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292节

  “据说陛下已经给他加冕了,还将原秦王府赐给他当了太子府!”杜才干答道。

  李渊不禁有些意外:“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二郎吗?”

  “说实话,陛下的所作所为,确实跟我们了解的陛下,有些不一样了!”

  听到这话,李渊顿时笑了:“估计是承乾那小子改变的他!你看我不也跟以前不一样了吗?”

  “是啊,太上皇自从跟太子去江陵后,整个人都越活越年轻了!”

  杜才干顺势拍了李渊一个马屁,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话锋一转:“不过,太子最近在长安可折腾了!”

  李渊眼睛一亮,不由满脸好奇的道:“那小子又做了什么?”

  “据说是狠狠收拾了一顿世家大族的官吏,还亲自斩杀了几名五姓七望的官吏!”

  “此言当真?”

  李渊脸色一沉:“那小子真斩杀了几名五姓七望的官吏?!”

  “是啊!据说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连陛下都去了!”

  “这”

  李渊顿时语塞,而后皱眉凝思,隔了半晌,这才若有所思的道:“看来那小子要对世家大族动手了!”

  “啊?”

  杜才干满脸诧异:“是所有世家大族吗?”

  “不然呢?”

  李渊斜了他一眼,然后平静而淡漠的道:“你以为那小子去江陵是为什么?”

  “可是所有世家大族的力量,不容小觑啊!”

  “我当然知道不容小觑,但那小子的力量,难道就能小觑?”

  “这”

  杜才干也陷入了语塞。

  却听李渊又道:“其实我们不用对他担心,就算他的力量无法对抗所有世家大族,但有二郎在,他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二郎跟他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个我比较有经验。”

  “呃,”

  杜才干嘴角一抽,心说要论父子关系,你们父子关系是最奇葩的,用你时朝前,不用你时朝后,或者直接过河拆桥。

  在父子关系这方面,应该没有谁比你们更有经验。

  不过,这些心里话他是不敢说出来的,于是尴尬的转移话题道:“据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陛下对太子所做之事,确实有放任不管的意思!”

  李渊冷笑一声,而后满脸不屑的道:“你知道我当初为何在建成与二郎中犹豫不决吗?就是因为我跟二郎目的一致的时候,总能把事情办好,但当我们目的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出很多问题。而建成与我,就没有那么多问题。”

  “所以,二郎这个人,共患难可以,同富贵难。”

  “可是陛下对追随他的臣子,并没有大开杀戒啊!”

  “他一个杀兄弑弟,逼父退位的逆子,还敢滥杀功臣?岂不是自找死路?”李渊没好气的瞪了眼杜才干。

  杜才干讪讪的笑了笑,然后又忍不住追问道:“那陛下与太子,迟早也会反目吗?”

  “谁知道呢?”

  李渊随口丢下一句,然后拿起那杯冰镇果酒,一饮而尽,紧接着从摇摇椅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道:“袁相师找到了吗?”

  “找到了!”

  杜才干点头道:“据说陛下也曾派魁三去找他!”

  “哦?”

  李渊眼睛微微眯起,而后背负着双手,一步一步走向庭院水池,直到看见水池里的倒影,才沉沉的说道:“此人相术堪称一绝,不知承乾的面相如何?”

  “那太上皇的意思是”

  “等祭祖之事完毕,带他回长安!”

  “诺!”

  杜才干应诺一声,同时心头大动。

  其实,袁天罡不是他找到的,是袁天罡自己来找他的。

  至于找他的目的,跟李渊的想法如出一辙。

  都是为了替李承乾面相。

  虽然他不知道他们为何要替李承乾面相,但想来应该不简单。

  而就在李渊决定带袁天罡回长安的时候,李世民正在与李淳风闲聊报纸上面的《走近科学,西游记之圣僧传》。

  却听李世民感慨似的道:“这西游记里面的故事,朕看了不下十遍,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事存在?那圣僧之肉,吃了真能长生不老?”

  “呵呵.”

  李淳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报纸上面的故事,确实光怪陆离,但故事终究是故事。”

  “那长生不老之术,世间可有?”

