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34节

  “这”

  众臣互相对视,不由纷纷看向封德彝和裴寂。

  而封德彝呢,正准备开口,裴寂一个眼神就让他闭嘴了。

  于是乎,群臣便开始纷纷称赞李承乾。

  “中山王之论,吾等佩服!”

  “大唐有中山王,当大兴!”

  “天佑我大唐,天佑中山王!”

  听到群臣一个个称赞李承乾,小胖子心里别提多难受了,禁不住满心愤慨:“明明是我先来的,怎么会这样啊!”

  “好了,既然无人再反对,那就宣旨吧!”

  李世民大手一挥,无舍当即转身拿起一份诏书,高声念道:

  “宣旨,大唐皇帝令,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即刻与中书令房玄龄,大理寺卿戴胄,商议武德律修订!”

  “臣等遵旨!”

  长孙无忌三人,立刻站出来领旨。

  李世民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笑着道:“总之呢,律法要宽简,这才符合我们宽仁的新政!”

  “最后,一定要拿出一个满意的草案!”

  “是,陛下!”

  另一边。

  长安城外的酒肆内,歌舞升平。

  长孙安业与义安王李孝常正在饮酒谈话。

  贞观朝刚刚开始,李世民就大肆封赏功臣,像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李世民一口气就封了五个国公。

  而对于这样的封赏,有的人满意,有的人则很不满意。

  其中就有义安王李孝常。

  只见他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闷酒,略带抱怨的道:“你是外戚,日子过得潇洒,我的好日子恐怕到头了!”

  “呵呵,怎么了这是?”长孙安业明知故问地笑道。

  李孝常看了他一眼,沉着脸道:“贞观新朝,没有赏赐,太没面子了!”

  “是啊!你就是太冤枉了!”

  “何止我冤枉,淮安王李神通咋样?那可是太上皇的从兄弟,仗没少打,伤没少挨,还不是一样封赏都没有!”

  听到这话,长孙安业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看了眼正在跳舞的舞姬,意味深长地道:“如果太上皇,不是太上皇呢?”

  “嗯?”

  李孝常一愣:“你什么意思?”

  “也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太上皇原本不是太上皇,后来成了太上皇,如果太上皇,不是太上皇,你说,你们还会有这样的不公吗?”

  “哦,我明白了!”

  “呵呵!”

  长孙安业笑着指了指李孝常,又举起酒杯,道:“来,喝酒喝酒!”

  很快,两人便喝得面红耳赤。

  却听长孙安业又感慨道:“张婕妤想当皇后,一直没当上,成了太上婕妤,心有不甘呐!”

  “皇后的事情,不是我们能随便插嘴的!”

  “可是,想封皇后的人,能插手不少事情!”

  听到这话,李孝常瞬间回过味来,道:“我听说,张婕妤跟前太子,前齐王他们的关系不错,最近,我手下的人告诉我,前太子麾下那个李艺,小有举动,不知会不会有什么事啊?”

  “啊?”

  长孙安业闻言,不禁有些诧异地道:“燕郡王会有举动?真的假的?如果是那样,就有点非同小可了!”

  “河北那地界历来不稳,谁知道真假!”李孝常漫不经心地说道。

  长孙安业眉头大皱。

  之前张婕妤曾让他代表太上皇李渊,送礼物给李艺,如果李艺真的要造反,那就很难不被牵连了。

  一想到太上皇李渊与反贼勾结,他就忍不住头皮发麻。

  “不行,我得将此事告知太上皇!”

  说着,长孙安业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急忙朝李孝常告辞离开了。

  【求收藏,追读,月票,推荐票】

第28章 我们全家都是逆子

  出了太极宫后,小胖子一脸忐忑的跟在李承乾后面,几度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忍住,试探性的问了一句:“皇兄,你不会怪我吧?”

  走在前面的李承乾闻言,呵了一声,然后似笑非笑地转身看着小胖子:“为兄怎么会怪你呢,我的好弟弟。”

  “真的吗?”

  “你猜?”

  “呃”

  小胖子嘴角一抽,又忍不住道:“皇兄,你能教我吗?就像你刚才说的那般言论!”

  看来这小胖子依旧贼心不死啊!

  都那样打击他了,还死不回头,不愧是‘杀子传弟’的狠人。

  心中无奈的吐槽了一阵,李承乾便故作恍然地道:“哦,你说的那般言论啊,但不是教出来的哦,是总结出来的.”

  “怎么总结出来的?”

  小胖子连忙追问,似乎没想到李承乾会真的告诉他,眼中不禁露出一抹欣喜。

  只见李承乾稍微沉吟,便一本正经地道:“总结来说,就十三个字:多读书,多看报(bào),少吃零食,多睡觉!”

  “看鲍?”

  小胖子顿时愣住。

  李承乾转身就走。

  但他刚走到廊道,裴寂就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行礼道:“老臣见过中山王殿下。”

  “嗯?”

  李承乾反应了一下,也笑脸相迎:“裴司空,咱们又见面了。”

  “是啊,不知殿下是否有空,老臣想跟你聊几句。”

  “这”

  李承乾闻言,不禁面露难色:“这不太好吧?我父皇不让我们与外臣接触。”

  裴寂人老成精,这点小事,自然难不倒他。

  却听他故作恍然的道:“哦,原来是这样,那老臣要去拜见太上皇,殿下是否也去啊?”

  “去看望我皇爷爷吗?”

  李承乾眨了眨眼睛,然后笑着点头:“那倒是可以!毕竟咱们只是顺路.”

  “对对对,只是顺路,顺路,呵呵呵”

  说笑着,两人就一前一后的离开了太极宫。

  与此同时,太极宫内。

  刚刚结束宴会后不久,李世民就将魏征叫到了甘露殿,想跟他谈谈削减封王之事。

  在李世民看来,这件事比修改律法更重要。

  但魏征却跟他谈起了李承乾和李泰。

  “陛下觉得,中山王与卫王今日在殿内的表现如何啊?”

  “稚子年幼无知,不足以论长策!”

  “陛下若是以这种态度去看待事情,臣就不得不问陛下一句,陛下是想当明君,还是想当暗君?”魏征面色肃然地说道。

  “什么明君?什么暗君?”

  李世民眉头大皱:“你能不能把话说得明白一点?”

  “明君,兼听者也,暗君,偏信者也。”

  魏征淡淡解释道:“所谓兼听则明,偏信者暗!”

  李世民恍然大悟,然后有些好笑地道:“那魏征,朕现在只听你魏征一个人的,是不是偏?”

  “臣,正是此意!”

  魏征道:“既然陛下知晓偏,为何还要偏,明明中山王表现比卫王好,为何要偏爱卫王?”

  李世民脸色一沉:“你在管朕的家事?”

  “陛下是天子,天子无家事。陛下以贞观为年号,取中正之意,臣只是提醒陛下,要中正!”

  “说得倒是好听!”

  李世民不屑冷笑:“你难道忘了那逆子在朝堂上请废太子之事了吗?你知道那让朕有多难堪吗?朕是不会轻易原谅那逆子的!”

  “可是陛下,臣觉得中山王请废太子之事,并无不妥!”

  “你说什么?”

  李世民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眼神之中,甚至透露出一丝丝杀意。

  魏征浑然不惧地道:“兼听,不是只听顺耳的话,中山王请废太子的理由,说得明明白白,陛下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那他也不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来啊!”

首节 上一节 34/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