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457节
而就在这时,朱慈烺捧着一盏茶慢悠悠的走了过来,他一边品着茶,一边用冷漠的眼神看着眼前的一切。
见到这两人都已经昏死过去,朱慈烺这才挥了挥手,淡淡地说道:
“把他们送回去吧,再叫几个太医过去看看,别让他们死了。”
锦衣卫们赶忙躬身领命,随后便将这昏死过去的二人又送回了会同馆。
当凤林大君被送回会同馆时,朝鲜使臣赶忙便围了上来,看到凤林大君的惨状,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此刻的凤林大君紧闭着双眼,脸色惨白如纸,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有人忍不住上前试了试鼻息,这才松了口气道:
“没事没事,大君他还活着!”
其他人听到这话,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紧接着,正当他们准备询问随行的锦衣卫一些事情时,只见为首的锦衣卫语气冰冷地说道:
“对面的也挨了三十大板,太子殿下说了,这事就这么了了,以后都安分些。”
“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凡参与者,皆斩!”
朝鲜使臣们听到这话,虽心中惊讶,但也明白这已是最好的结果,纷纷点头应是,再不敢多言。
因为这件事情刚发生的时候锦衣卫就赶到了,并且直接封锁了现场,所以这件事情并没有扩散开来。
就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了些许涟漪,便很快平息了。
朝廷里的一些文武大臣虽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但毕竟此事关乎国家脸面,他们即便知晓,也都三缄其口,不敢随意议论。
所以没过几天,这件事便如过眼云烟般,被人们抛诸脑后了,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时光飞逝,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
九月底,一场滂沱大雨席卷京城,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青瓦上、地面上,溅起一片片水花。
雨水冲刷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带走了夏日的最后一丝燥热。
紧接着,天气骤然凉爽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夏天就悄然离去,秋天则是迈着沉稳的步伐到来。
只是秋天注定很快便要过去,按照以往的天气,最多也就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该下雪了。
到时候整个大明即将迎来漫长的冬天。
而在这一天,吴六奇、王之仁、施琅、黄斌卿、张名振等水师将领也终于全部抵达了京城。
他们带来的船只和水师则是整齐地停泊在天津港口,只等着他们回去之后,便可以立即出发去朝鲜了。
朱慈烺自然也是在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随即便直接下令召见了所有人。
当吴六奇等人走进东宫大殿,看到朱慈烺时,赶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们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朱慈烺看着眼前黑压压跪倒一片的众人,微微抬手,语气沉稳地说道:
“诸位都先起来吧。”
众人这才依次起身,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在原地。
朱慈烺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发现全部都是陌生面孔,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些人常年在外驻守各地,很少有机会进京。
就算进京,怕是也难得见到他这位太子殿下。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
“本宫之前从未见过你们,也不知道你们是谁,所以你们还是先自报家门吧。”
众人听到这话,没有丝毫的犹豫,赶忙因此开始了自报家门。
“臣是广东水师总兵吴六奇!”
吴六奇首先站了出来,只见他身材魁梧,满脸的络腮胡,眼神中透着一股豪爽与坚毅。
“臣是浙江定海总兵王之仁!”
随即而来的是王之仁。
他年纪稍大,约莫有五十岁左右的样子,两鬓有些许斑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老练。
“臣是山东水师参将施琅!”
接下来是施琅,他看起来不过也就二十多岁,相当的敦厚。
当听到“吴六奇”和“施琅”这两个名字时,朱慈烺的眼神微微一凝,多看了这二人几眼。
因为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两人日后会投降建奴,还协助建奴打败了郑成功,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而且貌似在原本的历史中,施琅原本应是郑芝龙的部下,怎么如今却成了山东水师参将?
当然,这只是一件小事,朱慈烺也不在乎。
如果是刚刚穿越的时候,见到吴六奇和施琅这种在历史上投降建奴的大臣,朱慈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干掉他们。
但是现在
不会了!
如今的他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用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决定现在之人的命运。
毕竟这些人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肯定也是有本事的人,若能为己所用,必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又何必执着于还未发生的事情呢?
再者说了,自己穿越而来就是为了改变大明原本的历史,同样也包括这些人的历史!
