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97节
王连那是一点也可不客气,傅康安让他说,他立刻站起来就说了。
“且大丈夫逢此良机,正该抓住机会,以小博大,出奇制胜,立不世之功。
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我等何日得以封妻荫子,末将还想留个爵位或者封地给子孙后代呢!”
这话说的,屋内的军官们眼睛都闪亮亮了起来,军人,特别是上升期的国家的军人,不怕战死,而只怕战死的没有价值。
毕竟自己占着大优势还能封妻荫子的机会可不多,上了战场也不一定就肯定会死,绝对是可以一搏的赚钱买卖。
所以还真如王连说的那样,机会难得,很多时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哈哈哈哈,果然好志气,我傅康安,也想得一个爵位呢!”傅康安这话,说的稍微有些心酸。
毕竟在满清时期,别说一个爵位,就是公爵乃至王爵,对于他来说,也不是特别大的事。
“既然将军也赞同,那我们不如就精选精兵五千,趁着大雪封山,廓尔喀人完全想不到的时候出其不意,奔袭二百里直接拿下阳布!”王连相当激进的提议道。
“将军,你们黑旗军中,至少六成的人不是跟定国公在北海边和苏武城(伊尔库茨克)的冰天雪地中击败过罗刹大军,就是跟着靖边伯李兴泰公翻越西天山的大雪山,突袭过浩罕国。
而我麾下的两千松潘军,一千是大小金川的嘉绒兵,一千是松潘、甘孜地区的凶悍汉蕃猛士,生于雪山、长于雪山,艰苦耐寒,对这种气候一点都不陌生。
既然咱们都有翻越大雪山的经验,再加上本地百姓引路,只不过走吉隆河峡谷而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傅康安其实也早有考虑,因为就如同王连说的那样,他现在指挥的士兵,都是非常擅长高原雪山作战的精锐老兵。
同时,他们看似要翻越须弥山这样的绝地天险,但实际上不用真的翻越大雪山,而是可以通过吉隆河峡谷一直南下。
当然,路途这还是很艰难,因为吉隆河落差很大,很多地方不好走。
同时,即便到了二月(公历三月),温度也还是在零下五度到零上十度之间,气温并不是太友好。
“这事,我不能做主,还是需要上报罗将军,他是主将,理应由他来主持。”
福康安咽了口口水,他在心里觉得,这次是有可能成功的,但仍然强行克制住了心中的渴望。
因为翻越须弥山反击廓尔喀,灭国擒王是一定会名留青史的,他要私自带人把这功劳拿了,罗思举哪怕再是大度,心里也肯定会极度记恨他。
平白得罪一个这样的皇帝爱将,实在有些不划算。
傅康安在心里决定了,要是罗思举选择坐镇惹萨,那就再好不过,要是选择亲自来主持,那他当一个副手,也足够了。
王连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这要换到任何一个汉将,都不会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留给罗思举,但是傅康安不行,他是旗人,还是曾经的上三旗旗人。
众人又商议了些细节,集体在请战的书信上签了字,正要让信使立刻送往惹萨,没想到罗思举自己却来了。
“哈哈哈哈,好!”罗思举穿着黑色的吐蕃仿唐式罩袍,也就是露出一半肩膀和胳膊的这种外袍,举着众人准备给他的书信大声的笑着。
“傅康安,你不愧是陛下愿意保下来的良才,有胆识!”
“王连,你小子不负陛下恩宠,给你们贵州人长脸了!”
“如今国家四处征战,安西四省的战争还在进行,北贺洲新化大都督辖地也在向南开拓,泰西的鲁王陛下和法兰西国也日日在求援。
这些年,军费花钱如流水,陛下因此日夜不得安寝,罗相公急的都快秃顶了。
我辈军人,受陛下大恩,百姓供养,理应为国家多考虑考虑,确实不宜在此地继续虚耗粮食。”
罗思举说着,把书信放在帅案上,“我不但同意了你们的作战方案,而且会跟你们一起出征,老子这次从惹萨冒着风雪来,也正是为了此事。”
“太好了!”王连喜上眉梢,不过又很快迟疑了一下,“那惹萨该怎么办,将军你走了谁坐镇?”
