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268节

  “是啊!老臣说的正是武德朝!”

  “哦!”

  李承乾恍然点头,然后从座位上缓缓站起来,俯视着裴寂,平静而威严地道:“裴司空可知,你这样说,该当何罪?”

  “啊?”

  裴寂满脸不知所措,连忙道:“太子殿下,旧朝老臣就剩裴寂一人了,怕也做不长了,若太上皇他”

  “裴司空!”

  还没等裴寂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厉声打断了他,沉着小脸朝他道:“武德朝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你怎么还记得?!”

  “可是太子殿下.”

  “好了裴司空,今日与你闲谈,就当孤没来过,望你以后好生珍重,不要再做错事了!告辞!”

  说完这话,李承乾直接就转身离开了房间,徒留裴寂一个人呆愣在原地,满脸茫然。

  “完了,完了,彻底完了.”

  求保底双倍月票。

  【求月票,求保底月票啊,月票滿1000加更】

第194章 李二夫妻该不会是想晃点我吧?!

  “母亲,儿臣回来给您请安了!”

  “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吧!”

  丽正殿内,长孙皇后坐在板凳上,趣味十足的掰着羊肉泡馍。

  当看到李承乾满脸笑容的回来,她的表情是早知一切的平静。

  李承乾没有回答,只是坐下来喝茶,然后观察长孙皇后掰馍的动作。

  丽正殿里的人都知道吃羊肉泡馍的规矩,那就是自己的馍要自己掰。

  不止长孙皇后是自己掰,就连李二陛下来了,也得自己掰。

  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但自从羊肉泡馍的吃法传过来,他们都是一直这样照做的。

  甚至连李二陛下都没有质疑这个规矩。

  反而觉得自己掰的馍最好吃。

  同样的,长孙皇后也觉得自己掰的馍最好吃。

  有时候两人还为这件事争执过。

  后来李丽质,李泰他们,也都是自己掰自己的馍,从不让别人帮忙。

  再后来,吃羊肉泡馍就成了皇室最温馨的时刻。

  因为掰馍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味道。每个人都做着同样的事,可谓其乐融融。

  不过,同样是掰馍,李丽质与李泰就不同。

  李泰掰馍的时候,喜欢站在桌边,一边掰馍,一边确认其大小是否一致,只要有不一致的,他就把它扔到桌子上。

  所以,别人掰馍是越掰越多,它可能越掰越少。

  而李丽质却不同,她掰馍的时候喜欢蹲着,把碗放在膝盖上,低着头认真细致的样子,可爱又乖巧。

  至于长孙皇后,掰馍的样子不紧不慢,看上去温柔贤淑,但总是那么的端庄大气。

  这不禁让李承乾怀疑自己这位便宜母亲,是不是出去遛狗的时候,也能遛出皇家威仪。

  “太子府那边的家具都比较陈旧,我已经让皇家制造局的人,给你打造了一批新的家具,这段时间,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你还是住在宫里吧。”

  长孙皇后从容的掰馍,看了眼李承乾,又道:“灾民闹事的余波,还没有彻底平息,你可别大意了。”

  李承乾不屑:“我若怕了他们,我就不是我了。”

  “看你刚才进来的表情,应该是陛下处理他们了吧?”

  “咦,母亲慧眼如炬啊,这都能看出来?”

  李承乾诧异地说了一句,然后笑呵呵地道:“母亲说的不错,父皇确实已经处理他们了,听说是斩刑,还有裴司空,现在真的空了,是架空的空”

  长孙皇后剜了他一眼,然后才重新拿起白馍:“祈雨的成功,给了你父皇很大的底气,但是,你可别高兴得太早,杀他们并不容易。”

  “我知道杀他们不容易。”

  李承乾喝着茶,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不过母亲这么说,倒是提醒我了,我不能让他们家族造势营救他们,我得想办法将他们家族压下去,让父皇杀一儆百。”

  “你打算怎么做?”

  “皇家制造局,最近在做什么?”

  “扩建肥皂厂,纺织厂,炼油厂,还有大棚蔬菜厂。”

  “母亲连大棚蔬菜厂都弄起来了?”

  长孙皇后点头道:“正在弄,但还没有弄好,只是仿造你在江陵建的大棚,试着种植销售一些反季节蔬菜。”

  李承乾笑了:“看来母亲没少派人去江陵学习啊!”

  “你现在都回来了,江陵那边的东西,你不搬回来吗?”长孙皇后不置可否的道:“还是说,你还要回江陵?”

  “短时间内,是不会回江陵的,但把江陵的东西搬回来,有些可行,有些不可行,这个我还要考虑一下。”

  “可以,等你考虑好了,我让皇家制造局的人协助你!”

