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385节
以前的皇帝防宗室子弟跟防贼似的,一旦宗室子弟靠近京城就会被斥责或者囚禁,怎么现在皇帝居然下旨让所有的宗室子弟进京了?
这还真是见鬼了.
与此同时,看着秦王依旧一脸懵逼的模样,孙传庭轻咳了一声,然后提醒道:
“秦王殿下,还不接旨?”
秦王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恭敬地说道:
“臣接旨。”
随后,圣旨就被放在了秦王手中。
不过看着手中的圣旨,秦王的眼神中依旧满是迷茫,仿佛还没有从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中回过神来。
紧接着,秦王急切地站起身,不等孙传庭开口,他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一把拉住孙传庭的手。
脸上更是堆满了亲切的笑容,热情洋溢地说道:
“孙大人,你难得来一次西安,可千万不要着急走啊!本王还有很多事情,想向你好好请教一番呢。”
在这之前,秦王对孙传庭的情感极为复杂,可谓又爱又恨。
可如今,在得知皇帝下达的这道圣旨后,孙传庭在他眼中瞬间成了能解开谜团的重要人物。
秦王满心迫切地想通过孙传庭弄清楚京城那边究竟发生了何等大事,竟致使皇帝做出这般前所未有的决断。
而孙传庭这边,原本就正打算和秦王谈谈收税之事,见秦王如此热情相邀,当下也就不再推辞,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
“既然秦王殿下盛情邀约,那臣就却之不恭了。”
秦王哈哈一笑。
“如此甚好!”
随后,两人一前一后就朝着秦王府内走去。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两道长长的影子,仿佛预示着即将展开的这场交谈会对当前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不多时,两人来到了秦王的书房。
书房内布置得古朴而典雅,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没等孙传庭开口说些什么,一众下人突然鱼贯而入,然后将一盘盘精致的点心和两杯热茶送了进来。
随即秦王轻轻挥了挥手,示意手下退下。
等到书房的大门被关闭之后,秦王这才双手举起茶杯道:
“孙大人,请!”
孙传庭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端起茶杯,笑道:
“秦王殿下请!”
随即便喝了一口茶。
一杯茶水下肚,秦王不再有丝毫的客套,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满是疑惑与急切的开口问道:
“孙大人,您可知京城那边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陛下会突然下达这样一道圣旨?”
“说实话本王还是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匪夷所思,召集所有藩王、郡王进京,还要带着宗室子弟,这些人加起来少说也有好几万人呐!”
“这可是大明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啊!”
说话间,秦王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显示出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孙传庭听了这话,微微点了点头,心中自然认同秦王所说的那些话。
不过和秦王不一样的是,他其实多少知道一些内情。
这是因为他之前收到的朱慈烺所写的那封信中大概提及了这件事情,而且朱慈烺也在信中说明了,如果秦王问起的话,直接告诉他也无妨。
于是孙传庭也没有隐瞒,而是直接说道:
“秦王殿下有所不知,不久之前,李自成在河南一带大肆屠杀宗室。”
“河南的藩王、郡王基本上全军覆没,而周王在城破之前,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和孙子秘密送了出去,让他们一路马不停蹄地直接前往京城面见陛下。”
“一方面是要将河南发生的这等惨事告知陛下,另一方面也是寻求陛下的庇护。”
“陛下得知此事之后极为气愤,便下令全国的藩王整顿宗室人口,然后带着合适的宗室子弟进京组建大明朱家军。”
“再然后,也就有了这道圣旨。”
秦王听到这些话,刚刚缓和下来的脸色瞬间再次沉了下来。
虽说陕西和河南仅一地之隔,但平日里深居秦王府的他还真不知道这些事情。
他虽能隐隐猜到河南被李自成祸害得不成样子,也知道李自成会屠杀大明宗室。
却万万没有想到河南境内的藩王、郡王以及宗室子弟竟被李自成给屠戮殆尽了。
一时间,秦王只感觉自己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揪住,一阵抽痛。
不过别误会,他并非担心那些宗室子弟的生死,而是担心自己的安危。
毕竟河南和陕西近在咫尺,李自成在河南那般残忍地残害宗室子弟,这要是打到陕西,他哪里还有活路?
