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33节
话音落下,便二话不说的带着岑文本,马周离开了江陵府衙,留下裴宣,蔡司马,以及四大家主愣在原地,神色各异。
半晌,蔡司马从李承乾那番话中反应过来,笑着扫视四大家主与裴宣,悠悠道:
“诸位,江陵的天变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若天变好了,吾等也是与有荣焉啊!”
“可是,若这天塌了呢?”蔡家主道。
“呵!”
蔡司马冷笑一声,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也跟着出了府衙。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111章 为君王分忧,靖国家危难!
“孙儿,你怎么才要他们七成利?这也太少了吧!”
李渊听到李承乾的商议内容,眉头大皱。
在他想来,那些商贾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哪有谈条件的资格。
但李承乾却不这么认为:“常言道,要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吃草,这可能吗?任何商业运作,都是逐利的,你不给他们利,他们怎么被你牵着鼻子走?”
“更何况,咱们做的还是无本买卖。不给他们大利,他们到时给你虚与委蛇,磨洋工,浪费的还是咱们的时间和金钱!”
话到这里,笑着拍了拍李渊的肩膀,又意味深长地道:“所以,短期的让利,是很有必要的,要打开格局啊爷爷!”
“哼!”
李渊哼了一句没大没小的孙子,又有些不解地道:“照你这么说,打开商业局面,就靠这江陵四大家族了?”
“是也不是.”
李承乾摇头道:“在我看来,江陵四大家族就好比咱们商业的田地,虽然这田地比不上五姓七望,但咱们的种苗好,只要开花结果多,量变就能引起质变!”
“呵!”
李渊笑了一声,不由打趣道:“也不知道你小子从哪里学来的本事,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难不成,我太原李氏真是李耳的后代?你小子返祖了?”
“哈哈哈!”
李承乾仰头大笑,而后戏谑道:“说不定还真是,要不,咱们爷孙各论各的?你叫我小祖宗,我叫你爷爷?!”
“混账东西!”
李渊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作势欲打,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太子,荆州都督张平求见!”
“嗯?”
李承乾与李渊同时愣住,紧接着收敛刚才的嬉闹,正襟危坐。
“那个,爷爷,您消消气,孙儿给您开玩笑的,等处理了这件事,孙儿弄个好玩的东西给您玩,如何?”李承乾讪笑道。
李渊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什么好玩儿的东西?你当爷爷我三岁小孩子啊?我都六十二了!”
“那爷爷要不要嘛!”
“要!干嘛不要!就当你小子给我赔礼了!”
“嘿嘿.”
李承乾狡黠一笑,而后朝门外道:“让他进来吧!”
“诺!”
门外应诺一声。
很快,张平就被一名黑衣护卫带了进来。
“臣,张平,参见太上皇陛下,太子殿下!”
张平恭敬朝爷孙俩行了一礼。
李承乾淡淡一笑,道:“张都督,不用如此多礼,咱们都是自己人了!”
“该要的礼,还是要的!”张平讪笑着说道。
李承乾不置可否道:“不知张都督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这,这个.”
张平看了眼李渊,又看了眼李承乾,面露迟疑地道:“臣听说,太子殿下您召见裴刺史他们,商议了一些事”
“哦,你说这个啊!”
李承乾恍然笑道:“是的,不过都是一些商事,与军事没什么关系,所以就没叫你来。”
“可是,臣已经决定誓死效忠太子殿下,太上皇了”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不由得与李渊对视一眼,却听李渊沉沉地道:“你是许绍的女婿,朕不会亏待你的,有什么话就直说!”
“太上皇明察!”
张平闻言,连忙道:“臣下个月就要去长安考核了,说实话,臣心里没什么底,怕以后不能为太上皇与太子殿下效忠了!”
“呵呵.”
李承乾与李渊相视一笑。
不用猜也知道,估计是裴宣与这家伙通了气,他觉得自己被排挤在外了,所以才马不停蹄的赶来,希望自己也能得到李承乾的帮助,通过考核。
而了解了情况的李承乾,却没有像对裴宣那样对待张平,反倒左顾而言他起来:“张都督,孤问你,你与李靖将军真没联系吗?”
“这”
张平愣了一下,旋即摇头叹息道:“不是臣不想联系,而是李靖将军很少搭理臣,似乎举荐臣做荆州都督,已经耗光了岳父那点人脉.”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道:“那如果,孤让你去他帐下带一个人回来,你能办到吗?”
“带人?”
张平满脸疑惑:“不知太子殿下让臣带谁回来?”
“他叫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县人氏,如今应该刚刚投奔我大唐!”
“啊?那他以前是谁的部将?”
李承乾想了想,道:“窦建德,刘黑闼,他都投奔过!”
“呃,”
张平嘴角一抽,心说这样的人太子殿下也敢用?这不纯纯的三姓家奴嘛!
不过,既然是李承乾交代的人,他自然要应承下来。
却听他郑重其事地道:“臣会想办法,给太子殿下将人带回来.”
“嗯,你能想办法就好,不过也不强求!”
李承乾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就不提帮他走后门这件事,急得他满头大汗,几度欲言又止。
这时,李渊忽地想起什么似的,道:“承乾,我记得你前段时间不是说,我大唐的军备太弱了吗?如今张都督在这里,你不妨跟他聊聊?”
“啊?”
李承乾故作诧异地道:“我就跟你随便说说的啊爷爷,我哪能插手军事!”
说着,不动声色地瞥了眼张平,又故作惶恐地道:“要是被我父皇知道了,那可就完了!”
“这”
张平瞬间会意。
感情太子殿下还不是很信任自己啊!
也是,自己虽然答应了太子殿下,荆州五万兵马随时听他调遣,但回去之后,一点表示都没有,也难怪太子殿下不愿帮自己!
想通了关键点,张平连忙朝李承乾请求道:
“太子殿下,实不相瞒,臣最近在训练兵马,想要给您和太上皇检阅,如今,您与太上皇都在,不妨随末将到都督府看看臣训练的兵马?”
“啊?这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您可是我大唐的储君,未来的皇帝陛下!”
“呵呵.”
李承乾笑了,李渊也笑了。
紧接着,张平也跟着笑了起来。
大唐自武德二年开始,便施行府兵制度。
而所谓的府兵,指的是军府统领的士兵。
虽然现在是贞观元年,但大唐依旧沿用的是武德年间设立的车骑府,骠骑府。
要到贞观十年,才会被统一改为折冲府。
所以荆州都督统领的五万兵马,是多个军府组建起来的。
每个军府大概八百到一千二百人左右。
战时的时候,这些军府的士兵才归都督统领作战,平时基本都在军府里训练。
之前张平为了保命,说荆州五万精兵随时听候李承乾调遣,其实有吹牛逼的成份。
因为他实际能调遣的兵力,大概在一万人左右。
而就是这一万人,在李承乾看来,也是非常不错的。
毕竟他的东宫六率,顶多也才三万人。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东宫六率,但不妨碍他培养东宫六率的骨干军队。
比如张平手中的这一万人。
所以,留下张平,对他来说蛮重要的。
一个是张平手中有兵权,二个是他有张平的把柄,若换了张平,又要算计新任的荆州都督,得不偿失。
此时此刻,荆州都督府两里外的校军场上。
旌旗猎猎,号角响亮。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