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30节

  “哈哈哈——”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话,冷不防地大笑起来。

  魏征满头黑线,心说你笑个der啊!

  我都一把年纪了,难道还不能有妻室了?!

  然而,李世民的点,他这次却没有get到,足足让李世民笑了好一会儿,才听李世民又道:“朕当然知晓你有妻子!”

  “既然陛下知晓,就不要在为难臣了!”

  魏征面无表情地说道,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笑的事。

  但李世民却不以为然地道:“魏征,朕赐给你美色,你说朕为难你,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啊!”

  “臣与贱内曾共患难,同生死,臣不愿抛弃她!”

  “呵!”

  李世民笑了:“魏征啊魏征,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谁让你抛弃她了,你看看这满朝上下,有谁只有一房妻妾?”

  “这”

  魏征一脸为难地道:“也许是臣对世俗不明吧,但这样的赏赐,陛下还是赐给别人吧!”

  “不!”

  李世民不容置疑地道:“别人不配!朕今天就是要赏给你!”

  “这,这个,陛下,臣还是不要接受了吧”

  “魏征!你要抗旨吗?!”

  “臣臣.”

  魏征罕见地在李世民面前词穷了,一脸窘迫,看得李世民忍俊不禁。

  隔了好半晌,才听魏征试探着道:“要不这样,臣回去跟贱内商量商量?”

  “不行!”

  李世民板着脸道:“朕是皇帝!朕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商量什么?!”

  “可是,可是臣.”

  眼见魏征快要被自己逼得喘不过气来了,李世民又话锋一转,淡淡道:“好,朕给你一个特权,让你回去跟你夫人商量!”

  “谢,谢陛下”

  “你别高兴得太早!朕要你尽快答复朕!”

  “是是是,臣马上,臣马上就回去问”

  说着,魏征就仓皇失措,跌跌撞撞的出了武德殿,连来武德殿是干什么的都忘了。

  而李世民也仿佛什么都不记得似的,目送魏征离开武德殿,然后开怀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传遍武德殿,让记录皇帝日常的史官面露感慨。

  “陛下最近这段时间的心情,是真的很好啊!”

  “能听到陛下这般笑声,心底顿时安稳了许多,看来大唐以后会越来越好了,只可惜,再也看不到那晚的盛况了.”

  “是啊,能经历那晚之事,此生无憾也!”

  “你们不要命了,还敢讨论那晚之事?你们难道就没发现,陛下这次的笑声略有不同吗?之前最多有八个哈,这次足有九个快记下来,此事记在陛下生平典故中。”

  “对对对”

  一众史官闻言,当即奋笔疾书。

  左史记言,右史记行,中史敦促编纂。

  直到云端从门外急匆匆地进来,李世民的笑声才有所收敛。

  “发生了何事?”

  李世民笑着问道。

  “启禀陛下,百骑司的人来禀报,太子在江陵开荒,引动了整个江陵的百姓,情况匪夷所思,请陛下定夺.”云端压低声音道。

  李世民当即收敛笑容,沉沉地问道:“你说太子在江陵开荒?开什么荒,能引动江陵百姓?”

  “据说是买了一座荒山,要种新粮种,然后无人开荒,便花高价雇佣江陵百姓,如今已经五十文一天开荒了!”

  “五十文开荒一天?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这个臣就不知道了,百骑司的人只禀报了这些”云端摇头道。

  李世民眯了眯眼睛,随后哑然一笑:“只是开荒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估计是想做点事给朕看,就由他去吧,朕倒想看看,他能蹦多高”

  “可是陛下,太子引动江陵百姓,会不会”

  “会不会什么?他还能蹦到天上去?!”

  李世民闻言好笑地打断了云端想说的话,又戏谑道:“那逆子不是向来足智多谋么?以为离开了长安,就天高任鸟飞了?结果呢,跑去开荒种粮.”

  说着,摆了摆手:“你就别管他了,让他在外面吃些苦头吧!”

  “啊?这这如何使得?”

  “就按朕说的办!”李世民不容置疑地命令道。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还有一章正在写】

第109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

  “太子殿下放心,我们能吃苦,你不用跟着我们吃苦!”

  “是啊太子殿下,我们肯定能把这红薯种出来的!”

  “太子殿下亲自事农,吾等岂敢怠慢”

  荒山上无数江陵百姓热情地朝李承乾打招呼,表忠心。

  李承乾满意地笑了笑,然后看向身后的蔡司马,道:“江陵的农事,一直是你负责的,前几天我让你找的资深稻农,找到了吗?”

  “找到了,我已经将他们请到山上了!”蔡司马点头哈腰地笑道。

  李承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忽地觉得,这家伙还挺好用的,虽然是个二五仔。

  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尽其用。

  就算是二五仔,也有二五仔的用处。

  “嗯,有心了,带我去看看吧!”

  “好的太子殿下,您这边请”

  说着,蔡司马就将李承乾引到了一边。

  那里早已经有人等候了。

  “见过太子殿下!”一名精壮农家汉子,恭敬朝李承乾行礼。

  “刘五?”

  李承乾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刘五会是那个资深稻农。

  却听蔡司马介绍道:“太子有所不知,刘五在庞家种植了十余年水稻,是庞家最好的水稻种植佃户!”

  说着,又指向其余三人道:“他们都是各大豪族家中,最好的种稻佃户!”

  “哦,原来如此。”

  李承乾恍然点头。

  江陵跟其他粮食产地不一样,这里主要盛产水稻。

  而唐朝的主要粮食是水稻和粟米。

  虽然现在有了红薯这样的高产粮食,但红薯这玩意儿也不能久吃,为了让大唐百姓吃饱吃好,李承乾首先想到的便是杂交水稻。

  是的,这里首先要感谢袁爷爷。

  其次就是,杂交水稻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学过中学生物的,基本都知道。

  但这些大唐百姓,肯定是不知道的。

  所以,李承乾准备先引导他们认知杂交水稻的基本原理,再让他们去从事这项工作。

  如此一来,就事半功倍了。

  “既然你们都是蔡司马推荐的资深稻农,我也就不瞒着你们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江陵官府的科研人员,享受官差待遇,但你们做的事,属于科研保密工作,不许向任何人透露,否则取消待遇,还要面临严重处罚,明白吗?”李承乾肃然说道。

  刘五四人面面相觑,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明白!”

  能从佃户鲤鱼跃龙门,成为官差,他们自然没有丝毫犹豫。

  却听李承乾满意地笑道:“放心,只要你们把事办成了,孤以后不会亏待你们的!”

  “谢太子殿下。”

  “好了,其他的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想必蔡司马已经告诉你们了,孤要研究一种新型的高产水稻,这种水稻亩产上千斤都有可能!”

  “可是太子,我们种植了十几年的水稻,从未听说过这种高产水稻.”刘五忍不住插嘴道。

  李承乾笑看着他道:“什么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你说,你父亲和你母亲在成亲之前,会想到有你吗?”

  “哈哈哈!”

  众人轰然一笑。

  刘五满脸通红。

  却听李承乾又道:“你不要觉得孤是在戏弄你,其实,孤是在告诉你,咱们研究的高产水稻,就是两个陌生的水稻结合来的!”

  “啊?这”

  包括蔡司马在内的几人,吃了一惊。

  “怎么,你们不信水稻可以结合?”

首节 上一节 130/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