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44节

  李世民一脸的莫名其妙。

  魏征又如数家珍地道:“陛下刚登基的时候说,凡积欠朝廷的财物,一律不必偿还,有的府衙就认为,积欠秦王府的财物,不是积欠朝廷的财物,就继续追查。”

  “陛下由秦王高升为天子,秦王府库房里的东西,不是朝廷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听到这话,李世民瞬间回过味来,好像有几分道理。

  但魏征的话却没有说完。

  “陛下登基不久,大赦天下,扬言关中百姓可免田赋捐税两年,关外百姓可免劳役一年,结果,陛下又有手令,凡免除田赋捐税或劳役的,则明年开始,这不是把已经退还的东西,又重新征收吗?”

  “而且,陛下现在又要征兵,敢问陛下,这难道不是失信于天下吗?”

  听到这里,不光李世民沉默了,其余大臣也沉默了。

  直到李世民彻底回过味来,才神色复杂的看着魏征,道:“从前,朕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固执的人,不懂得朝政,也不懂得军事,而今,你议论朝政,探讨军事,朕觉得,你说得对!”

  “朝廷一旦失信,百姓就会乱,百姓一乱,那可就麻烦了。”

  说完这话,当众朝魏征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道:“这次是朕的误,魏征你谏言有大功,朕封你为尚书右丞,以后朕的手敕,但凡有误,你给朕驳回来!”

  “不!这是陛下的错!”魏征纠正说道。

  李世民尴尬一笑:“是!是朕的错!”

  众臣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鸿胪卿唐俭求见!”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顿时将刚才的尴尬一扫而空,抬手道:“快宣他进来!”

  “诺!”

  殿外应诺一声。

  很快,唐俭就来到了殿内,朝李世民行礼道:“臣,唐俭,幸不辱命,回来觐见陛下!”

  “呵呵!”

  李世民开心一笑,随即摆手示意唐俭坐下,详细禀明出使东突厥的情况。

  大概经过了两刻钟的述说,李世民等人才了解了唐俭出使的全过程。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听你的意思,赵德言是下定了决心留在东突厥了?”

  “是的陛下!他说想用自己的方式,促进天下大同,让臣务必转告陛下,他的忠心!”唐俭点头说道。

  “好好好!好一个忠心卖国的臣子!”

  “呵呵.”

  唐俭陪笑了两声,又话锋一转:“不过,在臣看来,东突厥大势已去,只要条件成熟,一定可以攻取!”

  “何以见得啊?”李世民笑道。

  唐俭想了想,道:“虽然臣没有在东突厥待多久,但一路上所见所闻也不少,首先臣看到的便是,东突厥士兵的贪婪,给点小礼物,问什么就答什么,这说明他们没有防范之心,更说明他们上下不一致。”

  “其次,颉利可汗一直野心勃勃,但百姓不希望战争。而且贵族之间也存在矛盾,虽然大可汗的力量强于小可汗,但小可汗不服大可汗,这对我们十分有益。”

  “最后就是,赵德言留在了那儿。”

  “哈哈哈!”

  李世民听完唐俭的最后理由,终于忍不住仰头大笑起来。

  其余众臣也跟着笑了起来。

  却听房玄龄笑道:“赵德言是那种为了向上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人!”

  “是啊!”

  杜如晦也笑着附和道:“他为了博得颉利可汗的欢心,会帮颉利可汗出很多很多的主意,可是呢,他并不了解东突厥!”

  “所以,颉利可汗一旦采纳了他的意见,就会出很多很多的问题!”

  “这不正是赵德言最大的用处吗?”唐俭笑着反问道。

  “哈哈哈!”

  众臣哄然大笑起来。

  李世民也笑着点评道:“所谓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大概就是说的赵德言这种人吧!”

  “哈哈哈!”

  众臣再次轰然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李世民笑着将目光落在魏征那里,忽地发现,所有人都笑了,唯独魏征没笑,不由好奇道;“魏征,你是不是又有什么话要说啊?”

  “正是!”

  魏征端正身形道。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又道;“朕记得,你跟赵德言以前都是追随息王的,想必对他更为了解,你来说说,赵德言是个怎样的人啊!”

  魏征想了想,道:“此人跟臣正好相反,臣是有什么就说什么,赵德言却总是在猜度上位的心思,说上位喜欢听的话,做上位喜欢的事。”

  “呵呵,你们看看!”

  李世民闻言,朝众臣笑着指了指魏征,然后调侃道:“魏征,你为何就不能跟他相互学习,变得圆滑一点呢?”

  “臣若变得圆滑了,臣还是臣吗?臣还会得到陛下重用吗?”魏征反问道。

  房玄龄笑了:“你原来什么都知道啊!”

  “哈哈哈!”

  又又又是一阵哄笑。

  魏征脸色瞬间沉了下去:“有什么好笑的?我话还没有说完呢!”

  “好好好,你说,你想说什么就说!”李世民强压下笑意,摆手示意道。

  魏征愤然道:“我曾多次谏言陛下,治国必先律己,陛下可还记得?”

  “朕自然记得。”

  “那陛下为什么就不改呢?”

  “听你这意思,朕又做错了?”李世民有些不悦地反问道。

  魏征挺身道:“敢问陛下,你们这样利用赵德言,他知道吗?”

  “他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李世民板着脸道:“难道朕用臣子,也有错?”

  “陛下是一国之君,用臣子得堂堂正正,如今用赵德言,是君子所为吗?”

  “那赵德言本身就是一小人,难道陛下还要用君子之道对他!?”杜如晦沉声道。

  “此言差矣!”

  魏征反驳道:“陛下是一国之君,是天下人行为的典范!这等小人之举,难道不是教天下人学坏吗?!”

  “你够了魏征!”

  李世民终于还是被魏征激怒了:“朕是不会听你的!”

  “好,既然陛下不听,臣.”

  “等下!”

  正当魏征准备向李世民告辞的时候,房玄龄忽地想起什么似的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用赵德言的好像是太子吧?”

  “嗯?”

  此言一出,不仅魏征愣住了,李世民等人也愣住了。

  却听房玄龄又若有所思地道:“我记得,是太子殿下向长孙大人推荐的赵德言,也是太子殿下出的毒计,这怎么能怪在陛下身上呢?”

  “中书令!你!”

  魏征听到房玄龄的话,勃然色变,欲言又止。

  “怎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吗?”房玄龄有些好笑地看着魏征,戏谑道:“尚书右丞?”

  “哈哈哈!”

  李世民冷不防的仰头大笑,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爽感,瞬间蔓延全身。

  他从来也没想到,太子居然有这样的作用。

  嗯,背锅侠。

  然而,还没等他高兴太久,却听房玄龄又道:“陛下,作为一国之君,天下行为的典范,臣觉得,陛下应该召回太子,对太子言传身教!”

  哗!

  全场哗然!

  这是什么图穷匕见!?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120章 你这儿子聪明过头了

  原来李世民还觉得,让李承乾这个太子背锅,有些不厚道。

  毕竟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

  虽然心里也承认这是个好办法,但真让他这么做,还是有些做不出来。

  可接下来听到房玄龄的话。

  他突然好像明白了。

  这哪是让李承乾这个太子背锅,这分明是变着法的让自己将李承乾从江陵弄回来。

  但李世民现在还不想让李承乾回来,于是收敛笑容,表情严肃地拒绝道:“太子在江陵做的那件事,尚未调查清楚,等调查清楚后再说吧!”

  “可是陛下.”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

  李世民不容置疑地打断了房玄龄想说的话。

首节 上一节 144/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