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587节

  潘筠:【闭嘴!你现在不困了?】

  潘小黑忿怒的挠了空气三五下:【都怪你,我们被倒扣了多少功德?你说过,最后会回来的呢?在哪儿呢?】

  潘筠回头看了一眼大船来的方向,淡定的安抚它:【别急,好饭不怕晚。】

  潘小黑被安抚了下来。

  它后知后觉的觉得,它的脾气越来越好了,这要是以前,它一定不答应!

  潘筠回答薛韶:“他是给你准备的。”

  薛韶一愣:“我?”

  潘筠:“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做了,我是个道士,道士嘛,修炼为主。”

  薛韶若有所思:“这桩差事落不到我身上。”

  潘筠鄙视他:“你就不能努努力吗?”

  薛韶:“……这不是努力就可以达成的,银山……最后来的不是功勋出身的子弟,就是宗室子弟,再次一等,朝中这么多文武大臣家中优秀的子弟,怎么也轮不到我。”

  潘筠心中突然闪过一念,眨眨眼:“你……你立此大功,应该不会有事吧?”

  薛韶身子一僵,和潘筠对视,也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朝中,他二叔得罪的人有些多;

  这半年来,他得罪的人也不少……

  本来就是岌岌可危的活着,现在……

  薛韶沉默。

  潘筠皱眉。

  见她渐生怒气,薛韶连忙安抚道:“问题不大,大不了被罢官,有此功劳,他们不会流放我,更不会杀我。”

  潘筠抿着嘴不说话,静静地看着海船破水而行。

  海风卷起海水,啪哗啪哗的拍在海船上,就像刚才的对话一下一下抽在她心上。

  良久,潘筠才淡淡的道:“果然,这世上不是做了好事便会有好结果。”

  薛韶轻轻一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看着他的笑脸,潘筠喃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薛韶颔首:“我的结果未必好,但我们想做的事已经达到,结的果子在朝我们期盼的方向上生长不是吗?一个人的结果差异在众生面前不值一提……”

  潘筠却不这样认为:“怎会不值一提呢?众生就是一个又一个人组成的……”

  薛韶笑了笑,还要说,却发现站在对面的潘筠两眼放空,而后慢慢合上眼睛。

  他微讶,抬头看向天空。

  海风席卷着水汽扑面而来,拍打在人身上,有厚重湿润之感,薛韶差点站立不稳,但潘筠却稳稳的站着,道袍猎猎作响,不多会儿就被海风和水汽包裹在中间……

  那海风狂得好像要把她卷走一般。

  薛韶扭头去看海面,只见大海上的风浪还是那么大,拍打在船身上的海浪时上时下,和半刻钟之前并没有区别。

  薛韶感觉到了浓厚的灵气聚集。

  他小心的后撤,见潘筠太靠近船沿,又忍不住上前一步,想将人拉回来一点,可又怕打扰她。

  妙真和妙和察觉有异,狂奔而出,正好看到薛韶伸手,不由的大喊一声:“别碰我小师叔。”

  薛韶收回手。

  陶岩柏和张惟逸几个道士住得远,后一步跑到。

  他们立刻把潘筠和人群隔离开来。

  张惟逸扫了一眼周围,也觉得这里不是顿悟的好地方,但人已经入定,总不能把人叫醒。

  这可是难得一遇的机会,醒了就没了。

  张惟逸直接点了妙真妙和和一个师弟,沉声道:“我们四个白天护法,岩柏,你和另外两个师弟等着晚上里换班。”

  陶岩柏就看向妙真。

  妙真冲他微微点头。

  陶岩柏这才回船舱休息。

  不远处聚集了许多倭国人,这些都是益田氏押船的人,潘筠把他们放在自己的船上是为了另外两条船的安全,她绝对没想到,结果自己成了最不安全的那个人。

  薛韶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转身去驱散那些倭国人,让高志铭等大侠将人关进船舱里看管起来,不许他们随意在外走动。

  将可能有危险的人都关起来,船板上瞬间空下来,显得安静和安全了许多。

  张惟逸和妙真三人面对着潘筠盘腿坐下,看着她在海风中巍然不动的,周身的灵气时卷时舒,可窥见她的顿悟并没有那么顺利。

  到了夜晚,陶岩柏和另外两个师兄来换下妙真妙和。

  张惟逸没有动。

  他对几人道:“我修为比你们高,可以几日不睡,不用忧虑。”

  妙真:“几日?”

