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307节
“没错没错,这位大人,我们受了大清皇帝陛下的命令,来向明军求和。”
祖大寿闻听此言,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嘲讽道:
“皇太极算什么皇帝,连他的老子努尔哈赤都只是大明的臣子而已,他最多算是大明的罪臣!”
两个建奴听到这般毫不留情的辱骂,脸上却依旧陪着笑,不敢有丝毫的反驳,只能继续点头哈腰,连声说道:
“大人说的是,大人说的是。”
他们来的时候,就已经接到了严令,无论明军如何侮辱他们,都不能表现出任何愤怒的情绪,只能一味地迎合。
毕竟此次议和关乎大清的生死存亡,挨几句骂也无伤大雅。
最重要的还是能顺利大明议和!
祖大寿见自己当着他们的面如此咒骂皇太极,这两人都没有丝毫的反应,一时间竟也有些无语。
但紧接着,他还是神色郑重地再次问道:
“所以说,皇太极是真的打算求和?”
其中一个建奴连忙说道:
“这位大人,我们这次可是带着十足的诚意来的。”
“只要明军同意我们的求和,我们愿意划分一部分领土给大明,还会送上一些金银财宝,甚至可以归还部分被我们掳掠的百姓。”
“这一切都可以商量,只要你们能同意议和就行。”
祖大寿这次没有再说些什么,而是招呼身边的几个副将走向了一旁。
待众人聚拢过来,围成一个紧密的小圈,祖大寿这才缓缓开口道:
“大家伙说说,这件事情到底该如何是好?”
马祥麟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
“大人,依末将看,这说不定是建奴的阴谋,他们没准儿就是想让我们停止前进,好给自己争取喘息的机会。”
旁边一位副将听后,轻轻摇了摇头道:
“应该不至于,就咱们如今这实力,就算他们想拖住咱们,又能拖得了多久呢?”
“这点时间对于建奴来说,根本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他们总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凭空变出十万大军吧。”
“说的没错,我也觉得建奴似乎是真心求和的。”
另一位副将也附和道。
祖大寿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心中不由得暗自思量了起来。
要知道建奴之前可是折损了整整十三万人,如此巨大的伤亡,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伤筋动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
更关键的是,当下除了他自己和几个重要的副将之外,军中无人知晓此次行动的真正目标。
众人或许都还以为,此番是要直捣盛京。
那么同理,皇太极想必也认定他这次是冲着盛京去的,所以才会心生畏惧,萌生出求和的念头。
想到这里,祖大寿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随即,祖大寿又道:
“诸位,此事干系重大,咱们可做不了主。”
“这样吧,我即刻修书一封,尽快将这里的情况传递回去,交由陛下和太子定夺,诸位意下如何?”
几位副将纷纷点头称是,齐声应道:
“大人所言极是,理当如此。”
于是,祖大寿再次来到那两个建奴使者面前,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道:
“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可做不了主,必须告知陛下和太子。”
“这样吧,你们就先留在这儿,等我把消息传回去,陛下和太子回复之后,咱们再做定夺,如何?”
说着,祖大寿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手指向不远处的建奴骑兵,声音提高了几分道:
“包括那些人,也必须留下,不然,我如何能相信你们的诚意?”
两个建奴使者听后,忙不迭地点头道: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随后,其中一人转身,冲着远处的骑兵队伍用力打了个手势。
紧接着,不远处那三百多名骑兵便驱马缓缓走来。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身上竟未携带任何兵器和弓箭,只是单纯地骑着马。
即便如此,祖大寿依旧没有放松警惕。
他一边有条不紊地指挥士兵继续清理眼前道路上的阻碍,一边匆忙写了一封书信,然后让人送回锦州。
同时,还安排了一批士兵,严密监视这些建奴这一举一动。
只要他们敢露出任何马脚,即刻斩杀!
与此同时,在锦州城中。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朱慈烺的房间里,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朱慈烺刚刚收到了祖大寿快马加急送来的书信。
匆匆浏览一遍后,朱慈烺没有丝毫犹豫,当机立断下令派遣军队,继续为祖大寿运送粮草。
在他看来,这些投奔祖大寿的既然都是汉人,那就是自家人了。
等到成功收复失地之后,还得依靠他们来驻守,自然不能吝啬。
于是,除了筹备充足的粮食之外,朱慈烺还特意让人筹备了十万两银子一同送去。
但凡愿意投靠的百姓,每人先发一两银子作为安家费,等局势稳定下来后,还会有额外的奖赏。
可让朱慈烺没想到的是,运送粮草和银子的队伍还没来得及出发,下午时分,又有一封书信被呈送到了他的面前。
而且这封书信似乎更加着急,送信的士兵都差点累的虚脱了。
朱慈烺打开书信一瞧,顿时满脸惊愕,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一时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随后又凑近仔细瞧了一遍,这下终于确定自己没有看花眼。
一时间他只觉得有些好笑,没想到建奴居然想要求和?
没错,此刻朱慈烺手中的这封书信,正是祖大寿遇到建奴的求和使者之后送来的。
想了想,朱慈烺最终还是打算去找崇祯商量一下。
出门之时又吩咐人把洪承畴找来。
刚看到朱慈烺拿着一封信神色匆匆的走进来时,崇祯不禁心生好奇,开口问道:
“这是谁的信?”
朱慈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将手中书信地递给崇祯。
“父皇你还是亲自看看吧!”
崇祯漫不经心地接过书信,起初并未放在心上,可下一秒,他的眼睛骤然瞪大,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显然他也万万没有想到,建奴竟会在这个时候求和。
“这是真的吗?会不会又是建奴的阴谋?”
看完了书信上面的内容,崇祯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疑与不确定。
朱慈烺轻轻摇了摇头。
“暂时还不太清楚,不过儿臣觉得,应该不像是阴谋,建奴大概率是真的想求和。”
“毕竟之前那场战争,他们的损失太过惨重,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元气。”
“而且关于咱们接下来的计划,知晓的人寥寥无几,建奴更是不可能知道。”
“所以儿臣猜测,他们大概以为祖大寿是要攻打盛京,他们害怕盛京会被攻陷,所以才想出求和这一招。”
崇祯听了这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就在这时,洪承畴匆匆赶来。
“臣洪承畴,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洪承畴一进门,便赶忙行礼。
崇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随后将手中书信递给他,说道:
“先看看这个。”
洪承畴双手接过书信,仔细研读一番后,眼神中也是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紧接着他开口道:
“臣倒是觉得,建奴应该是真心想要求和,据臣所知,之前的那场战争对建奴的打击实在太大,没有三五年的时间,他们根本缓不过来。”
“再加上他们并不知道祖大寿的真正目的,误以为祖大寿是要攻打盛京,所以才想通过求和来争取喘息之机。”
朱慈烺听到这话,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因为洪承畴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
但紧接着,洪承畴突然话锋一转,神色变得有些凝重,语气带着几分恭敬与谨慎说道:
“臣有一事,想请教太子殿下,只有知晓答案,臣才能继续说下去。”
朱慈烺微微点头。
“但说无妨!”
洪承畴这才继续开口道:
“敢问太子殿下,这次当真不打算攻破盛京吗?”
朱慈烺轻轻笑了笑,神色从容的说道:
“本宫之前说过,本宫想要的,并非那些虚控的领地,而是真正能掌握的领地。”
“攻下盛京固然容易,可那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
“皇太极完全可以直接放弃盛京,遁入辽东深处,然后趁我们不备,再次卷土重来抢占盛京。”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