“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罗思举挥了挥手,“过年之前,慈航普度尊佛他老人家,就不辞辛苦的赶到了惹萨,接管了全部的政务,朝廷的驻藏大臣,也在来的路上了。”
这还真就是想到一块去了,也是国家超级上升期的共同特点,军人觉得有未来,有地位,所以愿意为了国家和他自己去拼命。
公历三月十三日,罗思举在济咙宗从一万八千平廓大军中精选了五千人,加上一千藏兵,总计六千人,用大量小木船和爬犁拉着辎重,从吉隆河,也就是根德格河的源头南下。
吉隆河由于是从须弥山(喜马拉雅山)中穿过,河道峡谷又细又长,且落差极大。
且济咙宗平地日最高气温虽然有十几度,但峡谷常年见不到什么阳光,冷风怒号之下犹如一个天然冰箱,温度极低,以至河水竟然还处于封冻状态。
这虽然让大军的平底船和爬犁在冰面上行走的非常快,但不要忘记,这里是落差极大的须弥山脉中。
于是,刚刚出发没多久,就有好几艘平底木船直接失控,摔下了跟瀑布差不多的河道。
罗思举等只能将很多大的平底木船放弃,改用更小的爬犁,然后用四五个人控制一个,用人力来牵着爬犁,不让它过快摔下峡谷而粉身碎骨。
虽然这样免不了有时候失误,连爬犁带人一起摔下去,但总比人活着但是物资辎重全没了要好得多。
三月十八,只有三十公里的吉隆河峡谷,大军足足走了五天多,损失了接近三成的物资,因摔死,冻死牺牲将士一百六十余人,才从峡谷里面走了出来。
出了峡谷口,就是尼泊尔的境内了,吉隆河在这里被称为热索河,河面豁然开阔,气温虽然还是低,但河水也不再完全封冻。
扎西多吉的情报也非常准确,大军主力还没出谷口,直接就看见了热索河北岸,那个廓尔喀人立在索喇拉山半山腰的碉楼。
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吐蕃式碉楼,建于山腰的孤悬处,上上下下都是射孔,最顶上还有一门小炮,非常方便控制四周的小路,特别是谷口。
此时尼泊尔特别是东北部,受羌塘影响非常深,包括人种,也属于吐蕃这个大种群的一员,因此跟在羌塘几乎没什么区别。
“不好打,这完全就是大小金川碉楼的翻版。”傅康安和海禄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他们身后来自大小金川的嘉绒兵也是这副表情,他们这些人,恐怕比廓尔喀人自己,还知道这碉楼的厉害之处。
“能打下来,但是不能阻止他们破坏浮桥。”罗思举眯着眼睛,做出了最后的判断,他招了招手,示意刚被提拔为济咙宗宗本的扎西多吉上前。
“上下游有何处可以渡过?”罗思举问道。
听了罗思举的话,扎西多吉先是跑到高处左看右看,确定了半天周围景色,才对罗思举说道:
“从此处往上六七里,那里有一段河道比较狭窄,但河边全是冰冷陡崖,需要不怕死的勇士通过绳索缒下去才行。”
原来,吉隆河到了这里就被称为热索河,是因为在这里又加入了一条大河,或者说,吉隆河到这里,实际上变成了热索河的支流。
而大军要渡过的,实际上是以原热索河为主的更宽阔河流。
“我去,松潘镇的嘉绒兵最适合干这事。”一向作战憨勇,不惧牺牲的王连直接出来请战。
“且末将的三百贵州亲兵,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哪怕须弥山也不在话下。”
罗思举点了点头,他也觉得王连去最可靠,“我给你两一千人,三个时辰内,你必须渡过热索河,到达南岸,并对南岸的两座主要驻兵碉楼发起进攻。”
“末将领命,将军就等我的信号吧。”王连拱手领命,下去安排作战去了。
“傅康安,我给你一千人去攻打北面的碉楼,你需要做出全力攻打,但又力有不逮的样子。”
罗思举继续安排道。“其余各将,各领本部,一看王连所部开始攻击热索河南之碉楼,立刻走小路绕过北面碉楼抢夺浮桥。
哪怕死伤再大,也不许停留,半个时辰内,必须拿下碉楼,支援王连。”
罗思举这么安排,为了就是出其不意,或者叫做演戏,因为如果出了谷口就猛攻北岸碉楼,那么就算能拿下,南岸的廓尔喀人也有足够的时间破坏浮桥,只有先麻痹他们,再来强行夺桥。
果然,当日午后,傅康安率一千人,穿着吐蕃式长袍,鼓噪着进攻北面碉楼。
北面碉楼的廓尔喀人虽然被吓了一跳,但反应过来之后,炮轰抢打弓箭射,打的以藏兵为主的傅康安一千人抬不起头。
