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322节
不过这些话他们哪里敢乱说?
只能假装什么也没看到。
而为首的银匠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回太子爷,如果只是刻个脑袋,自然是可以的,只不过.只不过这样会不会犯大不敬之罪啊?”
“毕竟这可是陛下的画像啊!”
“要是陛下怪罪下来,小人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些银匠虽是平民百姓,但也深知将皇帝的画像随意刻在他物之上,那绝对是要掉脑袋的重罪。
然而听到这话的时候,朱慈烺却是毫不在乎的摆了摆手道:
“怕什么?此事是本宫让你们做的,倘若有任何事,本宫自会为你们担着,你们只管照做便是。”
“只要顺利完成任务,每人同样赏一百两银子。”
得到了朱慈烺的承诺,这些银匠心中的大石这才稍稍落地。
紧接着,朱慈烺又仔细交代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除了头像之外,还要再雕刻一些文字,以及需要打造的款式和重量等等。
没错!
此时此刻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大明版银元了!
而且是按照后世袁大头的样式进行制造。
不过另一边的崇祯对朱慈烺的这一计划却是毫不知情。
此时此刻,崇祯还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幻想自己的画像能在辽东各处,受到辽东臣民的参拜。
不过当然,在这个时候朱慈烺也没工夫去打破崇祯的美梦
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些匠人们都在锦衣卫特意安排的地方工作者,为的就是不论有任何进展,朱慈烺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三天之后,终于成功了!
说来也真是巧合,牛皮纸、银币和金币竟在同一时间制造完成。
而这个时候,朱慈烺正悠然伫立在窗边,手里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
玉佩在指尖流转,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就在这时,李若琏匆匆来报。
“太子爷,您要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
这么快?
朱慈烺听到这话不禁微微一愣,眼眸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原本他预估怎么着也得四五天才能大功告成,却未曾料到进度居然会如此之快?
不过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快,把东西送上来!”
朱慈烺赶忙笑着说的。
没过多久,朱慈烺期待已久的东西就被送了过来。
看着面前的东西,朱慈烺先是伸出手,然后轻轻拿起了那两枚钱币。
这两枚钱币,一枚为金币,一枚是银币,都是按照他之前的吩咐打造的。
其中银币约重三十七克,按照古代的计量单位恰好是一两银子。
金币则重三点七克,仅为银币的十分之一,按照古代的计量单位恰好是一钱金子。
阳光倾洒,这两枚钱币都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钱币正面,崇祯的画像栩栩如生,威严尽显,边缘还刻了一些特殊的花纹,让整个银币看起来更加精美。
背面则是刻着规整的‘大明银币一两’几个繁体字。
朱慈烺将这两枚钱币拿在手中,反复查看,对其颇为满意。
因为这两枚钱币与他心中预想的几乎一致,尤其是银币,和他前世见过的袁大头更是相差无几。
只是重量上差别较大,袁大头一般是十七克左右,而他手里的这枚银币足足有三十七克,比袁大头重了一倍还多。
不过这只是最初的样品,后续回京城还能调整细节,之所以要做成一两银子的规格,只是为了更好的向崇祯展示。
欣赏完金币银币后,朱慈烺又将目光投向一旁摆放整齐的纸张。
造纸匠这次送来了两种牛皮纸,一种是未经漂白、保留木材原始色泽的原木色牛皮纸。
另一种则是洁白如雪的白色牛皮纸。
朱慈烺将两张纸分别拿在手里,细细感受,一种截然不同的触感瞬间从指尖传递到心间。
尽管明朝造纸术已颇为发达,但与这两张精心制作的牛皮纸相比,还是稍显逊色。
若是用这种牛皮纸来制作新的大明宝钞,必定能给人带来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明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让百姓重拾对宝钞的信任。
当然,等回到京城之后,朱慈烺还会想办法造出水洗牛皮纸,这是一种更加适合作为纸币的特殊纸张。
不过这玩意的原材料辽东不好找,所以目前只能用牛皮纸来凑合一下了。
检验完了成果之后,朱慈烺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随后对着身旁的工匠们说道:
“你们都干得不错,下去领赏吧!每人各赏一百两银子。”
工匠们听到这话,脸上顿时洋溢着喜悦与感激之情,原本因连日劳作而疲惫不堪的面容瞬间变得光彩照人。
又是一阵千恩万谢之后,他们这才在小太监的带领下下去领赏银了!
