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437节

  “你这是想让朕唱黑脸,你唱红脸?”

  朱慈烺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下巴,笑着回应:

  “还是父皇了解儿臣,儿臣正是此意。”

  崇祯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觉得有些好笑,不过他也清楚这背锅的事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便也不再纠结。

  随后,朱慈烺又详细地向崇祯讲述了一些与藩王会面时的应对之策,崇祯认真倾听,不时点头。

  待诸事交代完毕,朱慈烺这才告辞离去。

  另一边,那些藩王们也得知了下午皇帝与太子即将召见他们的消息。

  这让他们原本就忐忑不安的心此刻更是七上八下。

  虽然早就知道了会有这么一天,但等到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他们还是感到有些害怕。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此次会面或许将决定他们自己乃至整个家族未来的命运。

  一时间,众人皆是坐立难安。

  午饭过后,日头高悬,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炎热之中。

  朱慈烺与崇祯一同前往太华殿,准备接见诸位藩王。

  与此同时,数十位藩王在太监的引领下踏入了紫禁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唐王朱聿键也在其中。

  朱聿键如今身为宗人令,名义上掌管着宗室王爷们,因此其他藩王见了他皆是客客气气,礼数周全。

  朱聿键也同样谦逊有礼,没有丝毫的架子。

  这是因为他心中清楚,自己虽有宗人令之名,但唐王一脉如今仅剩下他这一支,实在是势单力薄,唯有与各方维持良好关系,尤其是抱紧皇帝与太子的大腿,才能站稳脚跟。

  这也是朱慈烺对他格外放心的缘由之一。

  紧接着,藩王们跟随太监在宫中前行,越往里走,心中越是惊恐。

  只见紫禁城内,四处皆是身披重甲的将士,他们身形魁梧,身高八尺有余,一个个壮硕如熊,周身散发着腾腾杀气,仿佛从地狱而来的修罗。

  这些藩王大多从未踏入过皇宫,看到眼前这森严的景象,让他们误以为皇宫平日里便是如此,顿时被吓得心惊胆战。

  但其实并非如此,往日里皇宫可没这么多披甲的将士,这些披甲的将士都是朱慈烺特意从藤骧五卫调来的精锐兵马,目的就是要给这些藩王一个下马威,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这一招果然奏效,除了唐王朱聿键神色如常之外,其余藩王皆被吓得脸色苍白。

  不少人脚步都微微发颤,仿若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

  很快,藩王们来到了太华殿外等候。

  不多时,李若琏匆匆走进太华殿,向崇祯与朱慈烺禀报道:

  “启禀陛下、太子,藩王们已到,正在殿外等候接见。”

  崇祯微微点头,沉声道:

  “传他们进来。”

  随着这一声令下,数十位藩王依次步入太华殿。

  此时殿内宽敞明亮,金碧辉煌,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藩王们神色各异,有的脸色灰白如纸,尽显惶恐,仿佛即将被宰杀的羔羊。

  有的神色慌张,眼神游移不定,犹如做贼心虚的小偷。

  也有的神情自若,似乎并没有被眼前这一幕给吓到。

  待他们看清殿上高坐的崇祯与朱慈烺时,纷纷“扑通”一声跪地,俯首高呼道: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按常理,这些藩王与朱慈烺身份地位相当,本无需行此大礼,但此刻局势特殊,他们心中惶恐,想着多磕头或许能为自己换来些许保障,故而也顾不得许多礼数了。

  再者说了,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多磕点头总是没错的!

