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65节

  “长安是长安,江陵是江陵,到了我们的地盘,就得守我们的规矩,还有,你给我咋咋唬唬什么?没看到本大爷正在跟顾客介绍商品吗?再废话,信不信本大爷揍你丫的!”

  小摊贩趾高气扬的挥了挥拳头,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凶恶。

  旁边的一群唐人也跟着起哄,显然是在声援这个摊主。

  不远处的李承乾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副满意的笑容。

  唐朝虽然可以包容这些外来的商人,但到了唐朝的地盘,就得守唐朝的规矩,别把自己搞得跟人上人似的。

  什么都想要优待,可能吗?

  明显不可能!

  大唐的优待,只能给大唐的百姓!

  在李承乾主政江陵之后,首先调整的就是税收制度,凡是外国商人来江陵进货的,一律加收关税,外商税。

  就是各州各县的商人来进货,同样也会提高商税。

  没办法,大唐的商税太低了,低得李承乾感觉就像白送一样。

  比如,较为名贵的龙香,大唐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税。

  要知道,这种香料在国外顶多几贯成本,卖到国内,高达百贯以上的都有。

  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税,这些外国商人依旧可以大赚一笔。

  再比如,国内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在国内的征税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但卖到国外,利润同样高达几十倍。

  这样巨大的暴利,大唐不仅不管,还出台法令,规定外国商人可以自由贸易,不得加征重税。

  这特么就离谱。

  虽然大唐的主要税收是以农业税为主,但如此不注重商税,李承乾是怎么也没想到的。

  所以,他来江陵才会规定,凡是售卖给外国商人的商品,一律加收三成价格,凡是入境江陵,参加集市采购的,一律加收关税。另外,凡是售卖到国外的商品,还要加收跨境商税。

  反正就是一句话,税就这么高,爱买不买。

  而这位西方商人,眼看周围的唐人都在起哄,也不敢再说自己认识什么大人,连忙露出一副讨好似的表情,点头哈腰地笑道:“抱歉啊老板,您先忙,我再看看,您的商品真漂亮,我是真的想买!”

  眼见这位西方商人如此识趣,摊主也不会跟钱过不去,直接丢下一句:“等着吧!”就跟其他顾客介绍起了自己的商品。

  而那位西方商人则有些滑稽的等候在一边。

  看得周围的唐人哭笑不得,却也没有再继续关注他。

  至于一直默默关注他们的李承乾,则笑着收回了目光,扭头看向身边的马周,道:“这种事情你得管,可别看到刚才闹得好玩,这种事情若不管好的话,将来一定会出大问题!”

  “是啊,这位异国商人算是脾气好的,若遇到脾气不好的突厥商人,将来确实容易出问题!”马周深以为然地点头道。

  “不,我的意思是,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刀枪!”

  李承乾摇了摇头,正色道:“不管是谁,只要来了大唐,都得遵守我大唐的法律,守我大唐的规矩,明白吗?”

  “这”

  马周迟疑了一下,点头道:“明白了。”

  却听李承乾又豪气干云地道:

  “这天下万族,迟早都是咱大唐的百姓,无论是突厥人,还是西域人,亦或是大食人,欧洲人,总有一天,我大唐会征服每一个民族,将万族融合在一起。”

  “到那个时候,这天下万族只剩下一些闲杂人,区不区别对待,也就无足轻重了。”

  “但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现在可不行,咱们要保持汉人血脉的高贵,别让这些异国人污染了咱们的血脉,否则,咱们怎么对得起华夏老祖宗?”

  听到这话,一旁正在购物的李渊,顿时停下购物的兴趣,转过头来,深以为然地点头道:“汉人血脉延续不易,五胡乱华,至今是我汉人的痛,就是咱们李家,也有一些胡人血脉,乃我李家难以言表之耻!”

  说到这里,李渊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指着自己的脸,道:

  “孙儿可知,爷爷这张脸,被隋炀帝说‘阿婆面’的时候,爷爷心里有多难受吗?咱们汉人的脸,可是无数先辈,无数英雄儿女的骄傲啊!”

  “这”

  李承乾与马周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尤其是李承乾,两世为人,感触尤为深刻。

  在他上辈子,很多人不满自己的面孔。

  总觉得自己投了个不好的胎。

  但他们没想过,这副面孔曾是华夏大地几千年的骄傲。

  总有人觉得,咱们和对方的先辈有仇,和对方现在的人并没有仇。

  但是,如果这种仇恨不延续的话,咱们又如何对得起祖宗几千年的骄傲?

  祖宗都对不起了,这辈子还对得起谁?!

  把软弱说成是大度,把背叛说成是开放,把恬不知耻说成是人身自由,这样的人简直就该千刀万剐!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由捏紧了拳头,他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最终目标,从来就不是跟李二陛下争权夺利,而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人。

  “爷爷,我要的大唐盛世,不是贞观之治,而是贞观之上!”

