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69节
李渊这句话,有着很明显的警告之意。
如果城外那七位封王,二十万大军,真是李渊弄来的,那今天,或许就是另一场玄武门之变。
犹记得第一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子女。
那么,今日若发生玄武门之变,李渊会跟李世民一样,大开杀戒吗?
就算他不杀李世民,那他们这些跟随李世民发动第一场玄武门之变的臣子,难道不该杀吗?
毕竟他们手上可沾着李渊儿子的血啊!
“魏征!”
就在众臣被李渊的话,吓得噤若寒蝉的时候,李渊的话又再次响了起来。
“臣在!”
一直神情自若的魏征,听到李渊的呼唤,立刻端正身形,朝他行礼:“太上皇陛下有何吩咐?”
“朕听闻,你善谏,且博学多才,朕问你,什么是家,什么是国?”
“这”
魏征闻言,愣了一下,旋即高声答道:“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不应远行,如果必须要远行,则需告知父母明确的去处和目的。”
“所以,臣理解的家,是有父母在的地方,称之为家。”
“嗯。”
李渊点了点头,既没有认可,也没有反驳,又沉沉地问:“那什么是国?”
“周礼有云: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但是,臣以为,不够全面,自秦汉以来,国,应该更广泛一些!”
“如何广泛?”
魏征想了想,道:“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臣看来,国,应该是统一之国。”
“呵呵.”
李渊笑了笑,然后环顾众臣道:“你们都听清楚了吗?什么是家,什么是国!”
“朕当年,为了让二郎和他的兄弟,不要为了皇位而流血,更说过破国成家的话,让二郎去洛阳,去建立天子旌旗。朕当时就想,难道,国和家,就一定不能两全吗?”
“父亲.”
李世民听到李渊这话,眼泪‘唰’的就流了出来。
但李渊的话,还没有说完。
却听他又接着道:“可是,最后的结果,你们都知道了,二郎比朕有主意,他替朕解决了这个难题。所以,朕现在国也没了,家也没了。”
“父亲,我错了!我知错了啊!”
李世民泪如雨下,一种深深的自责,愧疚,骤然涌上心头。
李渊这句话,杀伤力太大了。
简直是将李世民按在道德的最低点,反复摩擦。
可是,李渊的话依旧没有说完。
却听他又声音哀叹地道:“难道帝王的家,真的就一定要这样吗?难道这就是坐天下的代价吗?”
“太上皇!!”
群臣拜服,泣不成声。
求您别说了!
陛下他都哭了!
第60章 天地万物,朕给你的,才是你的
精彩!
真的是太精彩了!
李承乾看到整个大殿哭声一片,真想为李渊喝彩,鼓掌。
不得不说,李渊这一出好戏,直接将李二陛下拿捏得死死的。
虽然李二陛下与李渊的感情,早就在李渊手中那碗水逐渐朝太子李建成一方倾斜的时候,变得日渐淡薄了。
但李渊重提当年之事,将自己摆在一个失败者的角度,去惋惜,去感慨,直接触动了李二陛下内心深处的阴暗面。
那就是他,曾经有过弑父夺位的念头。
比起李渊的顾家,他李世民完全成了一个政治生物。
就算玄武门之变后,他与李渊依旧维持表面的和睦,但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只不过是为了确保李唐皇室的根本利益而已。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政治需要。
在权力斗争面前,亲情其实非常苍白而脆弱,所谓‘父慈子孝’的人伦大义,最终也会变得微不足道。
这就是政治对亲情的扼杀。
而李渊的话。
恰恰提醒了李世民,国与家,其实是可以兼得的。
并不一定要搞成仇人一样。
既然你已经得到了皇位,得到了你想要的,又何必再纠缠过去的事?
一家人开开心心一起过日子,不好吗?
“父亲.”
半晌之后,李世民停止了哭泣,朝李渊叩首道:“我知错了,当年的事,我不理解父亲,现在,我终于理解了,您当年有多难!”
“其实,玄武门之事,不光父亲忘不了,我也忘不了。”
“这半年多来,我没有一天,能忘记这件事。”
“那一幕,一遍又一遍的在我的梦里出现.”
说到这里,李世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今天他在太极殿召开朝会,本来是为了平叛,震慑封王与那些不安分的武德老臣,却不想演变成了父子问心的局面。
李渊的每句话,都令他无地自容,内心煎熬。
尤其是李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自己国没了,家也没了。
彻底让李二陛下破了大防。
什么是家?
魏征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那他李二陛下的家,难道就没有父母吗?
弑兄,杀弟,屠侄,淫嫂,已经让李二陛下在离经叛道,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的道德边缘上走钢丝了。
若是再逼死这样一位,顾家的老父亲。
哪怕他将大唐治理成古今第一盛世,也难以洗刷他的罪恶。
“呜呜呜”
李二陛下痛哭不已。
就算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都毫无形象的哭了起来。
他不敢再针对李渊了,也不想再针对李渊了。
当初他针对李渊,李渊都默默的承受,一言不发。
他以为,李渊根本不在意他的针对,所以变本加厉,就要让李渊低头,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
可是如今。
李渊的所做所为,表明了他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
他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
若是将他逼急了,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父亲,我这些日子,对您多有疏忽,但知自咎自责,请父亲原谅我!”李世民真情流露的忏悔道。
李渊深深看了他一眼,叹息道:“你我父子,今日能敞开心扉,将所有事情都说清楚,已经很难得了。”
话音落下,伸手将李世民扶起来,又接着道:“你做皇帝这段时间,为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动荡。如今这局面,你打算怎么收场?”
“这”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不由道:“城外那些封王,不是父亲”
“你在怀疑我吗?”
还没等李世民把话说完,李渊就出言打断了他:“二郎,你别忘了,你的一切,都是我给你的,如果我想拿回来,你觉得我真的办不到吗?”
其实李渊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前,从未大权旁落过。
也就是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是一场豪赌。
尽管他赌赢了。
但依旧存在一定的风险,那就是,李渊还活着。
如果李渊真的想要夺回一切,也是有办法的,只是他不想而已。
所以,李世民听到李渊这话,连忙朝他解释:“父亲误会了,我没有这个意思,就是想请父亲,解散城外的军队!”
“哼!”
李渊冷哼一声,道:“你现在已经是皇帝了,还要我教你怎么做皇帝吗?”
说着,便准备让杜才干去解散城外的军队,却见尉迟恭急匆匆地从殿外冲来:“启禀陛下,城外那些封王,是太上皇”
“尉迟敬德!”
尉迟恭的禀报声还未落下,李渊的声音就骤然响了起来。
“太,太上皇”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