南岸的廓尔喀人见状,也从最开始的紧张转为了看笑话。
他们大声敲响了钟鼓给对岸的同袍助威,隔着河大声的辱骂,没有一个人认为傅康安所部能攻下北面碉楼,自然也就没了切断珍贵浮桥的打算。
一个时辰后,傅康安所部一千藏兵死伤三百多,甚至开始出现拒不上前的和逃命。
廓尔喀人更加得意,来自廓尔喀王族,可以用辛格作为姓氏的守将哈哈大笑,他甚至想要让人烤半只羊,用对面死伤惨重的吐蕃人作为下酒菜。
正在此时,王连所部九百余人突然出现,他们在渡河和缒下悬崖的时候,损失了七八十人。
“就这点人,还想要攻下我三千人驻扎的碉堡,吐蕃人的脑子都是坏掉的吗?”辛格将军大笑了起来,言语中充满了轻蔑。
“难怪我们那么轻易的就把他们变成了驯服的奴隶,连格鲁派上师的等身像,都被送进了阳布的宫中。”
这位辛格将军在大笑,他的士兵也在笑,一点也没意识到危险来临。
“出动一千五百人,围住他们,把他们统统杀死!”辛格将军抽出了他的廓尔喀弯刀,大笑着下达了命令。
第767章 利益够大,什么事都能发生
热索河南岸,王连一看廓尔喀人闹哄哄的出来差不多两千人,就知道对面上当了,完全没把自己这方当回事。
只是他有点奇怪,羌塘中的那一万廓尔喀兵都几乎全部被杀了,难道这里的人一点警觉都没有?
其实还真没有,由于大虞没留战俘,又因为地势险恶,逃回去的廓尔喀人不多,所以真实情况被廓尔喀沙阿王朝给掩盖了下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时候中华帝国可还没有倒架,几千年的东方老大哥,威慑力不是说着好玩的。
你要让所有廓尔喀人都知道中华帝国派大兵来讨伐他们了,而且已经把入侵羌塘的已经被杀光了,这廓尔喀人的士气,还不得立即崩了。
所以廓尔喀国王拉纳.巴哈杜尔.沙阿只能选择骗,只告诉国内在羌塘的统治出了点问题了,要小心来自羌塘的反击。
而偏偏,王连手下最多的,是来自大小金川的嘉绒兵,北岸傅康安进攻碉楼的,干脆就是藏兵,这更加笃定了河南岸廓尔喀人的判断。
而王连也十分狡猾,他看廓尔喀人士气如虹的急奔过来,人数也是他的两倍,于是干脆把九百余人分成两部分,前部为嘉绒兵,后边是他的三百贵州籍亲兵。
“你们上去打一轮铳,然后佯败把这些廓尔喀人给引过来。”王连对嘉绒兵的千户说道,顺带还指了指身后这条狭窄的小道。
嘉绒千户秒懂,当即领命下去了。
此时,廓尔喀人的战斗力,还是有一些的,当然这是对比印度人来说的。
这恒河平原土地肥沃,除了雨季和旱季太过明显,容易造成水旱灾害外,就没有多少缺点了,因此粮食产量完全不是南亚次大陆其他地方可比。
这人生活富足了,就会不舍得拼命,廓尔喀人则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穷的要死,自然相当蛮横。
同时英属印度也需要他们来对付从南亚次大陆上的其他势力,有意在武装装备上扶持,这两方面,同时造就了廓尔喀人在南亚的所谓骁勇名声。
战场上,几百嘉绒兵隔着三四百米就断断续续开火,然后呼啸着往前冲,结果廓尔喀人在一百多米上一顿点射,他们瞬间就支撑不住开始逃跑。
几百人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惨叫声,他们惶惶如丧家之犬,跑的飞快,边跑还边把燧发枪等装备和碍事的轻甲、衣物,给丢在了地上。
这些嘉绒兵确实非常悍勇,但同时也超级老油子了。
大小金川断断续续的打了几十年,早把这些家伙给锻炼出来了。
别看大部分人不过三十来岁,但基本都有了快二十年的战场厮杀经验,演起败兵来在,自然神形兼备,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廓尔喀人本来不准备追这么远,但对面战败的实在太真实了,由不得廓尔喀人不信。
而且嘉绒兵丢下的外袍中,往往刻意装了银币、丝绸手巾、精盐等物品。
这些东西不多,价值不是特别高但也不低。
而正是这样,吸引的廓尔喀人愈发癫狂。
这可是有讲究的,丢的多了,一定会引起怀疑,怀疑你想趁着他们抢东西反杀一波。
丢的少了,会让追兵提不起兴趣。
这丢的不多不少,一方面会让追兵忍不住联想你身上还有更多,也不至于让追兵起疑心。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