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76节

  “南渎之水,清,西渎之水,浊。”

  “南渎在奔流不息,西渎也在奔流不息。”

  “南渎之水,灌溉了两岸数州之田地,西渎也灌溉了数州两岸之田地,要想天下太平,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二郎不懂这个道理,劝朕废西渎而改用南渎,朕岂可乎?”

  “这”

  李世民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不无痛苦地发现,以自己二十九年的人生阅历和十一年的从政经验,在李渊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原来自以为能比父亲做的更好的自己,在父亲面前,不过只是一个笑话。

  原来父亲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昏聩,他明白,他其实什么都明白!

  那他为什么还要坐视自己跟大哥,四弟他们斗?!

  “反之,西渎一旦泛滥,便需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将建成,元吉定为反叛者,贬为庶人的原因。”

  “再反之,南渎一旦泛滥.”

  说到这里,看了眼李世民,李渊又平静地道:

  “作为太上皇,朕已经逊位,本不应该插手国事,但二郎当皇帝这半年多,将大唐的天下,搞得乌烟瘴气,这便是朕要站出来的原因!”

  轰隆!

  众臣无不震惊。

  这还是咱们认识的那个太上皇吗?

  他怎么能说出这么英明神武的话!

  他将李建成,李元吉比作西渎,岂不是说,李二陛下是南渎?

  西渎泛滥需要治理,南渎泛滥,不也需要治理吗?

  难不成,立太子是假,废皇帝是真?

  想到这个可能,众臣无不头皮发麻。

  “魏征!”李渊冷不防的喊了一句。

  魏征当即站了出来:“臣在!”

  “你对朕立太子之事,可有谏言?”

  “这”

  魏征迟疑了一下,然后看了眼李世民,道:“太子确乃国本,臣不可不慎思,亦未敢不慎言。然则,为人臣者,忠信而不谀,谏争而不谄,臣不敢以私抉择,不敢以私取与也。”

  “说明白点!”

  “呃”

  魏征嘴角一抽,而后不禁露出一抹苦笑:“太上皇欲复立太子,不知复立太子的人选,是否有参考?”

  “没有参考,朕心中只有一人!”

  李渊淡淡一笑,然后将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道:“朕孙儿忠孝仁义,古之少有,聪明伶俐,乃朕嫡长嫡孙,朕甚是喜欢,故欲复立其太子之位!”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什么情况这是?

  你们父子闹着玩呢?!

  一个废太子,一个立太子,还立的是同一个人!?

  然而,还没等众臣表态,李世民就第一个站了出来,愤然道:“我反对!我坚决反对立承乾为太子?!”

  “为何?”

  李渊淡淡地反问道。

  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冷哼道:“他之前自请废太子,将太子之位视作儿戏,如今再被立太子,德不配位!”

  “是么?”

  李渊眉毛一挑,然后环顾众臣,冷冷一笑:“你们也是这样觉得的么?”

  “你们真的觉得,承乾德不配位么?”

  “你们真的觉得,嫡长嫡孙”

  “太上皇——!”

  李渊的话音还未落下,魏征的声音就骤然传来:“臣赞成,复立中山王为太子.”

  “魏征!!”

  李世民急忙大吼,打断魏征,目欲吃人:“你敢!!”

  “陛下!!”

  李世民的话音刚刚落下,身后就传来了一阵山呼。

  他不由扭头看去,只见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都站了起来,就连瘫软在地上的尉迟恭,也勉力的站了起来。

  “你,你们要干什么!!”

  李世民瞳孔猛地一缩,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这帮臣子。

  一种不好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

第67章 都要去,这是放虎归山?!

  太子,是储君,也是一个职位。

  这个职位,跟皇帝之位没什么区别,并不是说,不立太子,这个职位就不存在。

  而是立了太子,这个职位才能履行自己的权力。

  皇帝亦然。

  大部分封建王朝,实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继承制,并非只在于皇帝与太子,而在于任何阶层。

  包括普通百姓,也是长子继承家业。

  那么,李承乾天然的合法性就有了。

  尽管他之前请废太子的事,搞得有些荒唐,但他的合法继承权,并没有被剥夺。

  也就是说,他依旧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可是,因为李世民的缘故,这个不二人选,被有意的忽略了。

  那么,要想重返太子之位,就得不走寻常路。

  而李承乾与李渊的合作,便由此展开了。

  但是,为什么李渊能绕过李世民,立太子呢?

  究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还是合法性的问题,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虽然名义上,一个是太上皇,一个是皇帝,但实际上,两人的权力是一样的,只不过,谁当政,谁坐拥权力而已。

  如果李渊真计较起来,太上皇的权力,还要凌驾于皇帝之上。

  毕竟李唐以‘孝’治国。

  不要觉得好笑。

  即使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所谓的人伦大义,伦理道德,丢在地上反复踩踏,但不代表他不认可以‘孝’治国。

  否则多年以后,李佑反叛,他也不会骂得那么难听。

  《旧唐书》中便有记载:‘夫背礼违义,天地所不容,弃父逃君,人神所公愤!.往是吾子,今为国仇生为逆臣,死为逆鬼’

  吧啦吧啦一大堆,反正就是对道义的切身感悟与自我悔恨。

  后来更是在李泰那件事上,对李唐皇族发出警告,不要以为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

  其潜台词就是,人人都必须心存‘爱敬君亲’的孝义准则。

  所以,李渊立太子,没有任何毛病,即使李世民有心反对,在合法性上,一点毛病都没有。

  再说第二点,大义。

  虽然在权力面前,大义这种东西,有时候显得微不足道。

  但现在这种情况,李承乾对李世民这帮臣子是有恩义的。

  他阻止了李渊大开杀戒,相当于救了这帮臣子一命。

  一个敢于舍身救人的太子,你能说他没有道德吗?你能说他德不配位吗?

  但凡你敢说,史官们都会给你扣个忘恩负义的骂名,对你口诛笔伐。

  要知道,这些臣子代表的不是个人,是一个家族。

  在名声为天的古代,一个家族若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那这个家族,绝对会泯然于世。

  甚至遇到极端的,按着族谱杀都有可能。

  所以,综上两点,李世民的臣子,在听完李渊的话后,就不得不站出来表态了。

  你敢反对?

  那就是反对嫡长嫡孙继承制!

  别说天下人对你口诛笔伐,你自己家族都会抛弃你,唾弃你!

  你敢忘恩负义?

  那就是自绝于天下!

  以后别想在士大夫阶级混了。

  于是

  以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为首的群臣,包括裴寂,李神通等人,也都纷纷站了起来,齐声高呼:“臣等赞成太上皇,复立中山王为太子!”

首节 上一节 76/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