待众人报完家门,朱慈烺微微点头,道:
“行了,本宫已经知道你们的名字了,接下来我们就谈谈正事吧。”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透着一股让人不容置疑的威严。
紧接着,朱慈烺这才将朝鲜使臣进京以及朝廷决定在朝鲜驻兵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之后,顿时面面相觑,神色中流露出明显的恐慌。
他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毛文龙的悲惨遭遇。
当年毛文龙在朝鲜驻军的下场依旧历历在目,如今朝廷要派他们去朝鲜驻兵,万一再出现类似毛文龙的情况,他们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儿,众人心中不禁一阵发凉。
没办法,当年毛文龙的事情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
朱慈烺敏锐地察觉到了众人的担忧,也知道他们到底在担忧什么事情,随后不动声色地冲着一旁的毛承禄和毛有杰招了招手。
这兄弟二人立刻心领神会,快步走到朱慈烺近前,身姿挺拔地站立着,眼神中带着几分坚定。
朱慈烺指了指他们,向众人说道:
“本宫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不过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本宫可以向你们保证,毛文龙的事情以后绝对不会再发生了。”
“朝廷如今已经为毛文龙平了反,并且追封了他为侯爵,这两位便是他的儿子,这次也会跟你们一起去。”
“一来是为了收服当年可能还活着的残部,二来是为了和当地的百姓建立良好的关系,毕竟毛文龙在当地经营多年,应该也是有很多人认知道他的事迹。”
朱慈烺话音刚落,毛承禄和毛有杰赶忙对着在场的水师将领拱手行礼,毛承禄语气诚恳地说道:
“在下毛承禄,旁边这位是在下的弟弟毛有杰,还望诸位大人多加照顾。”
众人见状,也纷纷拱手回礼,但脸上的担忧之色依旧没有消散。
毕竟在海外驻军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朝廷怀疑有二心,而且粮草和军饷的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这些难题不解决,他们始终无法安心。
吴六奇皱着眉头,犹豫再三,终于硬着头皮开口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敢问这支军队的粮草和军饷该如何解决?”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眼神紧紧地盯着朱慈烺,等待着他的回答。
朱慈烺神色镇定,有条不紊地回答道:
“一部分由朝廷直接从海上运输,一部分由朝鲜提供。”
“这件事情户部和内阁已经商议好了,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变故。”
吴六奇听了这话,心中的一块大石稍稍落地,同时暗暗松了口气。
可就在这时,施琅却是突然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太子殿下,臣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
朱慈烺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
“没什么不该问的,这又不是在正式朝会,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说出来,就算说错了话,本宫也不会怪你们。”
施琅得到应允,便大胆地说道:
“太子殿下,众所周知朝鲜距大明不下千里之遥,情报传递极为缓慢,要是遇上恶劣天气的话,有可能几个月大军都无法向朝廷传递消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子殿下该怎么保证朝中那些大臣不会对我们产生怀疑呢?”
“臣不是在质疑太子殿下或者陛下对于臣等的信任,只是觉得这件事情不得不防,若是不解决此事的话,臣等恐怕到了朝鲜也会心有余悸。”
“唯恐突然某一天朝廷派来一位大臣,来杀臣等的头!”
施琅这话说的可谓是十分不客气了,听得在场的众人都是一阵心惊肉跳。
太子殿下刚说了毛文龙的事情以后不会再发生了,结果下一秒你就说这样的话,这不是在打太子殿下的脸吗?
不过朱慈烺听了这话之后并没有生气,因为他也知道当年毛文龙的事情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
他并没有着急解释什么,只是向郑成功递去一个眼神。
郑成功立刻心领神会,然后来到了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笑着指了指郑成功向众人说道:
“在说这件事情之前,本宫先给你们介绍一个人,这位是镇南侯郑芝龙的大公子,同时也是本宫的亲信以及本宫的大舅哥,本宫对他毫无保留地相信。”
“无论他说什么、或者是做什么,本宫绝不会有任何怀疑,而这次,他也会跟你们一同前去。”
话说到这里,朱慈烺便不再说下去了。
毕竟在场的都是聪明人,有些话没必要说那么细。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