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263节
那名属正欲再次开口,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周县令,大事不好了,灾民们开始强行攻城了!”
“什么!?”
周县令闻言,大吃一惊。
如今灾民围城,若是处理不当,闹出民变,他这顶乌纱帽怕是不保,甚至可能丢了性命。
这时,那名下属再次开口:“大人,既然官仓不能开,要不找城中的富户商量一下,打开他们的私仓,先救济灾民,等朝廷的政策下来了,咱们再想办法补足他们?您看如何?”
“好主意!”
周县令眼睛一亮,连忙招呼下属道:“快,快去请城中几位富户来商议,让他们出粮,再调城中衙役前去协助守城,万不可让灾民们进城!”
“是!”
没过多久,城中的富户便被请到了县衙。
但是他们,一个个都面露不悦之色。
却听周县令郑重其事地道:
“诸位,长话短说,现在城外的情况,你们应该听说了,本官不求你们拿出所有的粮食,只要能拿出一半,解决了这次危机,本官必定向朝廷为你们讨要好处!”
“大人,今年生意难做,我库房里也没多少存粮啊,实在拿不出多少救济灾民。”
“是啊大人,这粮价飞涨,我那些粮食还得留着维持店铺生计呢。”
“大人,我们也没有多少粮食啊!”
众富户听到周县令的话,纷纷朝他哭穷。
周县令闻言,顿时就怒了:“你们若不出粮,一旦灾民进城,烧杀抢掠,你们以为能独善其身!?”
“我们听说,那些灾民是冲着太子来的,是太子欺骗了他们,与我们无关.”一名富户小心翼翼地嘟囔道。
其余富户深以为然地点头附和:“是啊,是太子说会祈雨,结果却迟迟不下雨,这才激怒了那群灾民”
“我还听说,朝廷本来是要发赈灾粮的,是太子阻止朝廷发粮的”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太子打突厥需要粮食,就不给灾民们发放粮食了.”
“胡说八道!”
周县令听到众富户的话,怒不可遏:“你们竟敢诽谤太子!”
“不是我们诽谤太子,是那些灾民说的,不信大人可以去城外听听,说什么的都有!”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周县令气得脸色铁青,却不敢强行让这些富户放粮。
因为这些富户都是世家大族的人,相当于世家大族的白手套。
得罪了他们,就相当于得罪了世家大族,后果比死了还可怕。
然而,就在周县令束手无策的时候,门外再次传来一道禀报声:“周大人,长安传来消息,太子要在长安城外祈雨,让你开仓放粮,让灾民吃饱喝足,前往长安城外看太子祈雨!”
“什么!?”
周县令与众富户闻言,都吃了一惊。
但是很快,周县令就面露狂喜之色,想也没想的就冲出房门,高声呐喊道:“开仓放粮!快!开仓放粮!”
众富户心头一颤,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
李承乾一边招呼工部的工匠准备热气球,一边询问太常寺的监测情况。
“太常卿,我让你记录的云团走向和位置,记录得如何了?”
“回太子殿下,已经记录得差不多了,您看看!”太常卿傅奕,恭敬地递上一个记录薄。
李承乾接过记录薄,仔细看了一遍,然后蹙眉道:“灾区的云团这么少吗?”
“是啊,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万里无云的天气,不过也有乌云密布的天气,但不知怎么的,总是不下雨,一起风就散了!”
“有乌云不下雨,一般有这几种情况,一,乌云的高度不够,无法达成凝结雨的高度,二,空气中的水汽不足,三,也就是你说的那种情况,风把乌云吹走了。”
“啊?”
傅奕满脸懵逼,心说还有这么多情况?为何自己以前从未听说过,还以为是老天爷惩罚世人,故意不下雨呢!
“那,那今日祈雨,这天上的云团符合下雨的条件吗?”傅奕迟疑着问道。
虽然他也参加了朝会,也知道李承乾面临的处境,但长安城外的云团,好像也不是很多。
而且,李承乾说的那三种情况,在长安城外的云团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却听李承乾又沉沉地道:“我记得有位先贤说过,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人定胜天!”
“这”
傅奕语塞,不由扭头看了眼身后的文武百官,以及高坐于台下的李世民,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躬身道:“太子殿下有信心就行,臣一定竭力配合您!”