到时候恐怕在河南发生的事情也会在陕西再发生一次.
想到这里,秦王再次看向孙传庭的时候,眼神中突然满是信赖,因为他知道,就目前的这种局势,他只能依靠孙传庭来守住陕西了!
只要有孙传庭在陕西,陕西就如同铜墙铁壁一般,不会被李自成攻破,所以孙传庭现在就是他的救世主了。
但紧接着,秦王还是叹了口气,然后语气很是悲凉的开口说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唉,真是没想到,李自成这个逆贼居然会将我大明宗室迫害得如此凄惨。”
“看来陛下也是被他气得狠了,才会做出这样的决断。”
孙传庭没有说话,只是淡然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秦王的话。
这是因为朱慈烺并没有告诉孙传庭他打算把藩王们分封到海外这件事情,不过这倒不是他不信任孙传庭,而是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情对孙传庭没有任何意义罢了。
没有意义的事情,说他做什么呢?
随后孙传庭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看着秦王,似乎在等待秦王接下来的话语。
而秦王也是接着说道:
“既如此,等会儿本王就吩咐下去,召集秦王一脉所有的宗室子弟,然后挑选年龄合适的,带他们去往京城面见陛下。”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自成再肆意祸害大明、祸害我大明宗室了。”
说着,秦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这其中既有真情流露,也有做戏的成分。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圣旨已到,秦王根本无法违抗圣旨,只能乖乖带领着符合年纪的宗室子弟进京面圣。
说实话,秦王一脉已经在陕西延续了两百多年,宗室子弟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一般遍地都是。
人数多到秦王别说认识了,他甚至都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
没办法,人实在太多了。
再加上秦王压根就没把那些宗室子弟当回事,自然也就从来没有过问过他们的事情。
不过好在各个藩王宗室都有族谱,照着族谱查下去,还是能找回那些宗室子弟的。
当然,若是族谱上没有记载的,秦王自然不会承认。
同样的,朝廷也不会承认。
按照秦王的估算,秦王这一脉多的不说,符合条件的最起码应该有两千多个宗室子弟。
不过要说服这些人乖乖听话,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因为朝廷已经很久没有给他们发俸禄了,这就导致他们的生活极为困窘。
虽然这些人有时候会怀着一丝希望来秦王府寻求帮助,但秦王基本上也懒得搭理他们。
毕竟秦王的宗室子弟这么多,要是全部都帮,那得耗费多少银子啊?
所以,接下来他要想办法让这些宗室子弟乖乖听话。
而要做到这点,光凭手里的圣旨可不够,还需要花些心思,甚至还要拿出一些钱财来安抚他们才行。
就在秦王暗自思索这些事情的时候,对面的孙传庭突然冷不丁地开说道:
“秦王殿下,其实下官今日前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也是陛下交代的。”
秦王听到这话,瞬间回过神来,原本有些游离的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起来,赶忙一脸郑重地看向孙传庭道:
“孙大人但说无妨,但凡本王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孙传庭也不客气,只见他目光直视秦王,直接说道:
“秦王殿下想必已经知道,如今大明全国各处都在收取欠税之事吧。”
果然如此!
秦王听到这话的时候心中瞬间一紧,但还是强装镇定地点了点头道:
“这是自然,虽然如今各处的道路不通,但还是有些精明的商人会贩卖大明日报到陕西,因此相关的大明日报本王已经看过了。”
“只是本王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人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敢因为此等小事刺杀陛下,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因此本王认为,陛下想要收取天下士绅的欠税完全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此时此刻,秦王之所以会把这些话说得大义凛然,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交税的事情已经无法避免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先夸赞一番崇祯,给自己留条后路,然后再乖乖交税。
如此一来即便到了京城之后见了崇祯,秦王都没什么好怕的。
毕竟孙传庭之前要钱他就给钱、要粮他就给粮。
如今又要收取欠税,他二话不说也是照给不误,这不就是表明了自己忠于朝廷、忠于崇祯的决心吗?
到时候崇祯要是敢责怪于他的话,那就只能说明崇祯的脑子坏掉了。
很明显,秦王也是一个老油条了!
在知道某些事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秦王会尽力将这件事情变成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