  “这”

  李淳风迟疑了一下,然后喟叹道:“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其实也是逆天改命之术。但逆天改命,并非易事,就算逃过了一劫,后面可能会有更大的劫难。人,如何能战胜上天啊!”

  “也是。”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但心里的失落,还是有的。

  不过,以他现在的状态,也不急于追求什么长生不老,于是便转移话题道:“你之前上奏朕,要改制浑天仪,朕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如今天灾不断,若能准确观测天象,也能让百姓少些苦难。”

  “陛下心系天下百姓,臣自然尽心尽力。”李淳风笑着躬身说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又道:“据说你精通阴阳之学,对相算颇有研究,可知袁天罡此人?他也精通面相,占卜等玄学!”

  李淳风闻言,微微一愣,然后谦虚似的道:“臣之所学,较为浅薄,与袁相师还是有些差距的!”

  李世民笑了:“若是有机会,朕倒想让你们比一比!”

  “呃,这个.”

  李淳风满脸尴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口。

  就在这时,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户部尚书韦津求见!”

  “何事?”李世民眉头一皱。

  却听门外禀报道:“据说是粮价高涨,灾区的粮食不增反降,户部迟迟收不到捐粮,已经没有粮食赈灾了!”

  “岂有此理!”

  李世民听到禀报声,气得一拍桌案,沉声道:“让他进来!”

  “诺!”

  门外应诺一声,很快,韦津就诚惶诚恐的走进了大殿。

  “陛下.”

  “哼!”

  还没等韦津禀明详情,李世民就冷哼打断了他,然后沉沉的说道:“韦津,为什么朕每次让你办事,你都办不好?上次雪灾,你是这样,旱灾同样如此,现在蝗灾,又是这样,朕问你,这个户部尚书,你还能不能做?”

  “我”

  韦津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却听李世民接着道:“朕很清楚,你们韦家与五姓七望的关系,但朕想提醒你,家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你要分清楚!”

  “陛下!”

  韦津听到这话,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李世民冷冷看了他一眼,然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自顾自的道:“朕曾说过,贪婪的人不知道如何爱惜财物。”

  “像五品以上的官员,他们高官厚禄,一年所得财物,数目非常之大。如果接受别人的贿赂,数目不过几万。然而,一旦丑行暴露,就会被革去官职和俸禄,这样做,哪里是爱惜钱财,你说对不对?”

  “对对对!”

  韦津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同时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只见李世民缓缓走向他,一字一顿的道:“贪婪的官吏,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过去,鲁国丞相公仪休,很喜欢吃鱼,但从不接受别人进献的鱼,因此他得以长期享受鱼的美味。”

  “国君贪婪,必定亡国,臣子贪婪,必定丧命。”

  “《诗经》有云:‘大风刮得迅猛,贪心的人败坏家族。’你说是不是啊?”

  “是是是,陛下所言极是!”

  韦津只感觉自己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

  这样的李世民,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尽管李世民句句说的与他无关,但每一句都如洪钟大吕,震撼得他头皮发麻。

  然而,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

  却听他又沉沉的道:“过去,秦惠王要攻打蜀国,但不熟悉蜀国的道路,于是,他叫人刻了五斗石牛,并把金子放在石头身后。蜀国人看见了,以为石牛可以屙金子。蜀王便叫五个大力士把石牛拖到蜀国去,由秦入蜀的道路就这样开辟出来了。于是,秦国大军尾随而至,灭掉了蜀国。”

  “汉代,大司农田延年,接受贿赂三千万,事发之后自杀身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朕现在以蜀王为警戒,你也要把田延年当做前车之鉴,明白吗?”

  “臣臣知罪.”

  韦津脸色煞白,直接就瘫软了下去。

  旁边的李淳风看得目瞪口呆。

  什么是帝王本色,这一次他算是见识到了。

  明明李世民说的都是警醒之言,结果却硬生生的将韦津吓得不打自招。

  这是何等的威势?

  却听李世民又平静而威严的道:“来人!带他去大理寺,让戴胄调查清楚!”

  “诺!”

  门外应诺一声,很快,数名禁军就将瘫软如一滩烂泥的韦津带了下去。

  而与此同时,李世民又将目光落在了李淳风身上,淡淡的问道:“李爱卿可知,朕是如何看出他有问题的?”

首节 上一节 292/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