  李承乾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斩钉截铁的说道。

  李渊与马周对视一眼,不禁会心一笑。

  “嘭!嘭!嘭!嘭!”

  就在这时,江陵的夜空,骤然响起一阵炸响。

  不少正在游玩的百姓,摊主,包括那些异族商人,都被这炸响吓了一跳,一个个纷纷循声望去。

  “哇!好漂亮啊!这是什么?!”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134章 李世民:朕在位一天,他永远是太子!

  江陵热热闹闹的过年,长安也热热闹闹的过年。

  但两边过年的方式却大不相同。

  虽然李二陛下解除了长安的宵禁,让百姓们晚上能出来游玩。甚至在宫中设宴款待了群臣,但一般这种宴席,都是看看歌舞,喝喝酒,吹吹牛逼,等时间一到,再各回各家。

  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枯燥无味。

  至于李二陛下一家人,吃完饭之后,就要开始守岁了。

  此时,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守岁,但比起之前在宴会上的面目春风,他现在的脸色可谓判若两人,看什么都不顺眼。

  一旁的长孙皇后则轻声细语地劝说他:“二哥,你这是在生哪门子气呀?谁又惹你了”

  私底下的长孙皇后与李二陛下,称呼都比较随意,不像正式场合那么注重礼仪。

  眼见李二陛下在自己询问之后,依旧在那生闷气,长孙皇后又笑着上前,搭着他的肩膀,柔声道:“二哥,孩子们还在殿里等着你呢,这大过年的,你这黑着一张脸,别把他们给吓到了.”

  说完这话,随手拿起一杯清茶,放在了李二陛下的手里,又给他捏了捏紧绷的肩膀,继续柔声道:“我明白,你是在生承乾的气,无论是作为太子,还是作为儿子,他都应该上奏表示祝福,恭贺”

  “但是。”

  说着,她又话锋一转,轻笑道:“承乾是什么性格,你还不知道吗?他就是一个不懂得怎么表达感情的小孩子,你看他从江陵送来的东西,哪样不是他的孝心?”

  李世民闻言,哼哼了几声,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语气中依旧带着三分恼火的道:“那是他对你的孝心,可不是对我的!你是不知道,他给满朝文武都送了礼,朕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就连这茶,还是长乐给朕换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把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语气之中已经带着森然杀意:“肯定是父亲教唆承乾这样做的!他就是想拿承乾来气我,来折磨我,好报他失去大哥和三弟的仇!”

  长孙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二哥啊,你说的都对,承乾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与父亲脱不了干系,但是,今天是过年啊,你总不能因为这件事,就置其他儿女于不顾吧?门外还有其他嫔妃呢!”

  说完这话,长孙皇后抚着隆起的肚子,弯身擦拭了一下李世民刚才摔茶杯溅起的水渍。

  李世民见状,连忙抬手扶起长孙皇后,道;“观音婢,你现在怀有身孕,别轻易妄动,太医说了”

  “唔!”

  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长孙皇后就伸出一根手指,堵住了他的嘴,笑着摇了摇头:“过年不说不吉利的话,我会好好的给你生个儿子,你也要好好的治理天下,为我大唐带来盛世和平”

  “呵!”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不由得笑了:“这都还没生呢,你怎么知道是儿子?”

  “我都生了两个儿子了,我自然知道!”

  “真的吗?”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长孙皇后笑着打趣了一句李二陛下,又提醒李二陛下道:

  “承乾虽然年纪小,但聪明着呢,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就算父亲那边有影响,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嗯,你说的有理!”

  李世民认可似的点了点头,然后冷笑道:“父亲以为他跟承乾去了江陵,承乾会继续为他所用?但他忘了,有我在位一天,承乾永远是太子,再聪明也是太子!”

  “你看看你,怎么又跟承乾较真起来了,他除了是太子,也是你儿子啊!你看他把江陵治理得多好?他才八岁啊!你就不能夸夸他吗?”

  “正因为他是我儿子,我才不能随便夸他!你忘了大哥和元吉吗?做了一点成绩,就被父亲和臣子夸上了天,结果呢?”

  “一个个心比天高!”

  说着,李世民从座位上缓缓站了起来,理所当然地道:

  “我的儿子做的好,是他的本分,他就应该是天下子女的表率!如果做不好,那他就不配当那个太子!我不会跟父亲一样,分不清太子和儿子!”

  “不是,二哥你.”

  长孙皇后直接就被李二陛下这话搞无语了。

  但李二陛下却觉得自己这话没毛病,反而告诫起了长孙皇后:“观音婢,承乾这小子无利不起早,你可别被他那些东西迷惑了。正所谓,慈母多败儿,我不希望你.诶,观音婢,你走什么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臣妾马上要生了,就不在这陪陛下了!”

  说着,长孙皇后二话不说,大步流星的就冲出了甘露殿。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吓了一跳:“这不才五个月吗?早产啊!喂,观音婢,你给我慢点,御医!快传御医!”

首节 上一节 165/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