  她快速的看了一眼陶岩柏,道:“小师叔以前也顿悟过,我记得没这么长。”

  张惟逸一脸无奈,又是嫉妒,又是忧虑:“她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她现在是第一侯,要是一般顿悟,她大可以将感觉压下,等回去找个安全的地方再将灵感翻出来仔细的想。

  但她进入的这么快……以我的经验,没有三五日出不来。”

  妙真瞪眼:“那我们不是都要登岸了吗?万一小师叔还不出定,有人冲上船怎么办?”

  “所以我们往回走,但先不靠岸,先在海上飘着,等她醒了再说,”张惟逸道:“运气好,说不定两三天她就想通悟到了。”

第688章 热闹极了

  潘小黑静静地趴在潘筠的脚边,偶尔抬起头来看她一眼。

  托她的福,它正在疯狂吸收灵气修炼。

  作为灵境本体,它可以感受到潘筠体内的元力在暴涨,

  大海上水汽重,灵气在进入潘筠体内后运转,水生木,水木属性的元力快速修复潘筠的内伤,让丹田元力充盈。

  三天之后的清晨,他们看到了大明的海岸线。

  卯时未到,他们身后无尽的大海已出现天光,前方的海岸线慢慢由黑变白,显出其他颜色来。

  远远的海滩上一个人也没有,但看着那条若隐若现的线,所有人都不由的心潮澎湃,眼眶都湿润了。

  屈乐喃喃道:“明明才离家不过一月有余,怎么好像过了一生一样?”

  没人回答他,大家都静静地看着那条代表家的线。

  一直坐在旁边看护潘筠的薛韶扶着喜金的手起身,走到船头看着那条若隐若现的线,眼中是喜金看不懂的情绪。

  张惟逸勉强收回目光,命道:“转舵,暂不登岸!”

  “为什么不登岸?”一道沙哑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起。

  众人猛地回头,发现潘筠睁开了眼睛,正皱着眉头。

  张惟逸大喜:“潘师妹你出定了?你悟成了?”

  潘筠嘴角微翘:“多谢诸位师兄师弟为我护法。”

  潘筠虽未明说,但大家都知道,她一定悟成了,且一定进步不小。

  道士们一时间既高兴又嫉妒,满眼羡慕的看着她:“她会不会成为这八百年来第一个成仙之人?”

  “大师兄当年都不及她吧?”

  “话不能这么说,要不是天师府让大师兄把基础打厚,压着他,他早就晋升第一侯,后来是遇到了意外……”

  想起张留贞的意外,道士们心中酸楚,正难受,就见潘筠依旧一动不动的站着。

  妙真妙和早发现了,俩人好奇地伸出手指戳了一下:“小师叔,你怎么不动?”

  潘筠:“……麻了。”

  字面意义上的麻。

  陶岩柏:“站了三天多,肯定麻了!”

  三人立即冲上前给她揉腿捏手。

  众人不由地咧嘴笑。

  薛韶也一乐,眉眼弯弯,他对阿信道:“转舵回去吧,给另外两条船打旗语,让他们跟上。”

  阿信应下。

  一直被关在船舱里的倭国人也被放出来了,看着越来越近的海岸线,他们也不由提起一颗心。

  这就是传说中的东方上国吗?

  听说这里遍地是黄金,田地里是金灿灿的稻谷和麦子,人穿的都是滑如珍珠的丝绸,人皆读书,会说雅语,官员都人品高洁,爱民如子……

  连读过书的益田家弟子都不由的心生向往。

  海船停靠泉州港。

  和破破烂烂只能停靠小渔船的温泉津町港不一样,泉州港,曾经是世界第一大港口,即便朝廷海禁之后,泉州港只接通往琉球的海贸,接受倭国的勘合令使,它曾经的海港依旧可用。

  海船进入海港,看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接驳位,倭国人眼里是化不开的羡慕。

  留守泉州港的侠士老早就看到徘徊不去的海船,提前一步上报武林盟。

  所以等海船靠岸,李文英、张子铭和林盟主都带着人赶来了。

  船一靠岸,船上的人往下蹦,船下的人往海船跑,两方双向奔赴,很快抱在一起。

  大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甚至亲眷在人群中。

  高志铭和宋萱被衡山的人围在中间:“师兄,师姐,我们还以为你们出事了呢,这么长时间不见回来。”

  其他大侠也各有熟识的人冲上来打招呼。

  道士们则是统一去找李文英和张子铭,所有参战的道士,即便不是龙虎山学宫弟子,也受天师府管理。

首节 上一节 587/6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