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648节
第760章 怀疑
潘筠点头。
玄妙心中微动,问道:“船上装了什么货物?”
潘筠一顿,目光扫过凄惨的三条海船,以及船板上的大明旗帜,心思电转:“装了二十万两白银……”
玄妙定定地看她:“这事谁知道?”
潘筠道:“连杨善都不知道,只有矿区的一部分人知道,还有泉州市舶司的曹吉祥及他手下几个人。”
潘筠也越来越怀疑:“四师姐是怀疑他们认错人,抢错船了?”
玄妙想了想问道:“那二十万两白银全是你的?”
潘筠龇牙一乐道:“不,全是要上贡给朝廷的。”
玄妙便淡然的道:“那和抢使团官船有什么区别?”
潘筠声音森寒:“是没有区别。”
师姐妹俩人对视一眼,都打定主意要把藏在背后的人揪出来。
“阴沟里的毒蛇,若不抓出来拔掉毒牙,总有一日还会突袭咬人。”
王璁他们的船虽放慢了速度,却还是靠近了这座岛。
因不知具体情况,他们改变方向,想要远远的躲开这里。
妙真就拿着旗帜爬到船楼上朝他们挥动。
王璁看不懂她的旗语,但能从千里眼中看到人,他当即道:“靠过去。”
使团的官兵们看到大船上的大明旗帜,互拥痛哭。
太好了,他们不会流落在外岛。
两艘大船靠岸,七八条小船被放下,他们立即加入到大海里捞尸的行动中。
别说,掉海里也不全都是尸体。
他们不仅捞回来不少还活着的官兵,还捞到一个被撞晕的海寇。
人虽晕了,却扒着一块浮板。
刚试出鼻息,陶季立刻上前捏开人的嘴巴,先不救人,而是把他嘴里的毒囊给取出,然后才施救。
杨善急匆匆而来,潘筠给王璁使了一个眼色。
王璁立即上前拦住杨善行礼:“大人,在下王璁,之前有给您写过信,邀约一同启程。”
杨善脚步微顿:“你就是潘筠的师侄,暂替朝廷看管银山的王璁?”
“正是贫道,大人,请借一步说话。”
杨善看了一眼被陶季救治的海寇,转身和王璁走到一旁说悄悄话。
王璁表示,他们船上有要紧的东西,回国可以带上他们,但他们不能在船上乱走;
而且船的载重也是问题,最好是把船修好,否则他们必须得舍弃一些东西。
杨善目光扫过他们的船,问道:“你们带了很多货物吗?”
王璁:“满载而归。”
杨善微微蹙眉道:“我们这边都是很重要的东西,不能随意丢弃,”
王璁:“所以要先修船,修不好时再说。”
王璁打探道:“不知可否请当地的人帮忙?”
杨善沉思:“我会上书给琉球王,但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他们在岸上也遭受了袭击,杨善现在对琉球也不是很信任。
但他没想到,琉球王收到他的求助信息,立即派人过来帮忙,甚至还多带了两艘海船过来,要是他们的船不能航行,就由琉球的船队送回去。
来的官员还特别诚恳,把琉球王的侄子都给带来了,琉球王没有儿子,侄子亦是王子,琉球官员表示,他们的小王子可以亲自送使臣回去。
他们的伤员不少,杨善就决定留下一部分重伤的人,战死的官兵则烧成骨灰带回去。
为了尽快回到京城,他决定改变航线直接回天津卫。
琉球方面对此全无意见,表示一切都听杨天使的,他们只要能为上国效力即可。
潘筠听了感叹不已:“琉球王果然感念皇恩,这也是杨大人和琉球的缘分。看来杨大人之前回程选择到泉州是明智之举,若是返回天津卫可就错过了……”
潘筠说到这里一顿,身体僵住。
杨善喃喃:“是啊,我们来时经过琉球,是奉圣命抚慰琉球,回时却是临时决定从琉球回泉州,而不是经黄海回天津卫,这些人提前埋伏在这里,是探到了我们船队的消息,还是另有所图?”
杨善看看潘筠,又看看王璁,最后看向他们身后的两艘大船,转身急匆匆离开。
看样子,他是要去紧急提审那两个海寇。
薛韶见潘筠一脸懊恼的模样,就提醒她道:“人走远了,表情可以收了。”
玄妙转身就走:“太假了。”
潘筠毫不在意,还是一脸的懊恼,嘴上却嘀咕道:“管用就行。”
果然,紧急审完海寇的杨善又改了主意,他决定和王璁等人结队回泉州,再从泉州回天津卫。
杨善沉声道:“全部走海路,我倒要看看,我大明的海路到底有多难走!”