李承乾‘嗯’了一声,也没有多说,便拿着记录簿,径自离开了。
另一边。
台下的众臣,无不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此次祈雨。
特别是五姓七望的官吏,一个个仿佛要吃人一般,都目露凶光的盯着祭台上忙碌的李承乾。
如果李承乾真的祈雨成功,那他们之前的计划,全都泡汤了。
而且,还会因此惹下不小的麻烦。
因为那些灾民,有很多都是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难灾区,为难地方官吏,聚集起来的。
甚至那些带节奏的灾民,都是他们暗中派去的人。
一旦此事被揭露出来,他们的名声将大打折扣。
更有甚者,他们的家族都可能受其影响。
而就在他们不知所措,惶恐不安的时候,崔家官吏朝王家官吏使了个眼神,后者顿时会意,然后不动声色的离开了人群。
大概过了一刻钟,王家官吏便回到了原地,朝崔家官吏含笑点头。
然后没过多久,长安百姓中就响起一阵骚动,有百姓高声呐喊:“我记得以前祈雨,天象尽显,为什么太子祈雨,一点动静都没有,连雷电都没有!”
“是啊!这一点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啊!莫不是太子殿下在骗我们吧,他根本不会祈雨!”
“哇!大家快看,那团云飞走了!要散了,要被风吹散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高声附和,那些围观祈雨的长安百姓,一个个开始争相质疑李承乾祈雨。
渐渐地,话题的风向开始歪了。
“我看太子祈雨,就是在故弄玄虚,他在拿我们当傻子耍!”
“呵,何止是你们,那些朝廷大臣,据说也曾被他当傻子耍!”
“难怪有人说太子勾结反贼作乱,原来是一个心术不正的太子啊!”
“一个心术不正的太子,凭什么能祈下雨来!”
“请陛下为我们做主!换个人祈雨吧!”
就在这时,不知谁大声喊了一句:“快看!有灾民来了!他们是来向太子讨公道的!”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望去,只见密密麻麻的灾民,犹如蝗虫过境一般用来,看得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头皮发麻。
“大家快跑啊!灾民来作乱了!”
随着这一声呐喊,原本在围观的长安百姓,一个个四散奔逃。
云端连忙来到李世民面前,急声道:“启禀陛下,情况有变,末将这就护送您回宫”
“回什么宫!?”
李世民暴喝一声,直接打断了云端接下来的话,冷冷道:“朕在千军万马中厮杀的时候,你难道没经历过吗?这又算得了什么?!”
“是啊云统领!有俺老恭在,你在怕什么!不过是一群灾民而已!”尉迟恭拍着胸膛说道。
其余武将也个个岿然不动,表示这种小场面,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文臣们却面露担忧之色,害怕引起更大的骚乱。
而随着灾民们不断涌来,那些想要逃跑的长安百姓,全都没有了退路,纷纷回到原地,仰天怒吼,失声痛哭。
“呜呜呜——”
看到这副场景,站在高台上的李承乾淡淡扫了他们一眼,面无表情。
俗话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这些百姓,原本看个热闹就够了,非要去参与他们不该参与的事,导致自己吓自己,实在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也难怪古代政权会采用愚民之策来治理百姓。
因为百姓,很多都是盲从的,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会听之任之,最后被有心之人利用。
而往往遭受苦难的,也恰恰都是他们。
“唉!”
李承乾不由叹了口气,然后看向那些灾民。
虽然他们来势汹汹,但并没有灾民敢靠近祈雨台这边。
一个是因为他们从县城里获得了一些粮食,二个是李世民调集了长安城附近的禁军,全副武装的守着祭台。
即使他们对太子满腔怨愤,也要等祈雨有结果之后。
而就在这时,工部尚书段纶来到了李承乾身边,神情紧张的道:“太子殿下,热气球已经准备好了,祈雨用的火箭也放置在吊篮里了,您看,何时开始祈雨?”
“就现在吧!”
李承乾淡淡的说了一句,然后看了眼台下的李世民,发现李世民也在看着他,不由会心一笑:“观众都来齐了,再不表演,就要被砸场子了!”
“呃,这个.”
段纶满脸惶恐,然后小心翼翼地道:“敢问太子殿下,您真要亲自祈雨?这热气球还是有些危险的.”
“段尚书怎么了这是?你是不相信我,还是不相信你们工部的工匠?”
“这”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