  崇祯静静地注视着下方跪地的藩王,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若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让人无法捉摸其中的想法。

  过了许久,崇祯才缓缓开口:

  “都起来吧。”

  藩王们听到这话,这才纷纷起身,然后一个个垂手站立,不敢有丝毫马虎。

  以往在他们各自的封地上,他们就是真正的土皇帝,可到了这皇宫之内、到了崇祯面前,他们就只能是温顺的羔羊了。

  崇祯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你们当中,有许多人朕并不相识,各自报上名来。”

  于是,藩王们依次上前,开始自报家门。

  “臣是秦王朱存极。”

  “臣是肃王朱识鋐。”

  “臣是晋王朱求桂。”

  “臣是代王朱传。”

  “臣是桂王朱由榔。”

  声音此起彼伏,在殿内回荡,带着各自的忐忑与不安。

  朱慈烺对其他藩王都没什么兴趣,只是对那位桂王朱由榔多看了两眼。

  毕竟这位在明朝的历史上也算是有些名气,而且是南明最后一位称帝的皇帝,也就是永历帝。

  不过当然,伴随着朱慈烺穿越而来,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待藩王们自报家门完毕,崇祯微微颔首,接着说道:

  “想必你们已清楚朕传你们进京的缘由,李自成、张献忠在河南、山西等地大肆屠戮我大明宗室藩王,死在他们手中的宗室子弟不下万人之数。”

  “李自成、张建忠不仅是我大明的逆贼,更是我大明宗室的公敌,所以,朕决定组建大明朱家军,用以抗击这些贼寇。”

  藩王们对此事早已知晓,因此闻言之后纷纷拱手应道:

  “陛下圣明。”

  此时的他们,深知局势严峻,哪敢有丝毫异议,就连声音中也带着一丝敬畏与顺从。

  然而下一秒,崇祯突然话锋一转,冷冷说道:

  “除了此事,朕今天还有一件事情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你们也都清楚,如今大明国库空虚,已难以负担宗室的庞大开销,你们说说,该如何解决大明宗室的问题?”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众藩王心头猛地一震,因为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果然此次进京,除了组建大明朱家军之外,皇帝还要对宗室动手。

  这话摆明了就是要削藩啊!

  这让他们怎么说?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众人皆低头不语,无人敢率先开口,整个太华殿内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息。

  崇祯见无人回应,目光落在唐王朱聿键身上,然后说道:

  “唐王,你身为宗人府令,说说你的看法。”

  朱聿键被点名,心中不由得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心脏。

  但皇帝问话他又不能什么都不说,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

  “此事全凭陛下圣断,陛下说怎么办,臣等谨遵旨意,绝不敢违抗。”

  崇祯听了这话,冷笑一声说道:

  “那么依你之见,朕将你们圈禁在京城,好吃好喝供养着,待你们百年之后再收回你们爵位,让你们的子孙后代皆为庶人,如何?”

  什么?

  众藩王听闻,瞬间大惊失色,一个个脸色煞白,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崇祯竟会提出如此严苛的处置方式。

  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些王爷在封地时虽然也受到诸多限制,但好歹是一方之主,在封地内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

  可若被圈禁在京城,那便如同笼中之鸟,一举一动皆在皇帝眼皮底下,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灾祸,这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更何况等他们死后朝廷就要收回他们的爵位,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成为庶人,这样他们如何接受?

  一时间,不少藩王心中懊悔不迭,后悔当初不该进京。

  就在众人心中惶恐,太华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近乎窒息之时,崇祯的声音再度响起。

  “但是说到底,你们终究是大明宗室,体内流淌着太祖的血脉,朕又怎忍心如此对待你们?“

  “朕日夜思量,倒是想到另一个解决之法。”

  “那就是待平定李自成、张献忠与建奴之后,将你们全部分封到海外。”

  “只要你们以后都不在大明,那么宗室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话仿若一道惊雷,在寂静的太华殿内轰然炸开。

  藩王们听到这话,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愣在原地。

  片刻后,其中一位藩王嘴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几分颤音说道:

  “陛下,您.您这是要将臣等驱逐到海外吗?”

  “臣等究竟犯了何错,要受此惩罚?”

  “臣等即便死,也愿死在大明的土地上啊!”

  这句话瞬间得到了其他藩王们的认同。

  这是因为在他们长久以来的认知里,海外之地皆是蛮荒之所,那里瘴气弥漫,充斥着未知的危险与恐怖。

  将他们分封到那里,与流放无异,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屈辱与惩罚。

  崇祯静静地看着藩王们的反应,神色平静如水,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随后冷冷说道:

首节 上一节 437/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