他没有再追问王璁船上带了什么东西,而是直接让琉球的船队将王璁的两艘船护卫在中间。
他们的三艘官船经过维修,有两艘还能使用,于是他将坏的那一艘和重伤员托付给琉球,带上有刀砍火烧痕迹的两艘官船一起上路,哪怕走得慢些,载重变轻了,他也要带着。
潘筠站在船头看着排头的海船,微微一笑:“不知道接下来还会不会有海寇劫掠?”
陶季:“听上去你很盼望。”
潘筠:“我喜欢快刀斩乱麻,最讨厌这种淅淅沥沥下不尽的阴雨,落不尽的暗箭。”
薛韶:“只怕,就算海禁大开,这些算计也不会停止。”
潘筠就转头去问王璁:“听到了没,数不尽的阴谋诡计,你确定要掺和进去吗?”
王璁却很兴奋:“入世亦是修道,我又不比蠢笨,为何我不能挣这笔钱?小师叔,现今大明的民间海贸一片混沌,若由我来拨云见雾,岂不快哉?”
玄妙:“不怕死吗?”
王璁:“死亦无悔!”
玄妙和潘筠就默默地应下了,只是眼中都闪着亮光。
家中孩子既然想做,那他们就替他探一探路,又有何不可?
大海很宽阔,因大明海禁,平时连渔民都没一个的海面上却时不时的冒出一条船来。
船只都很小,只是远远的摇动,看见这支有着八条船的船队,只观望一阵便撤离。
杨善每天都拿着千里眼看,见一连三天周边都有小船出没,面沉如水。
他让人给后船传信,晚上要小心戒备,从现在开始,晚上也要半数人保持战时状态。
各船严格执行。
杨善转身去底舱看那两个海寇。
第761章 再伏击
两个海寇是分开关押的,有一个就剩下半条命了,所以锦衣卫们审他时手段也不敢太激烈,生怕一用力他就死了。
另一个倒是吊起来用了不少刑,但嘴巴很硬,硬得一点也不像海寇。
杨善走到底舱,先看了一眼那半死不活的海寇,再去看被吊起来的海寇,道:“很快,我们就会知道你们是谁派来的了,掠杀朝廷天使,一旦查出你们的身份,九族诛灭!除非你们立功抵罪,或者,不知者不罪,你们一开始想掠杀的就不是朝廷使团。”
被吊着的海寇心中一紧,拳头一紧,锁链发出哗哗的声音。
杨善上前,轻声道:“不论前者,还是后者,你可要抓紧机会,因为很快,你就会有许多同伙作伴,你嘴硬,他们却未必有你这份骨气。”
海寇一脸麻木,只在杨善转身离开时才微微抬起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心中的天平不断摇摆。
当天晚上风平浪静,船队又往泉州方向推进了一些。
天亮之后,四周的海岛增多,能看见的下海捕鱼的渔船也增多了,断断续续便看见一两艘小船。
潘筠也拿着一个千里眼津津有味的看着:“渔民苦,但不能下海打渔的渔民更苦,难怪沿海这么多渔民逃到外面来,即便不做海寇,换个能打渔的地方打渔也是一条活路啊。”
薛韶看着她手中的千里眼。
潘筠就顺手递给他,和王璁道:“回去就做千里镜,海贸一起,这东西铁定好卖。”
王璁一口应下。
薛韶手一顿,立刻问道:“你们会做这个?”
“会呀,”王璁手里也有一个,正在海面上四处看,随口应道:“这东西又不难,学宫不少弟子都会做。”
薛韶也想学。
王璁就一口应下:“等我做的时候教你,这个东西很好学的,保管你看两次就能上手,就是制作时间长。”
但这东西也贵,值得它的制作时长。
只不过这东西在民间应用的少,除军队外,只特别有钱且喜欢猎奇的人会买,销量少,工部和器物坊就能满足。
不过,若海贸真的起来,这东西的销量必定上升!
王璁嘿嘿一乐,已经决定回去就找人做千里镜。
薛韶看完了,放下千里眼道:“今晚要小心些。”
与此同时,杨善也下令让各船检查武器,连火炮都检查了一遍。
潘筠他们中午吃过饭就去睡觉了,一觉睡到傍晚,当天晚上无事发生。
船上却并未懈怠,依旧保持一日两轮班,不论黑天白日,都保证有一半人在战时状态。
一直到中途起程的第六天夜里,他们已经能隐约看到大明的山川了,夜里,海风变大,海浪一下又一下的拍打在船壁上。
盘腿坐在床上的潘筠睁开了眼睛,她随手将膝盖上趴着的潘小黑拎起放在枕头上,一把剑出现在手中,拔出后走出舱门。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