  李承乾又笑了:“母亲这如意算盘打得,我江陵的人都听到了!”

  “什么话这是?”

  长孙皇后拿起掰碎的馍,丢向了李承乾:“你在长安又没有多少人手,现在正值多事之秋,你父皇应对国事,战事已经分身乏术了,你难道还要为了这点小事跟他过不去?”

  李承乾捡起长孙皇后丢过来的馍,笑着道:“我也没打算跟父皇过不去,只要他不找我麻烦就行。”

  “你们父子真是,一点也不让人省心。”

  长孙皇后继续掰馍道:“就拿灾情的事来说,祈雨虽然能解决旱灾,但不能解决饿肚子的灾民,所以,朝廷还需要救济那些灾民,直到他们种下粮种,有收成才行。”

  “但从去年开始,大唐各地就天灾不断,加之你父皇又减免赋税,朝廷的税收,根本就是入不敷出。现在还在跟突厥打仗,能打到什么程度,先不谈,就说这些灾民的救济粮,你父皇都头疼。”

  “而你。”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将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叹息道:“明明江陵有那么多粮食,他却不向你开口求助。”

  “母亲的意思是,父皇其实早就知道我在江陵的布局了?”

  “这个我不清楚,但江陵的事,应该瞒不住他多少。”

  长孙皇后摇头道:“一个州府那么大,做得再隐秘,也会被有心人发现端倪,现在长安城中说起江陵,没有一个不向往的,更何况你父皇,他就是不想关注也得关注。”

  李承乾有些好笑,他早知道会这样。

  “江陵的发展,看在所有人眼里,但皇帝不关注,底下的人再有心思,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江陵直到现在都相安无事的原因。”

  “我知道,这次灾情之所以如此混乱,是因为江陵的利益已经让人眼红得开始铤而走险了。”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然后掰碎手里最后的馍,郑重其事的问李承乾:“所以,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这个.”

  李承乾面露迟疑之色,因为他觉得一向不干预政事的长孙皇后,跟他谈政事,感觉很奇怪,所以,他不禁留了个心眼,笑着打趣道:“母亲掰的馍,没有青雀和大妹好!”

  长孙皇后闻言,微微一愣,旋即被气笑了:“你小子跟母亲也玩心眼呢?”

  李承乾狡黠一笑,连忙起身朝门外吆喝:“来人!快盛羊羹进来!”

  “哈哈哈!今天又吃羊肉泡馍吗?给朕也拿个馍来!”

  李承乾的话音刚刚落下,一道熟悉而又突兀的笑声就接踵而至,他脸上的笑容瞬间一滞。

  啥意思?你们夫妻该不会是想晃点我吧?!

  另一边。

  御使大夫王珪府邸。

  作为太原王氏的族长,王珪不仅在朝堂上颇具影响力,在家族中同样担任重要角色。

  而此时此刻,他不得不为一件事发愁,那就是如何营救家族中的那些官吏。

  虽然他明知道那些官吏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责,可家族那边给他的压力,着实不小,其中那名王侍郎,更是太原王氏一脉的嫡系子弟。

  “唉!”

  心中叹息一声,王珪拿起桌上的家书,阅读上面的文字,每一句都言辞激烈,充满了对李唐的愤忾,让他不由愁容满面。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道禀报声:“禀老爷,两位崔大人,两位李大人,还有卢大人,郑大人,登门求见!”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吗?”

  王珪嘟囔了一句,旋即收起手中的家书,沉沉地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

  门外的仆人应了一声。

  很快,六位身穿华服的中年男子就走了进来。

  只见他们一个个同样愁眉苦脸,无声的朝王珪行了一礼,然后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

  而王珪在扫视了他们一眼之后,便主动开口道:“不知诸位来找老夫,所为何事啊?”

  “王家主,你又何必明知故问呢?想必你也收到家里的书信了吧!”大理寺丞崔仁师,没好气的回应道。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他称呼的不是王大人,而是王家主。

  由此可见,在这些五姓七望眼里,不管你官职多高,私下场合,还是以家族实力为主。

  尽管王珪身居高位,但王家的地位要弱于崔家,所以崔仁师才敢这么跟他说话。

  而其他家族的族长,也没觉得崔仁师这样说话,有什么不妥。

  至于王珪本人,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也没有跟崔仁师计较。

  却听他沉沉地道:“案件是大理寺审的,你作为大理寺丞,你不想办法,还问老夫?”

  “案件虽是大理寺审的,但不是我审的,是戴胄,他是陛下的人,你难道不清楚?”崔仁师冷冷反问道。

首节 上一节 268/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