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55节
说着,便不再管李世民的事,又问起了李承乾:“我那好孙儿回来了吗?”
“回来了,但好像还带了一个人!”
“什么人?”
“前秘书郎,岑文本!”
“岑文本?”
李渊微微一愣,不由道:“就是那个作《莲花赋》,替父伸冤,劝孝恭禁止抢掠的岑文本?”
“对,正是他!”
杜才干点头道:“昨晚,殿下还在他府中借宿了一晚!”
“这”
李渊满脸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他是越来越搞不懂自己这个好孙儿了:“这个岑文本,能得承乾如此看重,莫非有经世之才?”
杜才干想了想,道:“若有经世之才,陛下早就重用他了,何至于才是个从七品的秘书郎?”
“不不不,要论看人,我和二郎恐怕都不及他,否则这次反叛,不可能进行得这么顺利?”
“那”
“北门那边如何了?”
“刘德裕跟元弘善已经控制了玄武门和安礼门,并活捉了秦琼与常何,相信用不了多久,此事便会传到陛下耳中!”
“哦?”
李渊眼睛一亮,顿时坐正身形,道:“这么说,那些火雷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啊!若不是那些火雷,恐怕他们还拿不下北门!”
“哈哈哈!我孙儿当真了得!”
李渊开心大笑。
杜才干微微一诧,不由道:“这件事与中山王有关?”
李渊闻言,突然收敛笑声,沉沉地道:“不该知道的事,别多问,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
“呃”
杜才干一脸尴尬,但还是忍不住追问李渊:“既然北门都被刘德裕他们拿下了,咱们还不出手吗?”
“拿下北门,虽然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还难不住二郎,你忘了二郎训练的那些禁军了吗?”
“啊?这”
杜才干惊疑不定地道;“太上皇的意思是,陛下早有防范?”
李渊面无表情地道:“他是在玄武门成功的,怎么可能没有防范?这件事,还没有完,得看李孝常那边的结果”
说着,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长孙安业现在在哪?”
“自从传单的事发生后,他就连夜回了宫,现在应该在张婕妤那边!”杜才干如实答道。
李渊脸色一沉;“倒是好心机!”
杜才干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长孙安业与张婕妤她们,历来走得很近,此次反叛,恐怕张婕妤她们,也用了不少心.”
“有野心是好事,但没那个能力,只会自取灭亡!”
李渊冷笑一声,便挥手打发了杜才干:“李孝常没入太极殿之前,你就别来打扰我了,这里人多眼杂.”
“是!”
杜才干点头应了一声,也不多话,直接起身便离开了。
他之所以能随时进出大安宫,且不被李世民怀疑,还是因为他的识时务。
原本他在李渊一朝,已经做到了贝州刺史。
但随着李渊退位,他却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样的高官职位,甘愿到宫中任职右监门将军。
这对李世民来说,是一种识时务的表现。
毕竟像杜才干这样忠心于李渊的人,他是很不放心杜才干在地方任职的。
只有在他眼皮子底下,他才能安心。
其实,这也不怪李世民如此防范杜才干,主要是杜才干这样的人,忠心得有些热血上头。
当初追随李密的时候,因为邴元真的反叛,导致李密惨遭王世充败北,后来杜才干为了替李密报仇,想尽办法,弄死了邴元真,转投大唐。
而李渊,对于杜才干这样的忠义之士,非常欣赏,一路让他高升到了平舆郡公这样的正二品爵位。
由此可见,李渊对杜才干,就相当于第二个李密,李世民是无法让他为其所用的。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第二个邴元真,李世民只能将他放在李渊身边。
而就在杜才干离开李渊的同时,长孙安业正在跟张婕妤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却听张婕妤感慨似的道:“削减封王,逼反了一个长乐王,又逼反了一个义安王,二郎他就不怕,封王们都反了吗?”
长孙安业闻言,笑了笑,道:“一两个成不了气候的封王,他当然不怕!”
“这么说,李孝常也不会成功?”
“如果是之前的计划,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并不大,因为长安城里的那些封王,都是李世民圈养的家畜,早就被他吓破了胆,哪敢支持李孝常?”
“但是。”
说着,长孙安业又话锋一转:“我有了那份计划书,一切都变了!”
“你就那么相信那份计划书?”
张婕妤皱眉道:“别怪我没提醒你,二郎可不好对付,你最好小心一点,我害怕。”
“姨妃放心,计划书只是参考,我还有自己的计划!”
“哼!”
张婕妤哼了一声,正欲追问长孙安业的计划。
却听身旁一直沉默的尹德妃突然开口道:
“之前太上皇将这事撇得干干净净,我担心,倘若我们失败,他恐怕会拿我们当弃子!”
“呵!事情一旦成了,谁是弃子还不一定呢!”
长孙安业冷冷一笑,随后看了眼外面的天色,道:“我该出去了,不然义安王走错路,那就麻烦了。”
说完,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就告辞离开了。
第45章 风水轮流转!看谁笑到最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陛下绝对不可能杀我父亲的!我父亲是朝廷的大功臣!”
“姑母!求求您了!让陛下不要杀我父亲!”
“.”
在丽正殿的门外,时不时的便能听见一两声绝望的哭泣声。
偶尔也有长孙皇后,以及陌生妇人的安慰声传来。
“你们不用太过担心,这件事陛下会处理的,我相信陛下不会杀你们父亲的!那只是反贼的言论,你们不要当真!”
“是啊是啊,冲儿,娉婷,你们不要哭了,这里是皇宫,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别人知道的知道你们是在担心父亲,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后把你们怎么了?”
“呜呜呜”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李承乾只觉得他们吵闹。
他淡定地从殿外走了进去,穿过殿内庭院,来到长孙皇后的居所。
此时,长孙皇后的居所,站满了人。
他们都是长孙无忌的家人。
站在长孙皇后旁边的美妇,是长孙无忌的夫人,孟氏。
而在孟氏旁边,正哭哭啼啼的一男一女,男的是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女的是长孙无忌的长女,长孙娉婷。
对于长孙无忌这一对子女,李承乾也就熟悉长孙冲。
这家伙可是娶了他妹妹长乐公主李丽质的人。
不过,他八岁李承乾的记忆中,对长孙冲的印象并不深,只知道后世出土的公主墓志,曾评价长孙冲是王献之一样的人。
说他出身良好,又没有野心,不会仗着自己是驸马,就仗势欺人,是有才气的世家公子。
而王献之,则被称为皇帝心中最理想的驸马。
不过,无论是公主墓志,还是亲眼所见的长孙冲,李承乾都觉得,这家伙有点名不副实。
至于长孙娉婷
长得是真的漂亮,就跟小仙女差不多。
特别是哭起来的时候,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只可惜,是亲表姐。
“咳,咳”
李承乾轻咳了两声,打破了房间内的悲切气氛,引得长孙皇后,长孙一家,齐齐朝自己这边看来。
“承乾?”
长孙皇后微微一愣,随后脸色一冷:“你昨晚去哪了?”
“没去哪啊!就在弘文馆看书!”
李承乾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看书看到晚上不回来?”
长孙皇后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李承乾耳边,揪着他的耳朵道:“别以为我不知道,青雀都告诉我了,你拿了他的宫禁令牌,说!你是不是偷偷跑出宫了?”
“啊?我没有,我真的在弘文馆看书!”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