等到这些工匠们离开后,朱慈烺又差人将之前为崇祯画像的几名画师喊了过来。
等他们过来之后,朱慈烺指着桌上的白色牛皮纸和一张一贯的大明宝钞说道:
“诸位,本宫要你们把这大明宝钞上面的内容临摹到这张纸上,不过尺寸不要画那么大,就画这么大即可。”
朱慈烺边说边伸出双手,比划着自己想要的大小。
差不多就是后世一张毛爷爷的大小。
随后继续补充道:
“另外,最中间的内容也要做些改动,换成当今陛下的头像。”
几个画师听闻,相互对视了几眼,眼神中流露出迷茫与不解,实在猜不透太子爷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可偏偏他们也不敢问,最终还是乖乖应下,然后迅速开始动手绘制。
朱慈烺闲来无事,索性搬了把椅子,稳稳地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绘制。
由于要求不算严苛,所以没过多久,几张新版的大明宝钞便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第200章 崇祯:朕还没死,你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朱慈烺将这几张绘制好的大明宝钞拿在手中,置于阳光下,然后细细的端详了起来。
洁白如雪的牛皮纸散发着柔和的光泽,触手温润,质感上乘。
边缘更是被裁剪得整整齐齐,不见丝毫毛糙。
宝钞正面,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居于中央的崇祯头像。
不得不说,这几个画师虽然都来自民间,不过他们的手艺却也算是相当的精湛了。
将崇祯的面容描绘得栩栩如生,眉眼间尽显帝王的威严与庄重。
除此之外,崇祯的头像周围环绕着一圈精致繁复的花纹,线条流畅灵动,皆以细腻笔触勾勒而成,每一处转折与衔接都恰到好处。
这些花纹不仅增添了宝钞的美观,更彰显出皇家的尊贵气派。
头像正下方,以苍劲有力的字体书写着‘大明宝钞一贯’六个大字,字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不过也算是行云流水了。
宝钞的背面,绘制着寓意吉祥的图案,龙凤呈祥,栩栩如生,象征着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与祥瑞之气。
随即,朱慈烺又将原本的大明宝钞拿过来进行了对比。
果然,新版的大明宝钞完全秒杀旧版的大明宝钞,无论是手感还是外观,两者完全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看着手里新版的大明宝钞,朱慈烺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他其实很想为新版的大明宝钞重新换个名字,比如叫‘大明币’或者‘明币’!
可怎么听都觉得这些个名字多少有些怪异,远远不如大明宝钞叫得顺口。
所以最终,朱慈烺还是决定依旧称其为大明宝钞。
毕竟这是在大明宝钞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保留原名,或许更能让百姓接受。
大明银币、大明金币以及大明宝钞,这三样东西全部都是样品,而且朱慈烺打算把它们设定为等价兑换。
也就是一贯大明宝钞兑换一枚大明银币或者一枚大明金币。
当下大明的金银比例为十比一,朱慈烺暂时也不打算改了,反正只是样品,具体实施还需要回京城再商议。
就算要改,那也等回去再说。
片刻之后,朱慈烺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新版大明宝钞,然后满意的看向了眼前的几位画师。
而此时此刻,这几位画师也在眼巴巴的看着他。
朱慈烺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道:
“你们做的不错,本宫很满意,每人下去领二百两银子,然后就离去吧!”
画师们听到这话,赶忙纷纷跪下磕头谢恩。
“多谢太子殿下赏赐!”
朱慈烺挥了挥手,当下便有锦衣卫将他们带了下去领取赏银。
随后,朱慈烺不再迟疑,从这几张新版大明宝钞中挑了一张最顺眼的,然后又拿起金币和银币,脚步匆匆朝着崇祯所在之处赶去。
说来也巧,当朱慈烺赶到这边时,洪承畴竟也在,而且正与崇祯交谈着什么。
见朱慈烺走进来,洪承畴赶忙起身行礼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