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510节
潘筠吓了一大跳,差点一脚把人踹飞,好险收住力了。
她捂住有点抽抽的右腿,没好气的道:“李老爷,你不要命也不要害我呀,你知不知道我一腿威力有多大?要是我受惊之下踹出去,你能飞到县衙门口,胸骨都能给你踹碎了信不信?”
“我信,我信,潘道长您厉害得很,您现在说什么我都信,”李老爷紧紧地抱住她的腿,哭嚎道:“潘道长,你是我花重金请来的,虽然你把后头的钱还回来了,但还有定金呢,您不能见死不救啊。”
潘筠用力把腿拔出来,道:“你不要坏我的名声,我都给你解决了。”
潘筠掰着手指头道:“你受鬼折磨,我是不是把鬼给你找出来了?他们的尸骨重新找地方下葬后就不会再去找你了,这算不算解决了?”
“这是解决了,但是……”
“别但是,”潘筠掰下第二根手指头道:“第二,你怕被人报复,那我是不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把所有的淤泥给你挖干净了?而且还要泥咬着泥,主要矛盾和目标都转移了,你这个小喽啰谁还能在意你?报复是不是也不存在了?”
“两件大事都给你解决了,我就拿你五十两定金,你有什么不满足的?”
李老爷一愣:“五十两?不是一百两吗?”
坏了,嘴快说瓢了。
潘筠立即挥手:“你别管多少,你就说我有没有给你解决吧?”
李老爷也立即将定金的事抛到脑后,哭道:“是,这两件事是都解决了,可我还要坐监啊。”
潘筠:“性命无忧啊。”
李老爷拍大腿:“可受苦啊。”
潘筠:“这是法律!李老爷,我可不是外头那些收钱就乱办事的野道士,我可是三清山山神庙的庙祝,堂堂正正的道士!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贫道严守死遵,绝不违反!”
李老爷:“原来潘道长是三清山山神庙的庙祝,我李家从此以后就信奉三清山神了,我要将祂供为家神,还愿给山神塑造金身,早晚三炷香供奉,潘庙祝,您救救我啊。”
潘筠面色一缓,摸了摸胡子,哦,她没有胡子,她把脑子里的大师兄形象赶走,换上四师姐的形象,微微抬着下巴,冷若冰霜地道:“既然李善人你诚心诚意的求了,那我便也诚心诚意的度化你。”
李老爷狠狠点头,一脸期盼的看她。
潘筠:“你准备三十六两银子吧。”
李老爷立即从怀里掏出一把银票,可怜巴巴的塞进她手里:“我也没数,但一定超过三十六两了。”
潘筠把手背到身后,没好气的道:“给我干嘛,给邬县令!”
“亏你还是个读书人呢,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潘筠巴拉巴拉的道:“大明律,徒刑赎刑十二两一年,你的罪名,顶头了判三年徒刑,三十六两赎金交上去,三年内,每旬到县衙报道一次,无令不得离开吉安县。”
李老爷一呆:“这,这就完了?”
潘筠居高临下的看他:“不然呢?”
李老爷就咻的一下把钱收回去,以手撑地从地上爬起来。
潘筠幽幽地道:“但也不一定。”
李老爷扑通一声又跪下,一把抱住潘筠的小腿哭起来:“潘道长啊……”
潘筠哼了一声,这次倒是不抽腿了,由着他晃了两下才道:“赎刑也不是你想赎就能赎的,得县令同意啊,我看邬县令很不喜欢李老爷你啊~~”
李老爷立刻把怀里的钱又掏出来塞给潘筠:“潘道长,你和邬县令交情好,您替我求求情。”
潘筠接过钱数了数后点头:“好说,好说。”
潘筠转头就把钱分给李文英一半:“李师兄,我还得再留一个时辰。”
李文英抬头看天。
潘筠顺手又给过去一张十两的银票:“李师兄,我们就要出门历练了,你钱准备好了吗?”
李文英:“饿不着我。”
“饿不着和吃得好还是有区别的。”
李文英便接过钱,问道:“你想让我做什么?”
潘筠就捂住胸口道:“我今天元力消耗太大,飞行法器……”
“我来御。”
潘筠:“衙门重新给他们准备了墓地,已经都挖好了,本来直接掩埋就好,但我突然觉得,若能超度一二,让亡灵早日往生,或许更好。”
李文英看了她一眼,道:“行,我来。”
潘筠就露出笑容,上前给他捶肩揉手:“我就知道,李师兄有侠义之心。”
潘筠对李老爷道:“去找邬县令吧,就说你花钱请我们超度亡灵,以赎多年来见死不救,知情不报的罪孽。”
“啊?”李老爷一脸茫然。
李文英“啧”的一声,问她:“这人你是非救不可吗?”
