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658节

  皇帝却已经陷入自己的感情想象中,想到登基以来的艰难,父皇若还在世,百官必不敢如此怠慢糊弄他……

  他心一软,点头道:“潘筠不是常来往于泉州和福州吗?开春之后在这两个地方附近选个知府给潘洪。”

  王振:“……陛下,潘洪现在只是鸿胪寺右丞,外放为知府,是不是升得太快了?”

  “快吗?”皇帝挥手道:“潘筠有功,朕不想见她,只能赏她父兄。”

  王振扯了扯嘴角道:“但潘洪未曾做过地方首官,突然外放为知府,只怕于民政无益。”

  皇帝却觉得这都不是问题:“潘洪为人清正,做知府,守着条例来总不会出错的。”

  皇帝已经决定了。

  王振从不会在明面上忤逆皇帝,反对的意见只会提一次,皇帝只要坚持,他立刻就顺从。

  背后,他自有别的办法达成目的。

  比如,泉州和福州附近都没有知府缺。

  只要出缺,他立刻安排人顶上,到时候空出知州这样的位置来,皇帝自己就会退而求其次。

  调职一事毕竟只是他们君臣间私下的谈话,皇帝不下令,他自然不会往外泄露消息,所以各地知府缺很快补上,这是吏部和内阁的决定,与他何关?

  王振嘴角微翘,见屋里有些暗了,便让人将灯点起来,然后温声劝道:“陛下,会昌伯今日寿辰,刚给太后磕头请安出宫去……”

  皇帝一听,当即起身:“朕也去看看母后,你让御膳房准备些寿桃,让人送去会昌伯府。”

  王振笑着应下:“知道陛下定要赏赐会昌伯,臣早早让厨房准备了,这就派人送去。”

  太后脸上有忧虑之色。

  皇帝素来孝顺,见状便问道:“可是舅舅有难处?”

  太后看向四周。

  皇帝就让人退下,只留了王振在身边。

  太后这才叹道:“我听说,有人弹劾会昌伯府海贸走私,庇护海寇?”

  皇帝淡淡地道:“只是御史风闻奏事,还有人弹劾王骥勾结海寇,截杀使团呢,都是捕风捉影,母后不必忧虑。”

  太后沉默,是不是捕风捉影,她自有判断。

  前年麓川之战刚开打没多久,便有御史死谏,百官喊着国库没钱,最后是会昌伯进宫了一趟,皇帝便从内府拨了十万两给国库,御史死谏的风波才平息一些。

  大军在外,户部也不得不筹措军粮给西南送去。

  会昌伯不止一次给皇帝送钱,有两次,钱就是通过她的手交给皇帝的。

  孙家家境一般,在她入宫之前,她父亲就是一个主簿。

  便是她做了贵妃,又做了皇后,最后做了太后,孙家依旧比不上那些旧勋贵和世家豪商。

  他们家也没那么经营的人才。

  只是靠俸禄、种地收租和几个铺面租金,哪里来这么多钱?

  太后一直知道,孙家大多数钱来自于地方富商的孝敬。

  她是民间之女,知道商人难做,一门生意要做大做强,势必需要权贵做靠山,否则生意很可能会被夺。

  她给家里的劝告一直是,不做劳民伤财之事,庇护富商,使其不受其他权贵迫害,于她来说算正经收入。

  但她没想到,这些富商有可能是走私,还可能和海寇勾结。

  太后紧盯着皇帝,这件事皇帝知道吗?

  她紧盯着皇帝,犹豫片刻,还是没问出口,而是问道:“出使倭国的使团可安全回来了?”

  皇帝笑道:“他们过两日便回到京城,母后要是对倭国风俗感兴趣,可以招他们进宫说说话。”

  太后松了一口气,点头:“好。”

  顿了顿,她问道:“御史弹劾会昌伯的事……”

  “朕会让人查清楚,还会昌伯一个公道的,”皇帝拉着她的手笑道:“母后,今日曹吉祥派人送回来二十万两白银,全是从倭国银山炼的,您真应该跟儿子去看看,那银子雪白,潘筠让人做成了银砖,一块足有三十斤重,沉得让人拿不住。”

第776章 罚俸

  顺利转开话题。

  太后也笑起来:“潘筠?可是钦天监夏官正尹松的师妹?”

  皇帝一愣:“您怎么知道?”

  大家提起潘筠,第一印象就是潘洪之女,然后是龙虎山道士,最后才会有人想起她是尹松的师妹。

  很少会有人把尹松的师妹排在第一印象。

  太后抿嘴一笑,道:“尹松算命很准,后宫里的宫女太监都喜欢找他算命,我还听说,他们这些修者是真的会飞天遁地,宫里就有人见过他们飞到空中和一只妖鸟打架。”

  王振目光微闪,笑道:“臣也听说过,春夏中秋冬五位官正都出手了,五人修为高深,凌空而飞,甚是利害,但他们依旧不敌妖鸟,潘筠当时人在诏狱,见他们不敌,当即从窗口飞出诏狱。”

