人笑,小孩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随着銮驾一起前进。
莫子布先到天坛与地坛祭祀皇天后土,亲自宣读祭文,表示大虞朝已经远迈汉唐,拿下了汉唐一直想要拿下而未能成功的土地。
快走到生命尽头的大文学家袁枚在他亲自起草的祭文中写道:‘汉征大宛,仅携天马还,唐纳波斯,只番贡矣已,唯我大虞,定两河而收其中(富庶),灭三国族而立大汉,开疆拓土,扬威四海,报同胞血仇,存万里疆域。’
莫子布读完了这祭祀皇天后土的文章,亲手将一块西军监军,六弟吴国公莫子泩从布哈拉埃米尔方舟宫中取下的宝石,镶嵌在了新的大虞地图上,表示河中地区,从此就是汉家之土了。
这块地图,是当年成立南洋使司时,立在天坛之中的,每增加一块国土就要刻上当地地图,并放上一样当地的宝物,以此告诉后人,此土已属汉家,不可再丢弃。
随后,由皇太子大佬森亲自点火,举行燔柴望燎仪式,将发生的这些一切,敬告天地。
这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在移驾太庙,告知祖宗。
而大虞朝的太庙,其实有点怪异。
其他皇朝,供奉的肯定是自己的祖宗,只有大虞朝,自家祖宗只有三人,就是莫子布的曾祖父莫仕平、祖父莫玖、父亲莫天赐三人而已。
其余甚至不能算陪祀而要算主祀的,就有始皇帝,汉太祖、汉太宗、汉世宗、汉中宗,汉世祖,汉显宗,唐太宗、唐高宗,以及明太祖,明太宗,一共十一位并非大虞朝君王,也不是莫家直系祖宗的皇帝。
嗯,莫子布在抢救了大部分永乐大典后,否决了清朝给明朝修的明史,转而让大虞朝给大明朝修史,然后又把万寿帝君这不孝玩意给朱棣上的成祖,改回了太宗。
阿森原本有些不懂,他不明白自己父皇在太庙中放十一个历代明君干什么,但现在他懂了。
因为在进太庙之前,波斯王阿加.穆罕默德.沙,王储巴巴杨,布哈拉埃米尔、希瓦可汗的近支王族百余人。
以及希瓦汗阿布尔.加齐.加依普,布哈拉埃米尔海达尔等人的头颅,都被送到了太庙前。
莫子布活动了一下手腕,就穿着皇帝的黑色衮服,头戴十二旒冕,亲自提着一把锋利的短刀,来到了波斯王阿加.穆罕默德.沙面前。
“狗东西,不识天时,波斯沙赫沙阿早就是华夏君王的收藏了,你还敢弄到头上去戴着。
想当阿布.穆斯林,想让朕的勇士也尝一尝怛罗斯之战的痛苦。
呸,不自量力,也不撒泡尿照照,你有那个本事吗!”
莫子布一口唾沫吐过去,把衮服的大袖子一撸,在几万双眼睛,内外文武大臣的震惊的目光中,一米八的莫子布把一米五八的波斯王阿迦.穆罕默德.沙直接提到了空中,就像拎着一只羔羊一样。
莫皇帝左手举人,右手持尖刀,一刀就扎进了波斯王阿迦.穆罕默德.沙的胸口。
鲜血飞溅,喷了莫子布一头一脸一身,被切断舌头,一路饱受折磨,就剩下一口气的波斯王,在半空中无力的挣扎着,发出了低低的惨叫。
血雨中,皇帝左手一松,波斯王忽的坠地,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莫子布飞速抽出腰间用来装饰的帝王剑,闪电般一挥。
白光闪过,一具无头的尸体落地,黑乎乎的头颅,则被一个锦衣卫殿前司的高手,面无表情的提在了手中。
人群中一时间鸦雀无声,这事发生的太快,很多人没看明白怎么样,波斯王无头尸体就落地了。
万寂无声中,唯有莫子布笑的特别开心,他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就像回到了当年自己提刀上阵拼杀的日子,这鲜血,让他兴奋不已。
“陛下雄风不减当年,可喜可贺。”昔日莫子布麾下猛将,现在的枢密使武文勇第一个出来恭贺,他十分狗腿的从殿前司高手中拿过波斯王的头颅。
“昔日臣跟随陛下征讨四方,杀吉达苏丹,阿拉干王乃至威震南洋的白象王,宛如就在昨日,臣请为陛下提着此物,供祖宗们血食。”
其余震惊中的文武大臣和内外封臣们,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跪下胡言乱语的祝贺着。
因为这皇帝穿着衮服,头戴十二冕旒,亲手把军队俘虏来献祭的牺牲给砍头,实在是太.呃,太劲爆了。
这恐怕只有夏商甚至三皇五帝时代,才有的劲爆场面吧。
而在最外面,百姓们没看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很快就有人把情况给通传了出去。
这使得一个个百姓兴奋的红了脸,纷纷觉得这一趟没白来,没白走这二三十里路,这不得子孙几代人都拿出来讲一讲呀!
“崇恩,李祘,武文勇,你们三个跟着朕进来吧。”莫子布大笑完毕,连身上的血迹都不擦,衣服也不换,叫上了三个名字,拉着儿子阿森的手,就进了太庙。
莫子布叫这个三个人,都是有深意的。
李祘就是当年的朝鲜王,历史上的朝鲜正祖,拿下半岛之后,莫子布还是没下死手,毕竟此时的朝鲜还没什么劣迹,甚至称得上海东忠藩,处理太过还是说不过去。
于是他将李祘转封到了婆罗洲北部,位于坤甸以北,文莱以西,差不多就是后世马来西亚沙捞越的西半部,以古晋为都。
崇恩姓徐,是原日本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治的儿子,只不过他不是在倭国出生,而是德川家治到了南京后,纳的小妾所生。
德川家治去世后,莫子布允许只有三岁的徐崇恩继承爵位,只不过从亲藩的江户大公换成了内勋的江国公。
而武文勇,则是原本属于京人的越人中官职地位和爵位最高的。
五人进了太庙中,莫子布先带着他们祭拜了自家祖宗,然后来到了以祖龙始皇帝神位、塑像为正中的华夏帝王祠中。
莫子布走到这里,思绪万千。
日朝越三族,就是中华文化扩散下最主要的三个种族,他们本应该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成为中华的助力,最好用的爪牙。
但是历史上中华沉沦百年,导致这三个本应握在自己手中的利器,变成了敌人插向自己心脏的尖刀。
这三族对中华的伤害有多深,与莫子布穿越前同处一个时代的人,都感同身受。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