李老爷立即回神,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就往前院跑:“我这就去找邬县令。”
第574章 超度
邬县令定定地看了李老爷一会儿,也不知是感念于他愿意花钱超度亡灵,还是因为和潘筠的交情,反正最后他点了点头,答应了:“你可以赎刑。”
李老爷哭了。
立刻转身去安排。
戌正一刻,所有的尸骨都被车运到县里的乱葬岗。
乱葬岗的坟堆很多,邬县令白天便叫衙差们来挖坑了。
本计划这两日选个天晴的好日子将所有尸骨下葬的。
但潘筠他们要超度亡魂,便选在了今夜。
李老爷出手很大方,直接从自家铺子里取了上好的素色绸缎来,并花大价钱给他们买好了下葬的骨瓮。
十几口骨瓮一溜排开,最末尾是两具棺材,全是棺材铺的掌柜和伙计刚送来的。
他们此时也没走。
因为棺材铺提供捡骨埋葬服务,李老爷不仅买的多,买的还是好骨瓮,配送了套餐,里面还包括不少香烛纸钱呢。
说真的,干这门生意这么久,见过的尸骨不少了,他们也常和县衙合作,但埋葬这么多尸骨,又是大晚上的,他们也是第一次。
看着站在一旁的道士,掌柜和伙计们都觉得后脖子凉飕飕的。
衙差们不觉得凉,只觉得热。
上上下下的搬动尸骨,又是大夏天的,可不热吗?
衙差们觉得都热馊了,身上全是味儿。
他们一具一具的把尸骨往下抬,转身时不由看了眼拢手站在一侧的潘筠几人,心里嘀嘀咕咕:真是有病,谁大晚上的下葬啊?
潘筠目不斜视:“你们是不是在心里骂我?”
衙差们立即把脑袋转正,去搬别的尸骨,心慌慌的否认:“没有!”
一个衙差忍不住问:“潘道长,您会读心术?”
“不会,”潘筠道:“但我能测谎,你们刚才明显说谎了。”
衙差们不敢再腹诽她,老老实实地把尸骨都搬下来。
都成白骨了,除了两具腐尸他们另外给准备了寿衣寿鞋外,其他的尸骨都只用绸缎裹着,脚边贴了一张白纸,上面是他们的各自的简易画像和名字。
邬县令和县尉抱了一怀的木牌过来:“笔墨都准备好了,这些是棺材铺送的,再请人写来不及了,我们自己来吧。给他们留个牌位,以后若有亲朋来祭也好认。”
几人的字并不比棺材铺的师傅差,他们取了笔,分好要写的名字便开始。
李老爷也要伸手,被潘筠一巴掌打在手背上:“你就别了,他们要不高兴的。”
李老爷不服:“我给他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他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能活着谁想死?”潘筠道:“这点小恩小惠要是能收买你去死,我也送你一套,还可以更豪华一个档次,你去不去死?”
李老爷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李公子提着笔道:“爹,要不你去把骨瓮搬过来吧,王掌柜刚才说,骨瓮上最好也写上他们的名字,这样将来要寻尸骨时就更不会出错了。”
“牌位都有了,怎么还会出错?”
“还真会,”邬县令幽幽地道:“我办过一个案子,一人看上了一个坟堆的风水,便想替他家祖宗改换墓地,他就偷偷地把两个木牌给调换了。”
众人:……
“两家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祭了两年,到第三年,另一家总觉得位置有错,却又想不通缘由,最后一纸诉状告到县衙,要求县衙开坟验瓮,这一开,才发现张家祖宗的牌位下埋的是李家祖宗的骨瓮。”
潘筠一脑门问号:“他……他没把瓮给换过来了?”
邬县令瞥了她一眼:“没有。”
潘筠诚心诚意的问:“他那两年运气不好吧?”
邬县令:“不巧,他那两年运气挺好的,所以他才更加肯定自己改换风水有益。”
不仅潘筠,就连李文英都惊讶了,异口同声的道:“他祖宗脾气真好。”
想想觉得不可能,这要是代入到他们,高低得在梦里给这大孝子混合双打,除非……
“是不是投胎去了?”
邬县令回答不上这种问题。
但骨瓮写字这件事却是定下来了,虽然,他们不觉得会有人挪动他们的木牌。
人多,速度便快。
潘筠写完就去捡尸骨,将绸缎打开,从下到上,将尸骨安坐在骨瓮里。
她第一次干这种事,只看过书,哦,学宫也上过课,当时并没有实践,但她记住了每一块骨头应该在的地方。
在场的,除了她和李文英,只有棺材铺掌柜有这个能力。
所以安骨就他们三个在干。
潘筠仔细的将头颅放下去,确认无误之后将瓮盖合上,然后用绸缎将骨瓮披起来。
潘筠带走小红的尸骨,一共还剩下十七具尸骨,
十五口骨瓮,两副棺材,此时都被小心的放在坑底。
潘筠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今晚月亮小得跟豆芽似的,倒是星星很多,汇成了星河。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