  太后听得津津有味,这些在宫中早有流传,只是很少有人会在太后面前说,更不要说讲述得如此津津有味了。

  “最后还是宫中的张道长出手,这才把妖鸟赶出京城,”王振叹息一声道:“可惜张真人当时不在京城,副监齐博也无作为,不然在妖鸟入京前就把它拦住或擒杀,也就不会有后来百姓议论之事。”

  妖鸟袭击京城之后,因为是众目睽睽之下,不仅官员,京中也有不少百姓看到了,加上妖鸟掀翻了不少屋顶,之后京中隐有流言,说皇帝无德,这才异象生,妖孽肆虐。

  “禽兽行事没有章法,谁能知道妖鸟会来袭击京城呢?”太后连忙拍了拍皇帝的手,安慰他:“民间总有愚昧之人,他们哪里知道天底下有多少稀奇古怪的东西?皇帝不必往心里去。”

  皇帝扯了扯嘴角,心中却的确升腾起一股怒气,问王振:“张真人还未归京吗?”

  王振躬身应道:“是,张真人自六月回龙虎山闭关,至今未出。”

  皇帝就道:“张真人既忙于修炼,钦天监监正之责谁来负责?”

  王振道:“由两位副监和五位官正一同处理,只是人多口杂,意见不一,事情就难以决断,臣也是后来得知,妖鸟袭京一事,副监彭德清曾卜算出来,只是副监齐博没放在心中,当时夏官正尹松又一心搭救在诏狱里的潘筠,故未曾上报,这才险些酿成大祸。”

  皇帝喃喃:“彭德清?”

  “此人极擅天象卜算,只是性温吞,过于老实温厚,不像尹松会讨人喜欢。”

  但皇帝最讨厌的就是前朝和后宫勾连,尤其是钦天监里的官员,他们若在后宫行卜算算命之举,只怕有乱朝的嫌疑。

  皇帝当下没说话,事后却叫来彭德清一见。

  彭德清的确是个温和的中年男子,皇帝问他,妖鸟袭击京城前,他是不是卜算出来了?

  彭德清微懵,他这是算出来了,还是没算出来啊?

  他下意识去看王振,最后决定按照惯例忽悠人:“的确有异象,有妖孽犯京,但恕臣才疏学浅,未曾算出是妖鸟,更未算出它入京的时辰和地点,以致惊扰陛下。”

  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皇帝当然不会怪罪他,反而还觉得他能在妖鸟入京前算到有妖孽来袭很厉害。

  没几日,皇帝就下旨安抚天师府,然后免去张懋丞的钦天监监正之职,让他专心修炼,为国祈福,管好天下道士,发展道统。

  然后令彭德清继任钦天监监正。

  副监齐博和五官正被申饬,因为在妖鸟袭击京城时护佑不力,被罚了三个月俸禄。

  收到圣命的六人:……

  副监齐博慢悠悠的起身,把自己桌子上的东西收好抱起就走,

  春官正下意识拉住他:“齐大人,您干什么去?”

  齐博:“快过年了,拿些东西回家。”

  春官正忧心忡忡:“您不会是想辞官吧?”

  齐博幽幽地道:“我想辞,但我敢在这时候辞吗?”

  皇帝前脚罚他,他后脚就辞官,怕皇帝不知道他是生气了辞官的吗?

  这要是在唐宋也就算了,在本朝,他可不敢这么做。

  因为他虽然洒脱,却惜命,到时候皇帝说他怨恨君王,一个“失人臣礼”,他还怎么活?

  就算要辞官,也得过了这个风头后再说。

  春官正这才松开手。

  尹松叹息一声,也起身回自己的位置收拾东西。

  春官正扭头盯着他看。

  尹松幽幽地道:“要过年了,没钱,我出去赚个外快。”

  其他人一听,立即起身收东西跟着出宫。

  是啊,他们俸禄本来就低,过年花销大,这一下失去三个月的俸禄……

  他们算了算,腊月、正月和二月的俸禄都没了……简直是眼前一黑的情况。

  冬官正要留在宫中值守,看他们拿上自己吃饭的家伙要出宫,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那我们的年礼还有吗?”

  齐博:“我问过了,没有。”

  四人收拾东西的速度便加快了。

  当天下衙时,钦天监的官员最先冲出皇城,速度之快,让守门的禁卫军都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尹松,你怎么不去后宫赚宫女太监们的钱了?”

  尹松:“你们以为我是在算命吗?我是在做道医!”

  大家一想还真是,后宫来找尹松卜算的宫女太监全是身体不舒服的。

  说是来算命,其实是来求医。

  没办法,宫中的制度,小宫女和小太监生病后很难得到有效的医治,只能通过别的办法自救。

  来找尹松是成本最低,收效最高的。

  小宫女小太监们给的钱相当有限,堪堪够尹松买药制作成药丸给他们,怎么可能赚钱?

  五人并不知道他们是因为王振以此事进谗言,让皇帝心生芥蒂,所以被罚。

  他们此时满脑子只有赚钱,赚钱!

  半个时辰后,京城各处就出现身穿道袍,挂着一个幡布四处游走给人算命、看病的道士。

  尹松偶尔会和中官正碰面,然后转身就走,背道而走。

  唉,他们两个住得太近了,不好。

首节 上一节 658/7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